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初级考试-利润

 佟小漫 2011-09-22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除固定资产盘盈外)、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

2.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罚款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

\
 


三、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当期所得税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

(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以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二)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核算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据以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

四、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而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