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值税明细科目应用

 兰黛公主 2011-09-20
 
 

1、待认证进项

   反映企业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当月未进行网上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的进项税额,前题是该增值税发票已入帐,但入帐当月未进行网上认证。

   本明细也可以改为“未认证进项”。

   分录为:

   借:相关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现金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仓单、银行付款单。

   待以后月份认证通过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

2、待抵扣进项

   反映实行辅导期的商贸企业,在辅导期当月已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或在辅导期当月已采集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因实行辅导期的商贸企业当月认证发票的进项税额不能在认证月份的所属期抵扣,要待税务稽核通知书到的当月申报期进行申报抵扣。

   前题是已取得并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或已取得并采集上传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信息。

   分录为:

   借:相关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现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仓单、银行付款单。

3、进项税额

正式一般纳税人企业,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经认证后于认证当月所属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实行辅导期管理的商贸企业,在取得稽核通知书的当月申报期内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正式一般纳税人内销货物取得的已认证进项发票,如未在认证所属期申报抵扣,则不能计入本明细,如税务同意重新在当月申报抵扣,则可以计入本明细,如同意在以后期间申报,则计入“待抵扣进项”明细,如税务不同意重新申报,或不同意在以后申报期申报,则视同放弃抵扣,则应计入相应的存货成本或相关项目。

分录为:

借:相关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现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待抵扣进项)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仓单、银行付款单。

对于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单独设置“固定资产进项”明细科目反映,如不单独设置,则应在做赁证时摘要注明,因为抵扣固定资产进项会降低增值税税负,而税务机关通常以税负高低作为企业税收遵从度的考核指标。

同时,对运费进项、进口进项、低税率进项在做赁证时亦应摘要注明,这样可方便以后税务检查分类。

4、视同内销进项

此明细只在外贸进出口公司使用,指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出口货物,出现视同内销事项,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如因单证不齐则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视同内销进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 也可以在借方用红字反映

附件:“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单票对应情况表”、“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申请表”复印件。

并摘要注明申报抵扣月份

 

如系出口零退税货物,则收到进项发票并认证时: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视同内销进项)

货:应付帐款/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付款单、标据收据、进仓单等

并摘要注明申报抵扣月份

出口零退税货物,也可以单设“零退税进项”明细。

5、出口进项

   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出口货物,取得并认证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进项税额。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其取得的进项发票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认证,并申办出口退税,超期认证和超期申报出口退税都不能办理退税,且还要按视同内销征税。

出口企业未认证进项发票当月做帐,其进项税额记入“待认证进项”。

分录: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现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

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认证进项),也可以在借方用红字代替。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仓单、银行付款单。

6、待转出进项

   企业取得的按规定不能抵扣的进项发票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进项发票,因不小心认证并抵扣了进项税额,本该作进项税额转出申报,但认证抵扣当月未及时做进项转出申报,而暂挂的应在以后申报期作进项税额转出申报的进项税额。

   本明细也可以改为“应转出进项”。

   抵扣时:

借:相应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相应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出进项)

附件: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仓单、银行付款单。

转出申报月: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出进项) (也可用贷方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进项税额转出

企业购进存货、固定资产等发生不能抵扣的事项(免税货物用//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未经认证已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等),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申报转出的进项税额。

申报转出期:

借:管理费用(财产损失/福利/业务招待费)//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出口不予免退税额)、固定资产(此指不能抵扣进项的固定资产)//以前年度损溢调整//未分配利润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已交税金

   指按增值税申报表申报缴纳的增值税,或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因增票预缴的增值税,及因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的增值税。

   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现金

   附件:增值税税单/付款单证(可能税单就是付款单证)

9、销项税额

   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上体现的税额就是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适用税率)×增值税适用税率

分录:

借:应收帐款/银行存款/现金/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附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记帐联/收款单证/票据复印件及收据

10、视同内销销项

简称出口销项,指工商企业出口货物,发生视同内销事项,而用出口销售额计算确认的销项税额,其计算公式: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币折合人民币金额÷(1+增值税适用税率)】×增值税适用税率。

与销项税额的区别:一个是内销,一个是外销,内销一般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而出口视同内销不开具增值税发票,只开具出口发票。

因单证不齐做分录:

本年出口: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视同内销收入)

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视同内销销项)

上年出口:

借:以前年度损溢调整(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视同内销销项)

附件:出口货物应补税额计算表复印件

 

因出口零退税货物,于出口时做分录

借: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视同内销收入)

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视同内销销项)

附件:出口报关单、出口发票、出口合同(非必备)

与工商企业做出口收入的赁证附件相同。

11、减免税额

   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不含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的增值税额。

   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贷:补帖收入

金额与增傎税申报表主表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月数相同

12、出口退税

指自营出口工业企业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的退税额,具体见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4栏(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月增值税申报表主表第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外贸公司按进项发票上体现的金额和对应的退税率计算的应退税额。

发生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附件:“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或“增值税申报表主表”复印件

13、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公式为: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差=出口货物离岸价外币金额×月初汇率×(征税率-退税率);

也有人把此理解为“出口销项”。

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本明细月度发生额为:当月∑【货物出口外币金额×月初汇率×(征税率-退税率)】,月度合计数与月度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相同。

附件:出口成本计算表,或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复印件

 

工业企业因单证不齐发生视同销售事项,应找回原转出的进项

如本年出口,则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红字

如上年出口,则分录:

借:发年度损溢调整(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红字

 

 

14、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指的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的当期数字。 
 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附件:“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复印件 

15、未交增值税

    由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结转为零后赁证上体现的差额数转入本科目借贷方,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留抵的进项,贷方余额反映期末应交未交的增税额。

   
 目前的教科书上有使用:“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两个三级明细科目,作者认为这两个三级明细科目不好理解,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反而会让初学者感到云里雾里,找不着北,且不使用也不会对增值税核算结果产生偏差(各位可试试看有没有偏差),故使用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建议不要使用。 
  “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这个明细科目,实际反映的是内销货物本来应该交的增值税,用减少出口退税的办法来代替,即用少退替代多交,从这个角度来说,使用这个科目有建设意义。 
 但从实际运用来看,如果帐务上不使用“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这个明细科目,也不会对增值税核算结果产生偏差,且计提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完全可以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的数字代替,对于这个明细科目,我认为可有可无。 
 有的教科书上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单设一个“未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而不在“应交增值税”中设三级明细“未交增值税”,我认为也是可以的。 
 但既然都是为了核算反映增值税,就没必要另起一个炉灶,在二级明细“应交增值税”中设三级明细“未交增值税”,这样二级明细“应交增值税”下设明细的的期末借贷余额结转或相互抵消后的汇总二级余额,反而更能反映企业期末的“应交增值税(即未交增值税)”。 
 故“未交增值税”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下设三级明细,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二级明细更为科学实用。 

应交增值税15个明细科目,发生时在借方的有8个:待认证进项、待抵扣进项、进项税额、视同内销进项、出口进项、已交税金、减免税额、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发生时在贷方的有6个:待转出进项、进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视同内销销项、出口退税、出口不予免退税额;发生时在借贷方都可能有的明细是“未交增值税”   

上述明细科目中的进项税额、视同内销进项、出口进项、已交税金、减免税额、出口抵减内销进项、进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视同内销销项、出口退税、出口不予免退税共11个明细科目,各期如往相反方向全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后,各明细科目没有余额,此时“未交增值税”的期末借方余额即为增值税申报表上的期末留抵税额,期末贷方余额即为增值税申报表上的本期应纳税额。

上述11个明细科目可以每月结转一次,也可以平时不结转,在年末时再统一结转。但平时会计帐面数应与增值税申报表上的数据相互比对,这个比对指的是当期数的比对和累计数的比对。

但单纯的外贸出口企业,其增值税申报表上不存在期末留抵和应纳税额的问题,此时各明细科目结转后,不会有余额计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对于外贸进出口公司,可以按月结转,也可以按退税笔数分次结转,除简单的人还可以按年结转,关键得看您怎么去把握。

单纯外贸出口结转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不予免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

单纯外贸出口公司结转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各明细没有余额。

对于待认证进项待抵扣进项待转出进项,这三个三级明细,只有在业务发生时才能结转,而且也不能结转至“未交增值税”明细。

上述15个明细科目,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全部用上,比如内销企业用的就比较少,单纯的外贸进出口公司用得也比较少,有的明细科目在一些企业永远也没有使用的机会。

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选择性使用上述明细科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