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转载:玉回云南 内涵不能缺

 天山电极 2011-09-30
玉回云南 内涵不能缺 [复制链接]

  云南是翡翠玉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即有“玉出云南”的美誉,可如今有着巨大翡翠珠宝交易销售优势的云南却面临“玉走广东”的尴尬。“好的料子在云南雕了价格上不去,只能送去广东雕,之后又高价销回云南,毛料的增值部分全让广东商人拿去了。”云南玉石商人无奈地说。与此同时,云南众多珠宝玉石界人士,对“玉回云南”有着强烈的期待。近年来,云南石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珠宝玉石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失去的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玉雕作品《留得残荷听雨声》

 

  “玉出云南”优势丧失
  云南不产翡翠,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云南几乎成为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但从2000年开始,缅甸政府加强了对本国翡翠毛料的控制,毛料不再经腾冲出口,而是直接在仰光拍卖出售。加上运输环境的改变,广东催生出多个新的玉石交易市场,取代了腾冲。广东的南海平洲、揭阳、四会、深圳逐渐成为世界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
  资源受阻严重影响了云南玉石行业的发展,而由于加工产业链的不完整,在深、精、尖的加工工艺、技术、人才等方面,云南也无法和广东的这些地方相提并论。
  数据显示,2000年左右,云南的珠宝玉石人才占全国的50%以上,到2007年已经下滑到了20%。据了解,我省从事玉雕的人员总共只有上千人,而可以称为玉雕大师的更是少之又少,俗话说“广东四会有四万广东来的大师,有四万河南来的大师,有四万福建来的大师。”这虽是民间俗话,但已经可以看出,该地玉雕从业人数之多,可想而知,整个广东省的玉雕从业人数更是不在话下。
  “我省从事玉石雕刻的人数较少,主要集中在瑞丽、腾冲、昆明等地,从事加工方面的人就更少了,所以人员上的缺乏也制约了技术上的进步。”云南玉雕大师杨树明虽然很看好云南的玉石市场,但是仍然对此表示担忧。从事珠宝玉石加工的人员偏少,一方面使我省在这个行业出现人员缺乏的弱点;另一方面,人员的缺乏也导致技术的进步和交流受阻。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省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珠宝玉石工艺美术企业已达900余家,中小企业及加工户达10余万家,完成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占全国行业销售总收入近60%。而我省的瑞丽、腾冲等以玉闻名的城市,竟然鲜有一家具备规模的珠宝玉石企业,翡翠行业的人员虽然数以万计,却仅仅停留在个体加工户的层面。一份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调研报告显示,我省珠宝产业至今没有进入GDP统计指标体系,企业小、散、乱现象突出,许多问题求告无门。
  雕玉,雕文化
  云南珠宝玉石专家摩太等人认为,云南缺乏珠宝玉石的专门人才,也缺乏更多有远见有经验的商人,这是云南不得不面对的软实力不足的问题。玉石雕刻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一件作品是价值连城还是分文不值,更看重的是玉雕人才在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他所传达的精神实质,云南的玉石文化难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玉雕的文化价值不够凸显,以及未能完全与时代接轨。
  “我是初中毕业从事了一些社会工作后,才转到雕刻行业的,所以有时候觉得学问不够,有的作品缺乏内涵。”玉雕大师于丰认为,云南的玉石雕刻行业中,雕工技术上乘的确实不少,但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基本偏低,雕出的作品很难具有一种文化内涵。在玉雕大师杨树明办的培训班中学习的,大多数是18岁-22岁的年轻人,他们很多是初中毕业后就来学习雕刻,从而踏足玉雕行业,虽然培训班里也会教授一些文化知识,但雕刻实践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专家学者一直强调,玉雕作品要反映出它的文化内涵。云南省文产办副主任田大余说:“我们要卖的是文化,广东卖的是珠宝。”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雕刻者的文化水平上,也体现在作品传达出来的内涵上,玉雕与文化是相互推进的,文化价值可以抬升玉雕作品的物质价值,同时玉雕作品的价值也能促进我省玉雕文化的发展与传扬。
  “我们也向一些艺术院校等相关院校提议,可否将门槛放低一些,让这些技术人员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进行一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云南省珠宝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肖永福说,现在云南玉雕行业的技术传承主要是传统的师承方式,就是师傅带出徒弟,徒弟又带徒弟的方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随意性太强,对于玉雕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技术掌握不够,导致玉雕行业整体质量不高。
  比起广东,云南的玉石商人多少有点“靠山吃山”的感觉,在广东,玉石商人多是用投资的眼光去打量整个行业,而在云南,玉石商人及玉石雕刻家接受高等教育的较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从业人员也多以个体加工为主,对毛料进行粗加工,难出精品。
  要发展缺不了商业运作
  “现在的作品要发展确实缺不了商业运作,但是我对这方面不懂,所以没有下功夫,我的精力主要花在创作上了。”获得首届云南玉雕大师荣誉称号的付学立大师认为,任何作品想要被市场认可,需要在商业运作上下功夫,云南的玉雕行业也是一样,即便做得再好,没有人知道也是没有价值的。
  “云南雕刻家融入了云南的地域特点,具有典型的特色。”珠宝玉石专家摩太对云南的玉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我省的玉雕文化并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我省整个玉石行业来说,没有良好的商业运作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是难以迈步前进的。“我省的工业提高较快,很多作品都开始以迎合市场为主。”在杨树明看来,行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需求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省的珠宝玉石发展更加注重文化的推广和技术交流。
  9月21日至25日,我国香港举办了亚洲珠宝首饰展览会,有来自46个国家及地区的3454家展商参加。展会第一天,参展的内陆买家超过4000人;交易首日,成交金额接近1亿元。9月16日至22日,云南省举办了首届玉雕大师作品展,参展作品300余件,参展大师近60人。作品拍卖首日,只有个位数的竞拍者参与,最终没有成交记录。
  “拍卖交易是一种较好的商业运作方式,但是在展会上,被动地等待作品成交或许就浪费了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说。
  名词解释
  玉回云南
  就是让玉石的毛料加工回到云南,从而形成毛料交易、加工、批发、零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大幅降低珠宝玉石的成本,同时带动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