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电力线路(含临时线路)
01.低压架空线相序排列顺序,面向负荷从左侧起是( B )。
A) L1— L2—L3 —N B) L1—N—L2—L3 C) N—L3 —L2—L1 D) 任意排列
02.低压架空线路导线离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C )m。
A) 0.6 B) 0.8 C) 1.0 D) 1.2 导线垂度最大时
03.在人口密集地区,低压架空线路导线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为( A )m。
A) 6 B) 5.5 C) 5 D) 4.5 导线垂度最大时
04.低压接户线跨越交通要道时,导线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为( A )m。
A) 6 B) 5.5 C) 5 D) 4.5
05.低压接户线跨越交通困难的街道时,导线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为( C )m。
A) 4.5 B) 4 C) 3.5 D) 3
06.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A )m。
A) 2.5 B) 2 C) 1.5 D) 1
07.直线杆同杆架设的上、下层低压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C )m。
A) 0.4 B) 0.5 C) 0.6 D) 0.8
08.当保护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对于截面积小于16mm2的相线,保护线截面积不得小于相线的( B )。
A) 25% B) 50% C) 100% D) 200%
09.低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原则是( B )。
A) 按发热条件选择 B) 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按发热条件及机械强度来校验
C) 按机械强度选择 D) 按发热条件选择,按机械强度校验
10.按照机械强度的要求,北京城区低压架空线路钢芯铝绞线的截面不得小于( C )mm2。
A) 10 B) 16 C) 25 D) 35
11.在架空线路近处进行起重作业时,起重机具与10kV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D )。
A) 0.35 B) 0.7 C) 1.0 D) 2.0
12.电力电缆铝芯线的连接常采用( B )。
A) 插接法 B) 钳压法 C) 绑接法 D) 焊接法
13.铜芯电缆和铝芯电缆的工程连接应采用( D )。
A) 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 B) 铜芯镀锡后与铝芯绑线连接
C) 铜芯并沟线夹压接 D) 专用的铜铝连接管(过渡接头)压接
14.交联聚乙烯多芯电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C )倍。
A) 5 B) 10 C) 15 D) 20
15.交联聚乙烯单芯电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D )倍。
A) 5 B) 10 C) 15 D) 20
16.直埋电缆的最小埋设深度为( B )m 。* * *
A) 0.6 B) 0.7 C) 1 D) 2
17.直埋电缆与城市道路平行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 D )m 。
A) 0.7 B) 1 C) 1.5 D) 2
18.直埋电缆与城市道路交叉接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 A )m 。
A) 0.7 B) 1 C) 1.5 D) 2
19.直埋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平行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 D )m 。*
A) 0.5 B) 1 C) 1.5 D) 2
20.直埋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交叉接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 A )m 。
A) 0.5 B) 1 C) 1.5 D) 2
21.直埋电缆与城市道路交叉接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 B )m 。
A) 0.7 B) 1 C) 1.5 D) 2
22.无纲铠护套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B )倍。
A) 2 B) 6 C) 8 D) 10
23.电线管配线直管部分,每( C )m应安装接线盒。
A) 50 B) 40 C) 30 D) 20
24.电线管配线有一个90°弯者,每( D )m应安装接线盒。
A) 50 B) 40 C) 30 D) 20
25.电线管配线有两个90°弯者,每( D )m应安装接线盒。
A) 30 B) 25 C) 20 D) 15
26.暗敷设电线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线管外径的( B )倍。
A) 5 B) 6 C) 7 D) 8
27.下列( B )配线不得使用铝导线配线。
A) 金属管 B) 气瓶间 C) 冲压车间 D) 金属槽
28.利用单芯绝缘导线作PE线,在有机械防护的条件下,其截面积不得小于( A )mm2。
A) 2.5 B) 4 C) 6 D) 10
29.移动式设备的移动电源线应采用( D )。
A) 聚氯乙烯绝缘双绞线 B) 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线
C) 阻燃性聚氯乙烯绝缘软铜线 D) 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
30.当线路较长时,宜按( B )确定导线截面。
A) 机械强度 B) 允许电压损失 C) 允许电流 D) 经济电流密度
31.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2.5mm2与6mm2中间还有一级导线的截面是( C )mm2 。
A) 3 B) 3.5 C) 4 D) 5
32.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25mm2与50mm2之间还有一级导线的截面是( B )mm2 。
A) 30 B) 35 C) 40 D) 45
33.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70mm2与120mm2的中间还有一级导线的截面是( B )mm2 。
A) 80 B) 95 C) 100 D) 110
十一. 系统和设备的保护
01.在TN—S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当接( C )。
A) PEN B) N C) PE D) 接地
02.三相笼式异步电动机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时,热元件整定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A )倍。
A) 1 B) 1.5~2.5 C) 1~1.25 D) 1.3~1.8
03.动力回路的熔丝容量原则上不应超过负荷电流的( A )倍。
A) 2.5 B) 3 C) 3.5 D) 4
04.自耦降压启动器如果在120% 额定电流状态下运行,热继电器在( B )时间内动作。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25分钟 D) 30分钟
05.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使用Ⅱ类设备,则必须装设( D )保护。
A) 短路 B) 过载 C) 失压 D) 漏电
06.电容器柜刀熔开关的熔丝额定电流,应为电容器总额定电流的( C )倍。
A) 1.5~2.5 B) 2~3 C) 1.3~1.8 D) 1~2
07.一般照明回路熔丝容量不应超过负荷电流的( B )倍。
A) 1.0 B) 1.5 C) 2 D) 2.5
08.在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如移动式电气设备已采用PE线保护后,仍应采取( C )作为后备保护。
A) 电源主开关改用低压断路器 B) 改用小容量断路器
C) 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D) 降低接地电阻
十二. 电气作业安全和运行知识(含触电急救)
01.按照安全管理要求以“250V以上”、“250V及以下”划分高压和低压时,250V指的是( C )。A) 线电压 B) 相电压 C) 对地电压 D) 接触电压
02.值班长应负责本班次的( D )工作。A) 安全和运行 B) 安全和维护 C) 运行和维护 D) 安全、运行和维护
03.带电检修至少应由( B )人进行。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4.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电流不应长期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C )倍。A) 1.1 B) 1.2 C) 1.3 D) 1.5
05.刀开关与断路器串联使用时,拉闸顺序是( B )。
A) 先断开刀开关后断开断路器 B) 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刀开关
C) 同时断开断路器和刀开关 D) 无先后顺序要求
06.手持电动工具(Ⅰ类及Ⅱ类)应定期摇测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 B )MΩ。*A) 0.5 B) 1 C) 1 D) 0.5
07.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定期摇测绝缘电阻,潮湿天气每次使用前都要摇测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 C )MΩ。A) 0.5 B) 1 C) 2 D) 200
08.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应定期摇测绝缘电阻,其带电体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 B )MΩ。A) 1 B) 2 C) 5 D) 7
09.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部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如果使用Ⅱ类设备,则必须装设( D )保护。A) 断路 B) 过载 C) 失压 D) 漏电
10.在任何情况下,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B )MΩ。*A) 10 B) 2 C) 2 D) 7
11.人站在地上,手直接触及已经漏电的电动机的金属外壳的电击是( A )电击。A) 间接电击 B) 直接电击 C) 感应电 D) 两线
12.其他条件相同,人离接地故障点越近时可能承受的( A )。
A) 跨步电压越大、接触电压越小 B)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都大
C) 跨步电压越大、接触电压不变 D) 跨步电压不变、接触电压越大
13.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原因是( D )。A) 电弧烧伤 B) 呼吸中止 C) 昏迷 D) 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14.当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深度昏迷、呼吸和心脏已经停止,首先应( D )。A) 找急救车,等候其到来 B) 紧急送往医院 C) 让触电人静卧
D) 就地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
15.工频条件下,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 C )mA。A) 1 B) 10 C) 50 D) 100
16.当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深度昏迷、心脏只有微弱跳动时,( D )注射肾上腺素。A) 允许大剂量 B) 允许中剂量 C) 允许小剂量 D) 不允许
17.下列最危险的触电电流途径是( A )。
A) 左手至脚 B) 右手至脚 C) 左手至右手 D) 左手至胸部
18.手持金属工具触及运行中的刀开关的动触刀的电击是( B )电击。A) 间接接触 B) 直接接触 C) 感应电 D) 跨步电压
19.手持金属工具触及运行中的隔离开关的带电导体的电击是( B )电击。A) 间接接触 B) 直接接触 C) 感应电 D) 跨步电压
20.对于电击而言,工频电流与高频电流比较,其危险性是( A )。
A) 工频危险性大 B) 高频危险性大 C) 二者一样大 D) 二者不能比较
21.在雷雨天气,跨步电压电击危险性较小的位置是( D )。
A) 大树下方 B) 高墙旁边 C) 电杆旁边 D) 高大建筑物内
22.工频条件下,人的摆脱电流约为( B )。A) 1mA B) 10 mA C) 100 mA D) 10A
23.触电者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后,血液循环( D )。A) 变化不大 B) 中止 C) 加快 D) 减慢
24.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时大约每分钟挤压( D )次。A) 3~5 B) 10~20 C) 30~40 D) 60~80
25.触电事故多的月份是( C )月。A) 11~1 B) 2~4 C) 6~9 D) 10~12
26.人体阻抗是由( B )组成。A) 电阻和电容 B) 电阻和电感 C) 电容和电感 D) 纯电阻
27.人体体内电阻大约为( D )。* * * A) 数十欧 B) 数百欧 C) 数千欧 D) 数十千欧
28.杆上作业传递工具、器材应采用( B )方法。* * *A) 抛扔 B) 绳传递 C) 下地拿取 D) 长竿挑送
29.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原因,导线接头接触不良( A )使温度升高,造成接头过热引起火灾就是其中的一种。
A) 电流增大 B) 电源电压升高 C) 电压和电流都增大 D) 电阻增大
30.不能用于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材是( A )。A) 泡沫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卤代烷灭火器 D) 干粉灭火器
31.一字梯与墙面的夹角以( A )左右为宜。A) 30° B) 45° C) 60° D) 75°
32.一般情况下,( C )级大风天气即应停止室外带电作业。A) 三 B) 四 C) 五 D) 六
33.电气工作人员连续中断电气工作( C )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有关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A) 三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2年
十三. 安全(含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安全用具)
01.部分停电作业应使用第( A )种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2.部分或全部停电作业应使用第( A )种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3.全部停电作业应使用第( A )种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4.被检修的设备停电后,电源线路上应当断开( A )。A) 隔离电器 B) 接触器 C) 熔断器 D) 热继电器
05.确定低压装置停电的依据(D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指示为零 B) 电源指示灯熄灭
C) 电源开关已拉开 D) 经合格的验电器试验无电
06.核相工作应有( C )人完成。A) 四 B) 三 C) 二 D) 一
07.靠近架空线路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于10kV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D )m。A) 0.35 B) 0.7 C) 1.0 D) 2.0
08.低压带电作业除应配备绝缘鞋等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外,还应携带( D )。A) 兆欧表 B) 电流表 C) 单臂电桥 D) 低压试电笔
09.临时接地线应当采用( C )。A) 多股铜绞线 B) 钢心铝绞线 C) 带透明护套的多股软裸铜线 D) 多股软绝缘铜线
10.装设临时接地线的顺序是( A )。
A) 先接接地端,后接相线端 B) 先接相线端,后接接地端
C) 同时接接地端和相线端 D) 没有要求
11.标示牌应当用( A )制成。 未见规程有此规定!A) 绝缘材料 B) 铜材 C) 铝材 D) 钢材
12.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电源开关操作手柄上应当悬挂的标示牌是( A )。
A)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C) 止步,高压危险! D) 在此工作!
13.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线路的线路开关操作手柄上应当悬挂的标示牌是( B )。
A)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C) 止步,高压危险! D) 在此工作!
14.下列( A )组合是在低压操作中使用的基本安全用具。
A) 绝缘手套、试电笔、带绝缘柄的工具 B) 试电笔、绝缘靴、绝缘垫
C) 绝缘鞋、试电笔、带绝缘柄的工具 D) 绝缘手套、试电笔、绝缘鞋
15.绝缘手套和绝缘靴试验包括( B )试验。
A) 绝缘电阻和耐压 B) 耐压和泄漏电流 C) 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 D) 绝缘电阻、耐压和泄漏电流
16.绝缘手套的长度应保证戴上后超过手腕( D )mm。A) 10 B) 30 C) 50 D) 100
17.绝缘台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 B )mm。A) 600 B) 800 C) 1000 D) 1500
18.绝缘台支持绝缘子高度不应小于( B )㎝。 用于什么电压等级的?A) 5 B) 10 C) 15 D) 20
END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