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Ⅱ中医是如何看病的:“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1、问诊 2、三步治疗法(相关链接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幸运草wrh 2011-09-20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1、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扁鹊的问诊

2、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三步治疗法

=======================================

1、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扁鹊的问诊

    扁鹊西行途经虢国,发现虢国烟火缭绕,在进行大型的祭祀。于是扁鹊就带着弟子过去问国中出了什么事情。他问的是太子的老师,那时,这种人叫做中庶子。扁鹊问了这位中庶子三个问题,就已经判断出虢太子到底是死还是没死。从这些问话中,可以看出中医问诊的至高境界。

  扁鹊的第一个问题是“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治”就是举行,扁鹊问中庶子太子到底是什么病,大家要举行去除邪恶的祭祀?中庶子就回答:“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即太子是因为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所以突然发作在外部,身体里出现了尸厥症,一下子昏倒就死去了。中庶子用了一些中医的名词,他说“精神不能止邪气”,即制止不住邪气,邪气在身体内部蓄积没有得到宣泄,因此“阳缓而阴急”而死,太子的真正病因是“阳缓而阴急”,因此就出现了突然昏倒、然后死亡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人昏倒了如果掐人中,这个人就可能清醒过来。那么人昏倒为什么要掐人中?人昏倒实际上很像《易经》卦象里的一个卦——,也叫阴阳离绝卦。意思是阴气下行在下面,阳气上行在上面跑走了,这样就属于阴阳离绝。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通过刺激人中这个穴位将阴、阳重新和合,通过压迫人中把气血重新调上来。这个昏倒的卦象叫做否卦,通过掐人中以后,给调整过来的就叫泰卦——,这就属于阴阳和合卦,因为阴气是下降的,阳气是上升的,这样阴阳和合的话,人体就能够清醒。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昏厥都可以用掐人中的方法来救治?不是的。可以掐人中的昏厥的原因是,人体阴阳都很盛大,只是阴阳出现离绝的现象。如果就像虢国太子一样是“阳缓而阴急”,即人的阴气特别炽盛,阳气很衰微,阳气克制不了阴气,导致一派阴霾之象而出现的昏厥,就不能通过掐人中来救治了。所以,扁鹊问清楚虢太子是“阳缓而阴急”后没有立即进行掐人中,而是接着问问题。

  扁鹊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其死何如时”,即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死的。中庶子回答“鸡鸣至今”,“鸡鸣”指的是什么时间段?“鸡鸣之时”是丑时,丑时是夜里一点到三点,这个时间是肝经当令,阳气渐升,阴气逐渐衰退,是阴阳两气的交通时期,如果这个时期人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阳气当升不升、阴气当降不降的现象。虢太子就是属于阴气该降的时候没有降下来,所以阴气就克制了阳气,阳气升不起来,被压制住了,“阳缓而阴急”。这个是扁鹊问的第二句话,此时他已经确认了虢太子的主要病因,就是因为阴气阻碍了阳气的生发。其实,这也是我们先前所谈到的很多东西的一个总结,就是当你发现自己有任何病症的时候,一定要很认真地看一下时间,看一下这个时间人的气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可以把这个作为判断疾病的一个考虑因素。

  问完第二个问题,扁鹊就已经判断出虢太子没有真正死亡,只是阳气被闭塞住了,是一种假死。所以这个时候,扁鹊就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收乎”,“收乎”就是指人被放在棺材里没有。如果放在了棺材里,棺材盖一盖上,就彻底隔绝了阴阳之气,人就彻底没救了,如果没放到棺材里,扁鹊才可以继续医治。

  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放到棺材里,因为“其死未能半日”,指虢太子死亡的时间还很短。这里就牵扯到一个中国古代民俗的问题。人死亡的当天晚上是不会被放到棺材里的,还需要家人“守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人是害怕这个人没有真的死,也许说不定什么时候他的气就缓过来了。另外,中国的民俗里有“头七”、“二七”……的说法,一直到“七七”以后,这个人的灵魂才算是走失掉了。那么为什么风俗里边有“头七”、“二七”这种说法?有一本书叫《西藏度亡经》,里面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对灵魂有所等待。它们认为,在“头七”、“二七”的时候,人的灵魂可能还没有走得很远。因为古时中国关于“死亡”的定义和西方社会不一样,西方社会是一个“die”就代表死亡,而中国“死亡”这个定义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死”,一个是“亡”。“死”是指肉体的死,而“亡”是指灵魂的走失。等到“五七”以后,灵魂基本上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七七”以后就是彻底走远了。

  在得知虢国太子还没有被放到棺材里,扁鹊就让中庶子去上报国君,说自己可以让虢太子起死回生。这表现了扁鹊非常自信的一点,他只通过三个问题就已经确认了虢太子是没有死的。这个问诊问得非常漂亮。

2、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三步治疗法

    虢太子的父王把扁鹊迎到城里,先说了一些感激之词,然后让扁鹊开始治疗。扁鹊的治疗也非常漂亮。他让自己的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古代最早的针是用石头做的,叫砭石,砭石一般出现在东方的海边,这种石头非常圆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治疗工具,可以用它来摁压或者是点刺。

  扁鹊治疗虢太子的第一步,就是先用针刺,用石针来点刺他的穴位。扁鹊选了两个地方,是“三阳”、“五会”。三阳汇聚之所是百会穴,百会穴是从两个耳尖上去,一直到头部的交汇处。

    为什么取百会穴?

   因为虢太子是因为阳气升不起来才昏厥的,而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人一摁压百会穴,就能够让阳气提升起来。五会穴就是五腧穴,指的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井穴就是指尖处,中医把整个经脉比喻成一条河流,河流的发端就是这些井穴,这些地方是气血最薄的地方,但也是气血最旺盛的地方,如果人指尖麻木,就意味着阴阳的交通出了问题。井穴基本上都是特别小的,而且是气血刚刚生发之地。因为小,所以它特别容易堵塞。所以大家要经常活动手指,通过活动手指,可以把五腧穴充分地活动起来,这对我们人体非常有好处。

  如果家人突发脑溢血的话,中医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急救的方法,就是“十宣放血”,用三棱针刺破十指尖,然后把淤血挤出来。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些地方和头皮都属于末梢,如果出现脑溢血,通过点刺手的十井穴,就能够让气血得到疏解。如果指尖不出血,再挤也挤不出来怎么办?还可以选择指缝这些肉最少、气血特别薄的地方来点刺。

  扁鹊的第一个办法是摁压百会穴,第二个办法是通过针刺井穴来疏血,放血以后太子很快得以苏醒。《史记》中写道“有闲,太子苏”,即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开始有气息了。

  第二步,太子苏醒以后,扁鹊让学生子豹“为五分之熨”,煮“八减剂”(古方名,今已失传),分别热敷太子的两胁下,使温热药气深入体内五分。两胁下是由胆经所主,是少阳,少阳是枢纽,是阴阳气血交通的枢纽。用热敷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皮肤给药,能够引脏腑之气血外行。此时,太子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坐起来了。这是治疗肌肤腠理,肌肤腠理相当于一个很大的呼吸系统,而这个系统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比如现在也有用中药进行熏蒸的方法,吃完了中药,用中药渣来泡脚,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最后第三步扁鹊才用汤药。对于昏倒的人来讲,一定要先急救,先让他醒过来,灌药是来不及的,因为煮药也来不及。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要先学会一些很便捷的救急方法,比如扁鹊先用针刺的方法,然后用热敷,同时煮中药,等太子坐起来以后,就开始给他服下热汤药,这样可以进一步调整他的阴阳气血。太子吃了二十天左右的中药就彻底恢复了。

  扁鹊治虢太子,针法非常妙,取穴非常精到,热敷法好,用药绝,这是扁鹊最终被称为“医家之圣手”的原因。所以张仲景在写《伤寒论》序时,第一句话就是“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就是每当张仲景看到秦越人扁鹊入虢救治虢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以及望齐侯之色的故事,都会感慨扁鹊的才华太出众了。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什么是五行?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人体五脏之象1(1—5)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人体五脏之象2(6—11)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心”(1—4)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肺” (1—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肝”(1—2)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脾”(1—2)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肾” (1—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肾”4、常见肾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膻中”代君受过的心包、常见心包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胆”1、2、3、患胆结石、胆囊病的原因 4、常见胆经病及其中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胃”1、胃为仓廪之官2、胃主血3、常见胃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大、小肠”1、小肠为受盛之官2、常见病对治3、大肠为传道之官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三焦”1、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枢纽”2、常见三焦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