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愁殇

 书香盈盈 2011-09-29

  最喜欢婉约派的诗词,尤其喜欢李清照的词。读易安的词,不难发现她的词随着所处的身境的不同而所表达的心境也是大相径庭的。易安前期的作品开朗明快,清新可人,浅斟低唱,后期的作品却是沉郁凄婉、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的。而《声声慢•寻寻觅觅》恰是易安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而且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正是在这种愁苦情境下,易安写下了这首字字愁的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每当读到这首词,心儿都变得黯淡起来。也许是过于多愁善感,但这字字句句无一不牵动我感伤的神经。读着这字句,想着易安残秋所看到的情景、所处的身境,能把无论先前有多么“high”心情的我拉入低谷,莫名的愁苦感伤起来。我想这就是这首词的魔力之所在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词开篇就不同凡响,七组十四个叠字,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给人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形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哀怨凄婉美。漫无目的的“寻寻觅觅”使茫然的词人只能感到四周“冷冷清清”。 这寻觅的结果带给词人的只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由这清冷之景更添一缕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反复吟读,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这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乍暖还寒”的天气与词人坎坷的命运何其相似。词人南渡以前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南渡后就过着形单影只的孤苦寂寞的生活。承受着这种身心的折磨,有怎么能好好地调养生息呢?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借酒驱寒,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愁更愁”,更何况晚秋凄冷的风一阵紧接一阵!我想并不是酒淡而敌不住急风,而是愁味重了,酒压不住愁,酒味就显得“淡”了吧。这一“淡”一“急”道出了词人多少愁苦凄凉啊!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当词人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大雁飞过。泪光迷蒙之中,恍然觉得那只大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书信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今大雁依旧,旧日传情信使仍在,人却不在了,人鬼殊途了。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这“旧时相识”雁又引发了多少愁苦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庭院里菊花枯萎凋落,堆积了一地。如今无人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只能看着花瓣凋零。花憔悴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词人对花自怜,不禁又黯然神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守窗前,孤寂难以排遣,怎么捱到天黑呢?因为寂寞难耐,时间就显得格外漫长。从“守”和“独”不难读出词人百般无聊空虚、孤苦凄凉的心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落在梧桐叶上,这点点滴滴的声音一直延续到黄昏,久久挥之不去。雨打梧桐叶,让情感丰富、心境凄苦的词人的心中又添不少愁绪。我想心凉景也凉,景凉心更凉吧。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情此景,一个“愁”字哪能形容呢?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叠,难以表达出来,言尽而意无穷,语止而愁不断。
综观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尽管没写一滴泪,但却能让人感觉到词人的哀婉的凄苦愁情,感到词人滴泪流血的心境。全词写来只有最后一句有“愁”字,但无一字不含愁情!真不愧为我喜爱的易安词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