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志摩与林微因互写的诗歌

 佛前一株青莲 2011-10-10

徐志摩与林微因互写的诗歌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诗《偶然》是这样写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徐志摩在与张幼仪离婚后,迫不及待地要赶到林家,他又写了一首诗来给林徽因,但是因为林徽因已经匆忙回国了,所以没能交给她: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样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春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消泯——
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牐犃只找蛎挥薪邮苄熘灸Φ陌情,匆忙离开了英国,徐志摩回到家里,收到了林徽因临行前寄给他的一封信: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任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在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帜,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徐志摩回国后,知道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在一起,闷闷不乐,展开一张稿纸,信手写到:

我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前峰的白云蒸腾,
一只不知名的小雀,
嘲讽这我迷惘的神魂。

白云一饼一饼地飞升,
化入了辽远的无垠;
但在我逼仄的心头,啊,
却凝敛这惨雾与愁云!

皎洁的晨光已经透露,
洗净了青屿似的前峰;
像墓墟间的磷光惨淡,
一星的微焰在我的胸中。

但这惨淡的弱火一星,
照射这残骸与余烬,
虽则是往迹的嘲讽,
却绵绵的长随时间进行!

徐志摩送泰戈尔回到国内,却得到林徽因已于一个多月前与梁思成去了美国的消息,相思成病,梦见林徽因做了新娘,于是写了一首叫做《噩梦》的诗:

我梦见你······呵,
你那憔悴的神情!——
手捧着鲜花腼腆的做新人;
我恼恨,我恨你的负心,
我又不忍,不忍你的疲损。

你为什么负心?我大声的呵问,——
但那喜庆的闹乐侵蚀了我的茥愤,
你为什么背盟?我又大声的呵问,——
那碧绿的灯光照出你两腮的泪痕!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
在现代文学史上,“林徽因”这三个字似乎因“徐志摩”这三个字而存在,而响亮。这样说来,梁思成的头上也就笼罩着某种悲剧色彩,让人产生些许同情。(事实上,作为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是1949年后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当代最著名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是由梁思成创办的。但因为他不搞文学,他的名字少为人知,这跟李四光不如钱锺书有名是一样的道理。)
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传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且为后世文学史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一个研究课题。
二人相遇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张幼仪的大哥叫张君劢,是民国初政坛风云人物,二哥张嘉敖则是当时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牐犃骸⒘值矫拦留学后经常有矛盾,激烈的时候,林就给国内的徐志摩写信,因为这样,徐志摩对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学成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后因林身体欠佳,曾在北京西山养病一段时间,梁未在身边。这一时期,徐经常去西山看望林。因为这样一段经历,后世研究者总以为徐、林之间的关系已经越过雷池了,然而谁也拿不出证据来。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个悬案。不久,徐在北京的舞会上认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再次插足并与陆结婚。徐婚后并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倾诉,对象主要是胡适、林徽因和凌叔华等,直到1931年遇难身忘。林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别写过两篇纪念徐的文章,真情流露。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会搞文学的。还在伦敦刚相识之时,徐就经常写诗给林看,林的儿子梁从诫在《林徽因文集》中说到,林徽因曾对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最有名的是《偶然》,但是,我们现在看《偶然》这首诗,怎么都不像是写给林的,因为徐对林的存在从来没有这么洒脱过。当然,如果没有徐的影响,林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许要大得多,她兴趣大广,无论在哪方面都未能留下传世之作。

林徽因回复了这首《仍然》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