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内功”与“字外功”

 画村 2011-10-06

 “字内功”与“字外功”

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

苏东坡书法

 

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

鲁迅手札

 

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

 

鈥溩帜诠︹澯脞溩滞夤︹

                 

  “字内功”与“字外功”是书法学习中常常被强调的一对概念。正如在文学创作中,陆游的“功夫在诗外”一名被强调为箴言一样,在书法中,人们也提出了“功夫在书外”的意见。简经纶《书法漫谈》中说:“盖字本为文人之末技,而书字之本,在能书外求之,乃为上乘。”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说:“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要想书法学得好,工夫在‘书’外。”

  那么,什么是“字内功”,什么是“字外功”?

答案似乎很简单。字内功当然就是与书法直接相关的那些功夫,字外功就是与书法不直接相关的另外一些功夫,可以用下面的几个层次来说明。

  第一,书法实践。书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艺术活动,因而实践是其核心问题之一。

  第二,关于实践的理论。例如执笔法、用笔法、学习程序、临摹方法、创作理论,等等。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实践的成效会更加显著。

  第三,文房四宝、碑帖、装潢裱褙知识。这些是书法学的知识分支,也是与书写实践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第四,书法的历史和艺术理论。这是书法学的两个基本的知识分支。

  第五,中国文字学、文学。书法以汉字为书写材料,汉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变化,不管是使用哪一种字体作为书写材料,都必须了解有关的文字知识,否则很可能出现错误。文字连缀成篇,一般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性,换句话说,书写内容不是简单的字,而应该是文,那么,就应该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书写材料。进一步说,文字学、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下面第六层还有相同的一面。

  第六,中国哲学、美学、文化史等。中国哲学、美学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要真正了解有关学术、艺术,是不能没有这方面修养的。中国文化史则全面记录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与书法关系极其密切的成分,例如礼仪、习俗等。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对全景式的文化历程的深入考察,才有可能最终从本质上了解书法艺术的许多根本问题。

第七,阅历、见识、道德修养等。书法是一种艺术活动,要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明的见识。

  把以上七个层次的内容再加以归纳,不妨这样表达:实践和实践的理论及相关的文房碑帖装裱知识等,这是书法学习的基础知识;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加上基本知识,是书法学习的基本知识。这两类知识,毫无疑问都应该是书法学习的“内功”,而剩下的三项,就大致可以看做是“外功”了。

  然而,真正区分这两类功夫,却并不那么简单。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书法已经成为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艺术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与中国文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许多的学问和修养,到底哪一些应该算作书法的内功,哪一些应该算作书法的外功,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

  比如,不了解中国书法史,就无法知道哪些作者是书法史上的典范,哪些作品是足以为法的经典作品。不了解中国书法理论史,就不能知道书法美的标准是什么,它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什么差异,在当代应该倡导、追求什么样的审美风格。不能对各种字体的实践和理论都有所涉猎,就不能指望自己手下真正丰富起来,也就不可能追求旁搜博采、融会贯通。不对文房四宝的特性有所掌握,就难以在实践时自如地运用工具为自己的目标服务。不懂得碑帖的流传、沿革、优劣,就可能在选择时犯错误。不了解装潢裱褙的知识,在实践时也可能造成很多失误。文学知识的匮乏,有可能使自己在书写时张冠李戴、文不对题,闹出不应有的笑话甚至误会。中国的传统哲学、美学,可以说是书法艺术成长的基本土壤,不下功夫有所涉猎,可以说就不可能真正入书法之门……如此看来,所谓“字内功”、“字外功”的区分,实际上是非常模糊的,从任何一个成功的书法家身上,我们都很难明确地对此作出分辨,因为他们的学养,往往都是相当全面的,哪一种学养都对他们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意义都很大,难说内外之别。

  但是,对于还处在学习阶段的朋友们来说,对这些知识和修养进行某种区分又是有必要的。

  对于一个书法学习者来说,当然首先必须在书法实践中有足够深入的锤炼,熟练掌握历史上经典作品中已经创造出来的各种高明的书写方法,把它们继承下来,真正化为已有。如果能够作到心手相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可以说是具备了良好的基本功了。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学习有关的书法史、书法理论、实践理论等,缺乏这些知识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应该记住的是,做到这一点,还只是具备了书法基础。当我们尝试进行书法创作时,还需要其他知识的支持。

  首先,是文学知识。书法作品书写的内容,往往具有文学性,通常还有一定的应用针对性。这就要求作者不能拿过一本唐诗、宋词,或古今楹联集锦之类的书籍,简单地做一个“文抄公”,那样不仅会大煞风景,有时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错误。欧阳中石先生曾经见过有人为餐饮店题写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殊不知这是一首拟出征者酬答送别者的诗,意思是可能战死沙场,行前理当豪饮,何妨一醉,放在餐饮店里,实在是非常的不合适。又有人为新婚夫妇题赠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长里共婵娟”表示祝福,而这个内容,实际上是表达两人相思之意的,这岂非诅咒人家两地分居吗?!笔者曾见过有人为宾馆题写了“归去来兮”四字,猜测其意思是说“欢迎再来”,而陶渊明的原意是说“不如回家去”,真可谓南辕北辙!现在有许多展览会,其中的一些作品是用对联形式书写的,可是有些内容却不符合对联的基本格律,往往造成“硬伤”,有其形而无其实。可见,必要的文学修养,是不可少的。

  其次,是文字学修养。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但因为多种原因,又与古代汉字有许多不同,特别是所谓“简化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是用同音假借的办法实现的,而书法作品较多采用所谓“繁体字”。因为假借的关系,简化字与繁体字并不一一对应,如果不能了解其差异,就会出错误。比如,有人把“萬里长城”写作“萬裡长城”,实际两字并不相同,前者是量词,后者是方位词;又有人把自己的姓氏“于”写作“於”,“鲜于樞”写作“鲜於樞”,这两字也是不同的;此外,洪适的“适”与合適的“適”,头髪的“髪”与發展的“發”,等等,都是不同的,不能互换。如果书写的是古文字,那就更加需要文字学知识了,这不待多说。

  再次,是一些在书写时直接用得上的文化常识。例如,在创作中,经常要涉及到对人的称谓,总是称呼同志或先生,有时并不合适,这就要求了解一些关于称谓方面的礼仪用语。又比如,书法作品还经常要标记纪年,如果总是公元××××年××月,不免乏味,这就要求掌握一些古代纪年、纪月的知识。

  到这一步,一般的书法功夫就算具备了。如果希望自己不止是一个普通的书法能手,而是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开拓的书法家的话,那么,需要充实丰富的内容就多了。这些内容如何落实到自己的书法创造中去,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抽象的问题。

  如前所述,这些内容包含两大项,一是学识,二是修养、见识、阅历。学识决定自己对于问题的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修养、见识、阅历决定自己艺术趣味的取向。这些能力、取向,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因为有教师的缘故,对自己的影响不明显,一旦脱离了教师,需要独立进行探讨的时候,其意义就是决定性的了。有些学习者开始还很有规范,似乎大有前途,而结果却越来越往庸俗无聊的方向走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稍稍有了一些基础以后,放弃了在学识、修养、见识上提高自己,而是见异思迁,追新猎奇,盲目地跟风,唐突地“创新”,没有经过严肃的理性思考和谨慎的审美辨别,往往容易舍美玉而趋瓦砾、弃明而投暗,陷入恶俗,其可免乎?!

  学识、修养、见识、阅历的意义,还有不可见的一面。一个真正具有这些素质的人,其精神必然是高远、华美,远离了低级趣味的。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刘熙载说,书法如其人而已。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往往不期而然地使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渐地向高的境界迈进,而不会被五色所眩、五音所迷。

  当然,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学识、修养、见识和阅历这些因素要在书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实践上。换句话说,“字外功”不能自动地转化为“字内功”。有许多著名学者,可谓学富五车,但缺乏严格的书法训练,其书法水准也并不高明。因此,我们说,两者还必须相互促进,才能浑融无间,共同提高一个人的书法意境。(叶培贵)

 

博主链接

     浅谈用笔

    说到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前辈和书友们都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用笔。但我在这里只谈谈中锋、正锋和偏锋用笔。其实,它们都是用锋使锋过程中,由于腕力的控制作用笔尖所呈现出的运行行状,当然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书法之妙,主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不能不说是中锋。请笪重光《书筏》中说的:“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沈尹默先生把笔法归结为“无非笔笔中锋而已”。白蕉先生更是大张旗鼓,他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是用笔的根本大法”。看来用笔是以中锋为主要表现方法和准则了。那么什么是中锋呢?用东汉末蔡邕在《九势》中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名言去解释什么是中锋,好像还没有争议。再就是形象的说法“如锥画沙”,意思是圆而尖的笔尖,其主毫在克服阻力运行时于点画的中线因注墨多而留下一缕深深的墨痕,副毫则在主毫的两侧相对地注墨少而墨色淡,由于墨色深淡不同,笔道自然地出现一种圆满浑厚的立体感,这就是中锋。其实,瞬息万变的笔心当然不能死板如一地运行在笔画的中分线上,相反,它是在笔画的两边线的中间,也即是围绕中分线不停地如“跳丸舞器”似地进行。只有这样,才如米芾在《群玉堂法贴》中说的:“得笔,则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好椽亦扁”。
    什么是正锋呢?正锋就是柳公权说的“心正则笔正”的笔正,只有笔正,锋才能正。这就是笔管既不下偃,也不上仰,而是笔锋直下,尽量使锋下杀,让毫毛平铺在纸上,目的是为了笔锋竖直在纸上的行走。只有笔锋正了,笔的“四德”之一的“圆”,才能在纸上出现。试想一个圆的东西要是滚动了,它留下的轨迹,能不是中间深两边浅成不光而毛的线条吗?也许是这个缘故,有人才把正锋归入中锋的范畴,甚至,有人直接叫正锋为中锋。然而,如何才能保持毛锋直立运行呢?我以为这只有在轻虚灵活的腕力驱使下,靠毛锋的顺、逆、藏、侧、起、倒、提、按、蹲、驻、挫过程的中心环节,所以,有志学书者一定要掌握它,但非花费一番苦功不可。
    所谓偏锋,它是运笔时,笔尖自始至终在一个点画的一边,而笔腹则在点画的另一边,即陈樽所说的“斜拂”,它在纸上呈现的形状是一边光滑,一边如锯齿形;从墨色上说,它是一边着墨多,一边着墨少。整个线条形象扁薄怯力,不能使人产生圆浑的美感,所以人称“败笔”,也就是中锋的败笔,即作为中锋表现手法的对高面而言的,当然是个带有贬义的审美准则,然而败笔虽是书家的大忌,但毛笔中锋着实是高难的技法,因此,偶尔出现偏锋也是在所难免,就像人们进餐时遗落一两颗饭粒一样。好在偏锋用笔只是个技法问题,技法最终是不能代替光辉的艺术,偶尔出现也就成了所谓的“无伤大雅”。好了!笔者不惴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请前辈和书友们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