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集萃

 梦泽赤子 2011-10-14

《论语》集萃

一)教育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有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反三,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忠诚老实、讲究信用。)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化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直到竭尽了我的才力也不能停止学习。)《论语》精华集萃

6、有教无类。

(对谁都可以教育,不分贫富、智愚的类别。)

二)学习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做事还有余力,就要来学习文化知识。)

3、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了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温故而知新。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8、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了。)

9、闻一以知十。

(知道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2、博学于文。

(广泛的多学文化典籍。)

1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知者也。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有点长处而跟从学习,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加以改正。)

15、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跟着来学习;多看,区分正确的记在心里。)

1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誓死坚守并爱好治国做人之道。)

1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就像追赶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

18、一以贯之。

(学习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合用。)

20、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担忧学道不成,不担忧贫穷。)

21、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2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了。)

23、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习《周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2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才相距甚远了。)

25、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最有智慧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2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伤害自己和亲人;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子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

2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习《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合群有共同语言,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

28、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君子三年不讲习礼,礼仪必然荒废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生疏忘记。)

2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每天学习掌握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记所掌握的知识。)

3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广博地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向别人提问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31、君子学以致其道。

(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3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可以做官。)

三)修身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就不巩固。)

7、温、良、恭、俭、让。

(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8、过则无惮改。

(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9、敏于行而慎于言。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

11、贫而乐,富而好礼。

(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仪。)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3、君子不器。

(君子不要象器具一样。)

1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在说之前先去实行,然后再按照做了的去说。)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互相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16、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的义,小人只知道利。)

20、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21、以约失之者鲜矣。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过失就少了。)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23、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4、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奉君主,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造成疏远。)

25、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同人家顶嘴,嘴快话多,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不满。)

26、三思而后行。

(凡事要经过三次考虑之后,在决定去做。)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忠厚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忠厚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忠厚仁德的人长寿。)

2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就要帮助别人通达。)

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任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

3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如同浮云。)

3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发愤的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的时候便忘记忧愁。)

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34、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

(容貌谦和严肃,脸色正派庄重,说话注意言辞口气。)

3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意料,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3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人却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忠厚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

4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品德就像是风,小人的品德就像是草,草上有风,草必然随风倒下。)

43、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要质朴正直,好尚礼仪;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对别人谦恭有礼貌。)

44、仁,爱人。知,知人

(仁,就是去爱别人;智,就是知道识别人。)

45、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46、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敢作敢为的人有进取心,安分守己的人拘谨安分不做坏事。)

4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48、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难免要承受羞辱。)

4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安舒坦然不骄傲放肆,小人骄傲放肆而不安舒坦然。)

50、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接近于仁。)

5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是困难的;富裕了而不骄傲,是容易的。)

5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见到财利能想到道义,遇到国难而愿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

53、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到适当的时候然后说,别人就不讨厌他讲话;快乐了然后笑,别人就不讨厌他的笑;符合礼义然后取财,别人就不讨厌他的取。)

54、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么实际做就难了。)

55、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向上通达于仁义,小人向下通达于财利。)

5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说得多做的少为可耻。)

5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忧虑自己无能。)

5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60、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61、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贤人避开社会而隐居,其次是避开乱国而择居,其次是避开难看的脸色,其次是避开难听的恶言。)

62、修己以敬。

(加强自己的修养,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6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困厄时尚能坚守,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乱非为了。)

64、言忠信,行笃敬。

(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6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自己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6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已成之。

(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

6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6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70、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定执着于正道,而不固执拘泥于讲小信。)

71、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乐礼,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逸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7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戒备: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胜;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7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畏: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7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端正;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是否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符合于仁义。)

75、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以隐居来求得保全自己的志向,以实行仁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

7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庄重,宽厚,守信,勤敏,慈惠。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护;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就能更好地役使别人。)

77、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从道德来讲,是应该抛弃的。)

78、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君子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做强盗。)

79、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过去的事情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8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不贬抑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81、言中伦,行中虑。身中清,废中权。

(说话合乎伦理,行为深思熟虑。保持自身清白,放弃官位而合乎权宜变通。)

8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能尊敬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赞美好人,又能怜悯能力差的人。)

83、君子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的态度有三种变化:远看外表庄严可畏,接近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严正精确。)

84、大德不逾贤,小德出入可也。

(在道德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的出入是可以的。)

85、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过错,人们都看得见;更改,人们都仰望着。)

86、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明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不明智,说话不可不谨慎呀。)

8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懂天命,就无法做君子;不懂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四)齐家

1、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

(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并亲近又仁德的人。)

2、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

3、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按周礼侍奉他们;去世了,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祀他们。)

4、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5、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

6、里仁为美。

(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要离开家乡,必须有应让父母知道的地方。)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担心。)

9、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年老的人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

10、奢则不孙,俭则固。

(太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了就显得鄙陋。)

11、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

12、寝不尸,居不客。

(睡觉时不要象死尸那样直挺挺地躺着;平日在家也不要象做客或招待客人那样。)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在家要恭敬规矩,办事要认真谨慎,对人要忠实诚恳。)

五)为政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又严守信用;要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2、事君,能致其身。

(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

3、至于是邦,必闻其政。

(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围绕在它的周围。)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心里不知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会自觉改过。)

6、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忧;多闻阙怠,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要多听各种意见,觉得可疑的地方避开,谨慎的说出其余的,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各种情况,觉得有危险的事情避开,谨慎的去做其余的,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谋求官职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选拔正真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论语》谈“德”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4.11

德不孤,必有邻。(4.25

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7.23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1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15.13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12.10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12.21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14.4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4.33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巧言乱德。(15.2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乡原,德之贼也。(17.13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17.14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19.11

 

《论语》谈“道”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4.20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12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

朝问道,夕死可矣。(4.8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4.15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5.2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5.7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9.30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14.3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6.2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16.11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7.4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至其道。(19.7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19.19

 

《论语》谈“君子与小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

君子不重则不威。(1.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4

君子不器。(2.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君子无所争。(3.7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君子周急不继富。(6.4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

君子博学于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7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7.37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8.2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8.4

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11.1

君子不忧不惧。(12.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2.16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13.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13.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3.26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见小人而仁者也。(14.6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

君子思不出其位。(14.26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4.28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15.18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

君子贞而不谅。(15.37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6.1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悔圣人之言。(16.8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17.4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7.21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17.2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17.25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敌,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18.10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19.3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9.4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小人之过也必文。(19.8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历。(19.9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历己也。(19.10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19.21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无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20.2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

 

《论语》谈“言与行”
巧言令色,鲜矣仁。(1.35.2517.1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7

敏于事而慎于言。(1.1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1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听其言而观其行。(5.10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4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9.24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0.1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10.2

非礼勿言。(12.1

仁者,其言也讱。(12.3

名不正而言不顺。(13.3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13.3

行己有耻。(13.20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13.20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3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14.4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14.13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0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

言忠信,行笃敬。(15.6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6

畏圣人之言。(16.8

言思忠。(16.10

天何言哉。(17.19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19.25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