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重红利激活稀土行情 新一轮涨升空间或打开(附股)

 天涯潇客 2011-09-21
“新兴产业”的困惑:缺乏明确的新技术方向

  ——访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性行业,稀土磁性材料同样面临着“技术决定未来”的命题。

  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已是不争的事实。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地位,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进度就显得至关重要。能否紧跟上下游最尖端的应用领域,并具备新品种和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地位和利润高低。

  对此问题,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坦言,国内钕铁硼行业的后备技术力量实际上依然薄弱,原创技术少,更多依赖于国外专利。

  “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明确的新研发方向。”胡伯平对记者表示,“我们在探索新磁性材料的技术和应用,比如纳米复合稀土磁性材料。但目前还不能说已经有了确定的产业化前景,更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据胡伯平介绍,目前国内具有优势的钕铁硼企业,大多数拥有专利授权,能够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这成为构筑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

  “目前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由日本3家企业、德国1家、中国5家组成。其他企业由于不具有专利权,基本无法进行出口业务,或者打少量的擦边球。”胡伯平介绍,中国拥有专利权的企业市场开发的基本流程是,以住友金属为代表的国外企业首先开拓最新应用领域的技术产品。待新技术逐渐成熟并扩大,中国龙头企业便开始凭借成本优势逐步介入。由于同类产品的单价往往更低,中国同国外企业得以逐渐形成竞争之势,并在部分领域形成替代。

  也就是说,我国基本处于专利购买阶段。虽然此时“喝”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头啖汤”,但与更多没有任何研发技术和专利授权的国内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的相对优势依然明显,产品利润率也明显更高。

  以中科三环为例。公司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稀土磁性材料的行业龙头,与其中科院的技术背景密不可分。胡伯平介绍,该公司在国内最先具有NEOMAX和麦格昆磁的钕铁硼专利许可,是国内仅有的五家拥有专利能进军国外市场的企业之一。2010年公司出口收入已达11.4亿,高端钕铁硼永磁产品占出货量60%以上,能够在部分产品类别上直接与国际企业相抗衡。

  但是,2014年左右,日本住友金属出售给其他企业的专利权就将陆续到期。届时,理论上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数量将骤然放大。届时,包括中科三环在内的5家拥有出口专利的企业,都将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

  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的研发进度尚显滞后。胡伯平表示,与外界对新兴产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感受有些差异,该行业“目前没有明确的新技术方向”。国内企业更多将注意力放在目前已经稳定的技术和市场中。在长期形成的产业格局里,他们按照之前的技术继承顺序设定自己的国内外市场地位,加快原创技术研发的内在动力显得不足。

  由于稀土磁性材料已经出现了一个成熟行业的部分特征,如果再不加大对技术的研发和革新力度,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产品同质化、企业陷入产能规模竞争、被迫争夺存量客户而非目前以增量为主的情况将可能出现。行业整体利润率是否还能入目前居于高位,尚难定论。

  对此,胡伯平表示,中科三环不会放弃对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同时,也已经在考虑专利壁垒消失后的应对之策。“如果外国公司取消了专利授权,理论上所有企业就站在了一个平台上竞争。届时除了产品本身之外,管理效率、渠道维护、存货及成本等等都将对企业产生影响。”胡伯平对记者说,“目前,公司正在加大革新力度,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抵御未来风险做好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