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起遗落的梦

 古玉川 2011-10-10

 

 

拾起遗落的梦                  

 

                                 ——读《廊桥遗梦》

 

 今天在家整理旧书,翻出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廊桥遗梦》。好在封面本来就是黄的,现在显的仍不那么旧黄。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是1995年,正版的书因为买不到,我就在地摊上买了本盗版的,先一睹为快。读这本书的时候,别看是薄薄的小册子,却让我一次次流下了眼泪。这一晃,至今已经16年了,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笔下的主人公始终没有在我脑海里淡忘,屡屡和朋友谈起,仍充满了感动。

 

 

 

 

 

 

 

 读过的人,都知道,《廊桥遗梦》故事很普通,几天的遭遇也很简单。但小说的展开、叙述在平直中很深沉,很感人。罗伯特巧妙的将支点架在了中年人的情感空间上,循着情节的轨迹,我们一方面能感受到男女主人公成熟的人生态度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从而关注他们力图摆脱琐碎和平庸,去追求浪漫的不带功利色彩的纯情挚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重视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际关系。感情和责任是中年人必然面临的人生课题,这一时相悖的情形,较之青年人单纯的浪漫多了些许内涵和无奈。生活就是这样,对于世界观已经形成的中年人来说,往往不仅有是与非的判断,还有进一步和退一步的分寸感的把握。小说在弗朗西斯卡跟罗伯特走、还是留的问题上,把这一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尽管随后相思之苦的悲哀与自己余生相影随形,痛苦一生。

 

 小说以将两人的骨灰先后撒在了廊桥为情感的结局,这感天动地的一笔虽不乏先例,如中国的“梁祝”故事亦有投坟、化蝶的篇章,但其间的过程却不尽相同。“梁祝”爱情悲剧的根源来自于社会,而《廊桥遗梦》更多的是由于个人的原因。作为弗朗西斯卡,无论何时,只要一个电话,罗伯特就会从天涯海角飞到她的身边来,现代科技和社会情态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而对于罗伯特这样一位有着流浪汉心态、职业又是摄影家的人来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但他却足迹遍四方,情感交“廊桥”。这又体现了中年人情感境遇的一个特色,人到中年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精神世界的真爱。托此种种,都使这个爱情故事产生了特殊的魅力。

 

《廊桥遗梦》的故事里,还有一种美,看不见摸不着,需要用心来感受,这就是善良。主人公牺牲自己的真爱恪守的责任,这不能不说是悲哀,却也透露着人性善良的光辉。尽管现代人都拥有各种个性和脾气,但是,潜藏在内心深处善良本色永远都弥足珍贵。女人失去善良,就失去了女人魅力;男人拥有善良,更增添了阳刚之气,给人以信任,给人以美好。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就是这样用自己相思之苦的悲哀演绎着善良,尽管欢乐像潮水一样荡然无存,在茫茫的孤寂中,走完自己的人生。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居国顺于上海

 

 

 

 

                  为天下远游客   

  ——《廊桥遗梦》扉页题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