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和的关系

 灯火闌珊 2011-09-25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和的关系

宋彩霞

一、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概念

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

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于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效益。创业教育并不是要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企业,而是要传授创业知识,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以及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即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的内容又包括两个方面:即“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只有通过创业教育,才能实现处处有创业渠道,时时有创新机会,人人有创业才干的终级目标。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1
.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规格;只有具备了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越来越快、知识和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总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有效地培养未来人才的创业能力,也是我国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竞争、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能力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因此说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
    2
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创新与创业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

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四方面的基本内涵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依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的相似,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
     3
.重视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培养,作用异曲同工

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而提出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它能够揭示人类的最高本质即创造性的教育功能。创业教育落脚点是社会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决定了创业教育除了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以外,还要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强者和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些功能与创新教育所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4
.重视实践活动,多种途径并举

创新教育从实施途径上来说,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主渠道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载体是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都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上的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和博物馆等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的创新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使创新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创业素质的要求,形成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做到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并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举的目的。

三、创业教育中落实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与时俱进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至关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与知识结构,体现教育教学量的内涵,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素养问题,文科学生缺乏科学素养问题,以及“高分低能”等问题的主要根源都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落伍与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三个主要方面,应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学生品德、人格、健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达到使受教育者“成人”、“成才”并努力“创业”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是与时俱进不断调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发展的要求。

2.持之以恒地培育良师队伍

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创新教育,都要靠教师实施。观念理清后,教师是决定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教师的教育作用不只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对大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高尚人格的感召与渊博才学的标示来实现。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创业精神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引导与启发;不仅要会说教,更要身体力行做表率。高等学校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大学的灵魂是教师,是大师级的名师。

3.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欲望

激起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欲望,是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目标的第一要义。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成功的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奋斗目标的提升;欲望的驱动力是巨大的,但如运用不当也是很可怕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利国利民利己的奋斗目标,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合法合理的努力追求成功。

4.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使认识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等创造性活动。高等院校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创业课程群都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与突破,将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

四、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辨证关系   

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种新形式。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培育提高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对教育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1.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特别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创业又是一种创新,需要有智慧,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泛,既懂专业知识,又了解市场需求,需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精神的人来实现。可见,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应当具备创新者、管理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角色的多种综合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必然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它应当而且完全可以融会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之中,但同时应把对创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具体的特殊的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使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得以深入发展。
    2.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实力,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综合国力的要素包括资源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教育力、文化力、外交力等,其中资源力是前提,政治力是核心,经济力是基础,科技力是关键,国防力是保障,教育力是根本。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它必须解决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社会所需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质量问题,它必然挑战和变革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特别是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作用,真正让全体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而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又是创新人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应把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明确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

 3.创业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在大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中,应使业务素质,创业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具有较强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业开拓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高等院校要克服那种认为无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单纯技术倾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学会做人。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其他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往往作用于学生整个人生道路,对于培养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必不可少。

4.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挖掘大学生的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前进的力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才成为一个不断提高,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5.
创业教育应当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创业的灵魂和根基。素质教育应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是进行专业教育,专业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专业性主要指人才的业务素质,兼具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特征。大学本科阶段要求以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主,把创新精神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则以创造性成果的要求为主。这些特点,都要求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运用创业精神开展工作是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前提。创业教育要培养和强化学员的创业技能,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识别和把握机会能力的提高,学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以及领导力的训练等。

[作者简介] 宋彩霞教授,吉林省写作协会会员,吉林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