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8)

 寒冰水鎏 2011-10-03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8)
——寒冰收集
 
 
 
 

东道主一词怎么来的?是国外“引进”的?


“东道主”这一词语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经常见诸媒体,被频频使用。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一个外来语吗?

其实,这个词语已经被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是地道的本土词汇。在《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请老臣烛之武出马解救郑国。烛之武私下会见秦穆公,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矛盾,游说秦穆公:“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灭亡了。若是郑国灭亡了,对贵国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请您攻打好了。但是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的土地,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您何必灭掉郑国而让晋国得到实惠呢?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如果您能把郑国留下,让它作为你们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使者来往经过郑国,郑国可以给他们供应财物,这对您有什么不好?”于是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不但跟郑国签订了和约,还派了部分秦军留守郑国。晋国无奈也只得退兵了。郑国的一场危机得到了化解。因为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自称“东道主”。

西宾又是怎么回事?这和东道主有关吗?

西宾和东道主两词相对,一个指客人,一个指主人。之所以一东一西,这和宾主的座次有关。古代宴席的座次可有很多的讲究,对于宾客来说,在主人没有指明座次之前,是不可以随便就座的。依照常理,宾客入席一般坐在西边,而主人则居于东边。所以习惯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则为西宾。

宴席的座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区分尊卑上下。比如古代皇帝总是坐北朝南,所谓“南面为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通常都把朝南的座位当作尊位。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东向为尊。这跟古代贵族活动的场地布局有关。通常贵族的宅院都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堂是坐北朝南的,在堂上聚会就以朝南为尊。堂的后面是室,中间隔着墙,墙东侧有门,过了堂才能进入室。如在室内聚会,就以坐西向东为尊了。比如《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鸿门宴”上的座次,项羽妄自尊大,就安排自己朝东坐。

后来,西宾也常常等同于“西席”,常用为对幕僚或塾师的敬称。

 

 

常用东窗事发来形容事情败露,为什么?

 

我们常用东窗事发来形容事情败露,为什么这么说?

东窗事发语出明代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秦桧之意遂决。不久,在高宗的支持下,岳飞父子遭到陷害。后来,秦桧游西湖,于舟中得疾,朦胧中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秦桧回到家,不久就死了。没过多久,秦桧的儿子秦熺也死了。王氏给他们父子做道场,并委托道士通灵去看望他们。道士前往阴间,先看见秦熺戴着铁枷,就问他:“太师何在?”秦熺回答:“在酆都。”道士如其言而往,见秦桧与万俟卨都戴着铁枷,备受诸苦。秦桧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从此人们就用东窗事发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来又用它来比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自食其果。

秦桧等人的跪像是什么时候立在岳飞墓前的?

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前挂着一幅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1142年,岳飞及儿子、女婿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宋孝宗时,为岳飞平反,并掘秦桧墓,追夺其爵位,改谥谬丑。

在岳飞墓前设置秦桧等人的跪铸像,最早始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当时的杭州府都指挥使李隆用铜铸造了秦桧、秦桧妻王氏及万俟卨三人的跪像置于岳飞墓前。由于人们对秦桧迫害岳飞的所作所为十分痛恨,因此这些跪像不久就被游人打得鼻塌耳折、指落臂断,不成人形了。在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用质地更坚硬的铁代替铜重铸了这些跪像,并增加了秦桧的党羽张俊的铸像。从此,这四个杀害岳飞的凶手长跪于岳飞墓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来此参观、凭吊的游人大都会击打四个铁像以宣泄情绪,所以这些铁像也常常遍体鳞伤、破烂不堪,甚至铁头落地。与此相应,明清两代对铁像的重铸也几无间断。万历三十年(1602年)浙江按察使范涞捐资重铸;清雍正九年(1731年)钱塘知县李惺重铸;乾隆十二年(1747年),布政使唐模重铸;嘉庆七年(1802年),巡抚阮元用收缴的外国海盗铁炮兵器等改铸四人跪像;同治四年(1865年),布政使蒋益澧重修祠墓,并重铸跪像;光绪二十三年(1987年)布政使张祖翼重铸。1966年秋,岳飞墓遭到破坏,秦桧等四跪像不知去向。现在岳王庙前的铁跪像是1979年重铸的。

 

 

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

 

意见相左是表示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人的左右两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方便快捷,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拙笨,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左撇子属于特殊情况,并且,有个别人的左右两手几乎同样灵活)。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认为“右”有帮助自己的功效,于是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周王的朝臣王叔、陈生两人与大臣伯舆争权,于是“王右伯舆”,意即周王偏袒伯舆。

与“右”相反,“左”便具有了相违、反对的意思。所以唐代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时就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可见,在先秦典籍中,就有这样的用法。自“左”具有“反对”的意思之后,便逐渐引申为事情、意见的相违、相反,后来干脆约定俗成地使用“相左”来表达意见相违。

古代“右”是否都表示“尊”而“左”都表示“卑”呢?

阅读书籍时,我们会注意到古人以“右”为尊,非常重视“右”。比如豪门大族雅称为右姓、右族,首辅权臣叫做右辅,皇亲国戚呼为右戚,朝廷要职也叫右职。相对而言,“左”便趋于“卑”位,一般都和卑下偏邪相联系。如左迁代称降职,旁门邪道叫做左道等。这种有趣的现象与古人的崇右习尚有关。

古代以“右”为尊,所以频繁用“右”来指称要职、高位,而和“左”相联的,常为次要。如“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中,廉颇就是因为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而忿忿不平。这里便是以“右”来指称高位。所以,古人形容某人才能杰出而无人可及时,便委婉言道“无出其右”。同时,因为右手使用灵活,所以也用右来比喻要害。《战国策?赵策》有句话说“此断赵之右臂也”,就用右臂指称要害。

相较“右”之尊贵,“左”的地位便属卑下。汉代以右为尊,故称仕于诸侯者为左官,以示地位低于朝廷官员。而典籍所说的左迁、左贬、左降、左黜等,都与降职有关。

似乎“左”注定要与卑微相连,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左”也有备受“青睐”的时候。比如在方位上,古人就很重视“左”。《仪礼?乡射礼》说:“左玄酒”,郑玄解释为:“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意思是说:尊者设席面向北方,西席便属左,这是尊位。同时,“左”还是古人遇到吉事所尊尚的方位。

 

 

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不是“上榻”?


为什么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而不是“上榻”呢?

“下榻”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后汉书?陈蕃传》中记载:陈蕃性情耿直,行为端正,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因此,当时讲气节的文人名士都愿意同他交朋友。他任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太守期间,当地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名士周 。他曾经拒绝过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但却接受了陈蕃的邀请,并且彼此融洽相处。陈蕃特地准备了一张榻(低而狭长的床),专门用来接待周 ;周一但离开,陈蕃就把榻挂起来,等他回来之后,陈蕃又把榻拿下来招待他。后来陈藩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惟独为徐穉特设一榻,徐来则“下榻”,徐去则悬之。

后人就把礼遇宾客称为“下榻”,现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

古代的榻是用来睡觉的还是用来坐的?

榻是古代的一种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释名?释床帐》中解释说:“长狭而卑曰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如竹榻、卧榻。从此资料来看,古代的榻通常指坐台,和床比起来,低短而细长,也有人把它当作寝台而在榻上睡觉的。

古代的榻主要是用来坐的。唐代以前,人们大都席地而坐,就是坐于榻之上。《高士传》中记载:汉末高士管宁,时常坐于一座木榻之上。古代的坐和现代可不相同,远没有现在坐得舒服,一般是跪坐,也就是用膝盖跪在榻上,不像现在这样用臀部挨着坐具。所以管宁近乎五十年都是这样“坐”着,以至于裤子的膝盖处竟被磨破了。

明:黑漆嵌螺钿罗汉床

唐代之后,渐渐出现了垂足而坐,即坐于高椅之上。至宋代已基本流行垂足而坐。家具也由矮变高,一些适合于席地而坐时使用的低矮家具消失了,而出现了一大批符合新潮流的高脚桌、椅及各种柜橱、架子等。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这还得从古代女孩子的装扮上说起。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爱在脸上“贴花黄”。花黄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用薄纸片、干花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蜒翅膀等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沾满黄粉之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也有用黄颜色的饰粉直接在额上或脸颊两侧画上各种花纹的。“贴花黄”是少女特有的妆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南朝陈后主《采莲曲》中云:“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木兰恢复女儿打扮的一个标志就是“对镜贴花黄”。可见贴花黄是古代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扮。

按照风俗,少女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因此古代民间有俗谚说:“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时间久了,“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了“黄花闺女”一词,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黄花闺女”也喻指没有过性行为的年轻女性。

贴花黄的来历

关于贴花黄的来历,宋代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南朝某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中的花园里嬉戏。不久,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房檐下小憩。当时正是梅花盛开时节,阵阵风过,将树上的梅花片片吹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公主的额头上。公主脸上的汗将梅花渍染,留下点点花痕,公主被花痕衬得更加娇柔妩媚。皇后见了,十分喜欢,就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花痕才消失。从此以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宫女们见了,个个都非常羡慕,并跟着仿效起来。不久,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或简称“梅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后来又进一步流传到了民间。可是,腊梅花的开放是有季节性的,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有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在额头或两颊画上各种花纹。事实上,花木兰所处的北朝要早于南朝的刘宋。因此,贴花黄的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小姐”一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小姐”是现在礼仪交往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是对未婚女子的敬称。古装电视剧、清
?闵贞《纨扇仕女图》电影中称呼未婚女子亦为“小姐”,让人以为古今用法并无差别。其实不然,此“小姐”并非彼“小姐”,古今“小姐”的意思是不同的。

古代“小姐”具有多重含义,在不同时期所指不同。

宋元时期的“小姐”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小姐”一词在宋代才见之于典籍,最早是指宫婢,后来亦指妓女。这与现代敬称的用法大相径庭,和明清流行的“小姐”之意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清代赵翼的《陔馀丛考》中提及“小姐”时说:“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这种称呼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宋代的“小籍”一词有关,宋代妓女皆需簿籍载录,故有“小籍”之称,后来读音转变便改叫“小姐”。“小姐”的此种用法,渗透到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之中,以至现在“小姐”还具有此种特殊含义。

宋代以后,豪门大户家的女儿皆称“小姐”,隐含尊贵之意,尤其多见于官宦家庭。这种称呼源于何时已难以查考,宋代便有记载将岳飞的女儿叫做“银瓶小姐”。元杂剧中开始频繁使用“小姐”一词,如《西厢记》中小姐崔莺莺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明清时期,“千金小姐”的形象经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而“小姐订情后花园”的情节也成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经典模式。明清小说中的“小姐”一般是指大家闺秀,起码也是小家碧玉,并非人人皆可使用。

另外,娘家会称呼已经出嫁的女子叫“小姐”。这是出于怜爱自家女儿的原因。

古代对未婚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小姐”的称呼到了明代之后才日渐增多,逐步为世俗所接受。在借用“小姐”称呼未婚女子的前后,古代还有许多称呼未婚女子的词语。

“娘子”:不仅仅是戏文、影视中丈夫对妻子的爱称,还是未嫁或已嫁女子的通称。“娘”字本指少女,《韵会》就说:“娘字,本少女之称。”所以,古代经常用此称呼年轻女子。到了宋代,凡是闺阁女子都可称作小娘子。怨不得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一见到美女,便动辄呼唤小娘子。

“姑娘”:是称呼年轻女子的常用词语。比如《红楼梦》中的年轻女子都被称作姑娘。

“姑子”:也有未婚女子的意思。《古乐府?欢好曲》:“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

“女子”:早在先秦,已经有称呼年轻姑娘为女子的叫法。《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爱情故事就记叙“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陕西方言沿袭了这种用法,至今普遍使用“女子”的称清?费丹旭《秋风团扇图》呼,不仅把自家女孩叫做“女子”,还于酒肆饭店、大街小巷之中频传呼唤“女子”之声。

“女士”:《诗经?大雅?既醉》有诗句说:“釐尔女士”,据唐代孔颖达的解释,女士就是具有士人行径的女子。后来,也逐渐成为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闺女”:即闺阁女子。唐诗中已用“闺女”一词称呼年轻女子,《金瓶梅》中说到西门庆:“还有一个十四岁未出嫁的闺女”,这种用法至今流行于北方农村。

“娃”:也指年轻女子。柳永《望海潮》词云:“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说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怡然自乐。此处的“娃”即指年轻姑娘。

这些对于未婚女子的称谓和现代用法并不完全相同,虽然部分词语至今仍在使用,但词语本身的意思却发生了变化。例如,娘子现在已经很少用及,姑娘已经失去古代指称姑母的意思,而姑子却用来称呼尼姑,女子、闺女、女士等词的意思也在随着时代而变迁。34女儿为什么被称作“千金”?秦朝时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汉朝以一斤金子为一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千金”其实就是“铜千金”,往往用来形容钱财极多。后来,人们常借“千金”来比喻贵重,如一字千金、一刻千金、一诺千金等都是这个意思。唐代孙思邈所写的医书之所以叫《千金方》,就是因为他认为人命贵于千金,救人一命,胜于施舍千金。

“千金”一词用在人身上最早并不是特指女孩子。据说,南朝梁司徒谢肋自幼聪慧,十岁时便能写很不错的文章,非常受父亲谢庄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一次随父亲游土山,谢庄命他作一篇游记,谢肋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当时的宰相王景文对谢庄说:“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很得意,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背说:“他真是我家的千金啊。”这是“千金”第一次用来指人。从谢肋被称为“千金”开始,这个词很长时间内都是用来形容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

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情了,含义与当年谢庄夸赞谢肋时的意思是相同的。“千金小姐”最早见于元代剧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在明清时代的话本和小说中,称富家女孩或敬称别人家的女孩为“千金”的情况就更普遍了。

千金一笑是怎么回事儿?

千金一笑源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也因此成为史书中君王沉溺于女色而致亡国的典型事例。

西周末年,周宣王死后由他的儿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对内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阶级矛盾急速激化;对外则攻伐西戎而大败。对于大臣褒 的劝谏,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 关押起来。褒族人听说周幽王好美色,就找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姑娘,起名为褒姒,献给幽王,替褒 赎罪。

清:天津杨柳青年画《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马上立她为妃,宠爱非常。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但却冷若冰霜。为了博褒姒一笑,周幽王听从虢石父的建议,带褒姒到骊山游玩。到了晚上,幽王命人把烽火点了起来。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设置一座烽火台。一旦国家遭遇袭击,哨兵就会立刻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会相继点火,向诸侯报警。周幽王下令点火后,各地的诸侯都以为天子有难,纷纷赶来救驾。谁知到了骊山脚下,却发现根本没有敌情,只是周幽王和褒姒在点烟火取乐。诸侯们虽然知道是被戏弄,却也只能怀怨而回。褒姒看见烽火台下的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了虢石父“千金”。

后世所说的“千金一笑”就是由此而来。但周幽王却因此陪上了性命。当犬戎真的进攻镐京时,诸侯们还以为烽火报警又是周幽王的把戏,都不再来帮忙。犬戎兵杀死了周幽王,纵火烧了镐京,西周灭亡。后来太子姬宜臼即位天子,为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三寸“金莲”真的要小到三寸吗?

 

三寸金莲的“三寸”其实是形容缠足的小,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才行。

缠足跨越的历史朝代很多,自五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这期间朝代更替,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说金莲一定要缠到“三寸”,那这是指哪个朝代的“三寸”也就成了问题。南宋时,妇女缠足已非常普及,缠足的风俗也逐渐由北方传到南方,到了南宋末年,“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并没有反对缠足,相反还对缠足大加赞赏,缠足之风越演越烈。到了明代,统治者大肆宣扬程朱理学,对女子的行为大加桎梏,缠足进入了鼎盛时期,对缠足的形状等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到了清代,缠足之风可谓是登峰造极,无论各阶层的女子,不分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也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小脚为荣。

本来缠足并没有严格的尺度,但是随着攀比之风日益高涨,缠足有越缠越小的趋势,甚至还出现了小于三寸的小脚。缠足大小的公认标准是:脚缠得小而又能走路方为美足,一般这样的小脚在三至四寸之间。人们就取其整数,用“三寸金莲”来称呼小脚了。

女子缠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代女子从七八岁时开始缠足,她们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再穿上绸缎或布面的绣花尖形小鞋(弓鞋),最终形成“三寸金莲”。

清:凌杼绣窅娘舞莲图

缠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陈存仁在《女性酷刑缠足考》中,认为缠足可能始于秦代,因为汉代司马迁《史记》中曾经有“临淄女子,弹弦,跕缠”之句。其中跕缠可能就是指缠足,不过当时或许仅限于少数风月场中的女性。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中也曾有“小头鞋履窄衣裳”之句,描写的可能是他目睹的缠足女性。杜牧的“细尺裁量约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也刻画了妇女用布带缠足的情形。

要说最有名的缠足故事女主角,当数南唐后主李煜的爱妃窅娘,她长得娇小玲珑,美艳动人,并且能歌善舞,人称莲花仙子。李后主对她非常宠爱,特地为她造了一座六尺高的金莲花台,四周饰以钿带、璎络,台上有各色瑞莲。窅娘用白帛缠脚,使足纤曲如新月,再穿上素袜,在莲花上翩翩起舞。其他妃嫔为了获得宠幸,也纷纷效颦,缠足开始在宫廷流行起来。

宋朝之后,名媛闺秀的争相仿效,使缠足逐渐遍及各地,并且愈缠愈小,“三寸金莲”逐渐成为衡量美的标准。缠足陋习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才彻底废除。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