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心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微言

 百度爸爸 2011-09-18

性心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

作者:凤凰 2011-09-15 08:24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与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914日,《京华时报》)
   其实,教育部的这个课程要求仅仅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而言的,致力于大学生在恋爱和性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因为刚开始下发要求,所以大学生们对这门必修课的态度如何还未可知,但还是可以大胆的揣测这门课的效果应该不怎么好。与其说这个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叫做“课程”,还不如叫做“恋爱指南”更贴切些。而大学生中恐怕没有几个会认为自己的心理不大健康的,所以也就少了学习的热情。
   大学生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纪,鉴于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不良现象,譬如大学中“小三”“二奶”的猖獗,大学生对性行为的漠视等等。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其实很正当,但我们所要说的,并不是正当与否的问题,而是:这门课程是不是来的太晚了?
   今年3月份,广东就试点在中小学开展女性教育,针对的就是社会上存在的“二奶”、“小三”等不良现象。虽然舆论一致质疑这“新式教育”的效果,但这已足以说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蚀已经足够深,引起了教育部门的注意。就效果而言,广东女性教育的效果怕比大学生性心理教育课的效果还要好的多。早教育早预防,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再教育怕已是晚了。
   在国外,对孩子的性教育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早教育早认识要比孩子从黄色书籍等不良渠道满足好奇心要恰当的多。性教育应该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正大光明的从正规教育中获得,而不应该偷偷摸摸的以满足好奇心和窥私欲的方式获得。但由于国内文化传统的保守性,我们现在还很难接受这一点。
   最近,北京开设的性教育课因为尺度过大而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质疑。在北京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里,有关“我是从哪里来的”部分中,因图文并茂介绍性交概念而引发责难。
    大学生的性教育限于“心理健康”方面,小学生的性教育课则图文并茂的讲解性爱过程,这可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但我们对待这两种教育的态度却有待商榷。在该让孩子认识“性”的时候,我们质疑尺度过大毒害孩子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时候,我们又认为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下教育难起效果。估计这个问题也是让教育部门所格外头疼的,那就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目前,我们的性教育正出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过早的性教育可能让性行为更早的低龄化,普及化,我们见到的低龄群体的各种“门”已经不少了;另一方面 ,性教育过晚则可能在社会风气使然下很难起到效果。面对着严峻的社会形势和舆论压力,教育部门如何突围,想出一个两全之策还应仔细考量
本文网址: http://www./read.php?tid=3719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