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曰篇第二十

 听海6079821 2011-10-04

尧曰篇第二十(共三章)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今译】尧说:“好啊!你这位舜啊!上天所定的继承顺序,帝位就在你身上,要忠诚地坚持那中正之道。假如你执行偏差,天下百姓陷于困苦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舜也是用这些话告戒禹。

商汤说:“我小子履,敢于大胆虔诚地用黑色公牛来祭祀,冒昧地向光明而伟大的天帝祷告:对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你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敢隐瞒掩盖,对此,你心里是清楚明白的。我自身如果有罪,请不要责怪连累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罪,请求归在我身上。”

周朝大发赏赐、分封诸侯,善人都得到富贵。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却不如有仁德的人好。百姓有过错,都由我一个人来承担。

孔子说:谨慎地检验并审定秤具、量具、尺度,恢复废弃了的职官,那么天下的政令都行得通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绝嗣的后代,推举起用前代被遗落的德才之士,天下民心就归服了。

国家所要重视的是:人民、粮食、丧葬、祭祀。做人宽厚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诚实守信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敏办事就会有功绩,处事公平就能使百姓高兴。

【注释】尧:传说中的一位圣君,禅位给舜。咨(zī):感叹词,表示赞叹。尔:你。历数:岁月日星辰运行之法,指天命。这里指帝王更替的一定次序。帝王借托天命,都说自己当帝王是由天命决定的。尔躬:在你身上。允:诚信,公平。执:执守,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四海:天下。天禄:天赐给的禄位。命:告戒。予小子履:商汤自称。予:我。小子:祭天地时自称,表示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履:商汤的名字。敢:谦辞,犹言“冒昧”。玄牡:黑色的公牛。后帝:天帝。不蔽:不隐瞒。简:简察,此有清楚了解之意。朕(zhèn)躬:我,帝王自称。万方:天下的人。大赉(lài):赏赐,指大封诸侯。周亲:周王族的亲属。予一人:我。帝王自称。谨权量:指统一度量衡。权:秤锤。量:量器。法度:指尺、寸等计量长度的标准。“谨权量,审法度”两句是一个意思,即“统一度量衡”。修废官:修复废弃了官职和机构。兴灭国:复兴被灭亡的诸侯国。继绝世:接续断绝了的世族。逸民:被遗忘的人才。说:同“悦”。

【评点】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尧传天下于舜时劝戒舜的话。尧的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舜接受帝位是属于天命。二是告戒舜,治理国家要执行中庸之道,强调要取信于民,公正无偏。三是要对人民生活负责。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是决定统治者命运的决定点。第二节,记禅位于禹。舜也用尧的话嘱咐禹。第三节,记商汤伐桀,取得王位,祭告皇天。其中“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是历代封建帝王下“罪已诏”的蓝本。意思是:“我身有罪,无累天下;天下有罪,罪在我身。”第四节,周用家受天命及伐纣告天之辞。记叙周武革命,打败殷纣,功高无比,大赉天下,四海归心,在誓辞中明确宣称:“百姓有过,在我一人。”第五节(即最后两小节),历代注释家认为是孔子的言论,大致可信。本节是孔子对前朝(从尧到周)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济措施的概括总结,也是孔子的理想政治,放在这里作为后来国君治国的方针。

朱熹的《论语集注》说本节是“泛言帝王之道”。既是“泛言帝王之道”,那么“信则民任焉”是必不可少的。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今译】子张向孔子请教说:“怎样才能管理好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就能管理好政事了。”子张问:“什么叫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施惠于人,但自己不浪费;安排劳役百姓不怨恨;要想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心情舒泰、却不骄傲放肆;表情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什么叫施惠于人民而自己不浪费呢?”孔子说:“顺着百姓所能得到利益之处让他们去获得利益,不就是施惠于人民而自己不浪费吗?选择百姓能干得了的劳役让他们去干,谁还怨恨呢?希望得到仁德却得到仁德,又有什么贪欲呢?君子待人无论人多人少,权力或大或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心情舒泰而不骄傲放肆吗?君子衣冠端正整齐,目光神色严肃庄重,使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表情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说:“什么叫四种恶政?”孔子说:“不先教育,犯了错就杀戮,这叫虐;不先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速成,这叫暴;很晚才下令,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家东西,拿出手时却很吝啬,这叫有司。”

【注释】斯:才,就。从政: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屏:摒弃,排除。费:耗费,浪费。泰:舒泰。因:顺从,按照。欲仁:要想追求仁德。慢:怠慢。正:整齐。瞻视:仪态,外表。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视成:指得到成果。慢令致期:很晚下令而提出期限速成。犹之与人:同是给人家东西。犹之:如同。吝:吝啬。出纳:支出与收入,此处实指支出。有司:指官府中办理一般事务的小吏。借指器量狭小。

【评点】本章孔子论述施仁政于民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民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导惠民政策的基点是如何利民,但他尽管满怀仁德之心,在当时不可能全心全意为民,因此,“尊五美,摒四恶”体现出对统治者利益和民众利益折中调和兼顾的政策导向。例如,他既要给老百姓实惠,又要让为政者少耗费;既要役使老百姓,又要照顾他们的实际困难,等等。总之,孔子是想既能照顾到统治者利益,又能照顾到老百姓利益。

孔子论政,还着眼于执政者的素质。孔子心目中的执政者,能扬善除恶,即“尊五美,屏四恶”,涉及到执政者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从政者的作风与态度,又涉及到执政者的自身品德修养。执政者的素质决定了政事的优劣。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今译】孔子说:“不知命,就无法做君子;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析辨别人家的言语,就无法了解人。”

【注释】立:立足于社会。知人:了解人。

【评点】本章孔子讲立身处世的要点。“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明确地把“知命”规定为“君子”的必要条件。联系下句“不知礼,无以立也”,说明“知命”也就是“知礼”,“知命”能为“君子”,即孔子自己主张的“君子立于礼”的意思。清人刘宝楠注释这段文字时指出:“知仁义礼智,安处善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解释完全符合孔子思想的本义。孔子谈“命”,的确是从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从知人、待人、处事,从人对社会的认识,去揭示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认识和掌握社会活动及人的行为规范的目的的。

学礼,主要指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礼仪、礼节和人们相待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学礼是为了掌握做人的依据,人们依据礼的准则、规则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被社会容纳,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在当时,孔子所谓学礼以立人,即要求人们学会处理贵贱、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亦即要求每个人认知自己所处地位,学会待人处世的礼制、礼仪、礼节。作为个人来说,就是要把品德修养同礼的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一致起来。

 “不知言,无以知人。”言者,心声也。听其言,观其行,对一个人的心事、意图、品格,大致是可知的。孔子的“三知”,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细加体会,必有教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