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草、 药鱼草和鱼腥草的区别

 宁民 2011-09-24
 鱼草、 药鱼草鱼腥草的区别

鱼草

基本信息

  
  

 

种 名: 鱼草
  学 名: Cabomba caroliniana
  别 名: 水松、华盛顿草
  科: 睡莲科
  属: 水盾草属
  产地分布: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茎细长、柔弱,节上生根,极细。叶二型,对生,半圆形,全缘。夏季开花前长出浮水叶,盾状着生。花白色,单生于浮水叶叶腋,直立伸出水面。果革质,不开裂。花、果期夏季。
  生长习性:喜温暖及清洁水体,耐阴,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美洲温暖地区,多分布于溪流及水池中。
  园林用途:鱼草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养鱼观赏水草,可栽于养鱼缸或金鱼池中。

药用价值

  【药名】鱼草
  【别名】车轴藻
  【汉语拼音】yu cao
  【英文名】Axle Alg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ra fragilis Desv.
  【归经】肺经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
  【考证】出自《山西医药》。
  【科属分类】轮藻科
  【拉丁文名】Alga Charae Fragilis
  【主治】咳嗽;痰多;胸闷
  【生态环境】生长于淡水中,特别是含有钙质和硅质的水中,在有粘泥和流动缓慢的池塘中生长繁茂。为一年生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功效分类】宣肺药;祛痰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1.5-2g,每日2-3次。
  【出处】《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化学成分

  含粗蛋白10.00~17.94%,碳水化物31.50~42%,灰分6.10%,氮1.60~2.87%(干重),葡萄糖12.40%,木糖1.60%和鼠李糖0.65%(干重)。尚含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等氨基酸。

植物形态

  水生绿色藻类。高10-50cm,以分叉的假根固着于水底泥沙上。主茎细长,有节和节间,节上生侧枝。主茎和侧枝的节间中央具一大细胞,外围有一层细长的细胞围绕成皮层。节处有许多小细胞组成。侧枝上有单细胞的“叶”。叶腑中有卵形的卵囊,卵囊下有球形的精子囊,可行有性生殖。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从水中捞出的鱼草立即洗净,阴干或烘干,制成散剂、丸剂或片剂服用,每次5~7分(生药量),每日2~3次饭前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96例,总有效率为75.7%,其中显效以上占35.5%。以祛痰、止咳作用较好,服药1~2天内,自觉咽部痒感减轻,咳痰快利,咳嗽减轻,胸部舒畅;经3~5天喘亦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振作,病情好转。近期治愈者一般需1~2疗程。本品可减轻气管炎症,使分秘物减少,换气条件改善,从而起到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临床上观察到,如每次剂量超过1钱以上时,则出现口干、恶心、腹泻等副作用,减少剂量后即可缓解或消失。
 
 
 
 
目录
  • 1 概述
  • 2 历史传说
  • 3 相关资料
  • 4 营养成份
  • 5 药品简述

 药鱼草

芫花 | 南芫花 | 芫花条 | 药鱼草 | 瑞香科

      

     

  花卉名称:芫花 

  英文名:FLOS GENKWA

  别名: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莞花、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癞头花

  科属:瑞香科,瑞香属

  芫花是可以入药的一种植物,可以治:逐水、涤痰、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症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

  功能主治: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 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分布:生于山坡路边或疏林中;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山东、河南、陕西也有。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1米;茎多分枝,幼枝有淡黄色绢状柔毛,老枝褐色或带紫红色,无毛或有疏柔毛。叶对生,很少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3—4.5厘米,宽0.9—1.5厘米,背面有长绢状柔毛,叶脉上尤密;先叶开花,紫色或粉红色, 3—5朵,簇生于叶腋;花萼外面有白色绒毛,花瓣状;花瓣缺;雄蕊8,排成2轮;子房有白色柔毛;柱头红色。核果长圆形,肉质,白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 裂,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质软。

  该物种为 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花蕾和根毒性较大。含刺激皮肤、粘膜起徊的油状物,内服中毒后引起剧烈的腹痛和水泻。大鼠腹腔注射花蕾的煎剂LD50为9.25g/kg,死亡前有惊厥现象,多死于呼吸衰竭;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470g/kg,出现活动减少、伏地、肌松、后肢无力,最后衰竭死亡,死前未见惊厥。

  茎皮纤维柔韧,为高级文化用纸的原料,也可作人造棉原料;花蕾为泻下利尿药;枝皮能活血、解毒,可治乳腺炎等;全株亦可作土农药。

  气味
  (花、根)辛、温、有小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花蕾和根毒性较大。含刺激皮肤、粘膜起徊的油状物,内服中毒后引起剧烈的腹痛和水泻。大鼠腹腔注射花蕾的煎剂LD50为9.25g/kg,死亡前有惊厥现象,多死于呼吸衰竭;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470g/kg,出现活动减少、伏地、肌松、后肢无力,最后衰竭死亡,死前未见惊厥。

 

鱼腥草 - 概述

鱼腥草
鱼腥草出自《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草”。
鱼腥草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腥气,味微涩。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

鱼腥草 - 历史传说

鱼腥草

唐本草说江左人好生食,鱼腥草叶子有刺激的鱼腥味,那真是有逐臭之夫喔。会稽赋说凶年民断其根食之,会稽志也说越王曾采蕺于蕺山。可能不大好吃,平常是不当蔬菜上桌的,但是什么收成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将就吃。越王不止卧薪尝胆,还亲自采集没有人要吃的菜来吃,宣示作用。

如今的浙江绍兴地区在春秋时期越国的地界。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 - 相关资料

鱼腥草

西双版纳,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野生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地下茎纤维多,适口性不理想,因此作为商品性蔬菜发展较晚。起初以鱼腥草作为蔬菜食用的,多为知其功效的医生。近年来由于受“回归大自然”、“药食同源”之风的影响,民间采挖鱼腥草出售和作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风渐盛,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发利用鱼腥草的规模不断扩大,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目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开始出现人工大量种植,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民间医师大多认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另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 - 营养成份

鱼腥草

每100克鱼腥草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0.3克   
膳食纤维0.3克   
维生素A575微克   
胡萝卜素3450微克   
维生素C70毫克   
钙123毫克   
磷38毫克   
钾718毫克   
钠2.6毫克   
镁71毫克   
铁9.8毫克   
锌0.99毫克   
铜0.55毫克   
锰1.71毫克

鱼腥草 - 药品简述

鱼腥草

药名:鱼腥草
汉语拼音:Yú Xīnɡ Cǎo
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
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生态环境: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
资源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采收和储藏: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鱼腥草 - 禁忌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鱼腥草 - 化学成份

鱼腥草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亚硫酸氢销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鱼腥草 - 药理作用

鱼腥草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鱼腥草 - 应用价值

鱼腥草注射液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4、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5、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鱼腥草 - 常用方剂

鱼腥草
1、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2、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3、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4、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5、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6、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7、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鱼腥草 - 文献论述

鱼腥草
1、《名医别录》:主蠼螋溺疮。   
2、《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3、《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4、《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5、《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6、《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7、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8、《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9、《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10、《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11、《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1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1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鱼腥草 - 食用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痈吐脓(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肺脓疡),痰热喘咳。用于热毒疮疡时,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如《中国药物大全》提及的皮炎宁)。鱼腥草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亦可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热痢(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细菌性痢疾)。

 

炒鱼腥草
鱼腥草蒸鸡
一、原料:
1、主料:嫩母鸡1只(重约1500克),鱼腥草200克。
2、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姜片。
二、制法:
1、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
2、取汤盆1只,放人全鸡、精盐、姜、葱、胡椒粉和适量清水,上笼蒸至鸡熟透,再加入鱼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笼。
按:此菜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温中益气的功效。可作为肺脓疡、虚劳瘦弱、水肿、脱肛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
鱼腥草既可作为野生蔬菜进行产业化生产,深入开发利用,也可作为医药原材料,加工成西药针剂或中药,因此目前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大全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药食同源”,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鱼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气独特、口感别具、风味适口可人。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在1:40000浓度的鱼腥草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用于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传统上称之为“十药”,作为时髦的保健佳蔬,认为鱼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辐射、防癌抗癌等明显作用,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应用。

目前,国内外把鱼腥草素已用于贫血、便秘、胃肠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多种炎症、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治疗,预示着鱼腥草在营养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实用开发前景。 答案补充 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患者禁用。
  截止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272例,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12例、呼吸困难40例。
  鱼腥草注射液是中药鱼腥草提取的注射液,成分复杂,包括:鱼腥草素(癸酰乙醛)、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月桂醛、癸醛、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等,所以容易导致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对本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其他药物混用。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什么是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鱼腥草的药用疗效: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那它对什么病会有过敏反应呢?或者是说得什么病不能吃它?
       为防止鱼腥萆的不良反应,我们要明白:
       ①有过敏体质者不能食用。从中药性质来看,鱼腥草辛寒,多食令人气喘;久食损阳气、消精髓。故虚寒体质及无红肿热痛的阴寒疔疮肿疡者不宜食用,少数人食用新鲜鱼腥草后可致日光性皮炎。
       ②用鱼腥草针剂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适应症很广泛,有些中老年人误认为,中草药制剂毒副作用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正因为其为中药制剂,一般都要加2%左右的苯甲醇,而各制药厂提炼鱼腥草纯度存在差异。纯度的差异,不仅是质量的差异,而且有不可控制的有机物质的差异。
       ③鱼腥草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某些肠道感染疾病,其根和叶都能生吃或炒、煮着吃。但是,鱼腥草具有可致敏性,偶尔食用一般不会出问题,但不宜长期服用或注射。
 
        鱼腥草的食疗方
        凉拌鱼腥草
  
  调料:盐、酱油、醋、白糖、鸡精、红油、干辣椒 、花椒面
  
  做法:
  
  1、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
  
  2、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
  
  3、将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匀,即可食用,口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地域的不同着相应调整。
  
  特点: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提示:食用时鱼腥草只能吃白根和叶,食用时必须用冷水泡,消除异味。
  
  凉拌鱼腥草
  
  一、原料:
  
  1.主料:鱼腥草250 克。
  
  2.调料:精盐、味精、花椒粉、辣椒油、白糖。
  
  二、制法:
  
  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成段,再用盐水泡几分钟,放味精、精盐、花椒粉、辣椒油、白糖,拌匀即可上桌。
  
  按: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做成凉拌菜对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乳腺炎、蜂窝组织炎、中耳炎、肠炎等有一定疗效。
  
  鱼腥草性寒不宜多食。
  
  鱼腥草蒸鸡
  
  一、原料:
  
  1.主料:嫩母鸡1只(重约1500克),鱼腥草200克。
  
  2.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姜片。
  
  二、制法:
  
  1.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
  
  2.取汤盆1只,放人全鸡、精盐、姜、葱、胡椒粉和适量清水,上笼蒸至鸡熟透,再加入鱼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笼。
  
  按:此菜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温中益气的功效。可作为肺脓疡、虚劳瘦弱、水肿、脱肛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

        鱼腥草炒鸡蛋
  
  一、原料:
  
  1.主料:鲜鱼腥草150克,鸡蛋4只。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素油。
  
  二、制法:
  
  1.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小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
  
  2.锅内油烧热,投入葱花煸香,放人鱼腥草煸炒几下,倒入鸡蛋一起煸炒至成块,加入适量水和盐,炒至鸡蛋熟而入味,点入味精推匀即成。
  
  按:此菜是由鱼腥草与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可作为肺炎、肺脓疡、痈肿、虚劳出血、目赤、热痢等病症患者辅助营养食疗菜肴使用。
  
  鱼腥草肉丝
  
  一、原料:
  
  1.主料:猪肉200克,鱼腥草100克。
  
  2.调料:精盐、味精、姜丝、湿淀粉、猪油、鲜汤。
  
  二、制法:
  
  1.将猪肉洗净切丝,放碗内加盐、湿淀粉拌匀。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盐、味精、湿淀粉、鲜汤兑成汁。
  
  2.锅放油烧至六成热,下肉丝炒散,放鱼腥草炒几下,烹入兑好的汁,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按:此菜由鱼腥草与滋阴润燥、温中益气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炎、肺脓疡、瘦弱干咳、营养不良、脱肛等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