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园林在中国建筑美学史上的地位

 苏迷 2011-10-09

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说起苏州,不能不提苏州园林。那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凝聚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庸哲学,还是追求天人和一的东方审美?……

我来说说

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明御使王献臣官场失意被贬还乡拓建此园,有感于晋代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意,取其意命名此园。拙政园占地51950平方米,布局因地制宜,全园包括东、中、西三个部分和部分住宅,每部分都各具特色。其园山明水秀,其亭阁楼榭、廊桥堂馆依水而建,精美的古典建筑稀疏错落,点缀于林木叠翠的水边。春日时,这里清翠满池;秋天,里又红叶映政园以水景取胜,厅堂朗净,长廊迤逦,山影空灵,旷远明秀,似诗如画,格调古朴而自然的明代园林风范,使人不出城市而能获得林野逸趣。因此,自古以来,拙政园就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留园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中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很多,主要有香洲、留听阁、浮翠阁、雪香云蔚亭、秫香馆、天泉亭、三十六鸳鸯馆、荷风四面亭等。

香洲又名“旱船”,它三面伸向水中,形似画舫。上楼下轩,由亭、台、楼、阁组合而成。其前舱为亭,船头是台,阁为内舱,船尾是楼。船中高悬的“烟波画船”额,点出了此景的意境。

留听阁的阁名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一座形体精巧但又极高爽的单层花厅。因这里是赏荷佳处,无论晴、雨、云、月。淘可观赏荷花的初、盛、残、败,阁内为赏荷设置了构思精巧的精雕飞罩、圆桌、圆凳,它们与整体的园林和建筑浑成天然,是清代的珍品。

浮翠阁是一座八角形的双层建筑,四面皆窗。因这里是全园的最高点,所以在阁上,可舒目远眺。在有限的空间里,你会发现这里能享受到一种极目无限的美。

与谁同坐轩名取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词《点绛唇,闲倚胡床》:“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此轩依水而建,呈扇形,因其内门、窗、桌、凳都为扇形而又称扇亭。清水池上,绿树丛中,与谁同坐轩小巧精致,别具一格。而“与谁同坐”一句反问,拨动游客心弦,使之与山水共鸣。扇形亭在树木和花丛的衬托下,倒影于池中,池水随微风轻拂,呈现出虚实对照,自成妙景。

别有洞天一景是苏州园林通过借景来实现“园外有困”景观的典型范例。半亭之上,两旁古木翠柳丛中,有特意留出的空间。在这里,你会奇妙地发现,北寺塔淡淡的塔影耸立大际、被园内浓密的树阴簇拥着,而北寺塔的倒影则荡漾在国内清澈的碧波之中。一上一下,不仅相映成趣,—巳巧妙地构成了“远寺浮屠”、“绀字凌空”的景象。没有塔的拙政园将园外景引入园内,极大地拓远了拙政园的空间,丰富了拙政园的天际线。

景中景是苏州园林中十分特别的洞门艺术。拙政园中的许多洞门艺术的功效是,它能形成一种“框景”的美。站在门洞外向内看,洞门内的绿草碧树,花坛石山,通幽曲径等有奴—幅幅图画,别是一种情调。

远香堂是拙政园之精华之所在。其为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是清代乾隆时所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周围环境开阔,故为四面厅。

四面看景,一览无余:每逢夏季,荷花盛开,清香送远,遂取意“香远益清”而起其名。远香堂的空间划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房屋而少见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文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

山池房屋布置疏密有致以疏为主,体量尺度又恰如其分。如此布局,犹如风景长卷一般,使此园具有开阔疏朗、明净自然的鲜明特色。隔山北望,山上林木苍翠,山石与亭榭半掩半露,掩映于一片池水之中,犹如江南水乡的天然景致。炎炎夏日,池中盛开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在一片片摇曳着绿色裙衫似的莲叶中半露半现,娇嫩的色彩,沁人的清香,在酷热的暑天给游人增添了不少幽趣。

三十六鸳鸯馆是拙政园南面的主体建筑,可经曲廊达馆内。馆呈方形,中间用隔扇与挂落分为南北两部,采用鸳鸯厅形式,北半厅称“三十六鸳鸯馆”,南半厅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四隅还各建耳室一间,原作侍候之用。这里曾是园主观花宴嬉和观看昆曲之处,眼观戏水鸳鸯,耳闻绕梁清音,是何等的雅趣。

留园

位于苏外州市留园路79号。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苏州大型宅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于此大治园圃,置东、西二园,并于东园广搜奇石。同治十二年(18733年),园林部分为常州盛康购得,缮修加筑,使园内佳树荣而佳齐茁,奇石显而清流通,比昔盛时更增雄丽。此时,其园因前园主姓刘而俗呼“刘园”。

留园园林面积为30亩。园以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群划分空间,同时又巧妙地与假山、水面、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院小品。全园分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著名太湖石之王“冠云蜂”坐落于此,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有山林野趣。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如此四种不同景色,在园林众多的苏州。惟此留园。

留园的园林艺术特点在其注意空间大小不断变化的设计。古藤蟠挂的粉墙,光影迷离的漏窗,朴拙苍劲的古树,和风丽日下的小庭,绿阴覆盖着的山池庭院,点缀着巧石和天竺的小天井,都使整个空间干净利落,幽雅闲适,疏朗淡雅。其间,涵碧山房、冠云峰、又一村、五峰仙馆等建筑掩隐其中,透窗望,过去,如一幅幅淡雅迷人的水墨画。

狮子林

位于苏州市园林路23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至今已有650多年历史。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在屋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倪(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命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园以湖石假山奇秀幽趣著称。其洞堑幽深,曲折盘旋,内如迷阵,被誉为“假山王国”。园中的假山群共有9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叠嶂,俯视四面坡堑如入深山峻岭。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更让游人感叹不已的是,这里的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山上满布500多形状各异的湖石多似狮形,或狮吼、或狮舞、或双狮相搏、滚绣球,大小奇峰巨石千姿百态难以胜举。

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部分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作。有丰富的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据史料载,1703年2月11口康熙皇帝巡游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见当年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

沧浪亭

位于人民路沧浪亭街2号。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原为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宋朝庆历甲申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在其中始建一亭,因感于“沦浪之水清今,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今,可以濯吾足”。

又“沧浪”一词,充分流露出失意隐世、怡然自得阶情调,故名“沧浪亭”。并写了《沧浪亭记》,自号沧浪翁。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之句。从此沧浪亭名声大振。此后,沧浪亭几度荒废。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巡抚宋革重建此园,以文微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同治十二年(1873年)沧浪亭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在苏州诸园中别具一格。它不是高墙叫围、自成丘壑,而是外临清池,装点曲栏回廊,种植古树,垒叠湖石,游人未入园内已见景致。假山,回廊,花墙是园内三大特色。沧浪亭凭借其三面皆水之利,形成崇阜广水的特色,所以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环秀山庄

位于景德路280号。是我国以假山艺术著称的清代名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叠山手法为苏州古典园林湖石假山之冠,为独步江南之天然画本。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其园之布局,以山为主体,以水为辅。小园大山,尺幅千里,是苏州园林中一奇。置身其小。

可得真山之天趣,园林之雅韵。山水相依间,池水罗带潆绕,清流潆绕,山麓古木参天,山径盘曲,峰回路转,伛篓穿岩,拔叫临池。山池四周,东西置漏窗高墙与复廊边楼;南北有“环秀山庄”(四面厅)与补秋山房(状如舟揖)及高阁涵云、问泉两亭;四面厅之南还有谷堂庭院。其假山“有真有假,侧假成真”,接近自然,富于变化。游环秀山庄,临其水,可水中观月;登其山,可环山而览秀。

耦园

位于苏州小新桥巷。是一所清代名园。倚内城河而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接仓街、占地近1公顷。其东花园布局中心以山为主,以水为衬,其黄石假山在苏州独享盛名。“山水间”水阁中枢樟木大型落地飞罩,刻有松、竹、梅双面透雕,工艺精美,传为明代遗构。属园林重要文物。主体建筑“城曲草堂”读书楼建筑群,造型恢弘,极有气派。中部是一黄石假山,以“邃谷”通道将山一劈为二,东为主山“留云轴”,西名桃屿。山体气势雄伟,峥嵘峭拔,聚绝壁、蹬道、悬崖、谷道、石室于一身,有险有夷,叠石纹理逼真,经络绵延,堪称上品。

怡园

位于人民路中段,原为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的私人花园,建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苏州诸园之中,怡园建造时间较晚,因此其糅合各代庭园风格优点于一体,自成一格。复廊采取沧浪亭的一部分格局;假山参照环秀山庄布置;荷花池与网狮园相仿;旱船则取法拙政园的“香洲”。怡园占地虽小,但其中的景观内容却十分丰富,且处处精妙。

网狮园

位于苏外市阔家头巷11号,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其原为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当时名曰“渔隐”。清乾隆年间(1736—1705年),宋宗元购其地重理“万卷堂”故址,挖池叠石,筑室构堂,沿用史氏“渔隐”旧义,取名网狮园。全国面积仅8亩多,其中建筑约占园地1/3。其园小巧玲珑,清秀典雅,以幽深曲折见长。园中朗以木结构精雕细刻,亭台轩榭明瓦漏窗,窗外叠砌的假山与池水相互衬托,曲径幽深处,花卉点缀其中,精巧雅致,极有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