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城的美丽与忧伤

 江风人火 2011-10-05
(一)

这是700多年前建立的一座城市,存在了36年,她叫钓鱼城;围绕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早期的余玠、冉氏兄弟,中期的王坚,晚期的张珏、王立。蒙古人的铁骑可以横扫整个世界,在钓鱼城面前却只能“望城兴叹”,包括蒙古皇帝蒙哥汗在内几万名蒙古军队就葬身在这座城市下面。
 
 
从钓鱼城上看嘉陵江,当年的一字墙还依稀可见

当年南宋军民为了抗击蒙古人的侵略,整个四川在余玠的筹划下,将原来居住的城市放弃,建立了许多有利于防守的“堡垒”式城市,依山伴水而建的合川钓鱼城只是其中的一座。但她有此机会成为一座英雄之城,一座让世界永远铭记的城市,一座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城市。
 
 
钓鱼城上当年留下的军工厂遗迹
 
 
钓鱼城最重要的护国门

南宋灭亡后,当地人将此城给毁灭了,合川人又回到他们原来居住的老城。如今看见的钓鱼城,是近几十年逐渐恢复起来的。与当年英雄们朝夕相伴的榕树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山石上留下的军火制作工坊遗迹是如此的清晰,在护国门边的栈道和墙基上,那些从深黑色石缝中绽出的不知名的篙草已经与她相伴了700多个春秋。昔日钓鱼城军民的厮杀声和硝烟曾经溢满整个钓鱼山,如今,那份荣耀与艰辛、那份惨烈与痛苦已被时光的齿轮碾得支离破碎,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感叹和沉思。钓鱼城上那美丽与忧伤的故事,吸引着不少的游人来到这里寻找;人们静静的在这里聆听700多年前的喧哗和呐喊,那段曾经的光荣历史,那些血与火故事已经永远的刻印在人们的心里。
 
 
与钓鱼城相伴800年的古桂花树

当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汗率领的蒙古军队在钓鱼城受阻时,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

钓鱼的军民实践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不止10年,直到20年后的1279年元月,钓鱼城在守将王立的手上才自己放弃了抵抗,这时距离南宋崖山的最后失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蒙哥汗在开庆元年领导的那场伐宋之战以丢掉自己的性命彻底失败而告终,领导钓鱼城抗战的王坚在战后景定初年(1260)被调到临安去做了一个闲官,后来受到贾士道等权贵的排挤几年后就忧郁而终。

王坚走后是马千代替他的职务。景定四年(1263年),马千命自己的儿子押运粮食到大良坪,途经元军刚刚建立的虎啸城,被元军在此筑城的原宋军降将杨大渊的义子杨文安俘虏,成为元军的人质。马千子为了保命投降了蒙古人,他几次致书给马千,要求父亲放弃钓鱼城,投降元军。马千面对亲情与忠义犹豫不决,南宋朝廷知道这件事后怕发生意外撤了马千的职,由王坚的副手张珏接替马千担任钓鱼城守城主将。

张珏上任后不久,其军事领导能力就得到发挥。马千子被蒙古人俘获后,狡猾的蒙古人以马千子作为南宋军队的送粮食队伍出现在大良坪,但是除马千以外其他宋军已经换成蒙古人。大良坪守将权汝辑在盼望多日后终于盼来了送粮的队伍,欢天喜地的急忙打开城门迎接,大良坪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落在蒙古人的手中。

大良坪(今广安东北60里)不光是钓鱼城的屏障,还是钓鱼城到渠州的交通要道,又是通往开州、万州、夔州等地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元军得到大良坪后,以此为据点,在宋咸淳二年(1266年)夺取了开州,开州失陷后,元军就可以避开重庆沿长江三峡直捣临安。这样的结果还造成宋军重庆、合州及川东南成为孤岛,与朝廷的联系完全被中断。

要夺回开州,必须先收复大良坪。张珏派人探得大良坪虚实后,在这年的冬天,派都统史炤、王立率领勇士50人,乘元军守将千户散竹带喝酒酣熟睡之际,王立伪装成蒙军传令官以一骑孤身冲进敌城,骗开蒙军的城门,隐藏在附近的50宋军勇士趁机冲进城内,举火执刀,杀声震天,大战元军于城中。元军守兵以为宋大军攻来,仓皇溃逃,大良城重新回到宋军手中。邻近的虎啸城元军看见大良坪失守,亦随之逃跑。此战中立大功的王立在宋宝佑二年(1254)跟随王坚一起进入钓鱼城,当年年轻的王立从士兵逐渐成长为张珏手下的悍将。在开庆元年的钓鱼城之战中,他经常出城参加偷袭蒙军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作战勇敢,有勇有谋而不断得到提拔,仅几年时间就升任成为都统,成为张珏手下最受信任的两名将领之一(另一位是都统赵安)。

有了夺回大良城的基础,开州在第二年(1267年)十月被宋军收复。在张珏的指挥下,四川重新打通了与朝廷的联系通道。

在同一年,蒙宋樊城之战打响后,元军的战术常常是采用以攻为守。为了防止四川宋军对樊城的支援,元军也加强了对四川的进攻,钓鱼城所在的合州尤其成为重点。咸淳八年(1272年),元都统使合刺率兵攻击合州及渠江口,劫夺战船五十艘。第二年正月,合刺得到元军的支援,兵力又增加二万,在渠江北岸的云门山和渠江西岸的虎头山筑城,意为对钓鱼城形成战略包围。

这时,钓鱼城内的将士们深感不安,纷纷要求张珏领兵出击将蒙军驱逐。张珏却不以为然,与其正面和有所防备的蒙军争夺,不如出其不意攻击女青坪(武胜县旧城),那是元军川东帅汪良臣的屯兵重地,如果受到攻击,合刺必回军援助,渠江边的筑城元军就会撤退。

宋军在张珏的安排下,在云门山和虎头山一带布置疑兵,详作进攻态势,暗地里,将主力部队渡过平阳滩,偷袭女青坪,攻入城内,一把火将蒙军的军粮军械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再越城过寨70里,将元军的江岸船场焚毁,守卫船场的蒙军统制周虎被宋军杀死。

在这样的状况下,汪良臣果然按照张珏的意图,不得不命令合刺回兵照顾,放弃了云门山和虎头山的筑城工事,钓鱼城的威胁被消除。

宋咸淳十年(1274年),张珏被提升为宁江军承宣使,第二年又被提升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赵宋这个昏庸的朝廷在她覆没前终于有了一次正确的决定,将四川的重任全部交代给了张珏。随同任命一起到来的还有许多不好的消息,蒙宋樊城之战已经结束,蒙古大军已经越过长江,大批宋军投降,临安危在旦夕。朝廷命令张珏带领四川精锐之师入朝勤王,但是这个时候,开州、渠州等地已经再次落入元军之手,出川的通道已经被元军完全封锁。

1274年11月,已经升任元东川元帅的杨文安与青居蒙古万户怯烈乃等汇集达州,然后直奔云安军杀去,一路攻城拔寨,连下云安(云阳)、罗拱、高阳城堡,宋军节节败退。第二年2月,元军进攻嘉定,宋都统侯兴战死。6月,接替侯兴的咎万寿以嘉定城向蒙军投降。嘉定失陷后不到一个月,泸州、叙州、长宁、富顺、达州等地都被元军攻破。于是元军将兵力集中,元东川行院以一部兵力佯攻钓鱼城,其余兵力会同西川行院全部兵力进围合攻重庆,并在三江口(今重庆东)架设浮桥,以阻宋援军。自秋到冬,连续半年的进攻,使重庆城内弹尽粮绝,元军还不断对守城宋军进行劝降,形势万分危急。

上面几次提及元军东川军与西川军,文章后面还要涉及,这里专门先作一个介绍;

忽必烈即位后,在原来蒙哥汗遗留在四川的元军基础上,在成都设立西川帅府,在青居设立东川帅府,后来就干脆改称东、西两川统军司,东、西两川行枢密院。西川军主要任务是在西川发展,南下嘉定、泸州,沿长江而下,直指重庆。东川军主要任务是经略东川,沿嘉陵江南下,攻打广安、合州,目标也是重庆。元军在未确定襄樊作为攻击南宋的突破口以前,是把攻破重庆然后顺长江而下作为灭宋的突破口。

合州钓鱼城与元军打了几十年的仗,主要面对的是元东川军。这一支元军既有蒙古贵族合刺、合丹、阔里吉思等当年参加过开庆元年的钓鱼城之战的蒙军主力,也有在钓鱼城之战中受到重创的巩昌汪氏集团,还有杨大渊及义子杨文安、张德润、刘整之子刘垓等原属南宋的降将。东川军由于长期与钓鱼城军民作战,结下许多“血海深仇”,不光蒙哥汗死在钓鱼城下,东川军总帅汪惟正和弟弟汪良臣的父亲汪德臣也死在钓鱼城下,由于有这么多的历史宿怨,钓鱼城军民每次与东川军之间的战斗都是腥风血雨而残酷异常。
 
(二)

在这样黑云压城,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张珏所领导的川军不能出川勤王,就担当起保卫家乡的重任。他急忙派人潜入重庆,告知守将赵宝的应筹防御之策;自己亲率驻守钓鱼城等地的宋军四面出击,欲解重庆之围。

在张珏的不懈努力下,从1276年正月开始,蒙宋四川战场终于有了转机。张珏派兵袭击元军东川军大本营青居城(今四川南充市南),并俘获元军安抚刘才等元军将领,以钳制围攻重庆城的元军。2月,乘东川行院总帅汪惟正率军回援之机,遣勇将张万以巨舰载精兵突破浮桥封锁突入重庆,给正在艰苦抗战的重庆守军以极大的鼓舞,也充实和加强了重庆的防御力量。四月,配合重庆守将反击元军,攻击外围凤顶山等地的蒙军,但是,重庆之围仍然未能解围。

这一天,钓鱼城张珏的府上来了一位客人,他是泸州义士刘霖。刘霖在梅应春降元后“霖不欲辱身,率故乡人起义兵自保。乃亟走诣珏献长计,乞兵恢复泸州”。张珏的心思一直在重庆方面,对刘霖的要求犹豫不决。“霖恸哭几绝,愿以身质”。史载:“刘霖,永川人也,????隐居不求仕进,常客游泸州,与贤士先坤鹏(泸州人)者友善”。张珏守合州时与他们“深相结纳,以为内应”。在刘霖的坚持要求下,张珏终于下定决心收复泸州。张珏派遣部将赵安、王世昌等,乘西川行院治所空虚之机,6月3日夜梯城而入,在泸州先坤鹏、刘霖的协助下督兵巷战,与义军里应外合收复西川军住守的泸州神臂城,杀守将熊耳、宋军叛将梅应春等人,俘元将眷属多人,缴获大批元西川行院的辎重粮食,泸州在失守一年后又重新回到宋军的手中。

泸州的丢失让元军大为吃惊,元军的许多高级将领的眷属都在泸州,使这些围攻重庆的元军将领人心惶惶,更造成元东、西两军相互指责和埋怨。到12月,元军对重庆的围攻再也进行不下去了,迫使元军回师救援,重庆之围终于被解。

夺回泸州后,张珏任命安抚使王世昌住守泸州,并加强了对泸州周围的布防。令部将王立住守钓鱼城,并遣军夺回涪州(今四川涪陵)。12月,在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在朝廷任命已经过去一年半时间后,才由重庆守将赵定迎接入重庆就职。到重庆以后,张珏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南宋朝廷已经向元奉送出传国玉玺投降了,这让正在艰苦抗战的四川军民倍感意外,也使坚持抗战军民的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让张珏感到欣慰的是,赵宋王朝遗留下两个小皇帝益王和卫王流亡到了广东,恢复宋室还有一线希望。张珏当即派出一支精干人马前往广东一带寻找二王的下落,打算迎驾回川;同时令住守钓鱼城的王立在钓鱼山上建造皇宫以备二王居住。张珏寻赵氏遗孤入蜀为君,就是为了稳定抗战中军民的信心。

南宋朝廷的投降,让张珏千辛万苦打开的局面只是昙花一现,四川的抗战形势很快就急剧恶化。

从重庆撤离的元军主力在缓过气后全部往泸州而去,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初开始,蒙宋泸州之战打响。元军水上名将旦只儿率数千名水军由重庆逆水而上。这旦只儿是蒙古答答带人,战争的发展已经使这位蒙古猛将从马上猛将演变成为一位水上猛将。他从至元七年(1271年)入蜀,先后败宋军于叙州(宜宾)马湖江(宜宾至南溪一段江面,攻打嘉定(乐山)败宋军于夹江。1275年打泸州时,他指挥水军在黄舣一带江面上巡逻,使附近未投降的宋军和在播州(今遵义)鬼国少数民族武装(当时占据贵州一带拥有部属100万人)未能来支援泸州,泸州很快就失守。梅应春降元以后,他又率水军顺江而下一路攻打到重庆,打败宋将张万,并上岸一直穷追不舍到小龙口。几战下来,这个地道的北方汉子如此精通水战,蒙古人旦只儿让四川战场上的宋军胆寒。

从重庆到泸州的路途上要经过合州钓鱼城,王立在此布置了五艘战舰进行拦截,并利用石磐寨(长江与赤水河交汇处)作为战场基地。石磐寨是一座水上寨堡,可通夜郎等地,是很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泸州神臂城的东面要冲。宋军的五艘战舰闻元军来了,在江面上与元军展开激战。由于兵少船少,哪里是旦只儿水军的对手,没战多时就只好撤退。元军擂鼓紧追不舍,一直追到石磐寨边,将撤退中的五只战舰缴获,还生擒来不及跑进石磐寨的宋军水兵数十人。紧接着元军围攻石磐寨,守寨的宋军见元军凶猛不敢恋战,趁大队的元军还没有到达放弃了石磐寨,与一路追击的元军且战且退,一直向安乐山(笔架山)退去。旦只儿率众紧追到安乐山下,与从山上下来增援的宋军展开激战,宋军被杀五百余人。由于安乐山太险要,宋军退上山后以擂木滚石击死守不出,旦只儿的兵力也不足,元军只好暂时放弃攻山,然后退守宋军放弃的石磐寨,扼守长江和赤水河。石磐寨丢失后,王立大为恼怒,命令住守安乐山的宋军一定要夺回,安乐山的宋军在一个夜晚从外围企图偷袭石磐寨,但终未成功。

在石磐寨立稳脚跟以后,旦只儿在三月率水军到了泸州神臂城下,与旦只儿协同作战的元军水军将领还有张万家奴,他率领的由一百五十只战船组成的水军占领了神臂山下的桃竹滩至折鱼滩(今名叉鱼滩)的江面,并且占领了江南的黄市坝。这样,元军控制了整个泸州外围的江面,他门采取了围而不打的办法,等待陆上军队到齐之后共同攻城。

此时有两支军队正在向泸州靠拢,一路是从成都出发的元军西川军的后续部队,在西川行院枢密副使不花和安西王相李德辉的督促下,络绎不绝地将军队和物质从水上运往泸州,由于官船不够,把私家商船和民船一千多只也征用过来,元军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踏平神臂城。另一路是以刘思敬为首的从重庆挥戈向泸州的军队,也正在抓紧从陆上向神臂城进发。这个刘思敬的老婆还落在神臂城的宋军手里受苦受难,这让刘思敬马不停蹄地从陆上开赴泸州。无奈川南道路崎岖,几乎全是丘陵、山脉、梯田、小路,北方人的战马很难发挥作用。加上春雨绵绵道路泥泞,想走快却路难行,急煞了当先锋的元将刘思敬。

收集史书的零星记载,参与最后攻克神臂城的陆上元军将领还有南宋泸州叛将刘整之子刘垓,千户扎忽带,万户郝扎刺不花等。蒙宋江南战场已经基本结束,元军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四川仍然控制在宋军手中的城市,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元军把泸州神臂城围得水泄不通。

元将千户步鲁合达首先从神臂城的上游,即现在的“蛇盘乌龟”前的江边登陆,沿着山麓向西北进发。宋军虽然看得清请楚楚,但毫无办法。步鲁合达向离城很近的保子寨(又名保子顶)发起攻势,这里的寨墙稍微低一些,元军使用长云梯攻寨。经过几天的激战,双方互有伤亡,但由于元军人多,割断了城内与保子顶的联系。寨中宋军的擂石弓箭用尽,在元军不间隙的猛烈攻打下,寨门终于被攻破,元军杀红了眼,冲入寨中把所有守寨幸存的宋军全部杀绝,鲜血遍地。元军夺取了这一制高点,与近在咫尺的神臂城隔沟相望

与此同时,刘思敬已经到了东北面的宋军最重要的外围据点盘山寨。守山寨的是宋军将领任庆,他领九千士兵在此防守,可见王世昌是很重视这个地方的;当然这九千人中不少是才从农村中招募的新兵,并未经过大的战斗。任庆见元军人马并不太多,不听幕僚规劝,想趁对方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当晚去劫元军营寨,当率领士兵来到元军营地时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原来刘思敬早已经料到宋军的意图,做好了布置等待任庆的到来。任庆感觉不妙正要退走,埋伏好的元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宋军一下慌了手脚,战也不是退也不是。这时,元军中冲出一员大将,高叫:“南蛮休走!”杀人如斩瓜切菜一般。此人正是刘思敬,他武艺高强,又救妻心切如入无人之境。任庆慌忙举枪迎战,不到三回合刘思敬卖个破绽,任庆扑了个空。刘思敬轻猱抒臂,将他捉了过来扔在地上,叫士兵绑了。劫营的宋军见主将被生擒,无心再战纷纷投降。这一仗元军俘获九千余人,盘山寨落入敌手。九千人啊,那可是泸州防守兵力的1/3,就这样轻易的让元军给解决了。
 
宋军泸州安抚使王世昌眼看着泸州外围一个个被元军占领,战事的发展让他心情沉重,但他相信自己已经经营半年的泸州不会就这么轻易的失败,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坚守住泸州。在他的行营府上,他召集部将开会商讨对策。有人向他报告一支元军从北边杀来,占领了长江边的珍珠堡。他决定打一场反击战,消灭这支从北边过来的元军以壮军威。第二天他亲自披挂上阵指挥战斗,两军接触后王世昌才知对方两员战将的姓名,一个是经沙场的中年将军蒙古汉军万户拜延,另一位就是当年泸州的叛将刘整之子刘垓。刘垓十三岁离开神臂城已经十四年过去了,现在已经长成二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刘整年事已高正在病中不能亲自参战,就派自己的儿子来参加攻打泸州的战斗。王世昌得知面前这员小将就是刘整的儿子怒火中烧,当军数其贼父卖国求荣的罪行,话到一半刘垓恼羞成怒,举刀直奔王世昌。两军混战在一起,刘垓年轻越战越勇,加上拜颜从侧面杀出,宋军渐渐支持不住,不一会儿就阵脚大乱,王世昌只好领兵往回撤退,王世昌的出击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元军追杀一阵怕中埋伏鸣金收兵。此战刘垓、拜延部不仅俘获了一些宋兵,在经过的一些乡村院落,还抓了一些来不及躲藏的民夫和牵走了不少牲畜耕牛。二人将这支军马迁移屯戍暗溪寨(距神臂城十五里长江边的大暗溪)。

神臂城的外围被扫除了,元军对神臂城造成铁壁合围之势。王世昌在城里,不敢再轻易出战。他知道自己力量单薄,城中只剩大约一万人马,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也很少。有勇有谋的先坤鹏在这关键时刻突然患疾病,在元军到来之前已经被送到乡下养病去了,不久就因病逝去。临终时嘱其子先有贞:“吾观近日天道,宋祚殆不久矣。我先氏世受国恩,有死无二。蒙古乃君父仇,他日来主天下,汝等幸勿屈身事之,以玷祖先。”言终而卒。后来,先家的确数代为农,没有一个去应试当官,这是后话。先坤鹏的离去如同折了王世昌一只手臂,现在身边只有参谋幕府刘霖可以独当一面,经常与刘霖在一起商量对策。王世昌将希望寄托在60里外的钓鱼城上,他对刘霖道:“敌兵已到城下,神臂城看来难保,别无它法,只有拜托刘将军冒死出城到钓鱼城搬兵。”

“好吧,王将军要固守城池,我搬不来钓鱼城的救兵誓不生还”,大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势。刘霖与王世昌含泪告别,这是刘霖在两年内第二次前往钓鱼城去搬救兵,半夜刘霖化装成逃难的百姓从暗道出,往合州钓鱼城搬兵去了。

王世昌与部将刘雄、李都统(姓名不详)分别坚守在几道城门上,他又把城中百姓动员起来,开展军民联防。他把百姓召集起来对他们讲:“我王世昌去年从钓鱼城来到泸州时就已经发过誓:坚决与神臂城共存忘,绝不走刘整和梅应春后尘,宁可玉碎,不求瓦全。你们要逃命的可趁早离城,我不阻拦,要做大宋忠良的,不怕死的,就和我们一起守城吧。”经他慷慨激昂地动员,绝大部分百姓留下来共同抗元。

经过王世昌的重新组织,城中军民并没有因为形势的险恶而丧失斗志,全城军民齐心协力,分工协作,战斗人员,后勤人员,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各自运转,抵抗住了元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留在城内参加泸州保卫战的宋军,有许多是从钓鱼城分兵过来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还参加过开庆元年的钓鱼城之战,有着较强的军事素质和信心,在战斗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当面临最困难的时候,回忆当年钓鱼城之战的故事就是鼓舞士气最好的精神力量。

元军围攻了几个月的神臂城仍然不能拿下,但又不甘心撤离。现在,四川只剩下钓鱼城、神臂城和重庆了。他们在钓鱼城是多次受过重创的,连他们的皇帝蒙哥汗都战死在那里。去年打了半年的重庆也折羽而归,如今又碰上泸州这块啃不动的骨头,要知道在神臂城下已经汇聚了西川军的全部精锐,还有部分东川军的加入,这里是蒙宋之战最后的突破口,他们耐着性子也要啃掉这块骨头。元军见硬攻不见效,只好采取持久战,死死的围住神臂城,要让城内的军民慢慢的饿死在里面。

再说刘霖经过千辛万苦到了钓鱼城内,他向张珏讲诉了神臂城危在旦夕的情况。张珏明白事关重大,如果泸州不保重庆、合州将陷入困境。虽然重庆、合州的兵力也不足,他还是派出史训忠、赵安等将领与刘霖一道率兵去救泸州。这支援军在离神臂城还有三十华里时,遭到了早有准备的元军的拦截,为首的大将就是拜延。元军利用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全国的胜利让他们信心倍增,失去屏障保护的宋军根本不是元军的对手,双方一接触宋军就败退。史训忠、赵安等不愿无功而返,以后又组织了多次冲杀,始终被挡在离泸州几十里的地方。几天撕杀后,宋军损伤过半。史训忠眼看这点人马就要被元军消灭在荒山野谷中,只好决定带残部返回。刘霖想到泸州百姓,建议绕道去神臂城,但元军密切监视宋军动态,从重庆和钓鱼城组织的援助泸州的宋军始终不能冲过元军防线。史训忠只好无奈地对刘霖道:“元军戒备深严,我军难突破防线,就算我们另寻路靠近泸州,我们这点力量也是杯水车薪,难灭大火。”赵安也害怕救援不成反遭毁灭同意返回向张珏报告。刘霖见此状况只能仰天长叹,他面向泸州跪下连磕三个头,他没有跟随史训忠、赵安他们返回,他要独自回到泸州城去与元军战斗到底????
 
 
(四)

再说王世昌在东门城上望穿秋水也不见援兵影子,他心如火燎,城内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他不相信聪敏善断的刘霖到不了钓鱼城,也不相信张珏不发救兵。他猜测,要么钓鱼城也在吃紧,要么救兵无法冲破敌军的防线。他希望能看到一点狼烟,哪怕是有一点机会他都会带着士兵冲出去与元兵决一死战。可是看到的只有火辣辣的太阳和蓝天上纹丝不动的白云。

“大人,您还没吃饭呢。”一个士兵给他端来一碗稀饭,那稀饭如清水一般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他知道城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他早已经下了命令每天只吃两餐,而且两餐都只能吃稀饭。即使这样安排,城中的粮食也只能维持一个月,这是让他感到最毛骨悚然的问题。

哪些元军天天在城外轮番叫战,特别是家属被困在神臂城里的刘思敬和降将赵金、吴大才、袁禹绳为首的骂得最为起劲。王世昌知道这是敌人的激将法,以目前的敌我态势,一出城无疑等于自杀,无论敌人怎样挑衅都忍住不发。王世昌也想到过从暗道突围,但在城上看得很清楚,暗道的出口处全是元军营帐,元军的围困绵绵不绝,一出城难免会被敌人发现,失去保护的宋军完全是自投罗网。

但敌人成天的叫嚣也令人烦恼,李都统献计道:“刘思敬和那几个叛将的婆娘儿女在我们手里,我们将他们吊在城楼上,如果他们还不撤兵,我们就把他们一刀一刀地剐下来煮来吃了,反正我们都没有吃的了。”

王世昌道:“他们绝不会为几个女人撤军的,到人相食那天,你再去吃他们的肉吧”。

夏天过去,秋风渐凉,城中完全断粮了。军民们开始在城脚边、院落里把野草、树皮弄来吃了,有些人饿得没办法,把地上的泥土都往嘴里塞,偶而抓住一只老鼠、青蛙更是人们的上品佳肴。《宋史》《张珏传》中说神臂城“食尽,人相食”,这是夸张还是确有其事不得而知,但城中没有粮食了是千真万确的,在现代最困难时期都出现过“人相食”的情况,何况是那个特殊的时代。

即便到了这样的状况,城中的军民仍然不放弃抵抗,面对城外元军不断的劝降,神臂城的军民用一支支利箭给予了回答,他们坚信大宋的援军一定会到来。

城外的元军已经失去耐心,他们估计城内已经断粮了。元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宋军限期投降,如再不投降,要“约日进攻”,可是城中军民的回答与过去一样,誓死不投降!到了这年的11月,元军重新发起了对神臂城的进攻,神臂城最后的日子到了。

东门和西南面的神臂门的是元军进攻的重点,守城的宋军饿着肚子参战,箭射完了就用擂木滚石,擂木滚石打完了,就把房上的瓦片砖头取下向云梯上进攻的元军扔去,战斗异常残酷。进攻神臂门担任主攻指挥的元军将领叫石抹不老,他的父亲石抹按只是契丹人,十年前就在马湖江与叙州军、泸州军作过战,战功卓著,病死后他的儿子按规定代领其军。刚刚接替父亲的石抹不老就在攻打嘉定的战斗中立了大功,这次在神臂城的战斗中,他还想着要立大功。那天下午元军发动全线进攻,石抹不老一手持盾牌一手持大刀搭云梯冲在最前面,他后面的敢死队也随后跟上。他顶住城上砸下的飞石,终于冲上了城楼,见宋兵就砍,一人“斩首五十级”,宋守城士兵奋勇顽强抵抗,才把其他上城的士兵杀退,留下石抹不老孤身一人也不敢恋战,退到云梯边纵身向下一跳,踩着云梯再来一个连环跳,坠落于地未伤毫毛,宋军见状大骇。

白天的进攻没有成功,元军在晚上又连续发动攻击。攻打东门的元军轮番开展夜战,城边的篝火把神臂城照得如白昼,城墙上如血一般火红。攻城指挥就是刘思进,他发誓要在今晚攻进城去救出自己的老婆。饿着肚子激战了一天的宋军再也无力防守了,城墙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宋军还在坚持。黎明时分,东门城破,元军打开城门,在这里攻打了近一年的元军蜂涌而入,与城中的宋军民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不知谁放起一把火,满城都笼罩在火海与浓烟中。

就在东门被攻下的同时,石抹不老指挥的攻城元军在箭矢掩护下,率领元军“蚁附以登”,终于攻下神臂门城门。城门被打开后,水军头目张万家奴引本部水军城门蜂涌而入,将在城门口坚持抵抗的二百多名守城士兵全部杀死。

天刚刚亮,另一支由秃满答儿率领的元军也突破了宋军在南门外的水上防线(相当于一段护城河)杀入城内。整个神臂城除西门因地势太险要元军未突破外,其余三座城门均被元军拿下,神臂城已经全面失守。

王世昌、刘雄、李都统看见元军破城就率部逐街逐巷与元军厮杀,不多一会刘雄战死,李都统(经查证,李都统名叫李从)受伤被俘,后来投降元军。

王世昌身边仍然在抵抗的宋军越来越少,此时天已经大亮,元军中有人认出了安抚使王世昌,元兵想立功蜂拥而至向他围来,还不住地呐喊:“活捉王世昌!”。王世昌带着残兵败将力图向东门杀出,但终因势单力竭全部战死在东门附近。最后时刻,眼看突围无望的王世昌拔出宝剑自尽。

呐喊撕杀声停止了,鼓角号鸣远去了,狼烟在化作焦土的神臂城上空渐渐飘散,唯有英雄的鲜血还在流淌,她将化作长江水涛声依旧,奔流不息???

从1243年余玠命知州曹致大开始筑神臂城到1277年王世昌遇难,神臂城存在了三十四年,神臂城的守城主将刘整和梅应春分别投降蒙古人,唯有王世昌成为英雄。

元军占领神臂城后,这里已经是残垣断壁根本不值得恢复了,两个月后元朝任命原泸州降臣赵金为泸州安抚使,泸州迁回旧址(现泸州市区)

如今,在神臂城西门外的绝壁石崖上,还有两尊雕像,一幅是“刘整降元”刘整象一小儿跪在忽必烈前;另一幅是“许彪孙托孤”。这两幅石雕应是元朝时泸州艺人所作,人们用最隐蔽的方式寄托对英雄的哀思和对叛徒的蔑视。为了避免统治者追究,民间上就讹传为刻的是“孙孙打婆,改州换县”这样使得这一文物保存下来。

元军集全川之主力,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打泸州。泸州之战的壮烈,并不亚于蒙宋之战中任何一个城市,在南宋已经分崩离析以后,神臂城的英勇抗战,其精神尤其可贵。但我们今天读蒙宋史的时候,人们却少有提及,这是对王世昌所领导的泸州抗战的不公。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记述泸州神臂城之战,是要希望人们记住泸州,记住王世昌。
 
(五)

还是有人不忘当年的英雄们,为了寻找神臂城而专门前往,下面是他们的记述----今天我和朋友去了位于泸州市东30公里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的神臂岩,上面砌有一个规则条石的大土堆,当地村民谓之万人坟。我和朋友走了上去,没有看见什么,我就询问过路的人,他们说这里以前有个较场。什么是较场呢?好像是中国古代点兵操武的地方。现在在万人坟的顶上村民种上了红芍,我们也看不出什么稀奇,于是顺着山路上去了。走上山顶已经是中午了,我们也不知道饿就继续走,约走了二十分钟,我们走到了泸州市政府为了搞旅游开发修的仿古城墙,长度约有几百米,宽两米,用条石彻成的。走到此城墙的末段,突然没有了路,城墙已经被人破坏,地上脚下全是乱石堆,要扶着边上才能走下去。走下城墙看到高大的石拱门,有一条小道从长江边通上来。我们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进,看前面没有了城墙,我们便往山下走。问一老农,蛇盘乌龟在哪里?“在山腰,一人家屋前”,老农回答。我们又走了半小时,听见一阵阵犬吠,在香蕉树下,蛇盘乌龟显示在我们面前。“蛇盘龟”其实是一块天然巨石雕凿而成一巨大石龟,上盘一巨蛇,蛇长数丈,石龟方圆一丈许,翘首望江,蛇头盘于龟背,下唇已缺损。由于年代久远,蛇盘龟已经严重风化腐蚀了,看不清非常模糊。离蛇盘龟不远,便是玄天观,传是玄天真人修行所在,香火旺盛时,有大小菩萨千余尊,今观已不复存在,仅仅原址上有一小庙,内有泥胎数尊,里面低矮潮湿,破败不堪。到此由于我们不认识路,我们只找到了蛇盘龟,万人坟,新城墙,和城门一道,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再逗留,于是我们下了山去乘三点的船,我们带着疲狈和失落离开了传说中的老泸州神臂城????

神臂城失陷的当天晚上,合江人民趁黑冒死偷运回王世昌的遗体葬于佛荫侧肖沟。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得知神臂城失陷后在狱中写了《泸州大将》诗凭吊:“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高人忧祸胎,感叹复唏嘘!”

1958年,肖沟建水库,王世昌墓已淹没在库区之中。水库面积380多亩,形成壮观的湖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佛荫镇开发旅游,改肖沟水库为将军湖。

在泸州失陷前,全川的形势已经进一步恶化。元东川军元帅张德润于7月攻破涪州,擒安抚程聪,10月万州被攻破,守将上官夔被杀。12月,梁山军袁世安以城降,咸淳府(今忠县)也被杨成安攻破,元军下一个目标就是重庆了。1278年元月,元各路大军汇集重庆,重庆之战再次打响。

此时两军的态势已经和一年前发生了很大改变,元军辖胜利之势勇气倍增,宋军接连丢城折将失望的情绪在不断蔓延,而且重庆已经是一座没有援助的孤城。

元军东川军和西川军为了重庆又合在一起,两军的相互配合是攻打重庆的关键,这次,忽必烈将攻打重庆的指挥权给了西川府的的不花。西川军是忽必烈的嫡系,东川军主要是原来蒙哥汗在四川留下的势力,忽必烈由于在篡夺蒙哥汗权力的过程中心中有鬼,对哥哥留下的这支势力一直怀有戒备之心。由于这两支部队的历史渊源,常常发生相互诋毁和不信任使战机延误。去年由西川军负责控制的泸州被张珏派兵夺回,造成西川军人心惶惶,西川行院副使忽敦不得不向朝廷报告:“所部军士久围重庆,逃亡者众,乞益军一万”。他希望增加一万军队哪里可能,江南战场正处于关键时期,这分明是找撤军的托词。西川行院还没有等到朝廷的回答,根本不给东川军打招呼已经全数人马回师向西,放弃重庆挥戈杀向泸州神臂城。东川行院得知西川行院撤了兵,也不愿单独围攻重庆,为了自己保存实力也迅速撤退,让眼看到手的重庆又还给了宋军。一年后,西川军解决了泸州,东川军解决了涪州、万州,两支军队又汇集到重庆城下,他们只好将双方的矛盾暂时收起来共同商讨破城之策。

经过两军会商,东川行院军汪良臣负责进攻重庆东、南两面,主要从陆路发动进攻。西川行枢密院不花率主力屯驻城西佛图关,另遣三军“一军驻城南,一军驻朱坪,一军驻江上”,主要负责从水路的进攻。

川西军副使李德辉向元军建议招降住守重庆的宋军,他认为宋军主将张珏为当时形势所迫,再许以高官就会主动放弃抵抗交出重庆城。元军的进攻部署还没有全部到位,同意了李德辉的建议。李德辉亲自对张珏书写了一份劝降书,派泸州降将原王世昌手下都统李从前往城内送降书。李德辉派出李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希望他去向张珏讲清楚泸州失陷的情况,以此增加张珏的心理压力。

招降书的大意是:你作为宋臣子,亲不如赵氏子孙,合州之地不过是宋之天下。现赵氏王朝已拱手将这天下奉送给大元了,你还在凭借穷山抵抗,而且以为自己尽忠职守,不也是太糊涂了吗?当然招降书还对张珏作了许多承诺????

李德辉之言其实也不无道理,只是各自的人生信仰不同就谋不到同一条路上。张珏阅书后一笑了之,断然拒绝了元军的招降。张珏不投降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一就是一个“忠”字,另一个源于二十几年对元军作战的信心。这二十几年来,张珏这位蜀中虎将参加或者亲自指挥的战斗数十次,胜多败少,眼下重庆城外这些元军,许多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向这些手下败将投降,这是另外一个字“辱”。眼下的形势张珏并不是没有看透,正是因为看透彻了才选择坚持抵抗,军人的职责就是血洒疆场。
 
(六)

看见城外频繁调动的元军,张珏想利用元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由于重庆三面环水,仅东南面是陆地相连,重庆城内宋军的水军力量太薄弱,要打只能从陆路出击。张珏派总管李义向广阳(今重庆东郊)一个元军的营地发动夜袭,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几百名宋军在在李义的安排下出城劫营,刚刚出城几百米,原来元军早已经有所防备,一支快骑突然出现在宋军的背后,截断了回城的后路。由于重庆是山城,城外有不少利于隐蔽的小山坡,这支元军就利用夜色掩护悄悄隐藏在一个小山凹下,看见宋军出击迅速杀出。宋军看见自己的背后突然出现一支元军大惊,立马往回杀来。这支元军也就几十人,在宋军的攻击下渐渐不能支持,能抵抗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是远处大批的元军闻讯已经杀过来。宋军一边和断自己后路的元军厮杀,一边大叫城上的宋军赶快开城门。黑夜中,守城的宋军看不清楚哪些是元军哪些是宋军,不敢开门放人进来,如果剩乱元军攻进城来,那可不得了。当大批元军赶到时,这几百名宋军只好拼死一搏、奋力抵抗,不一会便死伤过半,走投无路的剩余宋军只好向元军投降,无一人逃回。

天亮后,张珏在城楼上看见自己士兵被元军屠杀后留下的惨状悲痛万分,以后再也没有组织兵力在夜晚进行出击。看见城内军民的悲观气氛,张珏认为这样和元军耗下去也不是一个出路,决定要出城和元军决战,以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

2月的一天,雨夹着雪接连下了好几天终于停下来,城内城外还是泥泞一片。天阴沉沉的,从江面上刮起阵阵寒风让大地失去了生机。城内薰风门前却是人头涌动,几千名宋军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正在做出击前的最后准备,大家下定决心要狠狠打击这些猖狂的元军。队伍中一些士兵不知道是寒冷还是紧张有些哆嗦,但是队伍井然有序,斗志昂扬。一位宋军将领的令旗一挥,薰风门被徐徐打开,张珏领着一队骑兵率先冲出城外,其余的兵士或骑或步紧跟着也向城外冲去。

这是张珏精心布置的一次战斗。这些天元将也速答儿领几百名元军冒雨天天来薰风门挑战,张珏决定要灭一灭这些元军的威风。按照事先的布置,张珏亲自带精兵应战在薰风门前的元军,抓住机会消灭这一股元军。张珏料定元军会诈败,然后在宋军出击的路上实行攻击以断后路,因此张珏命张万领兵二千随张珏出城后在左路设防,命赵安也领兵二千出城后在右路设防,对意图攻击宋军后路的元军实行打击,另在薰风门口组织接应和突击的部队以作后备。

张珏亲自率领的突击部队也只有几百人,也速答儿看见张珏出城应战,果然虚晃一枪就败退。元军且战且走,张珏将计就计向着也速答儿穷追不舍,不一会就到追到了二里路外的扶桑坝(今重庆东)。

这时,张珏的身后传来元军进攻的呐喊声,张珏急忙回头向薰风门退去。也速答儿见张珏要跑,赶忙回军向张珏杀来。张珏心中暗喜,忍住马步看见也速答儿已近,回头挥刀向他杀去,也速答儿根本不料张珏会杀回马枪,慌忙举枪与张珏杀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没有占到好处,两军在扶桑坝大战起来。张珏这时已经是年过四十的人,从出击到杀回马枪已经消耗了不少的体力,逐渐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也速答儿在与张珏过招中,要不是躲闪得快,几次差点被斩杀于马下,心中已经胆怯。张珏看见机会,立马向前挥刀一击,也速答儿慌忙后退。趁这一短暂的机会,张珏回马退军,在也速答儿犹豫之中,张珏连人带马已经走好远,也速答儿害怕张珏再有计谋不敢追击。

元宋两军真正的战场是在薰风门两边展开的。右路军在赵安的指挥下刚好在小山坡上布置得当,大队元军已经杀过来。为首的一位汉人元将口中大呼小叫的冲在前面十分张狂,赵安命令弓箭手全部瞄准这位元将射击,一阵密集的箭矢向着这位元将飞去,只见他挥刀将飞箭纷纷挡在身前落下,身上穿着的铠甲还承受了几只没有挡住的箭,但是仍然看见这位元将身中四箭从马上落下来。元军的进攻因为主帅落马而停下来,赵安见状命令士兵出击向元军发起冲锋。元军拼死抵抗宋军的进攻,护住他们受伤的主帅往后退,后队更多的元军也向宋军冲击过来,两军混战在一起。

薰风门左队由张万指挥的宋军还没有布置好,元军就杀上来了。这里是一个长缓坡,元军迅速占领了高地处于有利地形,几位元军将领一起向宋军杀过来,势头很猛,一开战宋军就处于下风。张万指挥宋军奋力厮杀却不能抵挡住元军的前进,眼看左路的宋军就要崩溃,这时正好张珏带着从前面杀回来的突击队赶到,立即挥马向元军杀去,将元军的进攻给打退。

张珏看见城外越来越多涌来的元军,知道失去屏障保护的宋军不会占到便宜,只好命令传令兵鸣号收兵,宋军听见撤退的号令,慌忙向薰风门退来,引起宋军的混乱。张珏在城门口亲自指挥拼杀,才将大部分宋军撤退到城内,一些受伤落队的宋军被元军俘获。

这一战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后来得知那位中箭落马的元军将领就是元东川军主帅汪良臣,所幸身中的四箭都不在要害,汪良臣静养一个月后就康复了,让这个鹰犬躲过一劫。

虽然在战场上双方打了一个平手,但是对于能够得到源源不断补充的元军来说就是一场胜仗,对于城内没有补充来源的宋军只能算失败。经过这一战之后,张珏就紧闭城门不再主动对元军发起攻击,只依靠坚固的城墙来对抗元军。
 
(七)

战事的紧张让张珏亲自上前线与敌人面对面的拼杀,已经好多年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敌将亲自过招了。张珏在收兵处理完军务回到家已经天黑,带着一身疲惫刚刚走到家门口,16岁的儿子立在门口迎接父亲归来。儿子的问候声张珏似乎没有听见,他径直走到堂屋的太师椅上座下,陷入久久的沉思。

儿子过来把堂屋的灯给撑亮,又端来一盆火炉放在父亲脚下,不一会寒冷的堂屋已经暖洋洋。二夫人苗花儿端着一碗鸡汤过来放在张珏的案几上,看见夫君连身上的铠甲也没有脱下,帮忙把铠甲给脱下来,拿来一件披风给张珏披上。

18年前的那个苗花儿已经是近四十岁的妇人,岁月的流失并没有让苗花儿的风韵不在,她仍然是那么美丽,眉宇间的那股英气还是那么显眼,她用温柔的眼睛看着张珏,然后端起放在案几上的鸡汤对张珏说:“这是家里最后的那只母鸡,趁热把它喝了吧”。

张珏却低声对苗花儿说道:“拿酒来”!

“好,我今天陪你好好喝几杯,你先把鸡汤喝了,我去拿酒”,苗花儿说着转身离开。

男人在外面是英雄,但是谁知道男人内心的脆弱?重庆被围,这已经不是过去在钓鱼城的形势,那时城外有寄托,城内有信心,现在的重庆什么也没有。官兵的寄托和信心只依靠张珏去给他们建立,在官兵面前信心十足的张珏,只有回到家才能在苗花儿面前暴露他心中的苦痛。

苗花儿把酒拿来,再添了几个小菜与张珏对饮。她对自己的夫君是信任的,她不用去问今天城外战事如何,看见张珏的情绪已经知道个大概。两杯酒下肚身子还没有暖和,门外传来赵安的声音。

一阵寒气随着赵安涌进房内,赵安向张珏报告说:在太平门上守卫的士兵抓住两位企图趁黑夜从城墙上翻越逃跑的人,从他们的身上收出城内宋军的布防图,经审问此两人是“泰和”茶庄赵老爷手下的伙计,两名伙计供认,他们是按照赵老爷的吩咐出城向元军送情报的,赵安来请示张珏如何处置。

张珏听见这个情况感到很吃惊,他很了解这个赵老爷。赵老爷过去依靠朝廷做茶叶生意赚了许多钱,这几年四川战事一直紧张,赵老爷的生意一落千丈,但仍然是重庆的大户人家。由于赵老爷平时面善乐意施助,在重庆这个地方口碑很好,在重庆是有名望的绅士,赵安也感到棘手所以来向张珏报告。

苗花儿向张珏说了一个情况,两年前,赵老爷的儿子在从江南回四川的长江上被元军俘获,从此下落不明。赵老爷的儿媳妇和苗花儿同在重庆“后援会”做事,一次苗花儿向这位媳妇问到赵老爷儿子的事情,她支支吾吾的没有说出个所以然,苗花儿判断,赵老爷向元军送情报,一定是他儿子被元军俘获的原因。

张珏沉思一会后对赵安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任何元军的奸细都要受到严惩,这个赵老爷也不能例外。你今天回去再仔细审问那两个伙计,看他们还有没有其他什么背景,要把这两个人被抓的消息严密封锁,如果情况属实,明天再对赵老爷采取行动”。

张珏接着说道:“如果确实是赵老爷指使的,就把这个人投入大狱,没收他的全部家产”。赵安领命而去。

重庆被围前后,许多不好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重庆城内部分民众已经发生动摇。但是这次是威望极高的常胜将军张珏亲自领导他们来守城,加上一年前重庆被围困半年后还是取得胜利,动摇和怀疑仅仅隐藏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大部分军民仍然有着高昂的斗志。张珏就是他们坚持抵抗的精神依托,张珏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因此,要鼓舞大家的斗志,要增强大家的信心,每天有许多事情要做,这让张珏感觉好累。今天出城作战已经够累的了,晚上赵安又带来一个让他心累的消息,如果明天赵老爷真的被抓,连赵老爷这么好的人都能够成为蒙古人的奸细,张珏知道这对重庆民众的心理又会增加一种阴霾。每次和苗花儿对饮都能够消除张珏心中的累,这天晚上,张珏喝了许多酒仍然感觉很烦恼。

苗花儿拿出她很久没有弹过的琴,又唱起他们18年前在钓鱼城定情时的那首歌曲“夜风习习,苍穹迢迢,飞星摘月。亭台隐隐,泪花闪闪,云不再飘。千纸万笺,写不尽如许痴念;倾此宿愿,心曲悠悠待君归。你有否听到,我如此深情的低唤?无数个独对长灯壁影的深夜,你的举手投足总会印在窗前墙上,唤起所有尘封的柔情,伴我抵挡寒风冷雨的侵袭。多少个不眠的愁夜,我独呤自唱,在曲里词里,唱漫天飞雪,唱柔情绻绻,一声一调,都为你而来。”夜已经很深了,张珏和苗花儿尽情的放松在那个夜晚????
 
(八)

渡过两个月不平静的时光后,元军在坚固的重庆城下毫无进展,元军统帅不花想尽快有所突破,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重庆。4月底,他亲率元军主力由佛图关推进到堡子头(今枇杷山)一带,与重庆城隔山相望,并命令各路元军“大造梯冲”,加紧攻城。从4月到7月,隔三差五的要么重点突击一门,要么全面开花从所有的方位攻城,给重庆的宋军不间断的施加压力。元将石抹不老负责指挥重兵昼夜不停的围攻太平门,汪良臣负责围攻镇西门。元军无论攻击多么凶猛,均被宋军顽强抵抗,使元军的企图不能得逞,在城墙下、城门前留下累累尸骨,但是宋军的伤亡也很惨重。

与此同时,元军也从水路加紧进攻,在数次的战斗中,宋军嘉陵江中的战船被塔海帖木儿部击破,重庆张珏的水军被消灭殆尽,重庆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双方从攻城初期的势均力敌变成重庆宋军的势单力薄。所有守城部队最害怕的粮食也出现问题,随着城中粮食逐渐耗尽,城内部分将士产生动摇。

7、8月份的重庆天气酷热,元军暂时减少了对重庆的进攻。虽然战事不多,城内宋军的减员却仍然不能停止,张珏和部将苦思却不能破除这种困境。都统赵安忍耐不住,向张珏请战:“与其在城内被困死,不如出城和元军拼杀,求个鱼死网破”。

张珏苦于无其他办法只好同意赵安出城挑战。9月初的一天下午,赵安领500宋军出镇西门向元军发动自杀式进攻,在夕阳残血的映照下,500勇士忍着饥饿,抱着必死的信念向元军发起攻击。已经在帐篷里躲避酷暑两个月的元军看见这么一群宋军不顾死活的要来较量,兴奋的像猎人扑向猎物一样的向着宋军冲去,数千名元军从四面八方团团围住这几百宋军进行绞杀。壮烈的战斗在镇西门外的一个小山坡边进行着,张珏在城门上远远的望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元将也速答儿如入无人之境,三次杀进宋军阵营冲杀,死在他刀下的宋军无数。悲愤的赵安骑马左冲右突,身边的宋军却越来越少,自己也负伤血流如注,只能自己奋勇杀出一条血路向城内退去。元军抵挡不住这位不要命宋将的拼杀,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安一人退入城内,留下的宋军不一会就被元军消灭干净,镇西门外的那个小山坡已经被勇士们的鲜血染红。

无论城内情况怎样,张珏每天都准时来到帅王府公干,处理千头万绪的军政事务。在11月初冬的这天早上,张珏刚刚进入堂中还没有座下,赵安一个人蓬头垢面的来到府上,眼睛充满血丝,看得出这位爱将昨天晚上又是一宿未眠,张珏心痛的急忙叫人给送上茶水。

赵安却怀着一种奇怪的表情叫张珏身边的人退下,平时赵安可不敢对张珏的手下指手画脚的,张珏看见赵安异样紧张的表情没有说话,只是装着若无其事的座在椅上看着赵安。

赵安看见身边无人,却发呆的站在那里说不出话,堂内的气氛一下感觉很尴尬。张珏哈哈大笑一声对赵安说道:“座、座、座,座下来说,有什么想法给大哥说说,你我两兄弟不要这么客气”。张珏已经感觉到赵安今天情绪的不同,就鼓励赵安把心中的话倒出来。

“大哥,我们投降吧!”

赵安鼓足了勇气终于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了,他不用再说什么理由,对于重庆目前的状况,赵安知道张珏比自己更清楚。说完这一句话后,赵安刚才那种颓废的表情没有了,长期睡眠不足又营养不良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红光。他知道这一句话对自己对张珏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但这又是一种希望。多少年来和张珏一起拼死拼杀换来这样的结果,他认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也对得起朝廷。因此,当真正做出“投降”决定时,赵安已经没有了那种内疚,只感觉到一种解脱,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让自己紧张又激动,他拿不准张珏是不是同意他的决定,他要让自己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信心,他怀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座在凳子上挺直了腰望着张珏。

张珏已经感觉到赵安要对自己说什么,但是当“投降”两个字真正从赵安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张珏仍然感觉到一种愤怒。他站起来走到赵安身前怒目看着自己的这位爱将,又一言不发的走回自己的椅子上座下来。张珏看着直直望着自己的赵安,突然感觉有一种愧疚,自己手下的这些兄弟,这么多年跟着自己打打杀杀,自己却没有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少的兄弟已经血染疆场。但是让张珏更感到痛心的是自己最信任的爱将居然也想要投降,两个月前,赵安还亲自杀死了几个动摇军心鼓动投降的士兵,现在连赵安也想要投降了,张珏座在椅子上突然感觉一阵眩晕,他控制自己的感情,努力站起来用手指着赵安说道:“你给我听好了,我张珏从生下来起,就从来没有半点投降的心思,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今后你再给我说投降两个字,别怪我大哥无情”,说完向赵安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赵安听见张珏这样说,身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下子变成刚来时的那种颓废,从凳子上慢慢站起来退出大堂。

张珏也知道重庆的日子不多了,他把自己的家人全部搬的帅王府居住,加强了帅王府一带的防卫。每天和疲惫的守城宋军转战于各个元军攻击的要点,在城墙上亲自挥刀舞剑拉弓杀敌,给坚持抗战的士兵们以信心。他在各个场合告诫守城的军民,张珏要与重庆共存亡,重庆在张珏在,重庆不在张珏不在,使坚苦抗战的重庆军民得到鼓舞。

进入12月,重庆的状况已经更艰苦了,城中的粮食已经彻底断绝,元军的进攻有增无减,一天夜晚,都统赵安与帐下韩忠显开镇西门降元,元军从镇西门涌入城中,将张珏的帅府团团围住。

张珏得知镇西门破,欲取鸩酒想自杀。苗花儿发现张珏的举动,掏出长剑将鸩酒打碎,张珏自杀不成只得出府率亲兵与元军巷战。苗花儿叫出自己与张珏所生的儿子,叫他自己趁乱自谋生路逃生,然后叫出张珏的大夫人向着张珏与元军激战的方向冲去。

张珏领着亲兵与元军激战,进城元军不熟悉城内情况,加之天黑,张珏领着家人和一部分亲兵退守到江边并夺得小船一艘,元军随后也赶到与张珏的亲兵杀在一起。危机时刻,亲兵头领把张珏及家人架上小船,命令船公开船顺长江而下奔夔州而去。张珏死活不愿意离开,亲兵头领跪求张珏离开以保住恢复大宋之根,苗花儿也以图东山再起为由安慰张珏,混乱中船公已经撑竿开船将船行驶入江中。

眼看仍然在夜中苦战的重庆宋军,张珏只率得几个亲随及家人乘船顺流而去。船开不久,张珏为自己不能死于重庆而后悔,用手中长刀猛砍舱底想举家自沉,被船工和亲随夺去长刀扔入江中。张珏又想跳江自杀,被苗花儿所挽持不得死。第二天天亮时,张珏所乘船行至涪州被元水军万户帖木儿擒获,张珏被俘。
 
(九)
 
 
重庆的陷落,意味着南宋最后一个拥有置司级别的地方政府落入蒙古人之手,元军以对全城军民军屠杀殆尽完成了对南宋所有二级政权城市的占领。

张珏则被元军押解京师,在路过安西(今西安)赵老庵时,张珏过去的一名老友前来探望,这位老友对张珏说:“您为宋室尽一世,以报国家。今日行至此处,纵然能不死,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张珏闻言颔首。待老友走后,趁元兵看守不备,张珏解下弓弦,自缢而死。此说法来至《宋史?张珏传》中的记载。这一说法从张珏在重庆沦陷时一再自杀的举动来看似乎没有疑点,但是《元史》、《昭忠录》、《万历合州志》等史料中虽然对张珏被俘后有不同的说法,却都找不到张珏自杀之说,更没有记载张珏投降。《宋史》中描述的张珏自杀过程也有很多疑点,一位重要的“战犯”在押解途中哪里会让人随便去探访?怎么能够有自杀的工具弓弦?我认为张珏在押解途中根本不会有自杀的机会,既然不是自杀又没有投降就只能是他杀。张珏是谁杀死的呢?研究史料应该是这样一个结果-----张珏被俘以后誓死不屈,拒绝一切诱惑,正像忽必烈一再劝降文天祥的过程一样,达不到目的后就不得不杀之。《昭忠录》中记载是泸州神臂城被宋军收复后被杀的叛将梅应春之子梅国宾为报父仇在途中找机会杀死了张珏,本来梅国宾这位小人物是无权随便杀朝廷重犯张珏的,只是元军看张珏根本没有投降之意,只好假他人之手来除掉张珏罢了。

史家在论宋史时称宋亡有三杰,即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一直没有张珏的地位。其实张珏在南宋后期的作为并不亚于宋亡三杰,尤其克服困难,出奇制胜,坚忍不拔之精神难能可贵。只是张珏起于行伍,出于裨将,处于边陲,不如三杰名气而已,这对张珏是很不公正的。明代合州翰林邹智说:“向使无钓鱼城,则无蜀久矣,无蜀,则无江南久矣。宋之宗社,岂待崖山而后亡哉!”张珏之功确是关系南宋之全局。

文天祥在得知张珏之死甚感叹,作《悼制置使张珏》诗云:“气战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灭,功业竞何如?”

在重庆之战的后期,西川军主宰了对重庆的进攻,无所事事的元川东军部分主力就撤离重庆把合川钓鱼城给围困起来。钓鱼城是四川宋军最后的一个阵地,更是四川军民数十年抗元的一个精神堡垒。随着襄樊失守,东南陆沉,川西南嘉定、泸州沦陷,川东重庆告急,钓鱼城的军事形势就日益紧迫了。张珏任四川制置使前往重庆上任后,王立代张珏任安抚使兼知合州负责守卫钓鱼城。从全川各地逃避战火的灾民蜂拥而至,加上原来钓鱼城内的军民,城内一共居住了十多万的灾民,把钓鱼城给挤得满满的。王立对前来投奔的灾民与当年王坚的政策不同,王坚只是选择性的允许部分灾民进入城内,王立对要求进入钓鱼城避难的所有人都不拒绝。在四川抗元战争的后期,战乱使幸存下来的四川人已经不多了,有史料记载,在南宋末年的四川人口已经从战前的1500万减少到80余万人,除部分人口逃亡到邻近的贵州、云南以外,大部分是死于战乱和饥饿。仅仅一个钓鱼城就容纳了十七万人,这对逃难的灾民是一种庇护,但是对钓鱼城的坚持抗战是非常不利的。无论是泸州之战还是重庆之战,最后都是失败在弹尽粮绝上。要支撑一个十多万人口的堡垒和蒙古人打仗,王立在开始的时候就为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无论铜墙铁壁的钓鱼城有多么坚固,城内可以种植的土地只能供2千左右人食用一年,只一个粮食问题就会让钓鱼城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东川行院围城之兵在重庆处处受到西川行院的节制,如今在钓鱼城下可以自己作主决定一切了,他们气势汹汹的成天在钓鱼城下向守城的宋军挑战,口口声声要夺下钓鱼城,屠杀全城军民为“宪宗”皇帝报仇。元军根据攻打泸州和重庆的经验,在围困钓鱼城时并不发动进攻,每天只派人在城墙前进行挑衅,打击城内军民的斗志,等待城内粮食殆尽时再采取进攻。

钓鱼城内的状况与20年前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齐心协力共同抗元已经变成一种无奈的抵抗,与东川军多年的宿怨只有选择拼死抵抗一条路,投降是死,不投降总还可以求得暂时的自保。但是城内也混入一些不良之徒,其中还有不少元军的奸细,经常在人群中散布悲观情绪和投降言论,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城内民众的情绪越来越混乱。面对这种状况,王立座立不安,为了安定人心,也为了让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向全体军民发表讲话:“我深受国恩,城外是一群凶残的敌人,只有坚持抵抗才有我们的出路。我本人已经做好以死报国的准备,但是我不能只顾自己而置大家于不顾,因此我请求大家处变勿惊,不变不乱,只要我在一天,我保证大家不受到屠戮”。说到最后,他哽咽的落下几滴泪水,王立的一席话赢得了大多数守城军民的信赖,他们明明知道随时都会风云突变,血肉横飞,但是只有严守城防,静观以待。
 
(十)

对全城军民暂时的镇定剂并不能镇定自己。深夜,冷月如钩,城上号角如泣如诉,围城元军在城下灯火通明,熊熊火光之处,像张着的巨大血盆之口,随时可以吞噬整个钓鱼城。王立在房间内绕了一圈又一圈,叛臣、降将、屠城、杀头,老弱妇幼的哭声,士兵的咒骂,敌人的咆哮???,交织在王立的脑海里不能平息,使他困惑、彷徨。

熊耳夫人轻轻的从侧门出来,她关切的对王立说道:“你也太累了,去歇息了吧”。王立转过身来呆呆地望着她,像从来不认识她似的。熊耳夫人发现这是王立素来不曾有过的表情,在全城军民的生死关头,他心情的痛苦是必然的,以前常常看见开朗豪爽的王立今天像是变了一个人,白天的沉着冷静看来都是装出来的,现在的王立无依无靠,大宋已经不知在何方,大哥张珏被围困在重庆城自身难保,熊耳夫人似乎成了唯一的依靠和信赖。

这个熊耳夫人是何方人士需要向各位交代一下,前文中记述到,张珏派赵安、王立等与泸州义士刘霖在1276年6月收复西川军住守的泸州神臂城,杀守将熊耳、宋军叛将梅应春等人,俘元将眷属多人,泸州在失守一年后又重新回到宋军的手中。当王立带兵攻入熊耳住处时,熊耳听见动静刚刚起来,到门口迎面碰见杀进来的王立,王立看见一位蒙古军官衣冠不整的提刀往外冲,举刀就把惊魂不定的熊耳脑袋给砍下来。前面堂屋内传来女人的尖叫声,王立闻声往堂屋走去,在士兵手中的火把照耀下,看见一位美妇座在床上用被盖裹着身体在那里瑟瑟发抖。美妇看见一位将领进来,用一种哀求的眼光看着王立。一位士兵请示如何处置这位蒙古将领的老婆,王立挥手叫屋内的士兵全部退出去,点燃屋内的蜡烛,床上的美妇情绪逐渐安定下来。只见她从裹着的被盖中伸出一只手,理了理自己凌乱的头发。裹着身体的被盖滑落一角,美妇那雪白的手臂和酥胸暴露出来,让王立看得心猿意马,这样美丽的女人,他是舍不得杀掉的。为了打破屋内的紧张空气,王立询问这位美妇姓什么?美妇转动那大眼睛轻声柔柔的回答自己姓王,其夫牛乾原是宋军川西巫堰寨守将,蒙古军破寨时其夫战死,被蒙古将领熊耳霸占为妻。

这位熊耳夫人极其聪慧,在短暂的紧张之后,听见士兵呼叫的这位宋军将领姓王,脑子里立即想起前不久夫君熊耳给她讲述的破巫堰寨杀守将牛乾的事来,也把自己的姓氏改成王姓,眼不跳、心不慌的立即给王立编织了这么一个故事。

王立听见熊耳夫人的故事,更是心生怜惜,叫她起床穿好衣服,然后出门吩咐手下将这位夫人带往钓鱼城,自己领兵往泸州城内其余仍然在抵抗的元军杀去。

回到钓鱼城后,王立心中放不下这位熊耳夫人,每见她的佳容绝貌已经不能自持,再念及同是阵亡宋将家眷,把这位熊耳夫人当成座上宾来对待,甚至还想将熊耳夫人纳妾。为但儒家有训“同姓不得成婚”,就以兄妹之名义收留她在自己家中奉待自己的老母。不料,熊耳夫人与自己的糟糠之妻相处不好,待张珏前往重庆就职后,便将义妹安排在自己的帅王府内居住,让这位美妇成天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一来二往的,王立为熊耳夫人的美丽所折服,也为这位义妹的智慧所折服,双方关系慢慢变得暧昧,到后来已经将熊耳夫人当美妾宠养在府中。

钓鱼城重新被围困后,王立以战事紧张为理由,干脆告别老婆从家里搬到帅王府居住,实际上成天和熊耳夫人厮守在一起。

这位熊耳夫人有何魅力让王立如此着迷?

这事还要再从头说起。川西军副使李德辉的母亲姓宗,熊耳夫人是李德辉舅父的女儿,他们之间是表兄妹关系。熊耳夫人比李德辉小十多岁,熊耳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受到这位表哥的照顾,相互关系很好。李德辉自幼聪慧,学识渊博,受到忽必烈幕僚刘秉忠的青睐,就将这位小兄弟推荐进入忽必烈的幕府,成为王子忙哥刺的师傅。熊耳夫人长大一点后,有一个在蒙古朝廷很风光的表哥,就经常找机会进入王子府去拜会自己的表哥,也为自己的表哥送一些自己的手工活路,连表哥的鞋子都由这位表妹给承包了。

熊耳夫人从小长得乖巧美丽,跟着自己的表哥也学得知书达理,在王子府中受到大家的喜欢,连王子忙哥刺也喜欢这位汉人姑娘。后来由王子作媒将自己身边最信任的卫士熊耳介绍给她作丈夫,后来熊耳出王府单独带兵打仗,被赐为千户,成为泸州城的副将,却不料在泸州丢掉性命,让熊耳夫人年纪轻轻的成为寡妇。

熊耳夫人从小见多识广,现在成天面对杀夫仇人王立的纠缠,她完全能够应付自如。从王立在泸州进入她的房间开始,她就已经轻松的抓住了王立的心。可怜的王立这位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的战将,在失去所有的依靠以后,已经把这位义妹作为自己目前唯一的依靠和信赖就是这样来的。

熊耳夫人看见魂不守舍的王立,知道这是有求于她,每当王立拿不定主意时,都要向她请教,一年来已经是他的一种习惯,于是她装着不理解的样子不理他。

突然,王立在她面前双膝跪地,一双手紧紧抱住她的大腿,并把头贴在她的腰间,口中喃喃地哀求说:“你救救我吧,救救我吧”!熊耳夫人知道这不是他情欲的冲动,是痛苦中向自己的亲人求援,要求得到安慰。男人在脆弱的时候,要么一个人自己承受,要么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倾诉。于是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发,抚摸着他多日不曾修理过的面腮,然后捧着他的脸,脉脉望着他说道:“你要我做什么呢?起来吧,这样可怜巴巴的样子让别人看见会笑话”。王立并没有拉动身子只是急切的说:“你答应我吧”。她实在磨不过他,不由嫣然一笑回答道:“就答应你吧,你起来呀”!他立刻站了起来,楼住她的腰肢,把脸偎在她的脸前,像两个初次拥抱的恋人那样急切,她也只好让他亲热一番。可是不久,她却感到心烦意乱,全身痉挛。每次和王立亲热时,她总是有这个感觉,她推开了他,伏在桌案上抽抽噎噎的哭起来。
 
(十一)

她想起这两年来从泸州被俘上钓鱼城,他名义上以兄妹待她,实际上成为他的姘妇。虽然她也府顺承欢,形同鱼水,却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尤其是丈夫熊耳的幽灵时常在她的身边,耳朵里经常听见他的声音:“你不能同杀死你丈夫的人狗合在一起”。她也试图拒绝和阻止王立对她的亲热,但每次都是那么无力。一位寡妇也渴望爱,她已经感受到王立对她的爱是出自真心,能够这样真情相爱让她无法拒绝。若离若合的这种关系反而让王立欲罢不能,使他们的关系蒙上一种诗情画意,成为相互生命的依靠。从另一方面来看,泸州被张珏重新收复以后,那些留在泸州城内的元军将领家眷后来没有一个活着出来,王立收留自己也是她的救命恩人。熊耳夫人两年来始终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矛盾复杂的情感中,在又爱又恨中以身相许。

看见伏在桌上抽噎痛哭的熊耳夫人,王立有些不知所措,她常常表现出冷漠中的渴望他已经习惯,使他从来没有随心所欲的占有过她,这位女人今天在自己面前柔弱的啼哭反而让他唤起了一个男儿的气概。他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背说道:“算了,算了,我不需要你帮我什么忙了,你一个女人家,也不能帮我什么忙,快别哭了”。熊耳夫人进入钓鱼城后,今天还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哭泣。

熊耳夫人抬起头擦干眼泪,似怨非怨地对王立说:“你既然跪着求我救你,我还非得帮你的忙,就看你能不能听我的”。

“我不是真的要你帮我什么忙,只是???”王立有些不好意思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你认为我不能为你做什么吗”?熊耳夫人停顿一下,站起来对他又说:“你知道我姓什么”?

“你不是姓王吗,现在是我的妹子呀”。

熊耳夫人诡异的微笑一下说:“今天我就实话告诉你,我本不姓王,我姓宗,是安西王相的妹子”。

她的话王立大吃一惊,他相信这个时候熊耳夫人不会对他乱说,他不敢相信这个让自己魂不守舍的人竟然是李德辉的妹子,他感觉自己已经惊出一身冷汗,他突然感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羞辱和愤怒,但是他希望得到真相,他强忍住自己的情绪要熊耳夫人一一对他说清楚。

熊耳夫人看见了王立情绪的变化,她不为所动从容的对他说道:“我本来想把自己永远隐藏下去,但是我为了你,也为了钓鱼城的百姓,我豁出去了,把自己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诉你,等我说完后,要杀要剐随你便”。

接着,熊耳夫人向王立诉说了她和李德辉的关系和过去的一些事情。然后话题一转她又说道:“我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国家大事。但是我自从到了钓鱼城,特别是和你亲近以后,知道了汉家人要维护咱汉家人,我很敬佩钓鱼城的抗元英雄,更痛恨元军对咱们汉人的杀戮,如果钓鱼城破,我同样不能幸免。但是现在我们在钓鱼城的抵抗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我看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对于东川军,他们残暴成性,反复无常,我们绝对不能向东川军投降,要投降也只能向西川军投降。过去常常听见表哥向我们讲他如何劝说王子放弃屠杀政策,以德得天下,虽然我不太懂这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知道我的表哥绝对不是一个乱杀戮的人”。

说着熊耳夫人用她的双手抓住王立的一只手说道:“你可以派人与李德辉联系,如果他能够保证全城军民不被受到杀戮,我们就向他投降,如果不能得到保证,我们就誓死抵抗,到那时,我会与你一起和这些元兵战斗在一起”。

听见熊耳夫人这样说,王立凝重的脸逐渐舒缓下来,今天白天夜晚发生的事情让他感受到无比的沉重,熊耳夫人的故事更让他不知所措,他狠狠的抛开熊耳夫人抓住自己的那双手,一言不发的冲出堂屋回家去了。

第二天已经到中午他才来到帅王府,他叫人通知手下李兴、张鸽来帅王府密商要事。虽然昨天晚上王立怒气冲冲的夺门而出,但是经过一夜的苦思,他还是无奈的同意熊耳夫人的意见,因此叫来手下人一起商量如何行事。他叫人去请熊耳夫人出来一同协商,不料,熊耳夫人却闭门不出,不领王立的情面,无论怎样呼唤熊耳夫人,她总是不露面,熊耳夫人肯定对昨天晚上王立摔手回家去抱老婆还在生气。李兴、张鸽看见这种状况不知究竟,王立当着手下的面也不好发作,心烦意乱的对两人布置任务,要两人各领6名兄弟分别前往成都西川府去走一趟,去干什么他也说不清楚。等了一会,李兴、张鸽看见王立还座在那里发呆,只好主动向王立拱手报告说:“我们前往成都刺探情报,一定完成任务,尽快赶回来”。手下把成都之行理解为刺探情报,王立觉得这很好,以便下一步相机行事,就挥挥手让他们离去。

李张二人走不同的路线,还没有到达成都就分别被元军俘获,李德辉得到消息叫人把李张等12人押往成都,并没有加害人于他们,而是专门为王立书写了一封劝降书要李张他们送给钓鱼城的王立。劝降书仍然是过去写给张珏的内容,只是情意更深,用词更切。

李德辉兄妹二人虽然多年没有见面,但是都在为王立做同样一件事:“劝降”。
 
(十二)

李张二人在回钓鱼城的路上,得到消息重庆城已破,张珏下落不明。当他们将李德辉的书信和重庆城的消息一同带给王立时,王立在战与降的犹豫中似乎已经痛苦的作出决定,钓鱼城投降!

在李张两人离开的日子,王立与熊耳夫人已经和好如初,在战乱时代,男欢女爱不需要那么多过场。王立拿着李德辉的劝降书,急匆匆的到熊耳夫人房内去商量如何向西川军投降的事情。

一些得到消息的军民围在帅王府前群情激奋,城内希望投降和要求坚持抗战的军民已经成为势不两立的两派,双方争吵的嘈杂声不时的传进帅王府,但这已经不影响王立的最后决定了。

熊耳夫人看见表哥的劝降书很激动,为了打破王立留在心中最后的障碍向王立劝说道:“如今赵宋的江山算是完了,良臣择主而仕,良禽择木而栖,比你职高位显的宋官都纷纷投降了,你不投降还有什么出路”?她对王立一直犹豫不决的心情十分了解,她接着说:“你也可以选择王世昌和张珏的道路坚持抵抗,但这需要全城军民的牺牲来成就你的一世英名,你忍心这样做吗?如果你选择誓死抵抗,城内会有多少军民愿意和你一起战斗呢”?

王立有些激动的回答道:“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宁愿选择战死,为了十多万城内的军民,我不惜留千古骂名,束手作蒙古人的阶下囚。即使李德辉能既往不咎,而围城的川东行院之军那能放过我,我死不足惜,但全城军民岂能无辜受害,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熊耳夫人撒娇似的对他说:“我不要你死,我要表哥亲自保证你和全城军民的安全,我相信我表哥一定能够做到”。说着扑向王立,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王立毫无心情与她温存,他慢慢的松开手臂,终于决定按照熊耳夫人的方式选择投降是最好的结果。于是,由王立口述,熊耳夫人起草了一份降书。投降书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李德辉亲自到钓鱼城来接受投降,二是保证守城将士和百姓不受屠戳。只要能够达到这两个要求,见到李德辉钓鱼城就开城门投降。

为了使安西王相确信,也为了给表哥传递信息,熊耳夫人还按从前为李德辉做鞋的样式做了一双新鞋,附上家书一封,然后用蜡丸将降书和家书一并密封,王立派儒生杨獬带往成都川西行院。

李德辉看见王立的降书非常高兴,四川最后一个抗元堡垒要投降了,多年不知音讯的表妹也找到了,于公于私都是喜事。李德辉为杨獬发放一个特别通行证,让他立即回合州告诉王立,完全同意他的要求,一面作准备动身到合州钓鱼城受降。

几天后,李德辉亲自带了500人的一支队伍到达钓鱼城,他以安西王相兼西川行枢密院副使的身份向围城的东川行院主帅汪良臣协商受降事宜。汪氏一家三代为蒙古人的兴起鞍前马后,在宪宗皇帝时代一直是御前先锋,威风凛凛,到了忽必烈时代,汪氏家族再也没有过去的风光,在攻打重庆的战斗中处处受到节制,内心憋着一口气才转战到钓鱼城。如今,眼看钓鱼城就要得手,可以报当年的杀父之仇,西川军李德辉又跑来插手,汪良臣再也忍耐不住,断然拒绝李德辉的要求。
 
(十三)

汪良臣派兵把李德辉来到的500人给限制住,不与李德辉见面。但是第二天,汪良臣在手下的劝阻下,慑于李德辉的身份不得不面见李德辉。汪良臣讥讽李德辉说道:“年前在攻打重庆的时候,你说要劝降张珏,结果扫兴而归,大家是给了你面子的,重庆最后还是依靠武力来解决。王立是张珏的心腹,比张珏更狡猾,承认投降,不过是引诱你西川军过来和我们东川军引发内乱好乘机行事,以求得苟延残喘,岂可轻信”。

李德辉拿出王立的降书让汪良臣看,说道:“合州过去由于重庆尚存,故持而抵抗,今重庆已陷,势成孤绝,投降是必然的,不容你怀疑”。

汪良臣沉凝一会对李德辉说:“钓鱼城唾手可得,是战是降由我东川行院决定,与你西川行院无关,请王相还是不要干预,你这样行事完全是为了夺人之功”。

李德辉针锋相对的说道:“我来不是要抢夺你们的功劳,而是为了存活一城军民。我耽心你们以王立曾经抗击过宪宗皇帝为罪名,以遗诏为理由,屠城劫掠,以遂私欲,这是当今世祖皇帝所深恶痛绝的。无论你汪帅如何反对,钓鱼城由我受降不容置疑,谁再干涉死路一条”。

李德辉一个西川军副帅,怎么敢对东川军的主帅如此狂言,这还要对李德辉的身份再作一个介绍。

1275年秋,元军第一次围攻重庆却久攻不下,忽必烈于是派李德辉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四川视察,后来由于泸州失守四川战局出现反复,忽必烈就把李德辉留在四川,被任命为西川行院副使。李德辉和许多忽必烈的幕僚一样,以汉人身份投奔蒙古人除了求得仕途的发展外,最大的理想是希望改变过去蒙古人肆意屠杀的政策。忽必烈为了得到天下,也确实逐渐在改变,由过去的“凡城邑以兵得者悉坑之”的政策,改变为凡是降归的军民“有去逆效顺,另立奇功者,验等第迁赏”。这些汉人投降者包括李德辉之流,看见在自己努力下保护了不少汉人免遭杀戮,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当“汉奸”的理由就更充分了,更加卖命的为蒙古人效劳。由于李德辉还是皇子忙哥刺的王相,皇子是忽必烈任命的安西王,掌握着节制陕西和四川的军政大权,皇子不在四川的情况下,李德辉这个王相兼忽必烈钦差的权利是很大的,可以代行安西王之职责,按自己的理想行事。所以李德辉作出决定后,汪良臣再不情愿也不敢阻拦了,只好放李德辉一行进入钓鱼城。

杨獬从成都带回消息后,钓鱼城内欢呼雀跃,他们看见了生的希望。在被围困几个月后,城内已经断粮,每天都有人死去,现在苦难即将结束,他们把熊耳夫人当作救命恩人。有人在城墙上竖起降旗,东川围城之军不知究竟,想进入城内受降却又吃闭门羹。今天,熊耳夫人在城墙上看见自己多年未见面的表哥向城门走来,立即开城门迎接,王立带领军民在城门口列队迎拜。

李德辉入城后宣布了投降赦罪政策,并对军民表示了抚慰,军民无不额首称庆。李德辉还从城外调粮食入城救济,然后命令全城军民齐动手,将存在了36年的钓鱼城给拆除掉以免后患,这座英雄们用鲜血浇筑的城市就这样给毁灭殆尽了。

两年前王立从泸州带回来一个女人,正是这个女人促使了钓鱼城的投降,让这座英雄之城以投降来结束它的使命,却使当时十多万军民免于被屠杀,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至今仍然让我们争论不休。

这是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的事情,同月张世杰之军败于崖山,二月陆秀夫率其妻子负幼帝赵投海死,宋室宗社到此彻底完结,江山又换代了。
 
(十四)

王立投降后故事并没有完结。由于元东、西川军之间怨恨甚深,王立向西川军投降狠狠的羞辱了东川军一番,更加剧了两军的矛盾。钓鱼城投降后,天下太平,李德辉就调出四川,回到关中安西王身边去了。李德辉走不久,东川行院就不顾李德辉原来对王立的处理,将王立逮捕投入死牢,并向元世祖忽必烈奏请诛杀,而且还隐瞒事实真像,控告李德辉越权妄干,夺功讨好。忽必烈得天下以后,对杀一个降将根本无所谓。东川军还鼓动一个投降的宋将叫李琼的向朝廷控诉王立杀了他妻子,抢夺了他的财产,要求蒙古人为他作主偿命赔财。忽必烈见此奏折,就批示同意诛杀王立。

在这之前,安西王忙哥刺王子奉命正在领军进攻汉北,与回程的李德辉错过,不知道合州已降。他在路途上惦记着合州之事,直接从军中发出赦令,命幕僚姚枢带赦令到钓鱼城招降王立,如果王立愿降可以免罪,仍然可任安抚之职。当姚枢赶到合州时,正看见东川行院一帮人将王立绑上刑场准备问斩。姚枢问明情况后急忙拿出安西王的赦令,要求东川行院刀下留人。一边是皇帝的诏令要杀,一边是皇子的赦令要放,都是朝廷的指示,这下东川行院没有人敢拿主意。本来在杀王立上东川行院心中就有鬼,如果执意把王立给杀了,以后皇子追究下来谁也脱不了干系,王立就这样暂时把命给保住了,被另囚候处。东西两院为了王立都各自再向忽必烈上奏请示如何处理,两院的奏章同时到达朝廷,元中央枢密院袒护东川行院,只将东川行院的奏章上报给忽必烈。

正好西川行院因另外重要的事情派都事吕端善向忽必烈送奏章,他刚刚到京就听说了东川行院要求诛杀王立的消息,就立刻去找太史院事许衡周旋,许衡又介绍吕端善去见当时的大都留守贺仁杰,贺仁杰根据吕端善报告的情况,当夜进宫详详细细地向忽必烈作了口头禀报。忽必烈听过以后大发脾气,他对王立的死活并不关心,只是气愤东川行院为了诛杀王立,隐瞒许多事实真相。从他夺取宪宗皇帝的宝座以后,一直不动声色的利用机会打击原来蒙哥汗的势力。幸好他还没有看见枢密院送来的东川行院要求诛杀王立的报告,他对贺仁杰说:“前次朕传令杀王立已经过去好久了,现在要改变也来不急了,就让哪些胡乱报告的人去死吧”!忽必烈叫来枢密院的主事进行当面斥责,要他立即起草杀人的御指。枢密院这才急忙把西川行院要求免杀王立的报告呈上,说是刚刚收到的。由于贺仁杰的出马,使王立的事情有了转机,枢密院立即下达了皇帝诏令,要王立上京朝圣。

王立得圣旨入京以后,忽必烈赦他无罪,并按照西川行院的意见,授以王立合州安抚使之职,王立化凶为吉,从此东川行院不再敢为难王立。王立知道自己死里逃生的过程后,对许衡特别是贺仁杰感动得如再生父母一样敬重。

王立最大的救命恩人是李德辉,至元十七年(1280年)李德辉这个招降专家在招降了西南夷罗施鬼国(现贵州境内)的叛乱后一命呜呼,年63岁。王立闻讯后率合州吏民遥祭,哭拜甚哀,并派出百人为代表到兴元护丧。

日生星在想,王立这个人为了投降,按现在的话说一直有贵人相助,前有熊耳夫人、李德辉,中间有姚枢,后来有吕端善、许衡、贺仁杰等等,命好得很啊,这是一种宿命吗?

还应该有一种总结,钓鱼城的投降,是中国历史上最痛心的一次投降。我绝对不能接受一座永存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英雄之城以任何理由去投降!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是否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原谅和同情的一次投降?
 
(十五)

乾坤运转,物換星移。1492年,距钓鱼城抗元战争213年后,明朝官员王玺(合川人),在回合川守孝期间邀约在贵州当官的同乡陈揆游钓鱼城后,上奏明孝宗皇帝希望恩准建忠义祠。两年后的1494年忠义祠建成后供奉钓鱼城守将王坚、张珏牌位。忠义祠是为颂王、张的肝胆忠义,符合中国文化一贯的敬“忠烈”而建。

又过了265年,到了清乾隆24年(1759年),合州知州王采珍根据州人的建议,将在明末清初毁于战乱的忠义祠重建,将供奉的牌位增至五位,即余玠、王坚、张珏、冉进、冉璞。

20年后(乾隆四十四年),合州知府陈大文(江苏苏州人),认为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促使钓鱼城归顺元朝是利国利民之举,对原有五个供奉牌位增加成八位,并将“忠义祠”改名称为“功德祠”。

他还撰写碑文阐述了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这块碑如今尚保存完好。“令(王)立守区区匹夫之谅,挚此数十万生灵与之皆死,亦未始不可谓尽忠待宋。···所全实大哉!以之为失计者,何忽之思也。王、张二公高风劲节,固以日月争光,山川同在。而李公德辉,王公立与熊耳夫人,实有再造之恩,亦应享民之祀”。

陈大文立功德祠并将王立和李德辉与熊耳夫人列人其中,他其实是预感到此举会引起争议,才刻碑立存留下了自己的观点,以免遭后人谴责;传统的忠义观鄙视投降,对“贰臣”是深恶痛绝的。陈大文为了更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还以诗写道:“北国围击迫重烟,报国何难死一身。讵敢降元亡故主,只缘为宋保遗民”。230年前的陈大文改忠义祠为功德祠挑起了争论,他同时是在挑战传统的忠义观。

再过了113年,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终于有人出来清算陈大文了。华国英(贵州遵义人)知合州时,募资重修功德祠廊舍,将重修一新的功德祠仍然改回原来名称忠义祠,并把李德辉兄妹移祀别室,将王立牌位清除出忠义祠,并刻碑撰文申斥王立“为宋之叛臣,元之降人”,并对陈大文不报奏朝廷而私请王立三人入祀是“不知何心”。幸亏华、陈二人不同朝,相隔逾百年之遥,否则,陈大文政治生命危乎哉!

华国英还在厅堂楹柱上撰写对联:

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拼得蒙哥一命。

把酒而澆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之心。

颇堪玩味的是,113年间合州知州换了数十个,他们不可能不履及钓鱼城,为何直到华国英才对奉祀王立三人提出指责?显然,他们如果不是认同陈大文的观念,至少是不以为有什么大逆不道。他们认同的观念也许就是:众人的生命高于对一朝一姓的尽忠死节。

而那些满口忠孝节烈大义的人,平时一脸正气,绝然凛然,却未必比别人更敢于舍生取义。众所周知,满人入关前后,一些平时慷慨激昂作“汉贼不两立”状的东林党人,如钱谦益、方以智、吴伟业等名教大佬,纷纷做了贰臣。“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不是讥讽,是人心的写实。对人性有这样的认知,就不会苛责那些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人,理解那些为保全众人的生命而甘忍污名的投降者。

中国人其实一向更相信“尽人事,听天命”;“尽忠”又何必“死节”呢?比如,吕文焕守襄阳,与元军对抗五年,“每一巡城,南望恸哭而下,告急于朝,(权奸)贾似道不督列阃赴援”。待樊城陷落后,元主帅谕吕文焕:“尔等拒守孤城,于今五年,宣力尔主,固其宜也;然势穷援绝,其如数万生灵何?”吕文焕受此乃降。元主帅用以打动吕文焕的就是一句“数万生灵”毁存系其战降一念间。

钓鱼城守将王立们对朝政的黑暗,对赵宋王朝气数将尽难道没有感觉吗?肯定有。主修钓鱼城的余玠及第一任守将王坚,都是为朝中权奸所嫉为皇上所猜疑,受打压而含恨早逝。王立固守钓鱼城时,恐怕主要不是为了尽忠赵宋王室,而是因为自己心志不肯屈人,不愿意让自己一生奋斗的理性破灭,更是为了百姓不被蒙古铁骑蹂躏。待到南宋社稷倾覆,恭帝北迁,元兵扫荡江南,在重庆城破以后,钓鱼城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可谓“人事”已尽,只能听从“天命”了。

华国英何独不以为然?是他观念陈腐僵化吗?非也!人们对忠义的认识到了满清后期已经上升到民族的高度。1892年中日甲午之战前夕的中国,列强环伺,风雨飘摇,激发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在忠君与爱国不分的旧式文人心中反感王立这样的人是很自然的,这其实就是时代变化对忠义认知的一种升华。在战与降的选择上,已经不仅仅是过去改朝换代的“人事”与“天命”了,而是一种民族的责任。

无独有偶,比华国英更激烈地痛恨王立与陈大文的,还有当代文人郭沫若。1942年6月,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郭沫若专程参观钓鱼城,随即写成《钓鱼城访古·华国英撰重建忠义祠碑文》,中有诗云:“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表达出一副恨不能食肉寝皮的“愤青”状。

郭沫若把王立入祠的问题上升到抗战与投降,爱国与卖国的高度来认识。在那个时期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外族入侵,莫不同仇敌忾;对于钓鱼山上当年的投降派王立、熊耳夫人和李德辉莫不是予以唾弃的。郭沫若同志完全迎合了当时国人的感情,捞了很大的政治资本;我们能说郭同志说得不正确吗?民族主义是一种永远值得尊重的情感,谁更民族谁就是英雄。

也正是这位郭同志,其实是最令人反感的“投降”派。在文革中,面对红色海洋,这位曾经很“愤青”的同志当面向江青献媚邀宠:在《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中他作诗道:

“亲爱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

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这些都是一种时代的语言,当时慷慨激昂的一些言论,除了表达自己的一种观点,还有自己生存中的一种个人目的。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很难摆脱时代环境的限制;日积月累不断变异的历史以至引起许多的争议,这种争议是绵绵不断、滔滔不绝的,深陷其中的人早晚都是一种病态。看看论坛上充满对蒙满的批评,正是这种时代的一种产物,谁能够改变什么?谁能够说清楚谁对谁错?

但是有一句真理永远不会被驳倒:“如果背叛得不到责罚,我们又拿什么去慰籍忠诚?”无论王立的投降有千种理由,万种解释;可以被人们理解,甚至可以被人们赞赏;但是与同时代精忠不屈英勇牺牲的王世昌、文天祥、张珏等等比较起来,我们更敬佩的是后者,他们更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本文本应该早就完成,过去的十多天奥运会精彩绝伦,完全无心思来完成最后的写作。今天终于完成这篇文章的初稿,欢迎批评指正)

全文完

2008年8月25日晚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