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活动课的内涵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昵称7802234 2011-09-27

生物活动课的内涵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2007年10月6日 来源:网友供稿 作者:未知 字体:[ ]

生物活动课的产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有实用技术的人才,而学科课程的缺点因此暴露无遗:以学科为中心,偏重书本,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这种做法已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不容。在此同时,美国掀起了自诩“进步教育"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活动课就是在这场运动中由杜威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主张中强调“应把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做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基础,课程的设置要顺应和满足儿童的自然倾向......"。即便其理论出现之初,其主张与学科课程相对立,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课程研究的深化,两者关系也逐渐从对立趋向兼容。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科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更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科理论课程相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