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髓海绵状畸形切除术

 weishudong 2011-10-13

脊髓海绵状畸形切除术

    【名称】

脊髓海绵状畸形切除术(Resection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概述】

髓内海绵状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在椎管疾病中比较少见。Ogilvy等于1992年报告了6例,并从文献上收集到30例。自MRI临床应用以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1997年Vishteh等报告自1985~1995年共收治17例。此症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诊断上MRI检查是首选的方法,不仅当有症状而CT检查阴性时它可有阳性所见,而且根据所见特点可以确定为海绵状畸形的诊断。有人对此症做过动态影像学的观察,发现病变可以逐渐增大,其机制是畸形血管的扩张,而不是肿瘤细胞的增殖。治疗上由于海绵状畸形具有一层与正常脊髓可作为分界的胶质带,且无明显的供血动脉,手术常可做到彻底切除,故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由于病变常多次出血,脊髓损害逐渐加重,因而手术不能为时过晚。

    【适应证】

(1)有脊髓受损症状者。
    (2)虽临床症状轻微,但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为髓内海绵状畸形者。

    【禁忌证】

(1)完全性截瘫时间已久,无恢复可能者。
    (2)年老、体弱,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术前准备】

同“椎板切除术”。

    【麻醉与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或侧卧位。

    【手术步骤】

(1)手术切口、椎板切除、硬脊膜切开:同“椎板切除术”。
    (2)病变切除:切开硬脊膜后,常常即可见到病变。有的病变突出于脊髓表面,呈暗紫色,有软脊膜覆盖,但多数病变位于脊髓内,见脊髓局部肿大,在肿大处的脊髓表面可见蓝色或少血管的发白区域,前者提示病变贴近脊髓表面,后者提示病变位置较深。表面无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手术显微镜下有时可以见到微小的供血动脉。看清病变后,按病变在脊髓中的部位,在其表浅处切开脊髓。切口多在后方中线,或后根进入脊髓区域处切开脊髓。见到病变后轻柔地沿其胶质界面与脊髓之间进行分离(图1),可在不损伤脊髓的情况下将之全部切除。术中出血多为毛细血管或小静脉,除手术显微镜下可见的稍大动脉用弱电流的双极电凝予以止血外,其余出血经压迫后即可自行停止。含铁血黄素沉积的脊髓组织不能切除,以免加重症状。
    (3)按常规缝合切口各层。



        图1  海绵状畸形分离(伤McCormick)

    【术中注意要点】

(1)此手术应在显微镜下进行,切除病变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剥离病变时一定要严格按着病变周围的胶质带进行,以免损害正常脊髓组织。
    (2)一般术中不会大出血,出血时也不必忙乱,轻者用止血海绵压迫片刻即可止血,亦可使用双极电凝,但务须在弱电流下进行,电凝后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烫伤脊髓。

    【术后处理】

同“椎板切除术”。

    【主要并发症】

(1)损伤正常脊髓,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时一定要操作轻柔,尽量避免过重的挤压或牵拉脊髓,剥离病变时要按胶质界面分离,牵拉压迫均施于病变侧,保护好脊髓。
    (2)术后血肿,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应在缝合切口前仔细观察,当确认止血已彻底后再行缝合切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