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3)

 寒冰水鎏 2011-10-06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3)
——寒冰收集
 
 
 
 

“豆蔻”为何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少女?


“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为何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少女?

豆蔻花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的诗。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因此,前人也曾有注解:“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原来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处女。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红豆蔻花为最美,其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清人诗云:“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枝。”指的就是它。后世吟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种寓意。

古代女子的年龄有什么特殊叫法?

古人对人生中各个年龄段分别有特殊叫法,女子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叫法。

女孩子幼年时被称为髫年,因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也称作垂髫。

十三岁左右为豆蔻年华,取唐代诗人杜牧诗中之意。

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十六岁是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因为“瓜”字可以拆分为两个“八”字,二八十六,所以指十六岁的女子。女子到十六岁的时候,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结婚为人妇。

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摽有梅》,摽梅的原意是指梅子成熟而落下,后世比喻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二十岁被称做桃李年华,意思是说这个时期的女子正像桃李盛开的时候一样艳丽动人。

二十四岁被称为花信之年,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春天多风,刮过二十四番花信风后才会进入到夏天。

 

  

古人为什么称日本为“扶桑”?


扶桑是古书里记载的一种树名,在《山海经》里最早提到这种树。传说中,太阳出于扶桑之下,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因此有时也用“扶桑”指太阳。据说扶桑树最高可长达四十多米,叶子略像桑叶,春季花朵与叶同放。喜欢阳光,多生于山麓河谷,秋叶鲜红。汉唐时人所认为的“扶桑树”,多指这种巨树。

扶桑还是古书中记载的一个国名,《梁书?扶桑国传》中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史书上还说扶桑国人以扶桑果实为食,以树皮绩布为衣,以扶桑皮为纸。扶桑国按照方位来说,约相当于日本,因此后世就用扶桑作为日本的代称。

从“日本”的字面意思来看,“本”字,具有草木本根的涵义;以“日本”为名,就寓有太阳、太阳树本根之所在的意思。在日本岛上的古代列国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称的国名或族名,这正是以太阳所在的神树之地而自命。日本人的这种观念,反映出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一种宇宙结构观念。

日本的古称——倭国

《抗倭图》(部分)韩剧《大长今》中称呼日本人为倭寇,熟识历史的人都知道明代亦有此称。这种叫法和日本的古称有关。古人称日本为倭国,亦称倭奴国,而“寇”则是对于盗匪或侵扰国境者的泛称。

称呼日本人为“倭”、“倭人”,是古代中国对日本的泛称。这个说法首见于《山海经》,其后的《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可能就指以日本北九州为中心的许多小部落国家。倭国和中国建交很早,早在汉代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玺。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上刻有“汉委奴国王”的文字,证实了史书的记载。但是一般认为,“委(倭)奴国”只是北九州博多附近的傩县。后来为了称代方便,将日本简称为“倭”,到了646年大化革新后称“大倭国”。

 

 

 

“青楼”一直都是指妓院吗?

 

现在青楼的意思是指妓院,与窑子和红灯区的意思一样。可是,“青楼”的原意可不是指妓院,而且和妓院压根没有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青楼最早是泛指豪华精致的楼房,所以汉末三国时的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古代帝王的住所,往往用青漆粉饰楼阁,所以青楼也指帝王住所。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亦指帝王之居。要是那时有人敢用青楼指妓院,可是要冒大不韪的。

后来,妓院和娼家有了关系。最早称妓院为青楼的记载可能要算南北朝时梁代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之句。句中的“青楼”恐怕就是因袭前人而误传。此后的文人墨客们便以讹传讹,皆称妓院为“青楼”了。杜牧有诗就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的青楼就有妓院之意。

既然青楼是以颜色命名的,那么红楼又是怎么来的呢?红楼跟青楼相似,也是以颜色来命名的,而且也跟女子有关。

红楼最早指华美的楼房,后来常指富家女子居住的地方。在这一点上,红楼与青楼有所相似,都是指女子居住的地方,但居住者的身份可是天壤之别了。红楼是大家闺秀住的地方,青楼却是娼家妓女之所在。红楼一词频频出现于古典诗词之中,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诗曰;“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可见二词虽然都是说楼,但是颜色不同就具有不同的含义了。

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红楼就有这种特殊的含义。《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人改作此名,就是涵盖发生于红楼的故事。后来不断有人续作,有《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等续书。现在我们所说的红楼常常是《红楼梦》的简称。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清明作为节气,在汉代完备的二十四节气中就已经出现,它的具体日期是冬至之后的一百零五日。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就是“清净明洁”的意思。由于清明最早是节气,所以清明习俗中有农时方面的活动,如“暖蚕种”“祀蚕姑”等,古人认为清明是预祝蚕事的吉时。由于清明的时间一般在寒食节后二天,所以,清明作为再点火的日子的重要意义就凸现了出来,清明逐渐从节气转变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扫墓本来是寒食节的习俗。其实,墓祭自古是不合礼制的,但在民间一直很流行。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孟子》中就曾经提到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品的故事,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已十分盛行。直到唐代玄宗开元年间,寒食扫墓才成为法律承认的“五礼”之一,《唐六典》中也有寒食给官员放假以便扫墓的规定。宋元时期,寒食和清明仍是两个分开的节日,各有各的习俗,寒食的主要内容是扫墓和荡秋千,清明的主要习俗是折柳插门。但到了明清,寒食和清明逐渐合而为一,扫墓也就成了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了。

清明节日的习俗还有拔河、蹴鞠、斗鸡等等。清明节的春游也是与寒食扫墓分不开的。寒食春游从唐代开始转盛,人们扫墓之后顺便去游玩成了惯例。宋代的清明春游更加流行,甚至有不扫墓而专程出来春游的。到了明清时代,踏青、春游就成了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了。

 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寒食与清明本来是毫不相干的。寒食是有着远古生活遗迹的冷食与改火的节日,而清明本是节气的名称,直到唐宋时才正式成为一个以敬祖为中心的节日。说到寒食的起源,就一定要说介子推被烧死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追随亡命的公子重耳十九年,在流亡之时,介子推曾在断粮时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给重耳充饥,帮助重耳度过了难关。重耳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但他在封赏大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于是介子推便隐居在山西介休山中。后悔的晋文公到处寻找介子推。在喊不出介子推的情况下,他下令放火烧山,希望逼迫介子推背母出山。结果介子推宁可抱木烧死,也不愿出而为仕。晋文公十分感伤,令全国上下不得举火炊烟,并把这天称为“寒食节(禁烟节)”。

不过历代学者并不认可这个传说,因为这个传说并没有见诸于《左传》和《史记》,而是直到汉代才有记录的。现在普遍认为,寒食的来源与乞雨和改火的习俗有关。元代以后,随着寒食与日期接近的清明合成一个节日,寒食禁火的习俗也逐步绝迹了。

 

 

 

故宫被称为“紫禁城”与“紫色”有关吗

 

紫禁城的“紫”其实和颜色无关,而是指紫微垣。紫微垣是星官名,是古代天象中最重要的三垣之一。古人观测天象和认识星辰的时候,常常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称为一个星官。紫微垣由十五颗恒星组成,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古人认为紫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们办理朝政与日常起居的地方就是天下的中心,因此帝王的皇宫对应着天上的紫微宫。又因为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于是便用“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

紫禁城太和门与内金水桥

紫禁城可是名副其实的“禁区”。明清两代的皇帝,出于维护皇权尊严和自身的安全的考虑,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壁垒森严。在宫殿重重,楼阁栉比之外,还围以十米多高的城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而且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明清皇帝及其眷属居住的皇宫,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和警卫人员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平民百姓不用说观赏一下楼台殿阁,就是看一看门额殿角,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明清两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紫禁城的名称也得以广泛流传。

紫微星是紫色的星星吗?为何紫微星和皇帝有关?

清:广东佛山年画《紫微正照》紫微星是天上重要的星宿之一,但并非是紫色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官。“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是以北极星为中枢的星群。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

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自然应该是天下的中心,以感应上天。由于天子率领朝臣、治理天下,暗合着紫微星位居中央,为群星拱位的天象,因此古人用紫微星代称天子。甚至皇宫和皇城的建筑方位分布也是按照天上的星宿来设计的,比如太微垣南有三颗星,为了与此呼应,就在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宫室的这种安排,符合古人对于天文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紫微星的重要地位。

 

 

 

随便开口说话叫信口雌黄,“雌黄”是什么?


人们常把随便开口说话叫信口雌黄,“雌黄”是什么东西?

“信口雌黄”这句成语是指有些人不顾事实地随意批评或者乱说。“信口”二字容易理解,就是是随口的意思,但是“雌黄”又是什么呢?

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多有珍珠光泽,可用作颜料。古时写字用的纸多是用黄檗染成的,据说用黄檗染纸可以防虫蛀,因此古时的纸往往略带黄色,所谓“青灯黄卷,面壁苦读”就是指此。现代人写错字了可以用涂改液修改,与此相似,古人写错字时就用雌黄把错字涂掉后再写。宋人所作的《遁斋闲览》上记载“……有误字,以雌黄灭之,为其与纸色相类”。

“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源于《晋书?王衍传》。王衍是东晋人,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他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而是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和人清谈时手里还拿着麈尾拂尘。他侃侃而谈时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但即便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地随口更改。于是当时的人们都说他是“口中雌黄”。李善注引晋孙盛的《晋阳秋》说:“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后人就因此将不顾事实的随意批评或乱说称为“信口雌黄”了。

雄黄是什么?

《白蛇传》可以说是流行最广的传说之一。其中有一段讲到,端午时节,白娘子喝了许仙的雄黄酒,结果现出了蛇的本相,把许仙吓坏了。这么厉害的雄黄究竟是什么呢?它跟雌黄又有什么关系呢?

雄黄和雌黄都可以被称作鸡冠石,古人之所以将两种矿石起名为“雄黄”和“雌黄”,就是因为它们常常共生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一对“矿石鸳鸯”。雄黄因为“生山之阳,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雌黄则因为“生山之阴,故曰雌黄”。雄黄的化学成分是AsS(硫化砷),为桔红色,有光泽,透明到半透明。雌黄的化学成分为As2S3(二硫化三砷),常呈柠檬黄色,有光泽,透明。二者都是提炼砷和硫的重要矿物,是古代炼丹、制火药的重要原材料。

雄黄,除了可以制作烟火、染料、农药、提炼硫与砷外,中医还将其入药,用于解毒杀虫。雄黄味辛、苦,性温,但有毒。古代民间用它做成雄黄酒在端午节杀虫,就是利用了它的毒性。现代研究表明,服用雄黄酒并不科学,如果经常少量服用雄黄酒,会引起慢性中毒,对人体极其有害。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呢?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便兴起于黄河流域,之后的许多氏族都于此繁衍延续,而中华文化也赖此得以承载传递,所以黄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中有大量与黄河有关的俗语,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九曲黄河心较险”“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甚至黄河水的清浊都关系着天下的兴衰,所以古人说“黄河清,圣人出”。

“不到黄河心不死”常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绝路不肯死心。这个俗语的来历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应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传说古时有个白发狂夫执意渡河,不顾妻子的劝止,最终溺水而亡。于是有人感叹此事,作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古代常把黄河简称为河,古人便认为这里的河亦指黄河,于是便隐括这首古诗的意旨提炼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后来还有人依此创作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借以解释这句话的来历。自此之后,“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动,广泛流传。

与黄河相关的词语还有“黄河清,圣人出”,为什么水清圣人就出现了?

南宋?马远《黄河逆流》古人说“黄河清,圣人出”,还用“河清海晏”来形容天下太平。难道天下太平、圣人出现,真的与黄河水的清浊有关吗?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当然是不科学的。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上游穿行内蒙古时流经高原峡谷,水质较清。而黄河中游流至陕西、河南时,穿行黄土高原,泥沙含量骤然增大,于是水色变得浑黄混浊。此时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在世界各大河流中居于首位。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也就是基于黄河水流浑浊,难以洗涤尘垢这一现象才得以流传。

正因为黄河水浑浊,很少清澈,古人才说“河清难俟”、“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认为黄河水清,时久难待。但是在某些特殊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黄河水质有时也会变得相对清澈。这在热衷“天人感应”的古人眼中,自然而然地被视作祥瑞的征兆,预示着天下升平。故此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将黄河水清看作是天下太平、圣人降世的预示。

黄河水清是千年难遇的事情,因此“黄河清”也被用来比喻难得一见的事情。《宋史》记载,包公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且不苟言笑,使得当时权贵忌惮不已,所以时人戏称:包公笑比黄河清,以此比喻难得一见。

 

 

 

古书为什么是从左往右竖排的?


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与古代汉字竖排向左行的顺序是有极大差别的。其实,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书写顺序是各有不同的,总体上分为左行、右行、下行三种,一直保留至今。左行如英文等;右行如阿拉伯文、希伯莱文等;下行如传统的蒙古文、中国古籍印刷、有时的日语等。

这三种书写方式,起源于不同的世界观和书写习惯。例如,从右向左写,据说是为了对应神的方位,以北极星为中心定点,太阳起于东方(右),没于西方(左)。这一书写方式起源极早,并一直在闪族各语系中保留至今。希腊字母传承自闪族字母(腓尼基),本来也是从右向左写的,但后来却反了过来,大概是因为用右手写字,从右向左写会挡眼。这一变化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希腊文字曾实行过一段“牛耕体”,即一行向右,一行向左,甚至行序还有过自下而上的。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基本固定为现在通行的右行向下的顺序。汉字的古代书写,一向是直行向下的,极少例外。这一顺序的起源与书写材料有密切的关系。古时流行的书写材料是竹简和木牍,其纹理多为纵向,通常是单行书写。人们习惯纵向持狭长的物体,一路向下书写。又因为左手拿简,右手执笔,写完便按顺序放在右手侧,左手再去拿新简开始写,就形成了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

竹简与木牍

西汉:简册竹简与木牍是古代用于书写、记事的竹片和木片。简牍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可能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在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最晚则可延续到魏晋时期,而用少数民族文字如吐蕃文、西夏文等书写的简牍,在西北地区的唐宋墓葬中还有发现。古代用竹简制成的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很珍贵的书法墨迹。对它们的发现和研究,是近代学术界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些简都是每片简抄写一行字,所写的字数因简的长短而不等。另外还有一种简,宽约二厘米左右,每简上抄写两行字,这种简称为“两行”。竹简一般都是用丝纶或麻绳将零散的简编成册,是先编联,后书写,纶绳所过之处空而不写。

因为竹简与木牍制作繁复,而且书写字数有限、携带不便,所以缣帛成了秦汉时代的重要书写材料。用缣帛写成的书籍,称为帛书。后来,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简牍、帛书逐渐被废弃,纸最终成为书写的主流材质。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