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叆叇岭迷雾——走遍苏州之46

 苏迷 2011-10-11
不少第一次看到叆叇岭这几个字的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意思,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读,因为“叆叇” 两字不是常用汉字。叆叇岭西面是太湖,太湖的水汽与山口风结合变形成围绕山峰周围的云雾,这就是叆叇岭名称的由来。也有一些当地人把它读作“鸭踏岭”。传说是每年冬季,太湖野鸭往来于东、西太湖之间都于此飞越。叆叇岭还是尧峰山东坡通往西坡的一处山岭通道,南北山头略高,中间叆叇岭低平,高度在206米左右。

    站在木东公路的西面皋峰山上,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七子山和尧峰山相交处是一个低矮的山口,山口上树木蔽日,云雾缭绕。从西面的木东公路翻越叆叇岭就能进入山东面的越溪乡诸山。反过来我们如果从东面的越溪旺山村翻过叆叇岭就进入了木渎镇域的姑苏、凤凰、新峰渚村。叆叇岭就是这样一条跨越连绵十数里的高山丘陵之间的唯一捷径。

    说到叆叇岭势必要讲到尧峰山,叆叇岭的南面就是尧峰山。尧峰山是七子山(又名横山,因为其山四面皆横。又名踞湖山,山广20余千米)西南的支脉。相传帝尧时,洪水泛滥,吴人都避居于此。此事距今已有4000多年之久。那时洪水滔天,淹没周围平原丘陵,唯有此山未曾淹没,吴人得以存活。吴人为纪念远古时代的事件,就把此山名为尧峰,也写作尧封山。到了唐末有慧禅师在叆叇岭上建免水院,也是这样的纪念意思,后来也废毁了。宋时宝云禅师在此基础上改为寿圣寺。至明代弘治年间,僧云谷又重建。到了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重修,改名为宝云禅院。据明《尧峰山志》载:“鸭踏岭,在龙洞北,道通宝华坞,岭上即浮青庵,兴福僧于此施茶以济山行者。”宋代文学家苏子美有诗云“西南登尧峰,俗云尧所基。洪川不能没,上有万众栖。”尧峰历来是登临的好地方,站在尧峰之巅,极目远望,山水美景尽收眼底。

    明人陈仁锡《尧峰山志》6卷中记述,叆叇岭上尧峰山有清晖轩、碧玉沼、多景岩、宝云井、白龙洞、观音岩、偃盖松、妙高峰、东斋、西隐,或再加上铁塔、半峰亭,称为十二景。许多年后,其中的一半废去,有的连影迹全无,又有好事者将露禅庵、千人坐、响泉、松冈、竹径五处补人,凑足十景或十二景。于是,历代题咏不绝,有宋僧怀深的《尧峰十景》、明人王宠、王世贞、袁帙的《尧峰十二景》、清人汪琬的《尧峰八咏》等。宝云禅寺中壁间置王羲之草书《心经》与欧阳询楷书《心经》碑刻,为重建时摹勒上石。此外,尧峰山东麓有露禅庵,也为湛川所建。境内乡人称寿圣寺为上尧峰,露禅庵为中尧峰,兴福院为下尧峰,至今这些景物大都已不存。

    从旺山村通道上叆叇岭,一路视野逐渐开阔,树木阴翳,风景殊胜。接近山顶就能看到叆叇岭左边的龙洞,洞中有清道光年间顾沅等人的摩崖石刻。龙洞的边上就是巨石阵,用当年李根源走访的话来说:“崖上严整如行阵,森峭如列戟”。李根源的话一点也不夸张,至今看来依然如此。到达叆叇岭上,就是一座仿城楼的墙体,人必须迂回出入,全部用石砌。另有一座小庙,是否就是李根源所说的宝云禅寺的遗址地,就不可考了,因为那里没有人,无法打听。看来是当地村民自发建造,虽则大门紧闭但香烛余烟缭绕,简陋虽则但虔诚之心昭然。到了叆叇岭,如果是氤氲缭绕之日,那就可以看到山林雾气腾腾,山峰、竹林都被烟雾锁绕,说人在云雾之中一点也没错。至若天朗气清,就可以看到西边的村子和皋峰山清明山,甚至木渎诸山也历历在目。沿着防火通道往东走,那里是通道盘山缠绕直趋七子山顶。站在山顶可以遥望东面山之巅的古乾元寺,也可以看传说中的七子之墓的七个小山包,还能看到新建的山林防火亭子,在群山之上,别有情趣。

    叆叇岭上的七子山不但常常迷雾重重,更是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历史谜案。其中最有考古价值的是石室土墩。历来对之有多种解释,至今还难有定论。我们爬上山巅,在树丛中可以找到一些已经被考古挖掘过的洞口,可能几千年之前,曾经是我们的祖先生活、祭祀或者战争的遗存,我们今天目光停留在这样深邃的洞口,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有何启迪呢?

    翻越叆叇岭,或许你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建筑。历史上存留下来的遗迹本来就不多,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没有大量的翻新维修,甚至仿制古董,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再欣赏得到古人曾经赞美过的美景,描绘过的精美建筑?但真正具有赏宝的慧眼,真正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同样会在毫无雕琢的甚至被蒙上历史污垢的地方找到我们先人的遗迹,领略我们中华伟大的文化。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石牌坊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下的葫芦池,传说是铁拐李葫芦变化的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葫芦池上的心形桥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上叆叇岭的通道,雾气弥漫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下雾气弥漫,景区的竹牌楼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上的龙洞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龙洞里的清代道光摩崖石刻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龙洞外景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登山者经过龙洞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小道通向巨石阵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巨石如剑戟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崖上严整如行阵,森峭如列戟”。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山顶上的仿城楼建筑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顶上农民自发建筑的小庙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上远望仿城建筑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著名的石室土墩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石室土墩被草木所遮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通向石室土墩的山顶小道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从叆叇岭 上遥望皋峰山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雾气沉沉的山林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下九龙潭的揖山亭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下旺山村农家乐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远望古乾元寺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七子山顶上的防火了望亭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近看了望亭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叆叇岭通向七子山的消防防火中心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森林防火蓄水池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中关于叆叇岭的记载。

叆叇岭迷雾鈥斺斪弑樗罩葜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