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
资本就是财富,通常形式是金钱或者实物财产。资本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人:寻找资本的人,以及提供资本的人。寻找资本的人通常是工商企业和政府;提供资本的人则是希望通过借出或者购买
资产进而牟利的人。
资本市场只是市场形态之一。市场由卖方和买方构成,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有时候在电子化的环境里。
金融市场就是交易金融产品的市场。例如,货币市场是给各国货币确立相互
比价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各种货币满足需要或者进行投机。同样,商品
期货市场和资金市场也是为了满足参与买卖的双方的不同金融需要。
证券市场是
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
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和典型形态。
股票、债券和
证券投资基金
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为各
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
储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
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
资金的需求者主要为
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府机构、工商企业、
房地产经营商以及向耐用消费零售商买进分期付款合同的销售
金融公司等。
资本市场上资本出让的
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这是资本市场与短期的货币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区别。
[1]
资本市场可以分一级市场和
二级市场:
在一级市场上新的吸收资本的
证券发行并被
投资者需求。
在二级市场上已经发行的证券易手。
假如一个市场符合
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则这个市场是一个有组织的资本市场。一般来说通过时间和地点的集中这样有组织的市场可以提高市场流通性、降低
交易成本,以此提高资本市场的效应。
与
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
2.流动性相对较差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
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
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
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
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
信贷市场与
证券市场。
编辑本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任务
期限转换
通过期限转换受资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期限要求得到协调。
批量转换
资本市场可以将许多小投资者的钱集中在一起结合成一笔大的投资款项的作用。
风险转换
未来不保障的收入可以转化为目前有保障的收入。
完美市场和银行
为了简化国民经济的模型理论家有时假设一个完美的市场。在一个完美的市场中银行失去了其意义,因为其赢利为零,它失去了对储蓄者和企业的影响。
在国民经济中资本市场拥有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际资本的作用。其意义在于:
1.接受不被用于消费的金融资本(投资)
2.通过建立市场价格来达到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市场平衡
3.将资本导引到最可能有效的投资上
4.通过资本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资本可以投到最有效的用途上,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
编辑本段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
成熟的
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当能够同时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股份交易服务,在市场规模上,则体现为“金字塔”结构。我国的资本市场从1990年沪、深两市开办至今,已经形成了主板、
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
股权交易市场等多种股份交易平台,具备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
主板市场存在于上海和
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是开办最早、规模最大、上市标准最高的市场。
中小板市场开办于2004年5月17日,由
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是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一步。中小板市场在理论上应当为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
资金融通,使中小型企业获得做大做强的资金支持,在上市标准上应当比主板市场略低,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创业板市场启动于2009年3月31日,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10年的成果,开办目的是为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提供
金融服务,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并为
风险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建立新的退出机制。三板(含新三板)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是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交易市场,亦即我国的
场外交易市场。
编辑本段中国资本市场的构成
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资本市场包括:
07年内陆资本市场十大富豪财富缩水榜
1.国债市场
这里所说的国债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以
国家信用为保证的
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财政债券、基本建设债券、保值公债、
特种国债的发行与交易市场。
2.股票市场
包括股票的发行市场和
股票交易市场。
3.企业中长期债券市场
4.中长期放款市场
该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主要是不动产
银行、动产银行;其资金投向主要是工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扩建和新建;资金借贷一般都需要以固定资产、土地、建筑物等作为担保品。
编辑本段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制度新变化
1.股权分置改革
资本市场重大制度性缺陷得以纠正,全流通机制形成,资本市场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时期。
(1)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截至2006年12月30日,沪深两市已完成和进入
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达98.55%;
(2)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板块。
2.新《公司法》和《证券法》
为资本市场发展和创新消除了诸多限制。
(1)取消
股份公司设立、合并、分立要求批准的规定,缩短企业改制时间;
公司法
(2)发起人出资方式多样化,货币出资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提高了知识产权在
公司资本构成中的地位;
(3)取消了间隔一年才能再融资的要求。
(4)取消了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额50%的限制。
3.IPO新政
辅导期取消、发行条件更细化、程序简化、预期明确。
(1)明确财务指标,企业自己能做出是否能上市、多长时间上市的判断。
a.
净利润:最近三个
会计年度均为正且累计大于3000万元。
b.营业收入或经营
现金流量净额: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大于5000万;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收入累计大于3亿。
c.发行前总股本: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2)取消一些限制性规定。
a.筹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两倍,市盈率不得超过20倍;
b.辅导期一年方可申请发行上市,关联交易比例不得超过30%;
c.不能在发行上市前12个月内通过扩股引进新
股东。
(3)发行方式与定价方式更加市场化:
机构投资者投标询价及上网定价发行。
证券法
4.新的再融资政策
更加便利的再
融资方式。
(1)根据各种融资方式,分设不同的盈利条件,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
a.增发和可转债: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
b.配股:连续三年盈利,取消6%的要求;
c.
定向增发:无盈利要求。
(2)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确定了再融资定价与市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a.增发: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
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b.可转债:
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和前一交易日的均价;
c.配股:无要求;
d.定向增发: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0%。
5.股权激励
股票或
期权可作为激励手段。
(1)《公司法》:允许公司收购不超过5%的股份用于奖励职工。
(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a.激励对象:公司员工,具体对象由公司自主确定,独立董事和有
污点记录的人员不能成为激励对象。
b.激励数量:不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个人获授部分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超过1%的需要获得股东大会特别批准。
6. 创新融资工具
为
上市公司融资提供灵活、多样化的手段。
(1)
认股权证:
资本市场参与者
a. 由权证标的资产的
发行人发行,然后再行使认购权以获得标的股票;
b.长江电力的权证正在上市交易,存续期12个月,预计在2007年5月行权后募集67亿资金。
(2)定向增发:
名流置业:公司非公开发行1.2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董事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价的105%。
编辑本段当代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
1.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资本市场筹资证券化
3.国际金融创新与表外业务迅速增长
4.资本市场日益成为各种金融力量“竞技”的场所,股票市场动荡不安
5.资本市场“失灵”在发展中国家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