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女儿国

 郜毛德图书馆 2015-08-10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湖面海拔约2690.75m,面积约48.45km2。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最后的母系部落,这是神仙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园,来到这里再也挪不动反程的脚步。这是净化心灵的地方,它没有情杀、没有争斗、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 美丽的泸沽湖

  泸沽湖,当地摩梭人称“谢纳咪”,即母海的意思。母海,母亲之海。她用宽厚的胸怀,肥美的乳汁,哺育了纯朴、豪爽、人情味浓烈的摩梭人,浇铸出独特的摩梭文化,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3泸沽湖摩梭姑娘


   泸沽湖的摩梭人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娶女不嫁,婚姻双方终生各居母家的婚姻形态,俗称走婚。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4 摩梭人转山转海节

 

   人类的婚姻家庭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变迁,从群婚到血缘家庭再到那普那路亚家庭,再从对偶婚到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肖”婚姻形态。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不乏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但时至今日均无“走婚”这一特殊的风俗。对于“阿肖”走婚为什么能够历经沧桑后,仍存在于泸沽湖摩梭人中间,至今是一道世界级的未解之谜。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5

 “阿肖”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肖波”“阿肖”婚姻的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一个男子或一个女子的“阿肖”数目或有多有少。双方的“阿肖”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6

   泸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动人、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儿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7

  以女性为轴心的摩梭人家庭,人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始祖母的后裔组成,家庭成员中祖辈唯有祖母及其兄弟姐妹。在摩梭谚语中说到:“女人是根种,缺了就断种”。这在中国现行社会形态中是绝无仅有的。

    泸沽湖自然没有神仙,但这里是女儿国的天堂!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P8

P8心灵手巧的摩梭姑娘在织布。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9 女儿国的女儿,美丽大方的摩梭姑娘。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0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1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2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3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4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5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6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7泸沽湖的摩梭姑娘对老人很孝敬!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8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19摩梭小女孩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0如梦幻般美丽的泸沽湖秋色!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1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2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3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4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5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6
走进女儿国!(组图27张)

P27


居住泸沽湖的是摩梭人(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