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复习优化设计——作文(五)深刻

 江山携手 2018-05-29

(五)深刻

                                      案例探究

     [案例1]依据下面话题作文,想想怎样获得深刻的立意?试写出不少于二个深刻而新颖的立意。

材料:一工程施工公司采购员,在一家五金商场买了一把假卷尺。这把标定为50米的尺子实际长度是51米,在标定3米之后不是按顺序标4米,而仍标3米。结果500名工人连续奋战20多天的基础工程被迫报废,经济损失20多万元。

请以“尺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评点与探究]这则话题作文,如果立意为“伪劣产品害人”,那就太浅了,应该再层层开掘下去:假尺子害了工程(伪劣产品危害大)——一把小小的假卷尺竟会造成这样大的损失(不可忽视“小”,小的失误会酿成大的祸患)——一把小小的假卷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损失?(尺子是衡量的标准,衡量的标准尤其不能出差错)——假卷尺是厂家生产的,厂家怎能生产出这样的劣产品呢?(厂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质量意识)——这样明显的差错,厂家的工人、检验员和工程施工单位的人员怎么就发现不了?(做任何工作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最后层面才是“精意”,因为它是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换一种思维。围绕材料内涵,贴近自己的生活作类比联想,就会有许多启迪与感悟。比如由厂家不负责任让伪劣产品出厂,结果造成了这样大损失的角度,联想到学校教育:学校是育人的“工厂”,要是产出“次品”会怎样?可见“学校要严把关,加强素质教育,不出一个对社会有害的‘次品’”。还可以从“尺子是衡量标准”的角度,联想到教育:一把假卷尺,造成了20多万元的损失,那么如果我们的教育的衡量标准出了差错,又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所以“应杜绝教育的‘假尺子’”。这两个立意不仅深刻,而且新颖了。特别是最后这个立意

以上的思维方式有两种:纵向开掘求深刻,横向类比出新意。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所谓“深刻”,就是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我们接触一个事物,首先看到的是它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现象,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来。没有孤立的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而孤立存在的本质。就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具体事物中看出道理、找出规律,以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结果。

    1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事物的思考,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纵向的思考使思想更深刻,横向的思考使人的思想更广阔。

纵向的思考是由某种现象入手,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追问几个“为什么”,一直思考到本质为止;或者分析现象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追问几个“怎么样”,从而分析出这种现象的本质。

元代戴师初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纵向的思考,就是努力沿着命题的内涵,一层层地追问探究,寻找出深层本质的东西,使立意突破第一、二思考层面,进入第三思考层面。一般地说,可由由现象探究其本质,结果探寻其原因。

对于事件“思想意义”的开掘,要寻找决定事件性质的因素。如有这样一件小事:一个青年去买酒,途中另一青年从背后猛拍一掌,他顿时闪出要打架的念头,并紧握拳头。但当他转身时,那青年忙说:“对不起,我认错了人。”于是绷紧的神经松弛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打架平息了。这件小事的意义,可沿着下面的思路逐步深化下去:冒失的危害——一时冲动,后患无穷——礼貌是缓解冲动的良药——谅解可以熔化心灵的冰块。最后层面才是决定事件性质的因素。

对于人物思想意义的发掘,要全力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的那种思想的“最高点”。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立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的英勇精神深深感动,他决定把它写出来。但他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他思考着,我们的战士为什么这样英勇?思索的结果是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他仍觉得立意不深,又进一步探寻:这种英勇气概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后来终于找到了深刻立意——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动力,来自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

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考生只是看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标,这种认识就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有的考生不仅看到了人生的目标各不相同,但有优劣之分,这种看法就比第一种深刻一些;有的考生不仅能看到了人生的目标有优劣之分,而且看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好的,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不好的,对“优劣“有了一个质的判定,这就更深刻些了;而有的考生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这样的人生目标是好的,为什么那样的人生目标是不好的,这就更深刻了,可以说从现象看到了本质,并且把自己的观点明确透彻地表达出来,基本符合深刻透彻的要求。

再比如2001年的高考作问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最先进行的思考是,什么是诚信?如果思考正确,得出结论应该是“诚信、守信用”;有的同学接下来思考到了哪些事能表现诚信,写了一件或几件事,这些事都与诚信有关,这些思考都是正确的,但还说不上深刻,因为想到事情,还仅仅是现象,还要继续往下思考:为什么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对别人的尊重。这就讲一步了,接触了一些问题的本质。再接下来往下思考,就是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其中的关键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做事先替别人想一想,没有这一点,一定是自私的,到了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冲突的时候,可能就守不住诚信。

所谓横向的思考,即联想类比立意法。我们知道站在时代的高度,表达时代的精神,这样写才有时代的气息,才有新意,才有意义。因此思考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作类比引申,以求得启迪,发现新意。作家峻青两次登临山海关,激动异常,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但苦于找不到好的立意。后来联想到当时有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的现实,“忽然思想的火花一闪”,冒出了“信念是最坚固的雄关”新颖的立意,于是有了名篇《雄关赋》。

其操作要点是:当面对命题或材料,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当然应是切合命题或材料主旨的)时,牢牢抓住它,联系现实生活作类比思考,寻求启发,从中找出新颖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立意。如作文题目是“网”,有的学生就能从具体的网想到抽象的网,想到亲情的网、心灵的网,从网想到人生,从自己想到别人,从人生想到社会、历史,思路特别开阔,这就是横向的思考。如果考生真的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一个现象由此及彼想到更广阔,更深远的生活内容,那么会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

[例析]:材料一、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材料二、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对于“宽容”,你有怎样的体验与认识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例文]        小议宽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寓言中动物的宽容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宽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宽容呢?其实,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通常的“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宽容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宽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赏析]这篇习作有两大优点:一、见解比较深刻。文章自始至终,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行文不只是例证,而且注重分析,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宽容是一种境界”这样一个抽象的命题,显示了小作者对“宽容”的透彻的认识。全文的分析,不仅富有生活的哲理,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论述生动形象。文章巧用比喻,从三个层面揭示“宽容”的本质,思路开阔,联想丰富,由此及彼,较好地把握了三个层面的内在关系。文末的开掘,既概括了上文的内容,又把“宽容”的精神融于生活的艺术和永恒的生命之中,让人产生深远的回味。

2、怎样才能使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所谓“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文中的观点是别人没有说过的,有新鲜独到的特点,让人读后豁然开朗;文中的观点深刻,能促使人们对某一问题作深度的思考;文中的观点能引发人们对该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并拓展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文中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对现实的联想,完善对该问题本质认识;文中的观点包含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某个实际问题里,能促使人去作深入的思考。总之,要力求使文章具有回味和深思的空间。

[例文]       蓝的马,黑的花

阿诺今年8岁,她要上小学了。

阿诺很高兴地看到大大的学校,高高的围墙,还有好多和她一样的小朋友。

第一天,老师教大家画画。阿诺最喜欢画画了,她很快画好了。“老师,快看,阿诺她画错了。”她的画被一个小男孩举起来嚷嚷着。以后的事,她记不清了,只记得老师一脸严肃地告诉她:“好孩子画的马都是白的,好孩子画的花都是红的,好孩子……”

阿诺觉得那天学校的围墙特别高。

阿诺今年13岁,读初一了。初中的生活很有趣呢!阿诺想。

阿诺最喜欢上作文课。第一节作文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写记叙文。阿诺拿出笔,脑子开始兴奋地打转,她最擅长写记叙文。老师又说写记叙文第一步是开头,开头应该这样写……阿诺有些失望,第一次觉得笔头涩涩的,按照老师教的“四步法”写的那篇文章,阿诺只得了50 分。

初三那年,阿诺已经能很熟练地运用记叙文“四步法”、议论文“十三步法”了。所以她每次作文都拿90分。但是,那一年的阿诺觉得初中生活没意思。

阿诺今年19岁,她在读高三。

她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爱好了,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三习”(复习、自习、练习)。她的成绩很好,作文仍然拿高分,只是当别人来问她问题时,她总是丢过去一本标准答案,“喏,答案上面全有!”

有时她也觉得很烦,很累。但是刚想透透气,就马上会被身边一大堆“好学生标准”,“好班长标准”,“好子女标准”压得死死的。“我生活在标准中”。阿诺用阿Q式的心态将这一事实当作是她的幸运而不是她的……悲哀。

接下来的事是让阿诺跌破眼睛也想不到的。她的作文竟然没及格。难以置信,问老师这作文标准是什么?没标准!只是让你用想象!老师解释道。阿诺迷惑了:一直来,都认为凡事都有个标准,标准答案不是只会有一个吗?如果没有标准,那答案是什么?想象?是什么?我该怎么写?她觉得脑子里像不小心踏翻了一桶玻璃珠,滚来滚去不知怎样处理好。

她喘了口气,摘下眼睛拿在手中把玩,阳光一闪跳跃到镜面上,她怎么突然间从记忆的切面上看到了童年的那幅画。“那就叫想象吗?”她觉得是,但又迟疑着,“还是去翻翻字典看看‘想象’的标准解释吧!”她自嘲地笑说。

多少年前,那个天真的小女孩手中拿着的画现在已变成一本本“标准答案”。她也许早就忘了那幅画,忘了画时的心情。

那匹马是蓝的吗?那朵花是黑的吗?

阿诺将目光转向窗外,外面的那丛花正开得热烈,红颜色的。像第一次看到的高墙,像第一次得到的50分,像第一次发下的标准答案。……

[赏析]作者以切身的体会,以一个中学毕业生的眼光,对中小学教育作了深深的反思,揭示出我们教育的严重弊端:一个天真烂漫、有个性、爱想像的小女孩,在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渐渐地失去了爱好,失去了想像,失去了灵性和个性,只知道按“标准”作文,按“标准”生活,甚至连叹气也“标准、准确,到位”,成了一个地道的“标准化”了的机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悲剧?是我们强求同一,标准化、模式化的教育!而可贵的是,这一切都是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以形象出之。作者仅仅摄取了人物不同时期的学习生活的六个镜头,按时间顺序剪辑成篇,没有议论、抒情,而将意图深藏在镜头中,在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变化过程中,给读者以感染、回味与思考、反思。

文章留给人们的思考是苦涩沉重的,但不低沉。结尾通过生动、细腻地描写阿诺面对教育改革的困惑心理,含蓄地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给文章以亮色。最后段尤令人回味。是的,不仅阿诺该好好反省,我们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应好好反思一番了。作文观点的启发作用正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