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

 雪峰读书 2011-10-11
年轻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

加强自身修养是磨砺品性、塑造人格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年轻干部,最终能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从哪里来呢?从不断的自我激励与约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从加强自身修养中来。我在机关和基层都工作过好多年,体会到年轻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关键是要把握好几个辩证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想是前进的灯塔,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动力。有了理想,就会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就会不断地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作为一个年轻干部,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矢志不移、尽心竭力地为之奋斗。但是,实现理想却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必须立足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不懈奋斗。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远大的理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当中,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才能不断地接近理想。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此,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然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只有把理想的光辉和务实的精神结合在一起,人生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作为年轻干部,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创造,从做好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

二是要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的辩证关系。年轻干部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年轻干部必须有所作为,这是实现党的宏图伟业的迫切需要,是党和政府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年轻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有的干部到一个地方,长期改变不了面貌,无所作为,却以为自己是“无为而治”,洋洋得意。实际上,现在老百姓最恨两种干部,一种是干坏事的,一种是不干事的。面对任何矛盾和问题,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因为这些矛盾不解决,总有一天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酿成不良后果。我们讲有所作为,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要立足本职,干出一流的业绩,就是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勇于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善于发现并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既着眼于阶段性成果,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正因为要有所作为,才要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这也是辩证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工作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在人际交往中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要耐住寂寞,舍去浮华,少些应酬;在学习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既要学习掌握那些对一生健康成长大有益处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抓紧学习那些对当前工作有帮助的知识,决不能好高骛远;在创造工作成绩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要做那些老百姓急需的事情,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利的事情,而不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片面地追求眼前的虚假政绩。

三是要把握好思想活跃与行为稳健之间的辩证关系。年轻干部要善于思考,思想上要有张力。思想不活跃,看问题缺乏深度,就不足以凝聚周围的人和你一起奋斗;思想不活跃,就只能人云亦云。创造不出新思想,取得不了新成绩。思想活跃主要表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敏感性、对工作规律的预见性和对工作方法的创造性上。如果年轻干部没有这些特点,就失去了年轻人的优势。但机关有着特殊的职能,要求年轻干部必须行为稳健,这是衡量年轻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要做到行为稳健,就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要严格按照党内的规章制度办事,切实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在工作上把握好度,把自己的位置找准,不越位,不错位;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四是要把握好一生与一时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选择了做党政工作这个职业,也就是选择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选择了奉献和牺牲。这个职业决定了道德上的高标准。首先要做人、做事,然后才能做官。摆好这个逻辑顺序,工作才会比较顺利。要赢得一生,必须把握好平常的一时一事。很多干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都是很优秀的,组织上也很信任和看重,但因为一时没有把握好自己,犯了错误,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为官或多或少有些权力,有权力就要时时谨慎,处处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一生的目标,为党和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

年轻干部只要把握好上述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就会砥砺成才,健康成长。但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年轻干部还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一个人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遇到挫折,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好的状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就能遇到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气馁。那么,作为当代年轻干部,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呢?

第一,要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现代社会的灵魂。学习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知识,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机感,要有不学习就恐慌的感觉;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有终身学习的计划,有好的学习方法,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要学以致用,学了以后马上在实践中用,又在实践中开始新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要通过学习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多学一些历史、哲学知识,多学业务、党务知识。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果呢?现在机关干部在勤奋工作和静心学习之间确实有很多时间上的矛盾,所以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掌握好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我自己做了一个计划,把全国27个重点学科的最前沿的研究人员请来讲课,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感觉这种方法要比读书的效果高出若干倍。

第二,要始终保持一种忧患的状态。这些年来,我们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的忧患意识却有所淡化,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没有忧患意识,就容易满足现状,容易停滞不前。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把自己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出来,为国家的发展多做贡献。我们要有对国家的忧患,既要看到我们国家5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要看到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竞争激烈,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西方国家仍在努力对我们形成包围的态势。要有对工作的忧患,我们常说不进则退,实际上不快进也是后退,要有对工作的经常反思,要“战战兢兢”地开展工作。要有对自身的忧患,看自身的素质能否适应未来的发展,看自我评价是否与社会和单位对自己的评价相一致,时刻有自知之明,有进取之心。

第三,要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状态。创新状态是我们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保证。当代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比较新,在开放的社会里接受了很多创新思想的熏陶,完全有创新的潜能,就看怎么样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一种创造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想一想能不能通过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甘做“收发室”、“传声筒”,永远是老和尚的帽子——平平塌塌。其次要有创新的思维,既要有聚敛性思维,又要有发散性思维。此外,还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工作环境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氛围。

第四,要始终保持一种奋斗的状态。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奋斗的状态更为重要。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们做领导干部的,尤其需要一种激情和奋斗的精神,时刻保持生机勃勃的奋斗状态。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尽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年轻干部年富力强,正处在奋斗的黄金时期,要有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以事业为重,以奋斗为荣,把奋斗放在第一位。要自觉地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培养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一种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年轻干部只要始终保持学习、忧患、创新、奋斗的状态,就会有一种比较高的人生境界。王国维对文学创作提出了三种境界,实际上我们领导干部也要有这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指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把自己的一时放在一生的长河中来看,把自己的一生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指要有一种奋斗的精神,要创业,就要吃苦,要有所作为,就必然有所奉献和牺牲;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指经过一番奋斗后,你必然会有所收获。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就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不断地为我们党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