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应龙

 潜龙小子 2011-10-01
华应龙,一位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今年39岁的他被推荐为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他曾经是南方一所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数学只是他的“副业”;他曾经坦言:做了两三年老师,课堂语言仍是他的软肋,上课说话时还会“打结”;他也曾因为在赛课中遭遇不公正,没有得到预期的名次而深受打击,郁闷地在乡间小路上唱着“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个更大哪个更高”;他也曾写了很多稿子投到报社,却泥牛入海……所以,他曾经戏谑地称自己之所以在数学老师中“与众不同”,是因为读师范时班上成绩好的同学都去教语文了。 

简介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1989年)。 1984 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在职自学取得中文大专(1989

华应龙教授华应龙教授

年)、本科文凭(1994年),后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1997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4年破格晋升为南通市最年轻的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经历

华应龙1984 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在职自学取得中文大专(1989年)、本科文凭(1994年),后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1997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4年破格晋升为南通市最年轻的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由江苏调至北京工作,现正参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 “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1984年8月,分配到乡村工作,先后任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中心初中副校长、乡镇教育助理等职,1995年11月,调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任副校长,2002年3月,调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学处主任、党总支委员。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2001年,指导青年教师贲友林获第五届全国优秀课评选一等奖第三名;2003年,辅导黄利华老师参加全国《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 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第一、二、三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后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第八册主编)和实验指导工作(东北三省、内蒙片的负责人)。

任职

1984年8月,分配到乡村工作,先后任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中心初中副校长、乡镇教育助理等职,1995年11月,调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任副校长,2002年3月,调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学处主任、党总支委员。2002年由江苏调至北京工作,现正参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

获奖

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2001年,指导青年教师贲友林获第五届全国优秀课评选一等奖第三名;2003年,辅导黄利华老师参加全国《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

贡献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多次播放

华应龙教授专著华应龙教授专著

他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 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第一、二、三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后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第八册主编)和实验指导工作(东北三省、内蒙片的负责人)。中国教育电视台曾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 “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

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一是要居高临下驾驭教材;二是要每天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口算;三是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四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五是要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六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七是多让学生表达交流;八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要突出思维碰撞;九是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十是作业设计要新颖有效。

普遍意义

华应龙在小学数学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小学数学教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而我以为不仅可以称之为一位杰出的小学数学教师,而且可以
华应龙教授教学光盘华应龙教授教学光盘
称之为一位杰出的人民教师、年青的教育家。华应龙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他所处的学段和学科,每个学段、学科的教师都可以从他身上得到启发。
华应龙的课到达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充满智慧,充满创造性。一段小故事、几个啤酒瓶盖、一副扑克牌,在他那里都是绝妙的素材,都能变成一根魔杖,魅力无限。因而,学生们喜爱他的课,因为抽象枯燥的小学数学,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同事们喜爱他的课,因为原来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学数学,变得那么富有内涵、美不胜收。专家喜爱他的课,因为他的智慧根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灵气却又是那么大气,而不是耍耍小聪明、玩玩小噱头。
这样的创造性正是表现在将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转变成了日常的教学行为。在他那里,数学真正成为人人需要的数学、人人喜爱的数学、人人身边的数学、人人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艰难的,然而华应龙做到了,而且了无痕迹。教育理念并不是挂在他的嘴上,而是体现在他的每一个教学设计之中。他的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渗透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明明看来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可是仔细推敲,支撑它的却是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对人的尊重、是对美的追求……难怪张奠宙教授认为他的教学案例可以作为经典,刘兼教授说他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资深记者李建平的系列介绍更是对其赞赏有加。他几乎到国内的每个省都上过公开课,而且都是好评如潮,可以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而这些课在华应龙那里却很是平常。他几乎每堂课都能让你拍案叫绝,又能让你会心一笑。你会说亏他想得出来,但你也会说确实合情合理。你会感到妙不可言,而又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教学的智慧,就是创造性,毫无疑问,这对于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是十分需要的。
华应龙的创造性来源于他对小学教育事业的挚爱,他爱他的学生,爱他的小学数学,他充满激情。为了他的孩子们,为了他的事业,他愿意殚心竭虑,千方百计,因而,他富有亲和力,一进他的课堂,就会被他感染、被他吸引,试想,这样的教师怎么会教不好学生呢?如果你研究一下华应龙,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那么崇敬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还是华应龙自己说得好:“当今社会,信息多元、知识激增、学习终身,我们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唯吾德馨’!”

评价

他是一位“学者”。
他喜欢静心读书,喜欢数学,喜欢研究数学,“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教是因为需要教”“教育要给孩子留下什么?”“有容乃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只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早把阅读看作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
他又是一位“行者”。
他喜欢走进课堂,《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告诉孩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他时刻提醒我们《教学,从擦黑板开始》,不妨《听听自己的课如何》,他说《现在的课堂会飞》,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退”或者“进”》,《好课,要舍得“浪费时间》……每次的公开课经历,都是一次精神的成长,是一种高峰体验。只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躬行实践。精彩是实力的自然表达!
他更是一位“智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他总能分辨得出,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作者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教学有路曲为径》,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一节课·一碗米》,《篮球,我的导师》,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真是定能生慧。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
如果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或许,只是因为—— 他为数学而来!

特色

20多年来,他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新课程的春风吹绿了他的课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代表课有:《年、月、日》、《百分数的意义》、《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我会用计算器吗?”》、《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角的度量》、《审题》、《圆的认识》、《游戏公平》等,代表作有《教是因为需要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篮球——我的导师》。

融错教育

传承的应该是整个数学文化,而不是数学知识本身 。“带着你所了解的数学世界走进学生,这样你才会感到数学教学的生动与多样,学生 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也才可能丰富多彩。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的有趣,也就在这里。”
在华应龙的课堂上,记者真切地体会到,他教授给孩子们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而是整个数学文化。借助数学,他不仅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们领悟人生的真谛。比如讲“计算器”时,很多孩子早就会使用计算器了,教师还能讲什么呢?华应龙给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会用计算器吗?”在这节课中,他不仅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计算器上一些原来不熟悉的键,还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在利用计算器演算的时候,华应龙给孩子们出了一道“22222222×55555555=?”的题,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由于计算器位数不同等原因,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华应龙请学生打开装有“祖传秘方”的信封:“我相信你算完这三题后就会明白的:1个2乘1个5,2个2乘2个5,3个2乘3个5。”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答案后,也总结出“化难为易”的解题思路,这才是华应龙这堂课真正的教学目的。这个时候,他引用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给出总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华应龙说:“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很兴奋的,玩过之后有笑声,笑声之后有思考。这样的课才更有意义。”
让孩子的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
华应龙总是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创新。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宗旨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华应龙说,“我1984年参加工作,1990年就开始应邀到外地去讲课了。前10年,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就是要与别人不一样,你这样讲,我就不这样讲。后十年我思考的是这节课的传统设计存在什么问题,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华应龙的这一理念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常常有不少学生还是不会量角,有的连量角器都不知道怎么摆放。而对于教师自觉颇为言简意赅的“二合一看”等要诀,学生仍然不得要领。因此他在执教此课的时候,首先思考的就是:“这种概括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好,原来的课堂存在什么问题?”经过思考,华应龙发现了问题所在:首先,教师让学生量了各种各样的角,但是这都是抽象的角,干巴巴的两条线所围成的图,没有让学生体验到量角在生活中很有用;此外,孩子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老师抽象概括出的要诀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有了这样的认识,华应龙很快就找到了对策——在量角器上画角,先画90度的角,这是量角器上有的,再画60度,再画1度,再画157度。于是孩子们有了更多新的发现,“我能看到180个1度的角”……于是,量角的问题迎刃而解,量角的正确方法水到渠成。
华应龙说,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教学的重点,攻克教学中的难点,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孩子的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
“容”错——尊重孩子的“不同”
担任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华应龙,上课已不是很多了,但是每学期他都会在自己的学校上几堂课。华应龙说:“每一次上课,我都怀着期待的心情想,今天孩子又会给我什么样的故事?”
因此,在华应龙的课堂上,他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多的是对儿童“独特之处”的发现。在华应龙看来:应该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要像农民那样因地因物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
于是,华应龙提出了“融错教育”的教育理念。 “融错教育”首先是“容”错,包容孩子错误。有容乃大,因为包容,课堂才会活起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
错误是一种反证,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醒和帮助。因此,对孩子“不同”的声音,他总是特别好奇。每当课堂上只有一种回答的时候,华应龙就会不停地去问,“还有没有不同的?”他说:“有时候我是有预设的,这个问题,还有着怎样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给孩子一个空间,你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很独特。”
在执教“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华应龙以3/4导入,让孩子用手头的纸片来表达3/4这个概念。在巡视的时候,华应龙发现,有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五条竖线,然后从左向右,用大括号括起来四条。“这不是表示五分之四吗?我一看,就兴奋了。我好奇的目光和神态就表现出来,立刻让他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尊重孩子的‘不同’,并且一定要去追问这个‘不同’背后的解释。”这是华应龙经常对老师们讲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学生的作品,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对的。孩子既然表达出这个作品,肯定会有想法”。
“果然,我追问那个孩子原因的时候,其他孩子也来了兴趣。孩子的解读是这样的,他用手指着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之间空白的部分,告诉我说这代表一份。”华应龙对记者说,“如果我当时武断地去批评他,告诉他做错了,那么我们就扼杀了他这种独特的表达。”
所以,华应龙说:“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观念,学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在课堂上,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但是错误的一定是创新。当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时,孩子一定是动脑筋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课堂上的生命体,都是应该尊重的。”
“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
华应龙告诉记者:“差错本来就是一种资源,这是我研究的课题。早在1993年我就开始关注学生差错的问题。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是面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孩子解决它,让他下次不再错了。这些年来,我的教学成绩都很好,就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并且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对于数学来说,正确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它不同的故事。华应龙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计算上的错误,老师往往认为学生粗心,其实计算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比方说24乘3,学生常会得出92的结果。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进了一等于三,三乘三,变92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四得八,进了一,得九;还可能是写成了23乘4。所以同一道题,错误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却可能不一样。“明白的学生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学生就各有各的困惑”。
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之后,华应龙在和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告诉他们:“要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那是根本没用的。只有当他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学生今天错了,明天还会错。“
因此,“融错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融”错,把错误融化。
“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
“很荣幸,我错过,错是一种贡献。”这是“融错教育”的第三层含义。华应龙说:“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该‘错’,而我认为学生可以‘错’,学校、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失败就是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对科学就是很大贡献。”
因此,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我们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老师,刚才我是这么错的。”在这里,孩子们不再把犯错误当作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充分认识到错误是有价值的,所以才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华应龙说:“在这样一种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再不断地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和学生分享精神大餐
在华应龙的课堂上,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有他对数学的理解,还有他对数学的热情和深深的热爱。“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都是活的。你想有一个永远可以使用的技巧,这种追求就是错的。只有‘道’才是永恒的,这个‘道’就是李烈校长说的‘以爱育爱’。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以你对学科的爱,对课堂的爱,来育学生对这个学科、对这个课堂的爱。”华应龙身体力行地告诫身边的同行——只有你爱自己的课堂,孩子才会爱上你的课。
在华应龙看来,上课是老师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来跟学生分享。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一堂课应该是一顿精神大餐,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华应龙说,学生不是我们教出来的,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学科的兴趣、热爱去影响学生,把学生沉睡的潜能唤醒,并激励他们思考。
“老师的作用就是影响、唤醒、激励!”华应龙如是说。

理念

“理”和“文”的和谐
数学是一门符号性的学科,是属于理科性的,但华应龙在其数学教学课堂中总让你觉得这些枯燥、抽象的1、2、3、4、+、-、×、÷等符

华应龙教授教育随笔华应龙教授教育随笔

号会显示出其主动性、真实性和丰满性,也就是显示出“理”和“文”的和谐结合。
首先,他在引入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某个数学概念的引入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如“分数”概念的引入,他设计了小头爸爸买凉席,大头儿子用领带作工具测量的情境;又如“百分比”的概念,是根据学生喜欢踢足球的实际引入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同时也达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其次,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为“孩子”,把师爱落实在对每个学生的尊重上。尤其是对课堂上和作业中做错题的学生,他是那样的宽容,因为他正致力于探索人文化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这使他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情味儿。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他的数学教学有很个性化的亮点,即数学人文素材及东方文化的有意识而又自然的渗透。如教学分数、负数等概念时,他善于给学生呈现数学概念的发展历史;又如在“我会用计算器吗?”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他不仅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而且在“挑战自我”的环节中还给学生出了一道“22222222×55555555=?”的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学生在尝试中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大家感到这题目很难,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这时,华老师请学生打开装有“祖传秘方”的信封:“我相信你算完这三题后就会明白的:1个2乘1个5,2个2乘2个5,3个2乘3个5,能算吗?试试看!”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答案后,体会到难题可以化难为易,从而找到了解题思路。此时此刻,华应龙就很自然地介绍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一哲理对学生可以说是一辈子都受用。他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得益于他自小培养的爱好读书的好习惯。他告诉我,古代哲理方面的书他大约读了一百余本。直到现在,他临睡前仍然坚持读1小时左右的书。今年他试着执教新课程中“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一新课。他在备课中就此内容参阅了二十多本书,对华应龙的读书真可以用“学富五车”和“学以致用”这两句成语来概括。正因为他好读书,所以他有了较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这也为他今天课堂教学中创设的“理”和“文”的和谐结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与“教”的和谐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这种转化可以看成是信息的加工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华应龙的教学设计很明显地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理念,这首先体现在他的教学设计的引入总是设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或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以便学生主动建构。
其次,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不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空,而且十分重视开放环境中的选择、调控、升华和激励。教师对学生启发、引导的每一步,最终总是为学生的有效建构服务的。
最后,华应龙“以学论教”的理念还体现在他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上教与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师的预先备课可以看成是一种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但预设的更高境界是生成,如系列报道之四中的案例2,兰兰同学所讲述的解题过程,华老师耐着性子让她说,当她说得有些离题时,有的同学禁不住笑出声来;当她说到点子上时,华老师说:“哎呀,真了不起!”随着华老师的称赞,同学们鼓起掌来。这是多么精彩的生成篇章。华老师的教学没有到此停止,他要充分利用学与教过程中师生共同的生成性情境,把它作为既真实又生动的课堂教学资源,使之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服务。华老师接着说:“大家看,兰兰同学运用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接着又一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巧妙地化成了百分数……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复习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例子”。他的这一番话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作了一个升华———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升华也应该是这堂复习课要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到,在华应龙的课堂教学中“学”与“教”、“预设”与“生成”、“基础和创新”、“过程与方法”是如此和谐。这种和谐应该来自华应龙的苦练。他特别喜欢打篮球,也可以说是一名篮球运动高手。他在打篮球投篮的过程中体会到投篮凭手感,而手感是*反复练习来积淀的。为了练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自己的课感,他创造性地开始了“自我评课”。他一边上课,一边给自己的课录音;课后一边听录音,一边反思,请同行指教,并坚持写课后反思。功夫不负有心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人际交往的和谐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往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从实质上说,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在华应龙执教的课堂上,你经常可以听到师生朗朗的笑声、自发的掌声和华老师的“谢谢”之声;你经常可以看到课堂多边交往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既有热烈的争辩,又有善意的宽容。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交往中人与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应该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首先来自于华应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对一位教师来说,尊重每一个学生是一种爱、也是一种责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因为我懂得并做到了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个人,所以我总是生活在阳光之中”。他认为,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平等的对话式的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请教。因此,他的课堂教学处处可以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选择的尊重、对学生劳动的尊重。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细心地启发、热心地赞扬,对华应龙来说,已成为一种教学的习惯行为。
例如,在一次借班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有一位看上去很胆小的男孩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表示分数的意义,巡视时华老师问他:“表示什么意思?”男孩说:“表示5份中的3份,”老师问:“这5份是怎么分的?”男孩说:“平均分”。“对了!”在交流阶段,华老师有意让这位看上去很胆小的男孩展示一下。这个男孩说:“把5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笑了。有一位快嘴的同学把正确的说法说了出来。华老师请胆小的同学重新说一遍。这位男孩说对了,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这种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均是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其次是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尤其是当学生在课堂上答错题时,华老师总会从中找到肯定之处,让每个同学既能勇敢地站起来表达,又要让他能体面地坐下,以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
最后,华应龙对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一些问题都能有正确的归因,并能真诚地接受学生的批评。如有一次他让学生在计算器上完成一个任务,学生们正在操作,华老师又开始讲了。但一看大多数学生还没完成作业,他马上带有抱歉的语气说:“是华老师太着急了,留的时间不够,再加两分钟。”又有一次,两位学生指出了华老师上课时讲错的地方。第二天,华老师能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还赠两张名片给这两位学生。名片上写着:“敬赠我的一题之师!”一位如此尊重学生的老师,他肯定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彼此能尊重,人们之间的交往肯定是和谐的,而和谐的交往又是交往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环境的和谐
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的微观生态环境。课堂环境一般认为应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3个方面。物理环境主要由教学时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环境、教学时空环境构成。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环境(包括学生之间学习竞争和学习互助)。心理环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气氛,主要是指课堂活动中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占优势、较稳定的群体情绪状态、教与学的动机水平、人格因素等。课堂诸方面环境的和谐是达到教学和谐的基础。在华应龙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我认为他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媒体的应用不仅注意学生的童趣性,更关注应用的适时和适度。在社会环境方面,他特别重视人际交往沟通中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在社会环境方面,他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内在动机的激发和自身的全身心投入。
他的课堂教学,总的来说给人一种自然和真实的感觉。自然的、真实的也就是和谐的、美的,这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是艺术的。
华应龙在同龄人中确实是一位幸运儿。今天的成功既凝聚了他自身的智慧和辛劳,更体现了大家的关怀、鼓励和指导。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只是特别幸运,遇上了好老师、好同事、好领导、好学生、好学生家长!”每个人都应该如实地反思昨天,自信地面对今天,理智地展望明天。

观点

一、华应龙的学生观
华老师的这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在课堂上几次提到的“面向同学论”、“面向说话的同学”等话语,“和发言的同学面对面”这是我以前一直忽视的细节,今天听了华老师的课和点评后,忽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的确,平时学生发言都有面向老师的习惯,然后看老师的脸色来判断对错。坐着的同学有的听,有的不听,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缺少的是生生互动。“和发言的同学面对面”则能较有效地弥补以前课堂中的不足,而且还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表现你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能培养有效倾听的习惯,而且通过面对面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大气、自信,明白了这点,我便在课堂中尝试进行面对面交流,感觉真的不一样,我发现现在课堂上会听课的人多了,学习效果好了。我还真得感谢华老师的面对面。
二、华应龙的错误观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华老师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每一句都能感受到是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很多学生眼里的差错代表的是失败、耻辱,他们担心上课发言出错受同学歧视,这种情况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比例越大。我们平时教学中采用大量的铺垫课程其实就是越位的提示,不容回旋的时空。我们要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华应龙老师说: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可能是创新。我想也许只有孩子在思考时才会有这种创新。华老师还说:只有精心预设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差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才会有机会享受生成的差错。我想对待学生的差错自己不光要有精心的预设,还要在学生生成错误的同时去运用它。这也就需要在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着眼于是对还是错,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不要总认为是自己没有本事,没有经验,其实不是自己的教学不成功,学生出错的是本来的,应该的,而我们教师应怎么把这些错误资源用起来真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专业教师应该提高的素养。可怕的不是学生犯错误,而是教师错误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义务。一个聪明的人不应该被同一个错误绊倒两次。一道题目老师讲了三遍,学生还不会,是谁笨?我们老师应该调整讲课的方法,换一个方法角度。 学生发言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学生是从哪个角度来考虑的。听话听音,孩子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有若干个预想。才能更好的去帮助他。
三、华应龙的教师观
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华应龙认为,在反思的过程中,不论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是不是正确,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
华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同是一节课,今天讲的要与昨天讲的不一样,每一次备课都要生成一些新的东西。他很欣赏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有志于教学反思的老师,常会被这样两个问题困扰: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对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华老师的案例中寻找答案。华老师的教学反思告诉我们: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探索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而每次反思都会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思之后当以再用实践来检验,再实践以后再反思:为什么有的方法是行的,有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而这也是增强教师反思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这是华应龙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其实,这也正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我感受到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