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

 家有学子 2011-09-29

古人云:自古文章意为本。就是旨意,它指的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意愿、爱憎和要求的集中体现,可称作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意高则文胜,可见是文章的统帅、灵魂,而高明的立意就是中考作文胜人一筹的关键。

中考作文,经过准确审题这一关之后,在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解决立意的问题。确立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在反映生活现象、说明事物、提出主张时,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自己的主要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前心中要有个主题或中心,并通过典型材料的组织、巧妙的结构安排、恰当的语言运用,力求完美地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文章的立意过程。

立意往往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立意的好坏、深浅、新旧、高下决定着文章质量的优劣。要想在考场作文中拿高分,首先文章的立意要达到中考作文的立意要求。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四个字:准,稳,深,新。

准:正确,鲜明。正确,这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前提和要求,文章立意是否正确,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在于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如何。一篇文章,如果其主题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那么这篇文章不可能成为好文章。其历年中考高分卷,其立意的思想境界都是高人一筹的。鲜明,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明确,态度要明朗,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议论性文章多半是直接把观点摆出来,或题目示意,或开宗明义,或卒章显志,或立片言以居要去点题。而记叙性文章,则往往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来表达主题,或用含蓄的手法,让人去品析。

 稳:平稳、理性。即是平稳地把握中心,增强理性思考,严格按试卷要求作文。我们提倡求新,但不要过分标新立异,要确保在正确合理的前提下。同时要选好角度。因为题目或材料往往不是单义的,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命题立意,那么要选择深有感触、确有话要说的角度去写。如果一味求新,而又不熟悉的,写起来就难以展开,也不可能写好。

深:集中、深刻。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要一贯通,无论写多复杂的事情,都不能零乱、分散。深刻,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给人以启示,发人深省。古人说:立意要纯意多乱文,中心多了,就等于没有中心,也无从达到深刻。

新:新颖、清新。文贵创新,就是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建立在作者对事物独到、深刻的认识之上。文章立意应不落俗套,不因循守旧,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出时代的发展,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样的文章方能给人以新鲜的生活感受和教益。

当然,成功的立意也还应具有”(意在笔先)”(主旨明确)”(以小见大)”(情真意切)”(格调高尚)”(与时俱进)等特点。

我们常常惊叹于高分作文超凡脱俗,却往往忽略了其立意的良苦用心和行文的巧妙技法。中考作文立意,要求我们既要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又要掌握一定的立意方法、技巧。

考场作文的读者,主要是阅卷老师,他们是考场作文质量的第一评判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唯一评判者。鉴于考场作文在写作时间、空间和评判对象、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文章的立意自然就成为了文章进入阅卷老师特别青睐之视野的第一亮点,被纳入一类作文之范围的第一张门票。是的,无论记叙类文章还是议论类文章,高妙的立意都是通向作文成功之境的第一张门票。

 

第一节情真意切,格高趣雅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

一、由表及里,穷根究底

——立意要深

知识导学

评判中考作文时对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所谓深刻,是就文章的思想高度而言的,指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有深度,见识精卓。主要表现在能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内核,能穷根究底,透析现象的规律,昭示生活的本质,能有深刻的生活感悟,阐发精辟的哲理。

评价一篇文章的高下有许多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深意。深意,就是寄意深。扎根深,树干高;寄意深,文味浓。有深意的文章才经得起咀嚼。清代书论家朱和羹用穷微测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评书法艺术,其实文章的高妙也在于立意于”“处,即有深意。

从表达方式上看,写人,要发掘出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动机,剖析其内心世界;叙事,要从多方面的意义中寻求最根本、最动人、最深刻、最抓读者心的那一面,以此自诫自勉或启迪他人;议论,要善于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扣住论题的关键和核心,阐析见解,透说哲理,做到弹无虚发,一语中的。只有深刻,才能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中见有奇,才能呈现事物本质,才能帮助读者提高认识,使文章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作用、社会作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方法导引

一、表达上的技巧——让议论文字呈现出一定的哲学意味。我们常常把文章富有哲理的特点叫做深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知识。在记叙文中,情节要有一定的暗示性,人物对话要有一定的意蕴,中心思想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而在议论文中,深刻的分量尤其重。为此,分析问题时可运用一些哲学原理,表达观点时带些思辨色彩,议论就深刻起来了。要做到深刻,起码需学会运用三个观点:一是全面的观点,即整体地看问题,既看到正面,也看到反面,既看到主流,也看到枝节,认识就会显得深刻;二是联系

的观点,即横向地看问题,为了使文章深刻,应避免就事论事,注意运用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等,通过比较、鉴别,逐层揭秘事物的本质内涵,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三是发展的观点,即纵向地看问题,既能看到彼一时,也能看到此一时,更能看到将来某一时,据理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立意时要揭示事物的内在发展演化规律,找到这个规律,认识就深刻了,既有回顾性,又有前瞻性,观点就会具有启发性。

 二、结构文章的技巧——设置好关键句。立意是作者确定的写作意图,但这个意图必须在文章中恰当地体现出来。而要体现写作意图,除整体上要有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外,设置好关键句无疑是考场作文的一种结构技巧。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或体现文章的旨趣,或标示文章的思路,或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二:从内容看,中心句、概括句、主旨句、文眼句等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记叙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看,总结句、总起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起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内容的进度。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记叙文中要做到深刻,就要用事实说话,让人物形象说话,让细节说话。如果记叙的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应思考这件小事有什么普遍意义,值得人们去玩味、品评,它的主旨能否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可在水到渠成处设置画龙点睛的文字,设法突出意味深长的暗示语。倘若一篇记叙文通篇为写实性的叙述语言,则将如寓言体,其立意不容易被读者一看便知,作为考场作文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若情节也并未经精心提炼,而流于记账本样式,则更不可取。总之,记叙文的构思立意要在思考时将这几个问题过筛子:文章有形象暗示吗?有哲理情趣吗?有点睛之笔吗?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吗?如果能够落实这几问,那么深刻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佳作导读

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

河南一考生

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的缝隙,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同样,一席倾听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越了茫然,于是心灵便有了空灵与清爽。(文题以藤索别人的意见,首段以两组整句暗扣题旨,均显示了十分到位的立意水平)

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日与夜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湿润的空气竟在一夜之间将我流浪的绳子斑驳上悠悠绿意,像是走进氤氲的梦境,无奈最终如棉絮收容了温存的泪水。我记得很早很早的我,像狮子般张开双臂在细腻的煤渣跑道上狂奔,跑道像一条宽长的海藻发出古朴深邃的幽香。或许是自己的疏忽,一时间成绩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被风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场如玻璃纸般迷眼,可我觉得它仿佛是一座孤岛,而我也正在自己的路上顶着风,冒着雨,苦苦地走,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打茧,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所有的汗水都在肤上打皱。可结果呢?步步引出迷茫,似乎一路风尘仆仆而来,扬起的风沙掩埋了身后孤寂的脚印,而前方亦困惑,亦恐惧。

像一片飘零的树叶在风中跳着别人自以为美丽的舞蹈,一向高傲的我第一次低下了头。来到河边静听流水诉说逝去的流光,可那水底潜走的鱼儿再也无力捞起那些纷繁的记忆,于是萧索的芦苇在水中点出圈圈涟漪,水的流光已非昨日那般溢彩。

回到教室,夜的翅膀已经覆盖了大地,老师拿着一支蜡烛走过来,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甜蜜,就像咖啡一样。刹那,我的空间像是被击碎了些什么。她坐下来给我讲了许多。她告诉我扔掉那个所谓的光环才能融入集体,感受大家对你的爱,何必非要强装起一副自强自立的神态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时候相信自己或许是自负的错觉。(中间三段自然展开,以细腻真切的心理刻画取胜,语句活泼洒脱,为中心的表达即写作意图的体现作了充分的铺垫)

那夜无眠,我懂得了自己的疲惫忧伤,不得不承认是自己陷自己于暗无天日的洞穴之中,恰恰是老师垂下的一根藤索解救了自己。(关键句,照应文题)

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有时在自己挖破手指也攀援不出的洞穴中,别人垂下的枯藤或许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握住它吧!(主旨句,收束全文,顺理成章地点明中心,一气呵成)

【简评】这是一篇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的考场佳作。体裁为记叙文。文章用清新灵动的文字打造了一个诗意的生活片断,亦即一段从朦胧趋于明朗的心路历程。文虽含蓄,而主题突出,有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之韵味。可见作者审清了题意,并准确立意:适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走出自负的错觉,解救自己,走向成功。

误区导诊

深刻的反义是肤浅。立意肤浅的文章一般有两类通病:

一、缺乏深入地探究,见解浮于表面。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考场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在于平时训练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复分析研究,并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掘它的涵义。开掘深意要结合话题或题目、要求、选材、谋篇、语境(主要是外部语境)等方面。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精心挑选了三个事例,这个精选过程课后有详细说明。最后他慧眼独具把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故事都删去了,却单单把平淡无奇的防空洞谈话留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例既是志愿军战士崇高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其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这就是立意时结合选材深入开掘的典范。

二、立意上低幼化,表达上不成熟。有的文章不够深刻,不仅仅表现在立意上,还表现在其他各个方面。如有的中学生作文在选材上很不成熟,下笔千言,全是快乐的童年,团结的主题,或是几个小孩的游戏。也有的中学生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了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题思想的表现。一个高中毕业生,一般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面对试题一般应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发表自己对社会、教育、家庭等的独立见解,能独自走路了,就一手甩掉学步车。中学生要不失时机地让自己的心智发育成熟起来。

二、出奇制胜,推陈出新

——立意要新

知识导学

有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文章,它既有内容方面的,也有形式方面的。立意要新就属于内容方面。中考作文对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其中,见解新颖就在于立意。立意新颖,一方面指见识独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或如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题书斋联),不落俗套,不拘常规,不法常可,以独特的角度去表现自己特有的感受、体验、思想、见识,或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另一方面指选择新视角,开发新思想,塑造新形象。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清代戏剧家李渔《闲情偶寄》)

立意要新,就是要求写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真切的感受。在这方面,古今大家就有许多范例。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立意就可谓不同凡响。通过精当的叙事、写景、抒情,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为后人所赞叹。当代文学家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则通过养鸟的经历,表达了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独特感受,见解不可谓不新颖。

考场作文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立意新动向。以2005年中考福建卷为例。作文题要求联系提示文字,对两幅图加以比较,把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有一篇题为圆润锋芒的作文,独辟蹊径,写得出人意料:作者没有把两幅图所代表的意义看成两个对立的事物,而是视为人生的两个阶段。他指出,从少年的锋芒毕露到中年、老年的成熟丰盈,是人生的必然过程,锋芒圆润本无高下、好坏、优劣之分,它们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年轻时的锋芒必将熔铸成年迈时的圆润的辉光。由于作者巧妙地转换视角,立足现实,变向立意,顿使文章别出心裁,从而获得满分。

不过,求新也要有一个字,过犹不及。一般地说,新颖的立意要求既与众不同又顺理成章,既见解独辟蹊径又能自圆其说。新,不等于古怪、叛逆、荒诞、离奇,即便求新反常也要反常而合道,反常而合本,反常而合情。反常而合理。道人人意中所有是合情理,给人真实亲切之感;言人人语中所无是独创,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

方法导引

 一、渗透时代的新观念。中考作文,是中考试卷中最大的一道题,它除了具有强大的选拔功能,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大多数中考作文题能暗扣时代热点,紧追时代主流,故往往为举国大众所瞩目。自各省分别命题以来,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湖南卷近几年所命制的作文题,时代特色可谓异常彰显:2004年的家庭教育2005年的跑的体验2006年的谈意气2007年的诗意地生活,莫不如此。在这类作文的创作中,渗透富于时代感的新观念,使文章主题更具有针对性,势必令人眼前一亮。为使立意有新鲜感,可以巧妙地渗入时代新观念,适时奏响时代最强音;对于旧说俗见,可以予以反思,或摒弃,或吸收,或改造,推陈出新;可以从毫无价值的立意中另辟蹊径,发现并凸现其闪光点,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多方面地调动灵感思维,可以开阔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

 二、选用出彩的新材料。主题需要材料的支持。在文章立意已定或者是题目立意狭窄,自主选择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除了构思、语言等因素,材料是否出挑,是否能吸引眼球,确实起大作用。能够做到人无我有是最佳境界,退而求其次,能人有我新”“人有我特亦可。这样说并非让考生一味去迎合、取悦于阅卷者,事实上如此,有新意才有生命力,这也符合一般阅读者的共同心理。从内容的角度看。阅读者总喜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希望看到一些能为立意服务又能产生陌生感的东西。与众不同的材料往往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惹人眼目,从而出奇制胜。

三、体验生活的新东西。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的,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文章的新意,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道出生活中的诗意。诗意的生活就是好生活,生活的诗意就是文章的好立意。因此要把生活与想象结合起来。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临场发挥时就能写出新意。

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善于运用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变换角度,既独具慧眼,又贴近生活,写出新颖别致、凸现个性的文章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训练思维灵活性的具体方法有如下一些。

1.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命题作文和一般的材料作文多为线性思维,考生的认知趋同现象较重。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消极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道题要根据下面的材料写文章:中国加入WTO,外国的小麦来了,电脑来了,手机来了……外国货严重冲击着中国市场,还有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正相继开放。我们该如何应对?……”对此,很多考生都惊呼狼来了,我们的猎枪准备好了吗?”这就未免有闭关自守之嫌。显得思维消极了。而有位考生的作文立意可谓语惊四座:与其谈色变,不如与狼共舞。他在文中分析道,当今经济已渐趋多极化,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全球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与狼共舞,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中国跨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2.进行求异的新思维。求异思维是与习惯思维相对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写作中运用求异思维,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变向求新,变向即避开惯取的思维角度,变换新的思维方向立意行文;一种是逆向求新,逆向指作义时对已成定论的事理反过来想,然后构思成文。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敢于展开逆向思维,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如2000年中考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的是答案丰富未必多彩,这就是肯定了答案丰富而否定了答案多彩,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3.掌握一些求新方法。故事新编,如《朱贵开店》(2001全国题)、《威尼斯商人新传》(2002全国题)等;成语新解,如《恨屋及乌》(2003全国题)弄斧必到班门”(华罗庚语)、《君子动口也动手》等;俗语新释。如《酒香也怕巷子深》,翻新旧意识。顺应经济新秩序,独放异彩;人物新评,即用新的眼光,对课文人物或其他名人作出富有新意的评价,如《鲁庄公不鄙》,从有着开明的思想”“有着不耻下问的精神有着平易近人的态度三个方面论证鲁庄公不鄙,既出人意料,又言之成理;仿拟名篇名言,如《爱鸟说》、《假招损,诚受益》(2001全国题)、《忠言也要顺耳》、《母爱无言》等。

佳作导读

下一站,感恩

周瑜

走遍世界的目的,也许只是让自己体会一张字条的美好。

——题记

空旷的街道,太阳把影子拉长。渐行渐远的影子呵,可否走遍世界?我孤寂地立在街头,仰望这深不见底的浩渺天空:离开家,独自远行,心,能飞多高?脚,能走多远?(题记含蓄地点题,首段描写离家的情景,充满忧伤的浪漫,起笔留悬念,且显得大气)

昏黄的路灯,发出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光晕,来来往往的车辆与人群,各自守着既定的方向。而我,茫然地立在喧嚣中,却满怀一种未曾预料的惶恐。满世界的声音,色彩,都与我无关?(对比,刻画心理)

鼓起积蓄了许久的勇气,我终于住进了一间旅店。狭小的房闻里,忽明忽暗的灯光让人感到不安。我疲惫地瘫睡在床上,随着喧嚣的渐远,一种难以排遣的情绪涌上心头。

半夜里,起风了。风把窗帘一阵阵吹起,一股凉飕飕的风偷偷溜了进来爸爸,帮我关一下窗!好冷啊!”我迷糊地说。

安静,安静,没有回应。

我睁开眼,又闭上。

我怕。这像要吞噬掉一切的黑暗,梦魇一般缠着我,我能躲到哪里?我只好亲自去开灯,地一声脆响,什么东西碎了!(两处细节描写,再现离家前后的生活景况,读来叫人鼻子发酸!通过幻觉表现真实的生活,有什么让人觉得比这更真实呢?)

我屏住呼吸,也许是忘了呼吸。回忆着,这可笑的房间里什么时候多了个水杯……噢,这确定不是自己的家,是旅店吧!现在好了,毫无睡意了,不过,月色不错。我拉开窗帘,月光水一般泄进房间,温柔地抚慰着我躁动的心,它变得宁静了。倚着窗子坐下来,寂静中,我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心跳,一声一声,像比以前少了点什么。什么呢?我不知道。可是,我有点想家了,也有点后悔了。我想象着爸爸紧锁的双眉,妈妈哭红的双眼,他们四处奔走的背影。

伤感的心雨,开始淅淅沥沥。可是我仍不想放弃呀!也许,明天,我就可以依靠自己了。哦,明天!(运用比喻,刻画矛盾的心理)

第二天早晨,我想我该找点事做吧。吃完早餐,我怯生生地问老板是否需要人手,老板圆睁着肉肉的眼,愕着一副不信任的脸,好一会才吐出两个字不要!”我飞也似的逃了,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失落的样子吧!

太阳出来了,影子也出现了。它好像有点陌生.因为孤单吧!奔波了几日,结果却只有拒绝,怀疑。我不想再忍受了,囊中也已经羞羞涩涩,我想,我后悔了。我踏着影子,问着:走遍世界,你又得到了什么呢?”恍惚间,只感到我还不能离开他们呀!看着影子在脚下长长,心里抽抽地开始哭泣。不是痛,是破灭一个幻想的忧伤。软软的忧伤安静绵延,像三月里下了一场雪,我的世界一片白,茫茫的空虚。(心理过程渐次展现,作者将写景与议论巧妙结合。行文紧凑,用语精练)

我要回家!

我一路奔跑。泪水从眼眶里不断地涌出,路过耳朵,嘴角,然后,不知去向。也许以后,我会说,它落入泥土里开出了一朵叫感恩的花。可当时,只觉得风都变咸了。

我颠抖地打开家门,喘着粗气。好渴!我急着找水喝,奔进厨房,水壶是满的,上面贴了张字条,写着:这是凉开水,可以喝。

我顿悟,也许走遍世界的目的,只是让自己体会这张字条的美好。

百行孝为先。感恩,始于父母,融于亲情。因为父母给了你存活于世的所有资本:身体,姓名,食物,亲情……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你就像一辆车,将立志承载许多,也需要承载许多。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请不要忘了载上一颗感恩的心。 (孟子说过,士有百行。作者巧妙化用古语,用自身经历诠释着

母者,人之本也的涵义,将感恩这一分情意既融入经典的元素,又泛出现时的色彩,让读者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温暖)

下一站,感恩。(结尾短促,辞约意丰。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简评】本文读来有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感觉。记叙线索清楚,情节单纯,以活泼灵动的笔调将离家又返回的行程与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对感恩这一常见的主题表现得很特别,很新颖,很素朴,很厚重。

误区导诊

一、懒于思考,人云亦云。新颖的文章就是要避免空话套话,陈词老调。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如果思想懒惰,观点大众化,人云亦云,必然千人一面。新意就是见解新,见解新文章才有生命。新见解从何而来?从思考中来,我思故我在。鹦鹉学舌,说来说去都是别人的意思,此类文章混迹于茫茫文海,毫无特色,读起来还有什么味道?

二、勉强求异,流于俗滥。求异思维是得高分的技巧之一。不过,运用求异思维不可俗滥。不能以正义和高尚为敌。如2001年中考以诚信为话题作文,有一位考生写成《丢弃诚信》,这是失败的立意;而另一位考生写的是《谎话有时更美丽》,这就是建立在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之下的对诚信的另类理解。这是反弹琵琶艺术,是成功的求异思维。两篇文章观点都很独特,但立意高下,悬若云泥。

 病文例析

以下是2007年中考湖南卷语文科作文题的同题作文片段。

诗意地生活(节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给我们的又是另一番诗意的境界。虽然他陷于官场,但他终究在大自然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不正是他发自内心的快乐吗?“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一种诗意的生活!

点石成金  这段话至少有以下三个毛病:其一是典型的人云亦云,套话多,观点大众化,没有新意;其二是表达不够深入,停留于边缘,且句子表现力弱,句子间衔接不紧,且未将文题中的字理解到位,与字混淆;其三是过多而不当的引用(三分之一强)反而限制了作者的发挥,不利于独特见解的表达。若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这段文字可调整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不满陷于官场,毅然决然地拂袖而去,走向了别有一番诗意的生活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诗意何在?在他眼前的美丽的大自然里。更在他内心那一片无适俗韵的心灵净土里,在他那一份弥足珍贵的远离尘网的灵魂自由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不正说明他发自内心地快乐着吗?“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不恰好说明他正诗意地生活着吗?

三、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立意要真

知识导学

南朝刘勰说:为情而造文。唐代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代王安石说:文者,言乎志也。清代李渔说: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可见,这些文学大家都主张言为心声,文贵有情,情贵真诚,情贵感人。

白居易又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不难看出,深挚的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根本,也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换言之,没有自然深挚的作为,就产生不了以己之文动人之情的作品。事实上,我们最爱看的是那些凭真情实感取悦人的文章,最经看的是那些靠立意深刻折服人的文章。写作是生命的自由表达,它需要生活的积淀,也需要对生命的反思,更需要主体(自我)的融入。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甚至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文不是出来的,而是出来的,它需要真情率性。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真情实感,大爱无言,大味至淡。难怪有人说,情感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   

立意要真的两个方面一一感情真挚和思想健康,是对作文思想内容的基本要求。感情真挚2001年中考首次提出的要求,它指在作文中能自然地流露真情实感,而非强加、矫饰,对它的正确解读有三点:真实真诚,充沛高昂,与主旨吻合。思想健康是指作文要正确立意,辩证思考,思想感情健康向上。说白了就是追求真、善、美,杜绝虚假、消极、苍白、颓废、低俗丑陋的东西,向低级趣味和无法无天的思想说不。思想健康是立意的大前提。两个方面既不重复,也非无关。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提到: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从实际讲,这二者也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神。

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应该有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节、真情的流露。写议论文,应该有鲜明的观点、强烈的爱憎。写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也应该源于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表达出真挚的情感,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那种随意编造、任性调侃、夸大其辞、自我陶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好的命题应唤醒写作者的情感、阅历、激情,鼓励他们有个性地立意,真实地表达。好的文章要呈现真实的感情、思想、心灵,自然而不矫情地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意气风发的中学生,应成为真诚而快乐的码字一族,做生活的思想者、言说者,用充满灵性与思想的文字,以及青春少年所特有的激情,描绘出人生的每一道壮丽风景。

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在事件所显示的多项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那一项;写人的文章,要全力寻找到支配人物言行的藏在思想深处的东西,只有它才是人物全部活动的根据和动力,只有写好它才能表现人情美、人性美;说理的文章,则要抓住事物的矛盾进行剖析,并寻找矛盾的主要方面作出判断或推理,这样.其他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了。

方法导引

怎样才能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章来呢?

一要热爱生活,做有情的人;

二要观察生活,做有心的人;

三要感悟生活,做善悟的人;

四要掌握技巧,做智慧的人。

前三项都与生活有关,这说明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作文,作文就是生活写真,也可以说作文就是做人。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内外兼修。在掌握写作知识、提高写作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有人把写作的综合素质归纳为六有: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做人与作文,两者相辅相成。对于经验少、阅历浅的中学生来说,文章里的真情实感都是来自真实生活的材料。这种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自己的亲身经历,大量的阅读感受,社会生活的零星印象。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可信,它们都是中学生抒情写意的源头。

第四项才是作文技巧。

技巧之一:在记叙类文章中写好感动点。感动点的外象是用来打动人的场面、细节,感动点的内核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感动点的表现是把哲理性的思索或情感的焦点隐含在生动具体的情景描述之中。生活里的细节反映了生活的原生态,真实而又质朴,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更易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艺术起于至微。”(列夫·托尔斯泰)细节显情,是此类文章的高潮所在。写好感动点,不仅使用新颖典型的题材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一般的题材也能写得有声有色。感动点并非一定是揪心的痛、血腥的祸、悲惨的死,而重在富含情味;矫揉做作、夸张失实的情节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也许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能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如初中课文《父亲》《我的母亲》《背影》,2003年全国卷满分作文《花谢花又开》。

技巧之二:进行合理地想象虚构。若胸无真料,又要写真情,不妨借助联想和想像进行合理虚构:(1)自己经历过某件事,当时观察不细致,或时间久了记不清,可以根据回忆的大概情况,想像其中的细节并加以描绘,适当放大最富情味的那一部分,力求真实的再现(2)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若干件事进行合理改造,将它们编织到一起来写;(3)可以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写;(4)可以添加合情合理的环境、景物描写,渲染情感气氛,烘托人物和事件。

技巧之三:议论类文章靠情理交融。议论文强在说理,重在论证,无非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事例不在多,典型则有力量;对所举事例不能具体描写,只能简述、分析;事倒重在新,尽量回避已经用滥了的标志性的名人轶事,或眼下最热门的、大家都熟知的新闻材料。讲道理要围绕中心论点,尽可能分解出两至三个分论点,不管运用哪一种论证结构,论证的高潮都要放在后半部分,适当运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辩证地分析,多元化思考,联系实际,见解新颖,议论文也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当然要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章,最好选用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佳作导读

怀想天空

江苏一考生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采)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奔赴中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5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中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 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话,平淡中见”!)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中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出来了,比天还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简评】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真心的付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老师,可以步把握好作文教学导向,教育学生以朴素之笔,写真情之文。

误区导诊

误区之一,完整但不完美。有的学生写记叙文力求皖整,满足于要素齐全。以至想把自己知道的事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结果却平平淡淡。原因何在?其一在予缺乏感动点,如前所述。其二在于不会烘托点染,因为极其漂亮的细节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能就身边的寻常琐事带着某种强烈的感受或浓郁的情绪予以渲染,那么文章照样能代表你的心,也能打动评阅人的心!

误区之二,三有即是三无。不少作文堪称三有作文,即有文采,有学识,有哲理。初一看,辞藻华丽,文采飞扬;诗词典故引用精当,显出满腹学识;动辄来几句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小小年纪一副哲人面孔。但直到读完,仍不知其所云。其实这样的作文恰是三无作文,即无自我,无真情,无思想。

有的编造痕迹明显,缺乏对生活的独到体验和深切感受;有的做作矫情,无病呻吟,即使有几分感情也那么苍白无力;有的缺少生活的质感,浅薄,轻浮,要知道,这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病文例析

2006年湖南卷作文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意气和气概。如意气风发;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开头:

科学家的意气,让他们登上学术的巅峰;工人的意气,让他们不畏艰苦的条件;学生的意气,让我们拥有勃勃的精神。意气,当它代表人类坚韧意志和宽广气概时,是自古不变的美德,是永远经典的操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堪称一杯酒、一路歌,一身意气洒大唐,这是蔑视权贵的意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金戈铁马,征战沙场。老当益壮,这是雄心壮志的意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不同流合污,甘于回归田园的意气。

意气,或恢弘磅礴,或恬淡雅致,它如黑夜中海上灯塔,让自己顺着人生原则延伸的方向走下去。

【病因分析】这段文字颇具代表性。作者意在阐明何为意气以及意气对于人生的意义。但由于作者一直在形象化地描述和抒情而没有归纳、限定,尽管花费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还是没有清楚地说明何为意气。从文字表达来看,这还是作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提交的答卷。其华而不实的文风(见上述三有”“三无”)以及缺少文体意识(无法确定其文体)、思辨力贫弱(不会讲理)的情况在中学作文中的表现可见一斑。

四、格调高尚,情趣高雅

——立意要高

知识导学

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题意,而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远深刻、新颖独到。其中的一项是高远。韩愈曾提出写文章要深探力取,鲁迅曾题:挥笔应书民心愿,凝神当思国前程。这些都说明立意要高:既有高格调的思想,也有高水平的认识。高远的立意从哪里来?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苦思才能剥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苦思强调要付出努力;从深一层着想指出了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还需要更进一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思想认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高考的作文训练,就要重视训练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重视训练思维素质和认识水平,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面,学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学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会培养高尚的情操,涵养美好的情趣。知行一致,言如其行;知而获智,文如其人。有做人的品位,才有作文的品位。

那么,就中学生作文来说,何谓立意高远呢?写记叙文。能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揭示素材所蕴涵的积极意义,以点滴小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文中充溢着高尚的情趣;写议论文,能正确、全面、深刻、辩证地议事说理。以两篇同题作文《我的第一桶金》为例,题材都是常见的学生假期外出打工赚钱,所叙故事都曲折生动,应该说选材和行文都在伯仲之间。但是,一篇结尾是:当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几张百元大钞时,我心头一阵狂喜:我还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啊,而且是我的第一桶金啊,够我花一阵子的了。刚出来时,我只对父母说和同学一起开展活动。今天,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也好让他们在邻居面前长长脸!”另一篇结尾是:手里攥着刚领到的薪水,尽管是有限的几张,可我却感到这第一桶金是那么的沉,这是我一个假期的血汗换来的啊!现在我才深深体会到了父母挣钱供我们读书是多么不容易!我为自己昔日的大手大脚感到深深的惭愧;同时我的心底也涌出了一份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欣喜——艰苦的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我长大了!”仅仅透过结尾的一段话,立意高下可见:前者没有深刻揭示材料本身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所表现的情感也许真实,但缺乏提炼,显得平庸,因而立意不高,后者在结尾部分画龙点睛,而且体验深刻,善于深探力取,能给人以启迪,纵横对比升华了主题,激活了全篇,立意的深邃使文章品位陡然上升。可见,立意的高下直接决定文章的优劣。

方法导引

 一、记叙类文章立意重在表现真善美记叙类文章立意高远,无非是表现爱国心、父母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等。既可弘扬真善美,也可鞭挞假恶丑。但鉴于学生年龄特点、考场限时限篇等因素,提倡着重写前者。社会的阴暗面虽然也可以写,但中学生知识面窄,人生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理性,容易片面化。对写阴暗面大都难以把握其分寸,应深思慎取。

 二、供材料作文立意重在提炼情理哲供材料作文有其特殊性,即文章的立意受材料的限制。这就要舍得在立意上下功夫,应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原材料,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从中提炼出人情”“物理哲学思想,经过选择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三、掌握几种基本的立意思维方式。对于怎样立意,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几十种具体方法,实际上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比较、筛选的思维过程。因此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很多,但作文(特别是供料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分析、类比联想、推理想象、综合比较等几种。基本的立意思维方式有四种。

辩证分析法。运用辩证的观点对所供材料和自选素材(事物、事理)进行分析思考。历年高考作文实际上都蕴涵着某种哲学命题,如果不懂得运用辩证分析法,就有可能在思维上走弯路甚至走错路,也就不可能有准确深刻的立意。

类比联想法。就是由此(具体的自然的现象)及彼(普遍的社会的本质)的类比思考。这种寻找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类比联想确定主题的过程,就是立意中的类比思考过程。

推理想象法。想象是在熟知所供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想象进行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在作文思维中,想象一定要依据原材料的暗示合乎情理地进行。

综合比较法。由于可以采取不同的思维形式(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顺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立意时可能出现多角度多层面的角度或结论,综合比较即是对多种立意进行分析、筛选而确定最佳立意的思维活动。

四、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需要指出的是,立意是否高远,除思维能力外,还决定于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思想方法。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平时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认识水平,有超越一般的眼光,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有深邃的历史洞察力,能透析事理升华哲理,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规律,透过表层现象抓到本质,当然还要有探索创新的胆识,敢于标新立异。

佳作导读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北京一考生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起笔以描述的笔调再现出命题中细雨”“闲花两句诗的意境。用词细腻,动态地刻画出了”“的情态,极富生活情味)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由上段描述、发问、抒情的笔触转向本段关于时间、历史的联想,用隆隆辗过”“秀美的花鞋巧妙点出,一声一色,一时间一人物,极富创意)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笔锋陡转,由物而史而人而事,简言政治背景,宕开一笔,又生新意,耐人深思)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追叙往事,将人物的品行、作为与细雨滋润万物的作用融合,然后简记人物功勋,将其点化为绮丽的风景,意蕴又生)

你以一戴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评述人物,以戴罪化身”“滋润等文辞,不断敲击读者心扉)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以上三节引述历史事件、古人诗句,再现王昭君撼动古今的壮丽之举。末尾两句以闲花喻人,同第5节末尾对细雨人物柳宗元的赞辞遥相呼应,既是对材料中原诗句的巧妙化用,又是作者情动于中的抒写,感人肺腑)

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文辞简练,顺理成章,揭示哲理,意蕴无穷。两个转折关系复句,将细雨闲花的美好品质和奉献精神扼要评述,热情讴歌它永恒的魅力,又与上文对人物的描写合拍,构成一唱三叹之韵味)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

【简评】本文可取之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标题鲜亮,视觉冲击力强;二是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又巧妙融合了议论、抒情;三是立意高远,第9节的精彩表述将全文主旨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四是文句优美,抒情感人;五是结构精巧,天衣无缝。

误区导诊

1.立意跑调。不注意观点或主旨的提炼和正确表述,造减主要观点错误;不注意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事物,造成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化;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造成跑调

2.以摆代论。不少考生作文存在着严重的以摆出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如果摆问题不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就变成了发牢骚,最后导致整个作文思想倾向偏斜。

3.简单再现。作文里写生活若追求单纯客观地再现生话,会导致事与愿违,认识不到生活的本质甚至歪曲了生活的滇相。如有学生盲目模仿别人,写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甚至以自己为主人公写感受,至于中学生该不该谈恋爱则不置可否。若没能表达出自己正确态度,只能视为作者的态度是欣赏或赞同。

4.虚构倾向。考场中有一种虚构倾向,动不动就写小说,而且其题材远离中学生的生活,趋向成人化、文艺化。高考作文可以写小说,但最好不要写那种脱离自身视野、生活积累和认知特点的世俗小说。牢记叶圣陶的话:作文应该把经验范圈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5.格调低俗。有的立意在追求新奇中流于浅薄: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特,而忽略对主题的提炼,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批评一些文学青年的话)1999年全国卷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作起了白日梦。说记忆如果真的可以移植,就不用学习了,可以如何如何享受等等。2000年全国卷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考生写的是,为袁世凯这个盖棺论定的卖国贼平反并歌功颂德。有的考生为了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写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照我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都有理。这样的观点起码是庸俗的。最近国内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曾组织了一次想象作文大赛,参赛作品普遍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想象力贫弱,二是立意不高。有的学生写自己发明了智能机器人,让它叫自己起床,替自己做值日,完成作业,陪自己打游戏”……文章所流露出的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低俗格调,让评委们大皱眉头。

五、与时俱进,适应潮流

——立意要活

知识导学

千古文章意为高。那么怎样才能使立意起来呢?这里探讨一个方法——求活。立意的,就是灵活、鲜活,翻新传统,打破常规,融进时代气息,赋予文本以生气和活力。活的立意如幽谷中淙淙作响的山泉,如冰天雪地上绽放的红梅,如严冬后唤醒万物的春风,也如一切活泼可爱的新生命……它们总能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感奋和生命灵动的力量。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说明诗文立意都要与时俱进,适应潮流,立于时代的潮头,奏响时代的强音。立意活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活而高,因活而深,因活而新。老调重弹,老生常谈,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都不能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同以北宋末年水泊梁山农民起义为题材,具有进步思想的明初作家施耐庵艺术地再现历史,热情讴歌农民起义,反映了时代的真实面貌,立意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使《水浒传》成为影响深远的千古名著,以至后来出现不少续书和数十种国外译书;而反动作家俞万春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恶毒攻击农民起义,歪曲历史事实,其立意违逆时代潮流,结果他的《续水浒传》(《荡寇志》)为一切进步人士所不齿。两者相较,前者立意因活而高。

再如,写送别的诗歌古今不计其数.但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特别为人所称道,原因就在于这首诗的立意一改送别诗的缠绵伤感,而代之以激昂的情调、豪迈的风格,阐释了对离别的哲理性认识.抒发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最值一提的是画龙点睛的一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里装着四海之内的知己,就算远在天涯也如同近邻:高尚的志趣超出流俗常情,广阔的胸襟可以囊括世界!其立意的高远使其他送别诗黯然失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写岳阳楼的众多诗文中独领风骚,固然因有出色的景物描写,而真正使它名满天下的还是它的立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鲜明地表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抱负,铭刻在千万读者的心中。此两者立意因活而深。

又如,同样写蜜蜂酿蜜,一首诗写道: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念到蜜成无己份,何如花底剩余香!”站在利己的立场嘲笑蜜蜂,立意平淡;晚唐罗隐在《蜂》一诗中写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表现了对蜜蜂的同情和对劳动者的歌颂,立意较前一首好,但也一般化;现代作家杨朔在散文《荔枝蜜》中对蜜蜂唱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赞歌: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读者从中悟出:人应当像蜜蜂一样生活,对人无所求。而给予人的却是美好的东西。这是因活而新。

2002年全国卷佳作《凭心灵选择》扣住心灵二字,聚焦于心灵的痛苦,从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选择中凸显一代哲人风骨,到联系社会转型期对人文精神的召唤,坦陈自己无悔的选择——人文科学为我终生的事业。因为此立意切中时代的脉搏,以灵活的方式升华主题,文章境界全新。

方法导引

要做到立意与时俱进,适应潮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融进时代气息。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心生活,顺应时势,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写出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文章。因为只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挖掘深层含义。新颖的话题固然引人注目,但古老的话题,诸如时间生命、伦理道德、名利食色、社稷家园,似乎无新意可言,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独具慧眼,深入挖掘,照样能使文章有新意。

三、学会辩证分析。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往往有多种联系,如:对立统一、矛盾转化、原因结果、片面全面、内因外因、静止运动、内容形式、模仿创新、主观客观、量变质变、现象本质等等。应根据所学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分析见闻,使文章立意巧,观点新。

四、力求平中见奇。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过:所谓异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文章家看来,未必有新意,但就诗言,以花比美人者常见,而以美人比湖泊者不多见,这便是苏氏匠心独运之处。陆游笔下的梅花饱受摧残,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敢于斗争,品格高尚。除了作者世界观差异外,不能说与毛泽东标新立异无关。因此,打破思维定势,道他人所未道,发他人所未发,是使文章立意因活而新的方法之一。

五、运用发散思维。2002年全国卷满分作文《<小重山)后的选择》,作者遵从历史上广大人民的意愿——岳飞以爱国作为最终选择,但假想性地重新创造了历史,让岳飞选择了进军”!立意新而奇。这样写,虽然违背了历史真实。却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思路是:沿着话题作多向发散思考,对与话题有关的事、情、理展开联想,以期更多更新的角度,然后多中选活,活中选优,优中选深。

佳作导读

如果死去的是我

如果死去的是我……

又一次地躺在床上看《三国演义》,这样很好,我可以让自己也融入金戈铁马,让自己的思绪飞到那我早已向往的年代。(“融入一词显示作者立意之活,行文之巧)

一阵风吹了进来,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我是赵云,潜意识告诉我。(“潜意识术语运用准确。无懈可击)

天下大势,早已被三分。一分曹操,他虎踞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分孙权,他龙盘江东,恃天险而望中原;一分刘备,他至德至贤,天下之民无不竞相称颂。我的主公就是刘备。虽然他文武不及曹操,身世不及孙权,但他为人忠厚,从不因为和某人关系密切而改变他对事物正误的看法,我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想当年在当阳长阪坡的时候,我奋力救出太子阿斗,几乎被曹操所害,他居然把亲生儿子摔于地上,说:为此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虽然天下三分.但最有机会一统中原的是我的主公。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要不了多久,只要坚持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政策,中原唾手可得。

可惜的是,一次意外,让主公对事物的认知发生了偏差。(文章在立意上最可取的是:宽题窄作,不偏不倚,立意准确.在纷繁的三国历史中,截取关羽之死这一节,做活了只属于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方面的文章)

关羽死了,是被吴国吕蒙害死的。关羽、张飞和主公曾经义结金兰,三人情同手足,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为此,主公大怒,兴起百万大军,不灭吴不罢休。

我想劝说主公,因为关羽的死可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诸葛亮军师的联吴抗曹政策都抛于脑后。我告诉主公,千万不要因为关羽的死而改变对整个局势的认知,死了关羽不要紧,只要坚持军师政策,很快就可以实现主公多年的心愿。我天真地认为。主公会冷静下来。正确地对待这件事。可惜主公已然失去了理智,听不进一点劝告.反而对我深为不满。

许多朋友都说我笨,主公和关羽的关系难道我不知道?我只是以为主公会把感情和整个局势分开。唉……

后来,主公御驾亲征。

亲征的结果是,托孤白帝城。

我很伤心,我多么想死去的是我而不是主公的兄弟,那样的话,也不会导致今天的结果。

一阵冷风吹了进来,原来只是南柯一梦。(立意很活,巧借梦乡之境,化现实中的自己为历史上的赵云。以亲临者的身份参与三国之事)

我却发现我早已泪流满面。

只是希望所有人正确地对待感情……

【简评】这是一篇2003年全国卷以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考场佳作。此文最大的特点是活,借梦境写古事,以亲临的名义参与三国斗争,如此既便于事件的叙述,又宜于心理描写。更易凸显主旨,显示了作者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上的较高水平。叙述援例精当,言简而明,心理剖析到位,虽主观情感浓烈却道存理显,文章主旨于结尾处一句刹住,醒明豁亮,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误区导诊

一、不联系实际,空发议论。这类文章囿于材料中的一个观点,一味地反复强调,或将之扩大,不联系现实生活,不解决实际问题,无现实意义,从而使立意没有了针对性。

二、不提炼观点,就事论事。这类文章虽然联系了生活实际,但未提炼观点,只将类似的事实简单地叠加,发散。至于用这些事实来证明什么,则不清楚,不追究。

三、不与时俱进,无时代感。这类文章往往先入为主,为某个所束,或局限于旧材料、旧观点,远离当前现实,无时代感。时代感是指文章立意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如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现实,当前的生活实际,尤其是一些热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一般来说,考场上那些有着过人的提炼观点能力的考生的文章,那些立意深刻、思想活跃的文章,大多敢于大胆地触及重大的社会题材或历史题材,洒脱地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如2003年全国卷一位考生想到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号飞机爆炸的新闻,写成佳作《哥伦比亚号我为你哭泣》,表达了用理智客观公正地认知飞机爆炸、宇航员遇难事件的观点,令阅卷者拍案叫好。

四、不走出小我,立意狭隘。一般地说,考场作文会为学生准备一个广阔的写作平台。立意时应该走出小我,开放思维,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在多彩的生活背景下多角度地感悟人生。任何一个作文题目,我们都可以将它置入时代的大潮和人文背景下去审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接近传媒,关注时事热点。2005年四川一考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写就《请您不要忘记》这样的满分作文。他在文中疾声呼吁:请您不要忘记,城市的繁荣背后,是无数任劳任怨的农民工的汗与泪”“请您不要忘记世间最美丽的人一一农民工,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请您不要忘记,南京的三十万冤魂”“请您不要忘记,东条英机、松井石根这些杀人的魔王,在那个叫做靖国神社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被日本首相小泉参拜”……一句句振聋发聩的呐喊,直击现实热点。

考场导练

1.阅读下面关于犹太人与书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据说是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一些象征意义,即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人家庭有一个世代不变的传统: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视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

犹太人勤读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人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有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一千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只有450万人口的以色列,持有借书证的人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出版社和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为世界之最。

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犹太人不焚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

实际上,世界之大,不仅仅犹太人需要书和热爱书,在生活中,你有关于书的故事、对书的认识与评价吗?请以人与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素材】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歌德: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往往能充实一个人的心胸,能改变一个人的困境,能高雅一个人的一生,书与人的关系实在密切。

2.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素材】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青年跋山涉水去寻找勇气。用了三个月时间,他找到智者居住的木屋。他前去敲门:我不远万里而来,想寻找勇气。智者说:现在太晚了,你明天再来吧!”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木屋。智者说:现在太早了,我还没到起床的时候,你明天再来吧!”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青年均被智者以不同的理由打发走了。第六天青年去敲门,智者说:我要休息了,您明天再来吧!”青年怒从心起,大声说:每次我来你都这样推三阻四,我何时才能找到勇气?”说完他踢开了智者的门,直冲进木屋。智者笑眯眯地看着怒发冲冠的青年说:这不,你已经找到了勇气!”

原来,勇气就是敢于行动。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最大的区别不在智力强与弱,能力大小,而在于是否有自信,是否敢冒险,敢于为自己的判断付出果断的行动。

请以勇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日: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

要求:联系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以不为与不能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800字以上。

5.一杯茶,一盏灯,一本书,一支笔,一束花,一弯月……每当你从喧嚣繁忙中回到自己的小屋,每当你在为一个生活目标而挑灯夜战时,每当你面对周围的人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时,总是这样一些无言的朋友陪伴着你,你对它有什么感受呢?

请以无言的朋友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05lO月,清华博士生王垠因为不适应该校的教学体制,在网上发布了一份题为清华梦的粉碎的长达17千字的退学申请,随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些人拍手称快,有些人扼腕叹息;有些人不明就里,有些人深入揭批;有些人感到无聊,有些人发掘深意。其实,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清华失去一个博士毕业生,社会也许能得到一个创造财富的优秀人才。

这种自动退学的事件并不罕见,国内外都有。对此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过去的观念现在不一定正确,反之亦然,这取决于你所站的角度。有时候某件事情看起来有益却是无益,有时候看起来正确却是错误。请以有益与无害为话题写一篇书信体作文,立意自定,800字以上。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雨后的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黄”“”“”“等色彩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大自然五彩缤纷,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内心世界又何尝不是五颜六色的。

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色彩,比如红与黑”“黑与白…‘黄与绿等,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章可以不涉及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8.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康熙年间,一少年在书市购买《吕氏春秋》时不慎将一枚钱掉在地上。某书生看见,即用脚踏住钱,待少年走后将钱拾走。这些恰被江苏巡抚汤默庵见到,他不动声色问了书生姓名,冷笑一声而去。若干年后,书生通过吏部考试,被派往常熟任县尉。汤默庵听说正是那位拾金而昧的书生,未及其上任,就将他挂牌免职了,理由是:此人当书生时尚且贪财,一旦为官掌权,还不营私舞弊!不如早些罢了他的官,免得百姓遭殃。

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如果有人问: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中国孩子常常会回答:乌龟跑得快,因为兔子太骄傲了。美国孩子会不屑于回答这个提问,他们觉得这是科学常识:当然兔子跑得快。因为许多机械如割草机等都有国际通用图示,在档位变速示意标志上印两个图案:乌龟和兔子。乌龟的一端表示慢速,兔子的一端表示快速。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认识,请以乌龟与兔子谁跑得快?’的不同回答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10.请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另拟文题,800字左右。

11.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12.大地山川,神石丽水,有的壮美,有的婉媚,蕴涵着多少自然的密码;古屋新厦,小巷大桥,有的精妙,有的厚朴,熔铸了多少人工的智慧。每一处景色,都有令人流连忘返的诱惑,都值得我们去品读欣赏。

请以品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空白部分应是一个地名或景物名,由作者根据上述提示补上,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