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普及版:宇宙万物的起源

 w59n 2011-09-30
 前 

    世间最大的迷莫过于宇宙,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和不断探索的问题。有关宇宙万物的起源,长期以来,就有不少人都在关注,寻找,探索和论证。其研究解释宇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追溯根源的宗教;二是通过观测数据,作出结论的科学;三是靠用理性,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哲学。但至今为止,答案是众说纷纭。挣执的焦点:在以往集中在“神创论”与“进化论”。近代则转移到“道生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

    本文在归纳综合论述过程中,为了说明问题,引用<道德经>生成论和<圣经>认识论有关记载及相关哲学科学的分析词句,在不同章节中重复出现在所难免,望读者正确理解。

   本文共由有六章组成。其中突出描述了造物主的起因及三位一体的构成。有力明确回答了“假如上帝创造了宇宙,谁创造了上帝?”的问题。并为实际需要,分为“大众普及”和“学者精研”两种版本。全文为“精研”版,意奥精邃,究竞真实,学者所盼。另将“神创论与进化论”,“道生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  及“宇宙万物起源于造物主”三章(仅占全文约三分之一遍幅)择出单列成书,作为“普及”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大众所望。供不同读者选择。

    本文所论述的四种宇宙观:已阐明<进化论>已彻底被否定;<宇宙大爆炸>只能是一种“假设”,永远是一种假设,主宰科技进步的是上天而非人类自巳,正如孙中山先生所称:“革命的成功,在于仰赖神的恩助”;剩余的就是<神创论>与<道生万物论>稳如泰山。故本文称其为“道就是神,道与神为同一个造物主,宇宙万物是被造物”。人类应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神将荣耀归于造物主。

                                作者   2011年9月26日

                 宇宙万物的起源

    要想搞清楚宇宙万物的起源,切记“水有源树有根”,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出处”。所以,就必须首先把握其源头的来拢去脉,不则必然失败。

    有关“宇宙”之基本概念:<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我们简单称:宇宙包括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即是世界万物(人在内)的总称。而科学家常称:“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自古以来,有不少人都在关注,寻找,探索和论证。人类解释宇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追溯根源的宗教;二是通过观测,作出结论的科学(目前,天文学给出的更多的是问题,而非答案);另一类就是靠用理性,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便是哲学。但至今为止,答案是众说纷纭。挣执的焦点:在以往集中在“神创论”与“进化论”。近代则转移到“道生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

             第一部    不同的宇宙观

   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宇宙学说。中国的如浑天说、盖天说和宣夜说。其他国家的如经典宇宙学,现代宇宙学等等。并称之为“进化论”,“星云论”,“稳恒态论”,“宇宙大爆炸”等。

       第一章  简述“神创论”与“进化论”

 “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公元1809~1882)。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27日,达尔文经他的老师他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近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震动了当时学术界。在这一划时代的著作中,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他提出与圣经的创世完全相反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解释。创世纪(Genesis)说,“起初神创造”,而达尔文的假设是,圣经里的造物主未必是生命的最初来源),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演变,进化来的。
    但严格地说,进化论至今都只是一种假设,当年达尔文希望将来能发现确凿的证据,可是经得起检验的证据至今也没有找到,而且进化论的理论与事实也出入太大,论证模棱两可,结论也无法重复。后来的学者是把进化论当作一种科学的信仰继承下来的。也正是因为信仰,才把它当成真理介绍给学术界和公众,这种新奇的假说很快形成了一个流行的信仰,人云亦云,被人们当成了真理。

新西兰遗传学家但顿?Michael Denton)在《出现危机的理:进化论》一书中坦白地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 进化论不仅误导了整个生物学,而且误导了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许多领域,误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给人类文明造成的潜在的祸害,是触目惊心的。

在从猿到人的问题上,寻找过渡物种 “类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学的“十大悬案”。数次宣布的人类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 1892 年发现的人和猿之间的过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块猿的头骨和相距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凑出来的,学术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却还在宣传。直到 1984 年“嘉伯人”才被新发现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但后来的鉴定中,露茜也被大部份学者否定了,科学家已经确定了露茜是一种绝种的猿,和人无关。

    6具“始祖鸟化石”的相继问世,轰动了世界,成为鸟类和爬行动物之间过渡物种的典范。后来鉴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1具坚决拒绝任何鉴定。最初的“发现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进化论了,就造出了最有力的证据。而教科书中,对始祖鸟和露茜还是不予更正,公众也就不知真相了。假如进化存在,过渡类型化石就应该很容易找到,为什么没有呢?大家沿用达尔文的解释:化石记录不完全。深入一想: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随机的,为什么单单漏掉了过渡类型呢?《审判达尔文》一书的作者约翰逊 (PhilipJohnson)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某种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痕迹……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和环境。

    现在,很多学者证明了重演律是一个观察错误。德国人类胚胎学家布莱赫施密特(Erich Blechschmidt)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The Beginnings of Human Life)一书中,以详尽的资料证明人的胎儿开始就都是人的结构,例如以前认为胎儿早期出现的象鱼一样的“鳃裂”,实际是胎儿脸上的皱褶,完全是人脸的结构,被硬说成“鳃裂”。胎儿在9毫米左右,身体下端的突起好像是尾巴,其实没有任何尾巴的结构特徵,那是一条中空的神经管,它发育较快,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长,暂时向末端突出,很快就平复了。而且它是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就不是残迹器官。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完全错误的(500多名美国科学家联合签名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因为他只是从表象来肤浅判断:生物是相互进化的,人类是猿人劳动而进化成的,那猿人是什么进化的呢?猫、狼...等动物又是什么进化的呢?跟本就再也找不到相应的证据了,现在大自然那么多猿猴和猩猩,它们每天也在劳动,它们能通过劳动“进化”成人么?它们只求吃饱肚皮就完全满足了,怎么还能“进化”呢?它们和其他动物一样的最大幸福就是吃饱肚皮,别无任何追求,不论它们中有多高的智商,都是如此,去过草原住过的人都知道狼的智商有多高,蒙古人打仗策略就是跟草原狼学的,它们那么聪明为何这几十亿年没有“进化”成狼人呢?非典病毒是不是可以迟早进化成人类?所以说荒唐无比的进化论真是愚蠢无比!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论近年来日渐激烈,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一些科学家——虽然不是创造论者(creationists),可是也对宏观进化理论持批评态度——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创造论者多年来也一直坚持,目前在生物学、考古学和化学上的研究数据都不支持、也从来不曾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一个永远的假说从理论到实践,基因突变导致进化的机率几乎是零。进化论发展至今,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已经被推翻多年了。

    总之,进化论的谬错就在于违背了哲学上所称的罗辑上的先后。罗辑先后强调的是: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如宇宙万物非由自生,所以必须有一个先在的“自生者”(造物主_神)为基础,这就是罗辑上的先后。宇宙万物是有起始的,有起始的东西若要存在,就必须有一个罗辑上的先决条件,就是一个在它之前的东西,这就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25)。所以,罗辑上“道”比万物在先。“道”是“自生者”,即没有东西生他,宇宙万物是被“道”生出来的。自生者只有一个,正如台湾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付佩荣先生在其所著<细说老子>中所称“在西方称为上帝,在老子来说就是道”。对此,正如当代著名神学家汉斯,昆教授在<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一书中所称“上帝本身__或无论东方对他怎样称呼_不仅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为万物之主(圣经,林前15:28)。

请看<圣经>“约翰福音”一章一到四节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是千真万确真理。正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唯一的最初的原因、第一推动力和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注:参考附件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自己,后来对进化论也是发生怀疑的,甚至最后还加以否定。在达尔文即将临终前,他已恨不得将他的进化论著作收回。『世界名人宗教观』一书中第二页上提到:『世人都假达尔文之名提倡进化论,殊不知达氏到了晚年深悔其早年所着的谬妄,恨不得收回其著作。在其临终之前,常在病榻读经,并时常喃喃自语,曰:「圣洁的上帝」,「伟大的上帝」,「无比的救主」!据当时看顾达氏的何白夫人所作的见证,说:「达氏在临终之前异常悔恨,自承其所倡之进化论,乃为年少无知时的悬测和空想,万不料他的书竟成燎源之祸。

        第二章  道生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

    一,宇宙大爆炸从诞生至高潮到结果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勒梅特1894年7月17日出生于比利时的沙勒罗伊,曾在比利时鲁芬大学学习建筑工程专业,后参军服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炮兵军官,曾荣获比利时十字军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勒梅特回到鲁芬大学,并在1920年取得博士学位,1923年接受神职成为牧师。这期间,他利用比利时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曾先后访问了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勒梅特了解到哈勃、沙皮罗等人正在进行的工作。1927年,勒梅特返回鲁芬大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同年,勒梅特发表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严格解,这个解后来被称为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并由此指出宇宙是膨胀的,最初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的爆炸。即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设”。1931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请人将其译成英文发表,很快引起轰动。1966年,勒梅特在鲁芬逝世。

继续往下看,“宇宙大爆炸”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例如空间的均一和各向同性)。描述这一模型的场方程由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于1922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在流体上给出。1929年,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观测发现从地球到达遥远星系的距离正比于这些星系的红移,这一膨胀宇宙的观点也在1927年被勒梅特在理论上通过求解弗里德曼方程而提出,这个解后来被称作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哈勃的观测表明,所有遥远的星系和星团在视线速度上都在远离我们这一观察点,并且距离越远退行视速度越大。如果当前星系和星团间彼此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则说明它们在过去的距离曾经很近。从这一观点物理学家进一步推测:在过去宇宙曾经处于一个极高密度且极高温度的状态,在类似条件下大型粒子加速器上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则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然而,由于当前技术原因粒子加速器所能达到的高能范围还十分有限,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够直接或间接描述膨胀初始的极短时间内的宇宙状态。从而,大爆炸理论还无法对宇宙的初始状态作出任何描述和解释,事实上它所能描述并解释的是初始状态之后宇宙的演化图景。当前所观测到的宇宙中轻元素的丰度,和理论所预言的宇宙早期快速膨胀并冷却过程中最初的几分钟内,通过核反应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理论丰度值非常接近,定性并定量描述宇宙早期形成的轻元素的丰度的理论被称作太初核合成

长期以来,“大爆炸”宇宙诞生理论一直被天文学界普遍认同,但近期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深处的照片却让科学家们对“大爆炸”理论打上了一个重重的问号。哈勃拍摄的这些照片可以说明以下二点:要么大爆炸发生后恒星物质的形成并没有科学家们原来设想的那么积极,这并不符合现阶段通行的理论;要么当时的物理环境与现在的截然不同。近年来,大爆炸理论已经不止一次地遭受科学家们的种种怀疑。
    从此之后,大爆炸理论成为众多
科学家争论的焦点。在近日葡萄牙举行的宇宙论大会上,两派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再次对这个宇宙的起源学说展开了争论。反对者称: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二,不同的声音(认识)

虽然在宇宙学中大爆炸模型已经建立得相当完善,在将来它仍然非常有可能被修正,例如对于宇宙诞生最早期的那一刻人们还几乎一无所知。彭罗斯-霍金奇点定理表明,在宇宙时间的开端必然存在一个奇点。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在广义相对论正确的前提下才成立,而广义相对论在宇宙达到普朗克温度之前必须失效,而一个可能存在的量子引力理论则有希望避免产生奇点。 哈特平行宇宙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迷你“宇宙大爆炸”实验,解开宇宙形成之谜。有人说己实验成功,但一直处于分析中,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也有人说一种实验数据有多种结论,众说纷纭。

    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大爆炸伊始,宇宙间只有能量。这验证了古代思想家们的直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从一发散”;中国古代《道德经》中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能量。其后,能量凝聚成基本粒子。就此,宇宙的演化开始了:能量→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无机界→生物界→人类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次伟大的爆炸炸出一个宇宙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要爆炸,就要有爆炸的物体,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太虚中,爆炸物是哪里来的?有人说:那时候的爆炸的爆炸物是一个没有质量,没有体积的。这个说法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很难自圆其说: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基础,脱离物质,唯物主义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体积,没有质量的爆炸物突然存在,那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那么一定就有一位智能超绝的创造者,也就有了宇宙起源探索中的一派,创造论。

    还有人认为,宇宙并非永恒存在而是从虚无创生的思想西方文化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虽然希腊哲学家曾经考虑过永恒宇宙的可能性,但是,所有西方主要的宗教一直坚持认为宇宙是上帝在过去某个特定时刻创造的。

   历史学家一样,宇宙学家意识到开启未来的钥匙在于过去。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宇宙统摄万有,其生物不测,却又是“为物不二”。对于这个“天命”的“一”,古来圣贤都无法言说,科学家们却大言不惭,说它具有密度、温度,并且体积还在膨胀,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黑格尔说:“在表象中世界不过是有限性的聚集,但如果世界被理解为普遍的东西,被理解为总体,关于世界开端的问题也就立即不再存在了。”(《自然哲学》23页)所谓世界在时间上有没有一个开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没有一个第一推动者?之所以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在于没有真正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

大爆炸之前与之外已超出人类思维的范围,最好置而不论。

说宇宙是从一个奇点中“炸”出来的,还不如说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更能让人接受!

     三,我的几点看法

  (一),如何看待勒梅特牧师的行为:在1927年,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设。

对他身为牧师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特别是基督徒认为他这样作是悖逆“神创论”的。对此,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他虽然是一个具有圣职的牧师,但他的具体职业是一个科学家。科学家有其职业的特性,即科学家在观察问题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完全不干涉,正如<道德经>一章所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就会发现很多奥妙。第二种观察方法则相反,科学家在做某些研究项目时必须加以干涉,如假设某些条件,环境,范围等,让被研究的对象进入干涉的状态,以便测量出预想的结果,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如果完全“无欲”,就不会有奋斗目标,“有欲”才会想知道更多的事物,就必须加以干涉,进行观察和测量等工作。如第一位研究天文的科学家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出生于波兰。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助理神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40岁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其所著“日心说”出版(因为他怕糟受教会的惩罚)。直到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他相信圣经,知道宇宙是神创造的.他也相信神学和科学之间是没有冲突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因为他在世时原就是一位具有圣职的助理神甫,波兰离罗马很远,受当时的天主教教会的影响较小.而且发表后不久即去世,所以他没有受到太重的逼迫.但是他的书,1616到1820年被教会列为禁书。而他的地“日心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千真万确的,彻底推翻了“地心说”,吠实在是划时代的科学发现。)。

    由此看来,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设”。从动机上和研究方法上讲都是正确的,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无可匪议的。因为只是一种“原生原子的假设” ,并未构成侵犯神权的事实,故不能称“悖逆”。

  (二),道生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原理相似

    老子所著<道德经>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神学著作。(正如新浪一博客所称:<道德经>是老子受到神的启示而出的,这应当毫无置疑的,除圣经里的先知,迄今为止,也只有中国的老子,这也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从哲学角度讲,<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道”生成宇宙万物论的原理<基本规律)与宇宙大爆炸的原理具有相似性。也可以说,最初提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原理)的基础,,就是借(套)用或在“道生宇宙万物原理”的启迪下而形成的。如有人称:道生一,如,自然生就阴阳未判一气混元,一生二,一气混元激活了时间与空间,二生三,在时间与空间中产生了能量,三生万物,能量的互相转换产生了万物。正因如此,则被人称为“老子的宇宙起源与宇宙大爆炸基本是一致的”,也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与现代物理学具有许多的相似性,它包含许多现代物理学基本规律的天才”。故而,就有很多人指责说大爆炸理论提出的宇宙在时间上的开端是将宗教概念引入了物理学中,这一反对意见后来经常被稳恒态理论的支持者反复提出。而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乔治·勒梅特是一位罗马天主教牧师的事实则更为这种意见添油加醋。1951年11月22日,庇护十二世教皇在教皇科学学会的开幕会上声称大爆炸理论和天主教的创世概念相符合。

    道生宇宙万物与宇宙大爆炸原理的相似性,主要集中表现在:“道”,“无”与“物”,“能量上,如<道德经>所称:道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25),“道之为物”(道21),并称这物(道)能力很大,“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4)。正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越的力量和境界。故能“道生之”(道51),“三生万物”(道42)成为“天地之母”(道25)。这也正是宇宙大爆炸所必需要的“物”与“能量”,作为“初始奇点”。再谈“无”,“无”是“道生成宇宙万物”与“宇宙大爆炸”过程中所必经之途,否则“无之无果”。即只有从无入手,才能从无中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所以<道德经>称:“无名,天地(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40)。王弼注<老子>时说“凡有皆始于无,有都是从无来的”。也就是说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什么东西都没有,一经爆炸,什么东西都有了,宇宙万物就产生了,这就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近年来,科学界已逐渐承认宇宙的起源与中国道家提出的“无中生有”学说极为相近,并认为老子确实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哲学家。198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宇宙起源学术会议上有学者提到:宇宙创生于无的可能性是非常有趣的,应该进一步加以研究。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有生于无”的观点竟和今天科学研究的理论相吻合,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人大葛荣晋教授说:“在现代宇宙学中,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提出‘宇宙创生于无’的理论,最能体现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相统一的科学精,如果说在老子那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命题还是一个天才的猜想的话,那么,现代宇宙学的发展则为这一天才猜想提供了科学依据”。世界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称:“至于说神学利用科学的理论,这无非是通过它们把自己的义理讲清楚罢了,神学不是把它们作为上级长官来对待,而是把它们当作婢女来使用”。 

  三),道生宇宙万物与宇宙大爆炸其本质不同

最本质的问题是,宇宙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不能解译:“在所有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有着什么东西?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产生,其中必定有一客观存在是永远常存的,是宇宙的起因,因为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只有这一存在者导致了宇宙万物的出现。那么谁是那永远常存的起因呢?什么是宇宙万物的第一起因呢?

  里所指的“本质”是指宇宙形成的前提(最初本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2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4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40),“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14)。等经文集中反映出道生宇宙万物客观的必然性。道为什么能生出宇宙万物?那是因为道本身具有至少四种特殊条件:1,“有物混成”且是由“夷希微”三种灵界质构成的“三位一体”之物;2:“先天地生”即在宇宙形成之前之外就巳经存在;3,“独立而不改”是永恒的“自生者”;4,具有超越伟大的能力“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道51)。相比之下,宇宙大爆炸所称的“奇点”(原生原子)显然绝对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说“道生宇宙万物论”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至此,足以说明“道”早己生成宇宙万物,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宇宙大爆炸理论只能说是一种假设,永远是一种假设。正如我的一位纷丝所称“我记得以前有一个信基督教的朋友和我说过,霍金成功的用自己的一个假想战胜自己的前一个假想,不过站在他的立场上是可以这么说,毕竟随便一个无神论者就抬霍金说事也的确让人不爽”。事到如今,不过我认为这种没有结果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贡献,有关科学家们的努力付出,是应该肯定的。我作为一位地球物理科学家,奉劝有关研究宇宙学的科学家,对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研究就到此为止吧。并送上一句话:著名哲学家,台湾大学付佩荣教授在其所著<细说老子>中解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时称:反是反回,弱是柔弱,提醒人不应该过于主观,如果逆天而行,自以为是,终必无处安身”。

   注:转载附件: 作者:生活无国界

1968年12月24号,阿波罗8号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月球轨道时,三位宇航员在太空向人类发表一个简短的演讲:“对在地球上所有的人,我们阿波罗8号任务员有一个特别的信息向大家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有人说,我只相信科学,别的都不信,这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科学主义认为只有科学观察出来的东西才是事实,科学观察不出来的东西统统不存在,这就违背了科学最重要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科学主义不是科学,而是迷信科学。

请记住不久之前,美国极有影响的权威杂志《科学时代》周刊评选出了在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问题,而其中之一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在大爆炸的“初始奇点”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由此,又使我们想起了在上个世纪的梵蒂冈发生的一件趣事。1981年,耶稣教会组织了一次宇宙学会议为伽里略平反。但在会议结束时教皇却意外地宣称:“大爆炸以后的宇宙演化是可以研究的,但不要过问大爆炸本身和大爆炸以前的事。那生时刻,是上帝的事”。

             第二部  正统的宇宙观

道就是神,道与神为同一个造物主,宇宙万物是被造物。根据<道德经>生成论和<圣经>认识论有关记载,结合相关哲学及科学的分析,基于<圣道神学>观点,论述宇宙万物起源于造物主。

         第三章  宇宙万物起源于造物主

   一,造物主的概念:造物主是指生育并养育宇宙万物(人是神按照特殊目的创造的特殊受造物)的存在者。从创生万物角度讲,其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独立自存于宇宙(自然界)之前之外:2,具有既超越(创生)又内存(养肓)宇宙万物的伟大能力;3,是一位独一无二的自真至善至爱圆满的和谐体。

    二,道与神(上帝)为同一个造物主

 (一),问题的引出

   事出有因,问题引出,正是我写作本文的起因。本来宇宙间,只有一个造物主。可在我国却流行着两个造物主,一是土生土长的道,二是从外国传来的上帝。为此,要澄清事情真相,非常有必要写这篇文章。

  二),两个造物主的产生:

  1,道教信仰“道”是“神”,并相信道生成了宇宙万物。其依据是实践经验和<道德经>记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2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40)。

   2,基督教信仰“上帝”,并相信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其依据是实践经验和<圣经>记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2~4)。

以上所述,说明人们对万物的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于是就出现了两个造物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25)与“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含意是一致的。(请看西方神学家的意见:西方有些神学家认为老子的道便是西方所讲的神,或者道的本质性等便是西方神(天主、上帝)的属性,因为天主(上帝)是宇宙间最高的神、无形无像、无始无终、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这一切皆适合老子所言的道)。“有物混成”,说明“道”是自生的生命且是有位格的,也就是“道与神同在”,在天地形成之前的“太初”就产生(存在)着,是宇宙万物的起因,在《淮南子 天文训》中(白话的)说:“天地形成前,一片浑沌空洞,这一阶段称为太始。在这种空 的情况下,道就开始形成了。有了道,空 才生成宇宙”。因为“混成”即“同在”,体不可分,故“道就是神”。老子称“道”为“独立而不改”(道25)。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自生”是造物主存在的首要条件,正如台湾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付佩荣先生在其所著<细说老子>中所称:“自因,只有一个,在西方称为上帝,在老子来说就是道”。也就是说,在“宇宙”形成之前之外,绝不会同时有两个“自生”永恒者,然后造化万物。所以说:道与神是同一个造物主千真万确。在太初因为不存在时空概念,所以造物主是无始无终,从永远到永远。

    三,神创生宇宙万物的目的

  “三位一体”的神,是一个园满自足的和谐体,他不需要依托任何被造物而存在。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神还要创生宇宙万物呢?这个奥妙,常人单凭理性是不易理解的。只有通过神的特殊启示,人才能感知。今天,我们在<圣经>“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喜悦归与人”的启迪下,认为神创生万物目的有两个:(一),为了使人得幸福:从神造万物过程中可知,当把一切物资造成之后,最后“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神就赐福给他们~”(创1:27~28),“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到“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与“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求以得,有罪以免邪”(道62)等等,足以说明神将爱倾注于人,使人得幸福。也正如神学家托马斯,啊奎那所说:“神学的目的是为人带来永恒的幸福”。(二),彰显神的荣耀:神创生并养育万物,即“道生之,德畜之”。本身自然地就显现出神的独自超越伟大,使神得到了荣耀。诸如“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1:16),“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罗11:26)与“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莫夫之命而常自然”(道51)。人为感谢神之恩,常常称颂,歌唱,赞美,荣耀神,这是非常自然而应该的。正如教父奥古斯丁所说“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若不安息在你怀里,就不得安宁”。

    四,唯独神有能力创生宇宙万物

  神所以能够创生宇宙万物,是由其超越伟大的绝对属性所决定的。神是唯一的,老子称“道”“故混而为一”(道14),<老子想尔注>说?,“道”即“一”。用“一”来描写宇宙之根的,不仅老子。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戈拉斯(Pythagroas)就说过:“万物的本源是一”。《圣经》记载说,“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申6:4)。耶稣曾在世上说:“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又说所有信神的人在神里面,可以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约17:21-23)。

  神是超越伟大的,正如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称老子的“道”是“一个超越的能力,至高的境界”。宇宙起源于超自然的力量。

  <圣经>上称“在人不能,在神无所能”。“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我是耶和华,是凡有血气者的神,岂有我难成的事吗?”(耶32:17,27)。“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1:1-2)。“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他一发声,空中便有多水激动。他使云雾从地极上腾;他造电随雨而闪,从他府库中带出风来”((耶10:12,13)。“诸天借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借他口中的气而成。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篇33:6,9)。这也正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4),“三生万物”(道42),“道生之”(道51)。“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2~4)。也是“众光之父” (雅1:17)。

    五,神创生宇宙万物的过程:

 (一),万物生成始于“无”:宋朝王安石称“无和有就是一个概念”。<道德经>一章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庄子>称“太初有无”。摩西所说的“空虚”就是“老庄”的“无”。“创造”其意就是使无变为有,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神就成了“万物之母”。

  (二),神之“言”成万物:“言”成万物,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的生成,主要是由神说出来的。正如庄子,解释万物产生时,在<庄子,齐物论>称“一与言为二”。应理解成“一”为道即神,“二”为神说出来的话。只有神加上神的话才能成万物。充分说明神的话是大有能力的(参看来1:3)“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可见神的话多么贵重,真是无价之宝。

  (三),万物历经六日成:神创生宇宙万物过程在<圣经>第一卷“创世纪”笫一章第一节至笫二章第二节有详细记载:1:1 起初神创造天地。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1:7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1:8 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1:9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

1:10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是好的。

1:11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1:12 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

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1:14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1:15 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

1:16 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1:17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1:18 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

1:19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1:20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1:21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1:22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

1:2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1:24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

1:25 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1:29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1:30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

1:31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2:1,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2:2,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巳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注:1,第一日所造之光,神在创造宇宙万物时,首先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足以说明这一“光”的重要性。因为它是“真光”_“真理之光”,即照亮人内心之光。使徒约翰称“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2~4)。这个“光”是赋予生命之光,能纯化环境,洁净心灵。所以圣保罗称“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巳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这光出现在太阳被造之前,且在太阳之后永存(启22:5)。2,宇宙万物是神创造的。每日创造后,“神看着是好的”。最后一日(第六日),“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1:31)。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创2:1)。 希伯来书第4章第3节说:“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好”,表示完美。不完美的东西,不能被说是好的。神不但说是“好的”,而且说“甚好”。“已经成全了”。足以说明神所创生的宇宙万物是十全十美的。

    总之,宇宙万物源于造物主,造物主深奥莫测。常人,单凭理性是无法认知的。只有出于造物主的特殊启示(著名神学家伯克富教授在其所著<基督教神学概论>中称“特殊启示祗光照那些被圣灵引导准备接受真理的人”),基于人之本性,人才能感知,理解,认识,信仰,敬拜造物主并享受造物主所赐的恩典。人类应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神将荣耀归于造物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