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木原创】教育系列之七——也说“你悟了”吗?

 麒麟合创 2011-10-09

也说“你悟了”吗?



      十月二十九日晚6:10分,学校在二楼小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会上,校长谈了五点,其中在强调体罚和变相体罚时说了两点。

      其一,希望老师做个大厨,煲一碗心灵的鸡汤,天天喝一口心灵的鸡汤,放松我们的心情。学会自我调节,常做个深呼吸,学会站立阳台或窗前欣赏一下窗外的美景……

      其二,假如……彻悟,真正理解教育,真正从事教育。在提到彻悟时,他说:“我彻悟了!”然后,校长给我们举了一个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涯中的一件真实的事情。在99年时,我在鲁西南地区牡丹之乡——菏泽的一所民办学校里任教时,因为一位学生的过于执拗和顶撞,当时自己年轻气盛,勃然大怒,举起巴掌向学生的脸上狠狠地搧去,学生的脸顿时显出五个手印,鼻血顿时顺脸而下,滴到胸前衣服上,染红了衬衫,我马上慌了神,赶紧给学生止血,结果被学生拒绝了,让鼻血在任意地流淌……过了很长的时间,血才慢慢止住了。我和学生做了一通长谈,最终取得了学生的谅解,这事就在学校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就从那一件事起,我就彻悟了。

      校长讲了这个故事,有所启迪,立此存照,引导老师们不要在体罚这条路上再犯类似的失误。

      但同时也引起大家的议论,会后,大家说:“我们要学校长的彻悟,那就要先体罚学生,把学生打得鼻出血,然后我们都彻悟了……”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这个小例子是很好的,也有不太恰当之处,校长作老师时也体罚过学生,且很严重。现在,当校长了,他就悟了,他就要求我们不要体罚了。这样大家心理上不是太好接受,无意中就有排斥的感觉。其实,这个例子,校长本意是让我们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学会和孩子沟通,学会包容和理解,反对体罚,反对强制,反对冷嘲热讽,反对冷战,反对对抗……最终达到和谐的目的。

      校长经常举一些自己的例子,例子都很好。但许多时候可能没有普通性,没有共性,有时就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举自己的例子也要慎之又慎。

       你悟了吗?”其实,这个简单的话语也是不能随便说的。这本是佛教界的禅语。记得南怀谨说过:有些人常说自己悟了,其是是没有悟。真正悟了的人是不会讲的。南怀谨自己也未悟透玄机,一直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讲来讲去的。

       关于悟的故事,是从禅宗开始的,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和神秀之间的。出现了顿悟说和渐悟说。佛祖释加摩尼据说是在菩提树下打禅,偶有一叶下坠,落到佛祖的头,佛祖顿悟人生玄机。

       所以我们凡夫俗子,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身处名利场中,何来彻悟?何来看破?淡泊些还是可以的,守住心中的一片宁静还是可行的,妄谈大彻大悟,不妥。

      南京市行知小学的校长杨瑞清老师曾说过:守住宁静的心家,经营温馨的小家,融进和谐的大家,奉献伟大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