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银行

 大龙腾虎跃 2011-10-05
打造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银行
信息来源: 江西日报 作者: 本站收录时间: 2011-6-22 点击数: 15036
  
打造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银行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合作银行)竞争力报告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联社引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合作银行)抓住历史机遇,围绕“打造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银行”的目标,大力践行“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作出新贡献”三大使命,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创新,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各项业务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经营效益、发展质量、规范化水平、综合竞争力、企业形象和对经济社会贡献的全面提升,已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金融抓手。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打响做实“三大银行”
 
    ●农民喜爱的农村银行:农村信用社因农而立、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作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不可取代
    ●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信用社是主要的金融支持力量
    ●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农村信用社责无旁贷
 
    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基层。这几年无论怎么改革,农村信用社为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面对其他银行纷纷收缩农村网点,农村信用社毅然选择坚守,对“三农”不离不弃,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并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加大支农力度,巩固了农村金融阵地,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与广大农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深厚感情,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喜爱的农村银行”。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江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园区经济、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事业等快速发展,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需求,呼唤着金融的支持。农村信用社顺势而为,及时跟进地方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主动对接各类客户,积极互动,全力支持,成为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同时借助社团贷款机制支持县域经济大项目和跨县域项目的发展。
    城市居民、下岗工人、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经济活动,因其分散、规模小、效益低等特点,一直是金融支持的薄弱环节,他们合理的、有效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信用社随需而变,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城市居民生活消费、就业创业、求学就医等方方面面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是深入社区、百姓离不开的“零售银行”。
    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定位,社区性、零售型银行的定性,既是农村信用社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也是长期经营和发展形成的优势与特点,更是应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抉择。
 
致胜的经营理念:在融入区域经济中把握机会
 
    ●始终坚持为利益相关者谋福祉的企业宗旨
    ●始终如一地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恪守“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提出并落实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作为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通过有效经营不断提高自身效益;而作为经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更加注重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区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谋求福祉,努力做到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未来。企业的发展,需要股东、员工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客户、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视促进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为利益共同体,追求经营效益不是唯一目的,实现利益相关者综合价值最大化并让各方共享企业发展之成果,才是农村信用社的终极目标。
    “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是服务时的行动准则。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客户是否满意为判断标准,站在客户立场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推行知心、热心、耐心、诚心服务。组织架构和操作流程的设计,以方便客户为原则,推行全员客户经理和综合客户经理制度,全方位、立体式对接客户,业务流程再造,坚持对内优化、对外简化,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与效率。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出个性化、亲情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客户管理上,维护和发展客户利益为目标,实行全面客户关系管理,在对客户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各类客户都能方便、快捷、舒心地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实现服务效用的最大化。
    恪守“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以真诚、永恒的信用为纽带,在与客户合作互动中实现互利共赢。在自身加快发展中,始终不忘回报客户和社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一贯坚持互动发展战略,实施信贷政策与农村产业政策互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农村其他改革互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信用环境培育互动、信贷投向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互动,善于借助外力,形成支农合力,达到客户得实惠、地方政府满意、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的多赢格局,正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管理行为。任何管理行为必须服从企业发展需要,必须对企业发展有利。向管理要效益,通过科学管理,创造更大价值。管理也是服务,前台为客户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再造各项管理操作流程,打造流程银行,使每个岗位员工都成为价值创造者。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大优势:支撑起“江西金融航母”
 
    ●星罗棋布于全省城乡、直接服务于千家万户的营业网点,是农村信用社明显渠道优势
    ●既有小银行灵活机动的优势,又有统一的服务平台为对接大市场提供支撑
    ●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成为金融政策的践行者
    ●庞大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信用社应对竞争、拓展市场最宝贵的资源
 
    网点优势。全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总数达到2500多个,占全省金融机构的近1/2,同时,加快手段建设,通过ATM、CRS和转账终端等自助设备的大量布放,在全国率先消灭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建成了“全覆盖、布局优、功能全、形象好”的网点服务体系。在优化机构网点布局的基础上,加快了城区精品网点建设步伐。同时,完善网点服务功能,提升网点效率,在80%左右的县(市),农村信用社网点成为形象最好、服务最优、最受欢迎、最具竞争力的银行网点。
    机制优势。积极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与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充分尊重并维护成员行社的经营自主权,激发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充满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省联社坚持优化管理、强化服务,集中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意志和财力,统一建设并不断做强做优规制中心、企业文化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交易清算中心、资金营运管理中心、风险管制中心等十二大中心,为成员行社拓展业务、应对竞争、提升服务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这种机制,既保留了中小银行服务客户时灵活、机动的优势,又具备大银行的平台优势,有效弥补单个成员行社对接大市场的“短板”,成为农村信用社无可比拟的优势。
    政策优势。中央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战略举措,农村地区的有效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农村地区落实国家政策的主要金融抓手,成为惠农政策的受益者和传导者。根据规定,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浮动、准备金上缴、税收减免、小额农贷发放条件和手续等多方面享受政策倾斜,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也出台了资金优先存放、税费减免等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对农村信用社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主动降低服务成本,让利于客户,使广大客户特别是“三农”成为国家政策的受益者,变政策优势为竞争优势。
    客户优势。农村信用社现有存款客户2235万户,其中储蓄存款客户2222万人,占全省成年人口总数的近3/4;贷款客户285万户,其中87%是自然人客户,占全省总户数的1/4。具有客户数量多、扎根社区、贴近农民的“本土优势”。通过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建立完善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客户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客户依存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客户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全部来自于当地,贷款全部用于当地,客户和股东(社员)绝大多数是当地居民和企业,是真正的“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
 
提升竞争力的法宝:随需而变,系统创新
 
    ●坚持随需而变,不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服务和管理手段的提升
    ●实行双层经营,建立农村信用社特色的经营模式
    ●推行全面绩效管理,激发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适应竞争需要的员工队伍
    ●弘扬先进企业文化,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随需而变,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在巩固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开发了各种适应客户需求的业务产品,打造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品牌,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ISO9001:2000)认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创新推出了百福惠民卡贷款、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青年创业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安家乐”农民住房贷款、“致富桥”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初步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信贷业务品牌体系。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品种,加大中间业务比重,开办各类代发、代收业务,大力拓展保险代理业务,建设开通银保通系统,有效增强了农村信用社客户服务和市场竞争能力。
    全省农村信用社利用后发优势,加速服务和管理手段的提升,加快信息化成果运用,全面拓展电子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以信息化助推城乡金融一体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便利的银行服务。2005年,全面建立了“汇通天下、即时到账”的清算体系,资金汇划更加方便实惠,收费远低于其他银行的各类跨行清算服务。2006年3月,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信息化建设几乎空白的情况下,于全国同业率先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网点的核心业务系统,只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走了商业银行十多年的信息化路程。电子银行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新。至4月末,全省农信社共发行百福借记卡695万张,居全省首位;共布设ATM机772台,CRS机253台,推广转账终端25351台,自助服务设备迅速向农村延伸;累计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达到203万笔,居全国前列。在实现“汇通天下”、推广百福惠民卡和电话银行的基础上,2010年全面开通了“百福网上银行”,广大农民从此可以享受到跨越时空限制的全方位、多功能自助金融服务。
    针对农村信用社客户和业务特点,建立了双层经营模式。在对客户分层分类基础上,强化县本级和基层信用社两个层级差异化经营和服务能力,基层信用社除满足社区内基本金融服务外,主要服务于小额贷款客户,以满足大量小额、分散的农村金融需求,保持基层金融服务的灵活性;法人机构本部要形成和增强直接服务较大规模项目和公司客户的能力,形成大额贷款的风险控制水平,从而有效对接县域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省联社成立后,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绩效考评、薪酬设计、干部管理、员工管理、有效激励、充分约束等方面探索建立起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机制。借鉴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经验,引进“平衡计分卡”考评办法,从财务目标、客户与市场、管理与流程、组织与创新四个方面,不断规范法人单位的绩效考评。按照“当期绩效决定薪酬、长期绩效决定升迁”的原则,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员工报酬与业绩挂钩办法,真正建立了“贡献大、拿钱多”的薪酬分配机制。进一步强化权力与责任对等、贡献与分配对应的原则,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积极探索建立股权、企业年金等工资以外的多种激励手段,注重培养员工忠诚度,鼓励员工作出长期业绩。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引入更加公平的竞争淘汰机制,全面增强队伍的创造力、战斗力,使之转化为推进企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当作最宝贵的资源来经营,以企业文化感召人、以团队精神凝聚人、以人文环境关心人、以激励机制激发人、以法规制度约束人、以工作机会留住人、以教育培训提升人,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全心全意依靠员工,使企业的持续成长和不断创新建立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以实现企业和个人价值为目的,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能够让员工实现价值的通道,帮助员工在奉献农村信用社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的互动成长。通过建立省联社商学院、合作办学、岗位资质认证、全员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从改革前的23.88%迅速提高到66.05%,初步培养造就出一支适应竞争需求的员工队伍,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的根本。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来源于数十年来农村信用社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同时又吸收一切现代金融企业先进文化的素养。省联社成立以来,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以“敬业”为核心的价值观和 “勤奋、忠诚、严谨、开拓”为四个维度的企业精神,包括“战略文化、精神文化、规制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五个层面的具有江西农信社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和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已经深入员工心灵,融入血液,并逐步转变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正在成为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同时,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创新了把党的建设融入企业法人治理之中的特色党建理念,把党的核心作用具体化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方略上的决策作用,在弘扬企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有效配置人力资源中的机制作用,在防范风险特别是各级干部道德风险上的监督作用;使党的组织建设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相结合,党的思想建设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党的作风建设与防范企业员工道德风险相结合,党的能力建设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相结合,使党和群团组织成为企业加强管理、加快发展最重要的组织资源。
 
竞争中实现超常规发展
 
    ●发展速度连续保持“两个明显高于”,存贷款规模跃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是全省业务规模最大、资产规模最大、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的金融机构
    ●一举甩掉长期亏损帽子,消灭几十年亏损挂账,盈利面、盈利额创历史之最
    ●监管指标从面临退市到逐步达标,农村信用社初具正规化、现代化银行雏形
    ●已成为全省纳税额最多的金融机构
 
    省联社成立后,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进入历史最快、最好时期。主要业务连续七年保持年均20%左右的高速发展,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平均水平。到2011年5月底,各项存款余额2191亿元,为全省唯一一个存款突破2000亿元的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32.41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比改革前增长4.4倍和3.7倍,业务规模从全省第四跃居第一,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16.57%和17.01%,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实了市场份额的稳步上升。
    经营效益逐年大幅提高,不仅快速摆脱亏损的困境,还一举消灭了困扰农村信用社几十年的25亿元历史亏损挂账。2010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26.82%,收入结构产生可喜变化,中间业务收入迅猛增长。规范化管理的效益日渐显现,经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账面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92.01%,实际经营利润28.55亿元,同比增长47.93%,全省92个法人单位全部实现盈余。今年全省农信社已成为我省纳税额最多的金融机构。
    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从改革前的-2.13%上升到8.07%,不良贷款率从按四级分类的60%多下降到按五级分类的8.5%,到期贷款收回率和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从以前的70%以下上升到95%以上,拨备覆盖率从改革前的零拨备上升到58.44%,资产利润率由0.7‰上升6.6‰,主要监管指标基本达到现代银行标准。短短七年时间,濒临崩溃边缘的农村信用社在浴火中重生,正以一种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银行形象展示在江西人民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