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加拿大的工作历程(六)

 一帆枫顺@ 2011-09-29

    我工作的这家银行的分行, 有个职务叫财务顾问(Financial Adviser), 专门从事大户的管理, 级别与分行经理一样, 都是七级, 不受分行经理领导. 在我入职的初期, 整个银行基本没有大陆同胞干到这个职位, 华人中从事这一业务的清一色是香港人. 当初我任期满一年时, 也曾动过直接越级尝试申请这个职位的念头, 但最后还是求稳没有付诸实施. 但将这个职位作为我中长期的奋斗目标, 在我心里是很明确的.

    管理这快业务的总经理叫T.B, 一位老板级的人物中我比较尊敬的女士. T. B 不是我的上司, 但她经常出入分行, 自然相互也认识. 有一天, 我表示希望在方便的时候跟她谈几分钟, 她很高兴地同意了. 我们的谈话轻松愉快. 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她知道, 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有机会能成为财务顾问. 我让她看了我挂在墙壁上的那些证书, 也向她介绍了我的经历及我拥有的证券学院的院士, CFP等头衔. 当我提到我目前的处境时, 我用玩笑的口吻来形容我有力无处使的无奈: "我中文名的意思是Tiger, 你看看我的办公室象足了一个笼子, 他们把一只老虎放到一个笼子里…”

    这本来是一步闲棋, 但居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几天后, 她手下的一位很成功的财务顾问来找我, 说想请我喝杯咖啡. 他告诉我说, 目前可能有人要离开, 问我有没有兴趣申请. 我说, 我在目前的位子上干了才半年, 不够资格. 再说, 我两次都接手烂摊子, 估计又有人混不下去了才走人, 我可不敢再冒这种险了. 几天以后公布消息后我才知道, 要离开的就是他. 我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 机会来了. 这位要离开的人, 在过去几年业务开展的特别好, 差不多年年是优秀员工. 他管理的客户, 有相当部分是华人. 而且质素也很好. 从这点来说, 我通晓粤语, 普通话, 是一个适当的人选, 我甚至怀疑是T.B.要他来试探我的口气的.

    公司规定不允许提前要求调动, 除非我的上司愿意放人. 由于牵涉太多, 很难成事, 一般也很少有人愿意冒这种鸡飞蛋打的风险. 但对我来说, 大不了走人, 不如豁出去放手一搏, 可能会有一线生机.我第一步先试探了T.B.的口风, 感觉她的态度很正面, 说如果我的老板同意, 一定安排一次正式的面试给我. 第二步, 我去和我的老板谈, 说了我面临的困境. 希望他能同意我去面试. 这时候的老板已经不是招我来的那位, 而是一位上任不久的新人. 老板有点气急败坏, 但还是同意我去申请, 去面试. 案卷到了总行人事部, 当人事部电话向我老板求证事, 他却一改口风,竟说我在目前的职位上工作了才几个月, 没有资格申请其他职位. 到了这一步, 我最担心的 “鸡飞蛋打” 的局面真的出现了. 我不想放弃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选择了孤注一掷, 抗争一次. 我思虑再三,  拨通了老板上司的电话, 辛好是留言信箱, 我将情况说了一遍, 重点是说不能理解我老板为何出尔反尔. 很快, 老板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我可以去面试. 可以肯定, 这是我投诉的结果. 我怕夜长梦多,  将电邮转发给总行人事部, 以及有关的方方面面. 至此. 我几经周折, 我争取到了一个申请和面试的机会.

    这次的竞争很激烈, 仅内部提交申请的人据说有好几十号, 有十个左右取得了面试的资格. 一如既往, 面试很顺利,  T. B 后来告诉我, 她原定计划是挑选三位进入下一轮, 交由她的老板选择其中一位.  但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合适, 老板取消了第二轮面试安排, 直接就要了我.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 我从四级行员跳到了七级行员, 速度的确很快, 里面有机缘巧合, 有运气的成份, 但更重要的, 是以下几个因素:1. 判断准确,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2.目标明确, 定位准确. 3.有计划, 有步骤, 分阶段实施. 4.面试准备工作充分. 5.随机应变的能力. 同时, 我在没有退路的情形下敢于冒险, 最后的效果也不错, 但这种事能免则免, 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经验. 常言说, 山不转水转, 你不知道, 你得罪的人, 哪一天可能又会挡住你的路, 而且可能是通往华山顶的唯一通道, 那岂不因小失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