分享

存在主义:原为一个哲学概念,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文学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逐渐流行于欧美。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

 111d111d 2011-09-18

   存在主义:原为一个哲学概念,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文学称之为“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文学流派,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逐渐流行于欧美。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荒唐丑恶,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的命运,以及孤独、绝望、恐惧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思想上开掘哲理深度。

      代表作家:萨特、加缪、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出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母亲信奉天主教,父亲是个喜爱文学、知识渊博的律师。波伏娃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波伏娃就表现出对旧秩序的怀疑和对新思想的追求。1929年她通过中学哲学教师资格会考时,在准备口试时与萨特邂逅,此次会考的题目是《自由与偶然》,萨特第一,波伏娃第二。当年她同时与三个有为青年来往,但更倾向于萨特。当萨特向她求婚时,波伏娃不同意传统的婚姻关系,为了保有个人自由,事实上,她与萨特就此结为终身伴侣。

      1931年大学毕业起,她先后在马赛、卢昂、巴黎担任中学哲学教师。几度同萨特到各国旅行。1943年,波伏娃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女客人》就是以此为题材的。1943年离开教学工作,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活,她常常呆在弗洛尔咖啡馆,这个地方后来成为存在主义圣地。与萨特一起访问中国后,她在1957年发表了《长征》一书。

     1980年萨特去世,波伏娃悲痛万分,次年写了《永别的礼仪》,然后隐退。1986年谢世。

      创作:1、小说: A、《女客人》,1943年。B、《他人的血》,1945年。布劳马尔的自由选择:在家庭与革命之间,在退缩和介入之间,在抵抗与不抵抗之间。“每一个人在所有人面前都负有责任。”

C、《人总是要死的》,1946年。

            哲学寓言,15世纪意大利福斯卡亲王,灵药永生。

      D、《文人学士》,1954年。龚古尔文学奖。二战后知识分子的迷惘。

      2、思想论著:

    《第二性》,1949年。

      3、自传体回忆录:

      A、《一个循规蹈距的少女》,1958年。

      B、《年龄的力量》,1960年。

      C、《事物的力量》,1963年。

      D、《极其平和的死》,1965年。

      E、《归根结底》,1972年。

      F、《永别的礼仪》,1981年。

萨特评价她:“她兼有一个男人的智力和一个女性的敏感”。

 

哲学渊源

      1、克尔凯郭尔(1813-1855)

      存在主义自19世纪上半叶诞生。鼻祖是丹麦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而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又来源于希腊的哲学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他的存在主义又叫基督教存在主义。唯我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相结合。

      核心是:哲学不应该研究客观世界,而应该研究个人主观的“存在”。个人“存在”无法摆脱痛苦、危机和荒诞,唯一的出路是弃绝理性、皈依上帝,实现神与人的统一。

2、德国的存在主义:

      A、胡塞尔(1859-1938)

      德国哲学家。从基督教存在主义过渡到无神论存在主义。他最大的功绩是创造了现象学。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完成了非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

      B、海德格尔(1889-1976)

      德国哲学家,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中最先创造“存在主义”这个名词,并把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他宣扬的是无神论存在主义。所关注的是“人是如何存在的”: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中,“人”同他的生存条件相脱节,面对着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一个荒诞的世界。而忧虑和恐惧可以揭示真实的存在。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使人通向存在,而存在与“光明”和“欢乐”相联系。

      C、雅斯贝尔斯(1893-1969)

      德国哲学家。复活了克尔凯郭尔,宣扬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存在是对上帝的追求,哲学应当从“存在者”——“人”出发,应关心作为个人的“人”在危机中的存在问题。

艺术特色

      存在主义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不同,主要是用传统的文学形式来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并不那么晦涩难懂、不可捉摸。

      1、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哲学与文学相结合。波伏娃:“只有小说,才能以其完整的、独特的、现实的真实性,呈现存在的最初迸发。”

      直接做哲理的描述,或是采用象征的手法处理某种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问题。     

      2、把人物放入特定的境遇。

     存在主义者主张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他们所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是说,要在舞台上展现人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的“自由选择”。萨特把这种戏剧称为“境遇剧”。

      3、富有真实感。

      把作家当作一部摄像机或录音机,把现实生活的东西如实地拍摄下来、录下来。把文学作品当做银幕或放音机,读者就是观众或听众。

      尽量加强戏剧冲突。

      把握好结局的真实性。

      文学的揭露和变革作用,“介入”--干预现实、干预社会生活。

      对于个人来说,文学是存在的一种形式。

      2、关于作家:

      写作动机:原始选择,用文字把想象中的现实表现出来。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存在主义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

      他说:“不,我不是存在主义者。我只说过世界是荒诞的。萨特是存在主义者。而我所撰写的唯一的一部理论著作〈西绪福斯神话〉是完全与存在主义哲学背道而弛的。”

      生平:

      加缪自己曾说:“我不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而是在苦难中学会自由的。”贫贱的出身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构成青年加缪的显著特征。他于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蒙多维一个农业工人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流落到阿尔及利亚当了一个管酒窖的农业工人,母亲是西班牙人,为富人当女仆,都是贫苦阶层,不识字。加缪不到一岁时,父亲在一战马恩河战役中阵亡,母亲带着加缪投奔娘家,在首都阿尔及尔市的贫民窟,靠母亲在弹药工厂做工艰难度日。由于小学教师杰尔曼的赏识,加缪凭奖学金进入只有富家子弟才有权就读的阿尔及尔中学,30多年后,加缪荣获诺贝尔奖,曾写信给杰尔曼:“当为得知这个消息,除了我的母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您。没有您,没有您向早年那个穷孩子伸出温暖的手,没有您的教导和榜样,绝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切。”

中学毕业后,加缪靠政府信贷和打零工半工半读,在阿尔及利亚大学攻读哲学,曾因为肺结核而一度辍学。一场大病使加缪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在思想上埋下了第一颗“荒诞”的种子。在大学里,加缪遇到了另一位良师格勒尼叶,格勒尼叶博学多识,是个作家、哲学家,加缪不仅从此对写作感兴趣,而且喜欢上了非理性哲学。他喜欢克尔凯郭尔,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20岁时第一次结婚,然后开始独立谋生。30年代,他博览古今名著,成为阿尔及利亚左翼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他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在1934-35年一度加入阿尔及利亚共产党。在此期间,他曾经办“劳动剧团”,为工人编剧。在1936年,他以论文《从普洛提诺与圣奥古斯丁的著作看希腊精神与基督教的关系》而获得学士学位。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他没有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937年,帕斯卡.皮亚亲自到加缪住处,建议与他合办《阿尔及尔共和报》,从此,加缪开始了新闻工作者生涯。1939年,二战爆发,加缪把报纸改组为《共和晚报》,自任主编,1940-1-10停刊,与妻子离婚后,前往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同年随晚报撤退,年底与富尔小姐结婚。  

    《巴黎晚报》后来同流和污,加缪愤然与之分手,回到阿尔及尔,住在奥兰市,潜心写作。在1941年参加抵抗组织,担任情报和编辑地下报纸工作。1943年,抵抗组织实行合并,加缪被“战斗”组织派往巴黎,担任《战斗报》代表,《战斗报》是戴高乐的地下报纸,期间与萨特和波伏娃关系复杂,萨特邀请加缪导演《禁闭》并扮演男主角。1944-8-24巴黎解放,《战斗报》公开发行,加缪任主编,被视为与萨特比肩的左派作家和反法西斯斗士。加缪至1947年退出新闻界,专心从事文艺创作。1951年,因为《反抗的人》引起萨特不满,二人决裂。1957年因为“他的作品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因车祸丧生,终年47岁。

      创作:

      1、小说:

      A、《局外人》,1942年,成名作。

      B、《鼠疫》,1947年。六月初版,到年底就印了五次,近八万册。到80年代,法文版本400多万,成为第一畅销书。

受《白鲸》的启发。那是一部“有关人与恶相抗争的最激动人心的神话”。

作者以“业余史学家”的口吻,报道了40年代、发生在奥兰市的鼠疫。无畏而无效的斗争。

      C、《堕落》,1956年。

      主人公让-巴蒂斯特·克拉芒斯,絮絮叨叨地向读者表白他良心上“堕落”的经历:他原本是巴黎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正当盛年,而且心地高尚,“生活的高境界”“超人的味道”。可是某天,来自身后的一阵莫名其妙的嘲笑,使他志得意满的心境顿然冰释,他开始发现自己的一切都具有双重性。于是,他在探索中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庸人、懦夫、伪君子。从此以后,克拉芒斯跑到阿姆斯特丹,在一座小酒馆里干起了“法官兼忏悔者”的营生。他以为“越是暴露自己的丑行,才越有审判别人的权力”。克拉芒斯“尽可能经常地进行公开忏悔”,以此来促使别人也来进行自我忏悔和自我审判。--陀氏那样的深沉幽暗的气氛,无情地揭露了现代人的心灵危机。加缪:“这本书,我可以给它取名叫〈当代英雄〉。”

      D、《流亡与王国》,1957年,短篇小说集。包括六个短篇小说。

      加缪:“实则以六种不同的方式,从内心独白到现实主义的叙述,探讨着同一个主题,即流放。至于书名中提到的王国,则在暗指我们大家都在探求的一种自由的、赤裸的生活,意在最终得到再生。而流放正是以它的手段给我们指明了通向这王国的途径,同时又对我们限定了唯一的条件,就是拒绝奴役与中邪。”

      2、哲学随笔:

      A、《西叙福斯的神话》,1942年。

      “一个人调动起自己的整个身心,却又一事无成”--“荒诞英雄”的精神内涵。以荒诞为起点,引申出三项结论:我的反抗、我的自由、我的激情。加缪明确否定消极处世的思想,更不相信来世。他主张人将其自身作为唯一的目的。他推崇那种“不肯拔一毛以利永恒”的荒诞之人。

      B、《反抗的人》,1951年。

      在加缪的哲学理论体系中,荒诞是“起点”,反抗是“结论”。此书贯通古今地考察了欧洲范围内人类反抗行为的始末,归纳出“历史的”和“形而上学的”两种反抗,认为:人在荒诞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是反抗。作为人对某种事物的发展超出限度所作的反应,反抗乃是人的本质之一。他又强调,任何一种反抗,如果超越了界限,违反了人性,便会失去固有的意义而导致虚无主义。基于这样的认识,加缪一方面谴责法西斯那种“不合理的杀戮”,另一方面也否定苏联和许多革命运动中的“合理的杀戮”,倾向“中庸”。无论哪种反抗都是暴力和恐怖的表现,因此,他说“认为处死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的伟大时刻的人是可鄙可耻的”。引起萨特的谴责。

      3、剧本:

      A、《误会》,1944年。

      B、《卡里古拉》,1945年。钱拉·菲利普主演。

      古罗马青年暴君卡里古拉,在情妇德律斯娜死后,痛感人总是要死的,人并不幸福,因此逃离宫廷,尽情玩乐,叫人为他摘取月亮——意在以自己的荒诞行为战胜人生的荒诞。经过一阵疯疯癫癫、作恶多端后,卡里古拉终于醒悟,人不能毁掉一切。他放弃了原先的古怪念头。而且拒绝挫败反对他的阴谋,以致在阴谋者打击下死去。——人在荒诞的命运前是无能为力的,哪怕你是个有权有势的暴君,哪怕你以荒诞来对抗荒诞。

      C、《正义者》,1949年。

      1905年俄国革命为背景,主人公、革命诗人卡里亚耶夫,受命以爆炸手段谋杀沙皇暴政魁首、大公爵塞尔日,因车上有两个小孩而放过了机会,等大公独自乘车时才动手。卡里亚耶夫说:“革命是为了推翻专政,而不是为了建立另一种专政。”“我参加革命是为了热爱生命”。战友斯捷潘不以为然,认为“正义高于生命”。必要时也可以伤害无辜。——非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萨特(Sartre,1905-1980),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领袖。他一直主张介入干预生活,贴近现实。作为一个外向的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一个综合体,难以独立考察他的学术与艺术成就。

      一、生平

     萨特于1905年出生于法属阿尔萨斯,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海军军官。萨特两岁时父亲死于法属殖民地印尼,11岁时母亲改嫁,萨特与继父一直不和。基本上,萨特是由学识渊博的外祖父抚养成人。外祖父虽然不是大学教师,但专门教授外国人学法语,他对萨特寄予厚望,期望萨特将来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所以,在萨特只有5岁时就命令他读书、作文,萨特果然在学龄前就能背诵名作和写作,但内心却感到不自由,常以倔强表示反抗,并沉溺于幻想之中,他后来回忆说:“我自由地写着我的故事,我摆脱了大人们的管束,我获得存在了。”

    19岁萨特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并在该校结识了波伏娃(终身伴侣)。24岁,他通过全国中学哲学教师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教师资格,同次考试中,波伏娃获得第二名。萨特从此开始了任教生涯。1933年,他作为公费生赴柏林法兰西学院及弗莱堡大学深造哲学,有幸成为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胡塞尔的弟子,潜心研究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黑格尔和胡塞尔等人的著作。把海德格尔的早期存在主义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合为一体,创立了自己的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学说。留学归来,他重返教坛,一方面在教学之中传播自己的哲学观点,一方面开始写作,发表了哲学专著、小说和戏剧等一系列作品。

     1939年萨特应征入伍,1940年在帕杜被德军俘虏,1941年因病获释。出狱后,他组织了“社会主义与自由”的抵抗组织,为法共的地下刊物写稿。同时,继续在巴黎任教和从事创作活动。1945年,他创办宣传存在主义思想的《现代》杂志,从此放弃教学生涯。从1946年起,他先后到欧、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旅行,1955年访问中国。

      萨特是一个热心的社会活动家,1950年以后积极投身世界和平运动。在50年代谴责美国的侵朝战争,并一度参加法共,但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宣布退党。60年代,他反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1967年,他参加了罗素组织的“越南战争法庭”,作为庭长,起草了对美国战争罪行的判决。1968年,他支持法国的“五月风暴”学生运动,同年,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表示抗议。70年代,他积极支持工人罢工和学生运动,受到中国极左思潮影响,认为对知识分子应该实行再教育,在大街上贴大字报《我们控诉共和国总统》。1973年后,他几乎双目失明,但仍然坚持口授著述,参加社会运动。

     196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因为他“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拒绝接受,“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1980-4-15,萨特因患肺水肿辞世,享年75岁。数万巴黎群众自动参加他的丧礼,送葬队伍长达三公里,是雨果逝世后最盛大的葬礼。

      二、创作

      1、哲学专著:A、《想象》,1936年,第一部哲学著作。B、《存在与虚无》,1943年,700多页,提出“存在先于本质”。C、《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年,人即是自由,无神论。D、《辩证理性批判》,1960年,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调和,修正。

      2、文艺批评论著:A、《什么是文学》,1947年,写作即揭露,揭露即改变,“介入”。B、《波德莱尔》《谢奈》《福楼拜》三部文学评传。

     3、小说:A、《恶心》(Nausea)1938年,成名作。B、《墙》(The Wall)1939年,小说集,5个短篇。C、《自由之路》,1945-19493卷本长篇小说,

     《理智之年》《缓期执行》《心灵之死》

     4、戏剧作品:共11部“境遇剧”。A、《苍蝇》(The Flies)1944年。B、《间隔》(No Exit)1944年。C、《死无葬身之地》,1946年。D、《毕恭毕敬的妓女》,1947年。E、《肮脏的手》,1948年。F、《恶魔与上帝》,1951年。G、《克昂》,1954年。H、《涅克拉索夫》,1960年。I、《阿尔托纳的隐藏者》,1960年。J、《特洛亚妇女》,1966年。K、《巴里奥纳》,1940年。

     5、随笔:

    《境遇》,十集,1947-1976

     回忆录《字句》,1964年。

 

       三、作品分析

      1、《恶心》

      日记体--“哲学日记”。主人公青年历史学家洛尔丁在贝维尔市大约一个月的经历,穿插他以前在中欧、北非、远东游历的回忆片段。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没有明确的社会历史背景,没有完整的情节,写的是洛尔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片断的、不连贯的内心骚动和感受。书中充斥一连串机械乏味的日常生活图景。情节平铺直叙,不曲折、没有戏剧性。最后自我拯救的方式是用“自由选择”的权力,去写一本书——在写作中获得解放。

作为文学家的萨特,将他的哲学思想通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是存在主义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恶心》是第一部表现“存在”的作品。主人公洛尔丁是一个有可靠收入、但漂泊不定的知识分子。他躲进一个小城,莫名其妙的要写一位18世纪的侯爵的传记,还和一个自己并不爱的老板娘一起睡觉,在孤寂中度过每一天。有一日,他突然感到周围的一切都让人“恶心”:“存在是不必要的,存在就是在那儿,这是显而易见的。存在的东西出现着、彼此相逐相逢,但人们永远不解释它们……这公园、这城市、以及我本身,一切都在你面前浮动起来,于是你就想呕吐,这就是恶心……”世界是荒谬的,个体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这就是存在主义的世界观。“恶心”——这就是人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小说结尾,萨特让洛尔丁放弃了传记写作,回巴黎去了——这就是人的“自由选择”。

     

2、《墙》

      短篇小说。第一人称。西班牙内战为背景。我——巴勃罗·伊比埃塔。

      短篇小说《墙》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战争期间。主人公巴伯罗是个被俘虏的共和党战士,他因不肯说出游击队领导人拉蒙的藏身之处而被敌人判处死刑,与另外两个死刑犯一起等待死亡。当天晚上,巴伯罗万念俱灰,一句遗言也不肯讲,此时死神似乎使他们三人与世隔绝了,他们和世界之间有一堵不可逾越的“墙”。第二天清早,两个难友被处决后,法西斯匪徒给他一刻钟的时间,如果供出拉蒙就可以免他一死。为了嘲弄敌人,他随口胡诌说拉蒙在墓地里,因为他知道拉蒙在表兄家。谁知道拉蒙为了不连累别人,鬼使神差竟真的躲到了墓地里,正好被敌人抓获。巴伯罗因此免受死刑,但他得知这一结果后即刻昏厥了过去,苏醒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至此,小说结束,而笑声却还在回荡,这笑是对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荒谬而发出的悲愤交集而又无可奈何的抗议。

     《墙》的主题是死亡。萨特通过对面临死亡的巴伯罗的塑造,旨在揭示世界对生死的限制及其荒谬性。人总是要死的,但人却不能选择自己什么时候死。人是越过“墙”而死,还是被“墙”挡住生还,纯系偶然。死亡是外在的东西,它不能赋予生命以意义,而是剥夺了生命的全部意义,它从外部来到人身上,而又把人改变成外在的,这就是萨特所说的“一个趋向墙的另一边的过程”。

      “墙”的含义十分深刻。它表明人的存在和他可能成为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任何逾越障碍的努力只能归于失败。人的生命是从荒谬开始的,而人的死亡也将以荒谬结束。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在,但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处在类似囚犯的处境中,这些囚犯不知道他们赴刑的日期,但他们每天都看到他们的同伴被处死。但这种说法还不是完全准确:应该说我们类似于一个死刑犯,他勇敢地准备迎接最后的刑罚,全力准备要在绞架前显出无畏的深情,但就在这期间,他突然被流行的西班牙感冒而夺去生命……”——荒谬,这就是人的处境,人就是被判处了死刑而又不知何时赴刑的存在。

      “世界荒谬,生死无常”,萨特的存在主义诸命题中的这一命题,在《墙》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自由之路》

      以二战为背景。写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

      第一卷《理智之年》:19386月中的三天里发生的事情。35岁的马蒂厄是巴斯德中学的哲学教师,他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因此总是与现实的世界保持着距离。这时,西班牙内战已经爆发,但马蒂厄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他有自己的烦恼事:有7年关系的情妇玛赛尔怀孕了,迫使马蒂厄选择:结婚或是让玛赛尔打胎。马蒂厄认为结婚是一种奴役,但打胎需要4000法郎,他没有。他四处找人借钱,朋友证券经纪人丹尼尔不借给他,并劝马蒂厄与玛赛尔结婚。哥哥雅克是马蒂厄一向鄙视的资产者,雅克答应给马蒂厄一万法郎,条件是马蒂厄必须和玛赛尔结婚。雅克指责马蒂厄远没到“理智之年”。马蒂厄拒绝了雅克的建议。另一个共产党朋友布吕内告诉他战争就要爆发了,劝马蒂厄改变自己那种没有目的的自由人生活,加入共产党,马蒂厄虽然承认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但无意入党。后来,马蒂厄偷了自己学生波里斯的情妇歌女洛拉的钱,把钱交给玛赛尔,要她去打胎。洛拉找上门来,令马蒂厄十分尴尬。幸好此时丹尼尔来了,原来丹尼尔和玛赛尔早有往来,丹尼尔是同性恋,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决定和玛赛尔结婚,并按照玛赛尔的意愿,把孩子生下来。丹尼尔把钱从玛赛尔那里拿来,还给马蒂厄,马蒂厄又把钱还给了洛拉。马蒂厄解脱了困境,真正的孤独了,却感到不比以前更自由。

      马蒂厄是个有着萨特式气质、萨特式烦恼的“多余人”。他不愿介入生活,因为他不愿失去自由。他既鄙视哥哥雅克那类永远正确的伪君子,憎恶雅克赖以存身立命的现实社会的准则和秩序,同时,他也不赞成共产党员布吕内的“选择”,他说“人家说,只要跪下来,就会相信,但是对我来说,我首先要相信,才会跪下来。”马蒂厄认识到自由,但没有选择、没有行动。

      第二卷《缓期执行》:19389月慕尼黑会议前后几天的事情。绥靖政策不过是对战争的“缓期执行”而已。描写同一时间的、不同地区的、彼此没有直接关系的许多人的活动。马蒂厄只是人物群体中的一个。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欧州各地的不同阶层的人都被卷入了战争,“战争,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然而,大局已定,战争存在着。”战争把马蒂厄从“孤独的人”的梦境惊醒了,他认为,战争正是几百万个人的命运无规律地混合、冲突造成的,每一个没有阻止战争的人都要对战争负责。战争改变了人生的轨迹,逼迫人们自由选择。

      第三卷《心灵之死》:19406月里四天发生的事情。法国军队溃败了,德国人占领了巴黎。有的人阵亡、有的人受伤、有的人逃亡、有的人苟且偷生。马蒂厄却选择了战斗。他和战友们坚守一座钟楼,战友们相继牺牲了,钟楼上只剩下马蒂厄一人,在这必死无疑的最后关头,他不再彷惶犹豫,果断地给自己定下目标:坚持15分钟,于是他走近栏杆,站着射击。--富有哲理意义的自我完成。以反抗对付绝望。

如果说,洛尔丁还只是表现了人对荒谬的“领悟”和试探着迈出的“自由选择”的第一步,那么《自由之路》的主人公马蒂厄则真正走上了用反抗来超越荒谬、创造自我的自由之路。马蒂厄是一个优柔寡断、平庸自私的知识分子,他不肯和同居7年的情妇结婚,不肯加入政党,不肯去西班牙参加战斗,原因无它,他怕这些会妨碍他的“自由”。而实际上,他的心灵充满了焦虑、痛苦与孤独。最后,当战争的风暴向他扑来时,他挺身而出,对荒谬的世界作一次巨大的报复:当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只剩下他这个幸存者,他作了最后的自由选择,“他走近栏杆,站着射击……每发子弹都是对以前由于顾虑没有做成的一件事情的报复……他在射击,各种法则都被他打得七零八落。你要爱你的邻人如同自己一样,‘邦'一枪打中这个王八蛋的鬼脸;你不能杀生,‘邦'一下打中对面这个混蛋。他向人、向德厅、向世界开火:自由就是恐怖……马蒂厄还在射击。他射击,他是纯洁的,他是万能的,它是自由的。”——在马蒂厄如醉如狂的设计中,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他的反抗是他绝望的表现也是他对抗绝望的惟一方式。

 

4、《禁闭》

    三人互相折磨、追逐, “他人即地狱”。

5、《死无葬身之地》

      在胜利前夕,法国抵组织因为执行一个愚蠢的命令,致使三百多人无谓地牺牲,剩下的五个游击队员也被捕了,只有队长若望逃脱了。等待着五个人的是酷刑和死亡,他们不怕死,也自信挺得住酷刑。后来,他们的队长若望被抓来了,敌人不知道若望的真实身份。这使战士们反而得到了安慰,他们要为掩护队长而受刑,这样,他们的牺牲就有了价值。队长被释放了,曾经为保护若望而亲手杀死战友的昂利不愿再活下去,被敌人蹂躏、并为保护若望牺牲了自己弟弟的女战士吕丝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人跳楼自杀了,但年纪最长、富有经验的卡里斯却对他们说:“人们评判你的每一个行动都要根据你整个的一生。如果你还能工作就叫人杀死,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了。”他说服了战友,做了假供词,敌人却信以为真,派兵去杀若望,同时把三个战士都枪毙了。

     ——冷酷而荒谬的结局。几位战士不仅忍受了酷刑,而且忍受了放弃自尊的精神上的痛苦,然而,全都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他们的战功“会被整个世界遗忘”,他们的行动也不会得到正确的评价。孤独的英雄。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萨特拥有一套完整的主观唯心论的思想体系。

他把自己的存在主义称作人道主义,“是惟一给人以尊严的理论。”他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由自己决定的”、“人是自由的、人即是自由”。而同时,他又不得不指出:人所存在的周围世界是荒谬的、冷酷的;人生也是痛苦的、徒劳无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人应当领悟人的存在的真正意义,努力摆脱一切荒诞的外在力量的压迫,进行绝对自由的选择,并且通过这种选择来超越生存的荒谬以及处境的冷酷。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社会的个人主义。个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势必会影响他人的“自由”,由此,“他人即地狱”也就成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又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是通过《禁闭》这个剧作表达的。

      总体上看,如果说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那么,它也是一种消极反抗式的、绝望的人道主义。

                 荒诞派戏剧

什么是荒诞?尤内斯库的解释:“荒诞就是没有目的。和宗教、哲学甚至直觉的源泉切断联系,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动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

      一、概念

      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戏剧流派。思想上师承存在主义“荒诞”概念,艺术上吸收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手法,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性。主题多为人生的无意义、人的异化、人与世界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等。艺术上故意采用与传统戏剧相反的手法,用模糊的背景、象征、寓意、夸张、非逻辑的片段场面,抽象化、普遍化的人物,非理性的、无意义的语言,制造出强烈的荒诞效果。

     

      二、历程

      11950511夜晚,巴黎梦游人剧院上演了法国戏剧家尤奈斯库的独幕剧《秃头歌女》,剧本的反传统性令仅有的三位观众大为惊讶。从此开了荒诞派戏剧先河。

      21953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塞纳河左岸的巴比伦剧院上演,轰动了法国剧坛。此后涌现出阿达莫夫、热内等作家,出现了一批惊世骇俗的新戏剧。引发了整个西欧的反响。

      3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兼导演马丁.艾思林出版专著《荒诞派戏剧》,为此类剧作定名。并向美洲扩散。

      4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诞派戏剧得到了西方正统文学的承认。

      三、作家与作品

      1、尤奈斯库(1912--) 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法国人。他在法国度过童年,然后在罗马尼亚上学,26岁时定居法国。在一个荒诞的机会中诞生了一部荒诞派的戏剧:据说他本来对戏剧没有爱好,但在1948年他自学英语时,使用《英语会话手册》,书中那些语无伦次的机械性练习使他灵感大发,“一周有七天”、“人们用脚走路,但是人们取暖用煤”,“乡村比城市安静,但城市人口更多”等。于是,他决心用那些不连贯的语言材料写一个“叫朋友们开心”的剧本,剧本定名为《简易英语》。1949年他写好剧本,交剧团排练,有个演员把“金发女教师”的台词念成了“秃头歌女”,尤奈斯库又一次领会到荒诞性,马上将剧本更名。1950年他38岁时《秃头歌女》终于上演,尽管只有三个观众,但尤奈斯库一鼓作气,写出了30多部戏剧。在1958年,他的剧作《犀牛》在西德的杜塞尔多夫与观众见面后,连续演出了一千多场,成为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除了戏剧,尤奈斯库还出版有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孤独的人》以及戏剧理论著作集《意见与反意见》等。他的许多戏剧作品被列入世界瞩目的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节目单中。1970年当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A《秃头歌女》(1950)

      B《椅子》(1952)

      C《犀牛》(1958)

      2、阿达莫夫(1908-1970)

 

原籍俄国亚美尼亚,1924年移居巴黎,用法语开始写作。一度参加了以艾吕雅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团体。从1950年开始,转向戏剧创作。很快成为荒诞派戏剧的中坚之一。后来与布莱希特相见,深受其戏剧理论影响,在1957年后脱离了荒诞派。

      A《大小手术》(1950)

      B《弹子球机器》(1957),对机器的拜物教。

      3、热内(1910- )

      从小被父母遗弃,在收容所里长大,10岁开始偷盗生涯,20岁后以盗窃和当男妓为生,先后多次进入监狱。但30岁后,居然走上创作道路,《圣母之花》(1943)和《盗窃日记》(1948)散文集有自传色彩。1948年,他第十次犯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幸亏纪德和萨特等著名作家发起一场签名运动,方被保释出狱。此后,开始戏剧创作,“对抗社会的戏剧”。文笔优美、政治色彩、讽刺辛辣。

      A《女仆》(1951)

      B《阳台》(1956)

      4、品特(1930- )

      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的代表人物。出生在伦敦一个犹太裁缝家庭,从小爱好戏剧,1948年进入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学习,从1949--1957年当了八年演员,此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17个戏剧剧本,也有广播剧和电影剧本。他擅长表现人们的生活不断受到不明来路、不知所以然的外界的威胁,这种威胁使人们变为病态的、非理性的人,导致生活陷于混乱——“恐吓的喜剧”。

      A《看管人》(1962)

      5、阿尔比(1928--)

      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代表。出生在华盛顿,生下来刚两周就过继给剧院大老板、百万富翁里德.阿尔比作养子,这是一个戏剧世家,养父的父亲也是剧院老板,在这个家庭里,物质方面是自由的,但缺少温情,所以此后阿尔比的剧作经常反映对家庭生活的不信任。小阿尔比自幼喜爱戏剧,12岁时就写过一个闹剧。在大学读了一年后辍学。因为对一切都不经心,遭父母训斥,便于20岁离开家庭,干过秘书、售货员、通讯员等工作。从  1958年起开始创作剧本。1960年他两年前创作的《动物园故事》与贝克特的一部戏同场上演,在纽约引起轰动,连演600多场,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A《动物园故事》(1960)

      B《美国之梦》(1961)

      C《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1962),真实与假想。

      6、贝克特(1906- )

      出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新教家庭,与乔伊斯同乡。贝克特早年就读于波多拉皇家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深造,主修法语和法国文学。1927年,他大学毕业后以交流生的身份去巴黎教英语,结识了乔伊斯,担任过乔伊斯的秘书,参与整理《芬尼根守灵夜》,期间还把乔伊斯的许多作品译成法文。1931年,他又返回都柏林从事法文教学,并开始研读笛卡尔,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父亲去世,贝克特继承了一笔年金,从此周游欧洲各国,时常为先锋派杂志写文章。1938年定居法国直至辞世。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的创作分为小说和戏剧两大部分。小说受乔伊斯的影响,意识流。但是戏剧方面成就突出得多,从1952年发表《等待戈多》后一鸣惊人,共写了十多个剧本。

      A《等待戈多》(1952)

      B《啊,美好的日子》(1961)

 

贝克特                

     

     贝克特(Samuel Beckett)出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新教家庭,与乔伊斯同乡。贝克特早年就读于波多拉皇家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深造,主修法语和法国文学。1927年,他大学毕业后以交流生的身份去巴黎教英语,结识了乔伊斯,担任过乔伊斯的秘书,参与整理《芬尼根守灵夜》,期间还把乔伊斯的许多作品译成法文。1931年,他又返回都柏林从事法文教学,并开始研读笛卡尔,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父亲去世,贝克特继承了一笔年金,从此周游欧洲各国,时常为先锋派杂志写文章。1938年定居法国直至辞世。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的创作分为小说和戏剧两大部分。小说受乔伊斯的影响,意识流。但是戏剧方面成就突出得多,从1952年发表《等待戈多》后一鸣惊人,共写了十多个剧本。

 

      A《等待戈多》(1952)

      第一幕:乡间小路旁。一颗光秃秃的枯树。黄昏。两个衣衫破烂、浑身发臭的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相遇了。昨天是怎样度过的?他们不知道。戈戈脚上的靴子脱了好久才脱下来。戈戈瞧了瞧臭烘烘的靴子,伸手进去摸,什么也没有;狄狄摘下破烂的帽子,往里面瞧了瞧,也伸手去摸,什么也没有。他们无事可做,开始了梦呓般的对话,在等待戈多。他们一会谈到忏悔,一会谈到应该去死海度蜜月,一会有谈起了耶稣与贼的故事。其间夹杂了这样的一些话:“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是极大的痛苦。”“咱们在等待戈多,我觉得孤独,我做了个梦,等咱们完全弄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再说。”戈多不见来,却来了波卓和他用绳子套着的幸运儿。他们把波卓当成了戈多,“你不是戈多先生?”戈戈向波卓套了一块吃剩的骨头。波卓命令幸运儿跳舞,“听他思想”。幸运儿开始“思想”——发表长篇莫名其妙的演讲。波卓赶着幸运儿走了。戈戈与狄狄还在等待戈多。戈多没有来,来了一个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前来告诉他们: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次日。黄昏。光秃秃的枯树上新添了几片绿叶。狄狄焦急地在舞台上走来走去,戈戈赤脚走在舞台上,两人继续等待戈多。看到枯树,他们才想起昨天发生的事。之后,他们又不知道自己“这会在什么地方”。他们对生活腻透了,戈戈怒吼着:“我他妈的这辈子到处在泥地里爬,这是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它。”狄狄则悔恨自己年轻时没有“从巴黎塔顶上跳下来”。他们无聊的玩弄着幸运儿昨天丢下的一定帽子,无数次地戴上、取下。他们一个扮演波卓,一个扮演幸运儿,两个人精神迷乱起来:“是戈多!终于来了!戈戈!是戈多!咱们得救了!”“咱们给人包围了!”两个人有互相对骂。波卓与幸运儿又来了,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又来传话,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他们一个拉着另一个的腿,用裤带上吊,但裤带断了。只好约定明天再来等待戈多。

      B《啊,美好的日子》(19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