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要关注心理养老 08

 昵称3915706 2011-10-04
大小  下一篇

老年人要关注心理养老

2011年10月4日   08:08-健康周刊·健康保健专版     作者:葛小锚

  上海市沪东老年护理院 葛小锚

    名医档案

    葛小锚

    上海市沪东老年护理院院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医学分会精神医学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心理学会会员,杨浦区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治、康复及心理治疗。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成人心理问题、睡眠障碍、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期痴呆等诊治康复。

    专家门诊:周六上午(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心安神静,延年益寿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在生理方面变化的同时,也发生着心理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如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触觉逐渐减退等;

    记忆力下降,一般从50岁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

    思维变化,一方面老人表现出更稳重和智慧,但实验室研究也表明,老人思维能力存在普遍下降趋势,个别人思维水平又回到7岁以前的前运算阶段;

    人格变化,表现为不安全感、失落感、信息缺乏感等。

    老年期健康心理的特征

    老年人的健康心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感知和记忆力良好;

    逻辑思维健全想象力丰富;

    情感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意志坚强,乐观进取;

    能常乐,能制怒;

    热爱生活,喜欢活动,有适当的业余爱好;

    能面对现实,顺应自然,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根据最新预测,至2015年,本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比例将接近30%,其中80岁以上老人将接近70万人。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上海,给予老人良好的养老、医疗条件,保障老人身体健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

    当前,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面对职业生涯的结束、体力和精力的日渐衰退、经济收入减少、人际交往圈变窄以及亲友亡故等,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其中一些人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导致自杀等更为严重的后果。积极防治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及时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不但是政府或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子女晚辈们应尽的责任。

    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

    老年人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如不能做到心静如水,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就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以下是常见的一些老年人心理问题:

    1、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抑郁 有些老年人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老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3、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

    4、偏激 有些老年人主观上不接受“自己已成为老人了”的现实,受此影响易产生偏激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另一种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

    5、疑病 老是担心自己年老多病,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经常胡思乱想,惴惴不安。

    6、猜疑和嫉妒 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趋下降,对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如经常失落物品等,以致变得多疑敏感,担心钱财被偷。对周围人的不信任感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甚至认为别人居心叵测。

    7、怕死 “龟蛇虽寿,犹有竟时”,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属。老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解决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消极地评价自己的一生,并且陷入绝望之中。

    树立积极的老龄意识

    对于老年期的心理问题,老人应树立积极的老龄意识,寻找适当的应对措施,重新平衡生活、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老人应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评价,主要是如何看待衰老和人生价值。老年期并不是人生发展的终止,老年人仍然可以不断的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老年人既要克服“心理老化”又要接受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倡经济自立、身体自立、精神自立、凡事靠自己。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和其他人一样,既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老年人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消除孤独与寂寞。老年人需要有一个社会活动的圈子,这是家庭关系不能取代的。经常和一些老朋友、邻居和原先的同事一起聊天、活动,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合理安排退休生活。有条件者尽量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动。没有条件者也要培养一两种兴趣爱好,如钓鱼养花、练习书法和绘画、下棋、旅游、上老年大学等,使生活轻松快乐丰富多彩。

    坦然面对死亡。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关键是使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过得充实和有意义,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也可以多读一些哲学、宗教类书籍,加深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思考死亡的目的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营造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和社会也应为老人提供适宜环境,帮助老年人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观念。

    多给老年人亲情关怀。思想上尊敬老人,家庭里孝敬老人,生活上善待老人,生病要护理老人,言语上宽慰老人,文化娱乐要关心老人,努力维护老人的合理权益。时时竭尽孝心、事事奉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鼓励丧偶老人再婚。和谐婚姻对老人健康至关重要,丧偶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悲伤感和孤独感最为典型。丧偶老人非常需要温情的抚慰,所以家人和社会团体要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婚,让老人彼此互相陪伴,互相照料。

    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邻里间互助、情感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正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亲朋好友、邻居、社区、单位应经常主动与离退休老年人联系,多给予老年人关心,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社会沟通,介绍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一起活动。同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