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引用 学校管理中“量化”与“不可量化”(原创)

 昵称4151547 2011-09-18
学校管理中“量化”与“不可量化”(原创)  

2011-07-21 22:24:0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引用

三槐堂学校管理中“量化”与“不可量化”(原创)

 

很多学校都在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常规考核,江苏“五严”以来,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提高分数,很多学校加大了“五认真(江阴谓之‘六认真’)”考核力度。如“备课”项,不仅有“一备”“二备”“三备”的具体要求,还要文本的,电子的一起查,备课组、教研组查了还不算,教务处还有抽查,而这一切,均有量化的办法。在长期分数教育的熏陶下,搞“量化”考核也可以说是专业对口。据说,还有的学校制作了专门的“量化”软件,输入数字,结果就自动生成。

我们说,学校管理有两个成效:第一,调整教师的行为;第二,激发教师的潜能。这些学校的量化办法的确能让老师们循着常规走了,但也容易造成老师工作的僵化,甚至是形式化。尤其是教务处的检查,比如备课,仅仅能看“做了没有”,至于“做得如何”,“科学吗”,就不能结论了,而老师的备课到底备得如何,不是备了没有,恰恰是最重要的。于是乎,我们极不情愿的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每次检查前,老师们匆匆赶写“备课笔记”和听课记录,我省前教育厅副厅长周德藩曾经指出这种现象是“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

三槐堂以前有一位同事,也是教语文的,他是**市先进工作者,我们都很敬重他,他的备课笔记可谓“优品”,不仅字迹工整,而且分课时内容详尽,我们一学期一个备课本用不完,他要用两三本,校长经常号召我们向他学习。我当时很纳闷,一节课,哪有那么多内容朝上写,后来才知道,他是在抄“教学参考书”,后来抄“教案”(配套发放)。听过他的课,极其一般,教学效果也不好。其实,我今天说他是有点不地道的,但如果大家能从我的“不地道”中能受到一些启发,我也就心安了。

所以,注意工作的量化,更要注意不能量化的东西:教师的智慧、情感的投入、敬业的精神、创新的精神、从业的技能等。潘晓芙校长在教师的“月考核”中让我们突出完善了一个栏目:“月创新”,就是把你本月最得意的创新申报上来,作为本月“加分”项,可以是一次小型讲座、也可以是一节研究课、还可以是一篇交流的论文……这个栏目的设置一下子就将无法“量化”的,恰恰是最重要的进行了“量化”,此举一出,全校创新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尤其是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中,大家寻找出了诸如“倾听无声、合作小声、讨论轻声、发言大声”“白板使用五要五不要”等有效的策略。

关注常规没有错,过分的关注会遏制老师们的创新热情;关注量化也没有错,过分的关注会忘记教育中更多的是不能量化这一基本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