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的秘诀曰:唯实 唯变

 wgs9007 2011-10-15


                             成功的秘诀曰:唯实 唯变

 

   攸县教育局教研室  王建立

 

11月11日至16日,株洲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五县四区和市直中学82位同志,在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市教育局长陈天星的带领下,对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听了两场报告,“看”了6节课,实地察看了杜郎口中学的校园,访问了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这次考察的感受和认识:

一、感受杜郎口

1、教师走下了杏坛

中国教育从祖师爷孔夫子以来,就一直传承着杏坛讲学,绛帐弦歌的祖规。“三尺讲台”自古就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领地,千百年来神圣而不可侵犯。

杜郎口中学却把传承几千年的祖宗课堂完全“颠覆”了。凡到过杜郎口中学考察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杜郎口的课堂像“教育超市”。满教室都是大声讨论、热热闹闹的学生以及进进出出的听课者。如果不是“用心”寻觅,在课堂上,很难找到杜郎口中学的执教老师。笔者到杜郎口中学,听第一堂课就曾闹过一个小小的误会。那是一堂“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数学课,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学生们不断交换教鞭,大声争论着。我努力寻觅他们的老师,企望用数码相机拍下一个教师点拨学生的照片,探寻杜郎口老师点拨的技巧,回去也好借用借用。但10多分钟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这时,一位穿"蓝羽绒服”的年青女教师拿着教鞭在黑板上指点着,并时而向学生提出点什么。我顿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咔嚓一声,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正当我暗自庆幸时,一位穿深蓝西装的女教师开始总结了,我这才知道“蓝色西服”才是杜郎口中学的老师。那“蓝色羽绒服”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听课者,不同的是,她比我们早来三天。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没有了教师传道授业的杏坛,那是不是就不要教师了?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还得说说杜郎口课堂教学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笔者手头有一份杜郎口中学数学教师徐利写的一篇“三三六”模式具体运用的论文,现摘录如下:

(一)预习课。我的数学预习课的基本操作步骤是:①师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②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③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做好预习指导;④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笔记;⑤教师搜集预习错例,建立数学医院;⑥小组反馈学习疑难,师生共同解决。(二)展示课,①预习交流;②明确目标;③分组合作;④展现提升;⑤穿插巩固;⑥达标测评。(三)反馈课,在展示课后,我们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兵教兵”、“兵练兵”活动,让组内的同学进行互相帮助。在每节反馈课上,我通常一个组抽4名成绩较弱的同学进行检测……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一名成绩优秀的同学在黑板前或楼道上边画边讲解边提问,手把手地对后进生进行帮扶”。

看了徐利老师的文章,笔者觉得杜郎口的课堂并不是“漫坡放羊”,而是科学地把握每一个个环节。杜郎口的教师在预习课上是“策划师”,在展示课上是“导师”,在反馈课上是“质检师”。教师虽然走下了杏坛,但其作用还是潜在的、巨大的,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2、学生爬上了黑板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事实的确如此。在杜郎口中学见得最多的是黑板。每一间教室里都有分布在两侧和后面的三块黑板,走廊的墙壁上是学生的反馈黑板,门厅的墙壁上是教师的反思黑板,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黑板的世界。

杜郎口学生是如何“爬黑板“的?课堂“乱”到怎样程度?我想引用《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杜郎口现象“研究专家李炳亭先生的精彩描述:

“杜郎口中学的所有教室都向参观者自由开放,孩子们对进进出出的听课者两耳不闻,一副熟视不睹、见怪不怪的自若神情。

教室的门全都敞开着,很多的声音高叫着。课堂上发言的都是学生,他们嗓门奇大,像是喊出来的,孩子们的普通话很‘普通’,带着明显的鲁西方言痕迹,却无一例外地饱蘸了热情和自信。有时候同时站起来好几个人,同时响起好几个声音,老师也不制止,谁的声音大谁就获得了发言权,所以发言声此起彼伏。

终于轮到老师说话了,老师的话还没停,孩子们操起就近书桌上的粉笔头,冲上去呼拉拉地抢着爬黑板,先在黑板的最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根据自己理解板书课上学过的知识点。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独特环节叫‘反馈’。虽然教室三面全是黑板,但还是有些没有抢到黑板的同学,不过他们也不闲着,有的拿着粉笔在墙壁上写,有的蹲在地上写,还有的跑到走廊上写。”

3、课堂融合了中西

杜郎口课堂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开放性、颠覆性,有专家把这种开放的课堂归纳为“动起来”、“乱起来”、“神起来”。虽然较之其他学校的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显得那么另类,。但从杜郎口开放、民主的课堂,似乎看到两千多年前孔圣人教书育人的场景。大家知道,《论语》中有一篇最长的文章,叫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生动地记述了孔子与弟子们共同探讨人生理想、畅谈个人志趣的情景,以及孔子对弟子们的发言所持的态度和所作的评论。孔子的开场白“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语气是那样的平易、谦和、亲切,从而打消了弟子们的顾虑。由于创造了一种亲切、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气氛,后面弟子们的发言才会直率、坦诚、踊跃。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一个完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没有任何压力,学习也十分主动。因此也有人认为,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但传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也深受了美国教育的影响。据说,曾经有个来自美国的教育考察团,他们看过杜郎口的课堂都翘起大拇指说,杜郎口的课堂甚至比美国还要“先进”,美国的课堂只是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而杜郎口却是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冷思杜郎口

1、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说:“听杜郎口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么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笔者分析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热情如此高涨原因主要是下列几点:①让学生作主。在杜郎口课堂的黑板上方,写满了许多诸如“我的课堂我作主,快乐课堂我称帝”,“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有,那还了得”等等“霸气”的句子。杜郎口中学的老师认为: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课堂上就会由教师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几十个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效益自然就大大提高了。②让学生展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杜郎口中学正是找到让学生充分表现、展示这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学生们自然“乐学”。杜郎口镇有位家长说,在杜郎口中学“改法”以后,周围的孩子都愿意上学,逃学和辍学的现在是少之又少。(3)让学生成功。在杜郎口中学,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脸上都挂满了自信,教师在课堂上都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杜郎口采访过几位学生,问及他们学习为何努力时,他们说:“看到自己的成绩一天天进步了,就觉得学习是件幸福的事”。

2、教师的敬业精神为何如此强劲。

在今日经济大潮冲击下,面对如此喧嚣的世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为何能够独守那份宁静!为何如此敬业!我甚至怀疑过他们要么是有某种“宗教”的情结,要么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尊神”。通过两天的考察,笔者觉得杜郎口中学教师敬业精神的背后,是有其深层支撑原因的。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独特背景。我们不妨翻翻杜郎口中学的历史:杜郎口中学始建于1968年11月,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初级中学。1998年前的杜郎口中学曾经连续10年成绩全县倒数,镇里每次人大代表评议,都给学校亮黄牌,县里几次下决心想把这所学校撤并。10年前的杜郎口中学家底之差,处境之难是可想而知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崔其升带领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破釜沉舟、锐意改革,终于走出一条阳光大道。②一谈二警三停的惩戒制度。《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华尔街、硅谷、空军、海军、言论自由、自由市场,而在于长盛不衰的法律及其背后的制度。”笔者认为,杜郎口中学教师如此敬业,和她的“一谈二警三停”惩戒制度有着很大的关联。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的教师,崔其升校长或者学校其他领导先与其个别谈话,指出存在问题,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听课仍然不达标者,要在学科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学校为其安排专人作辅导教师,被停课者一边听优秀教师的课,一边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据说,全校先后有7位教师停过课。崔其升校长说:“改革要有铁手腕,光谈和倡导一点作用也没有。”③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杜郎口中学的领导班子是怎样率先垂范的:先看崔其升校长。崔其升校长一年听评课累计1000节以上。他说:“我当校长这些年,仅工作量这项,你可以在我们学校任意找三个老师,他们加起来要超过我,我就算偷懒了!”。再看分管业教学的张代英副校长,张校长怀孕8个月了,还每天坚持着上课,楼上楼下地跑,学生们看见她,都懂事地劝她赶快回家休息,可她楞是坚持每天上课、听课、评课。三看学校其他行政领导。杜郎口中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月考核中,只有没有拿到教师前三名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当月的奖金扣除,如下月仍未达到,行政职务自动解除。④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实惠。笔者让大家看看下面一组数据:杜郎口中学56位专任教师,迄今为止,有51位在聊城市教学大赛获过奖;全校每年有3-4个中学高级指标,达到条件的都可以评上;现在的杜郎口中学的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在聊城市乃至全国都闪光,作为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有着无限的荣光;教师的收入大大提高了,改革也给杜郎口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实惠。

 3、校长的执着追求为何如此炽热。

①凭的就是这股犟劲。当初崔其升校长在杜郎口中学推行课堂教学改革,遭受过匿名信的恐吓,小人的诬告,纪委的询查,“八年抗战”、“十年辛苦……是什么支撑着这位血性汉子闯过这沟沟坎坎,经受住这风风雨雨,是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犟劲。杜郎口的老师是这样说崔其升校长的:“相对工作而言,他的命不重要,他要求的事不许干不好,否则,他不会饶过自己”。(2)凭的就是这份责任。有人说,在茌平县,找崔其升校长很难,但又很容易。他一天到晚,不在办公室,就一定在课堂上,或者行走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他的家就一直安在学校)。正是凭着这份对自己、对教育、对学生、对教育负责的责任,他才仅仅用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杜郎口中学起步、挣扎、腾飞三部曲,并解决了久治不愈的一系列教育问题。③凭的就是那种精神。有句话说:“人不能为吃而活着,人要有点精神。”中国当代的著名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都印证着这点。魏书生如此,李金池、蔡林森、姚芷平如此,崔其升也同样如此。

三、师法杜郎口

1、学习杜郎口不尚空谈、只“唯实”的工作作风。有句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杜郎口中学的中心大道上,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刻,一面是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的题词:“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教育创新的原创性典范,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另一面单刻着一个硕大的“实”字。那遒劲的“实”字,仿佛在昭示着我们:一是听课要实。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一年听评课1000多节,以每年250天教学时间计算,日平均听评课4节。这个数字,即使是对整年以听评课为主业的各级教研员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咂舌的数字。我县曾经也规定了校长一年听课的节数,那是30节。扪心自问,我县的中学校长,一年能足足听满30节课的,还不是百分之百。二调研要实。作为一校之长,要真正深入教师、学生,多倾听他们的意见,甚至还要听听家长的建议、社会的呼声。既要用心倾听,更用脑琢磨。三是要即时落实。俗话说“今日事,今日毕;留到明日更着急”。我们要像崔其升校长那样,发现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不拖沓、不推诿,当天事,当天毕,自己去落实、去解决。

2、学习杜郎口不固己见,只“唯思”的教学品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有句名言“写教案,一辈子也写不成名师,写反思,三年就可以写出一个名师。”杜郎口中学的领导、老师以前是一天反思3次,现在是一天反思两次。反思什么?一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进行反思;二是对自己一切教育(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一个真正的教师在反思时,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因为,反思有利于个人的进步,有利于团队的壮大,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有人算过这样一笔数:假如老师每天上一节课,写一个反思,三年下来,就写下了一千次反思,就可解决一千个问题,进步一千次,到时候就自然成了名师。

3、学习杜郎口不拘常规,只“唯变”的创新精神。记得有位学者说过:“美国人从不满足,美国人需要变化,在美国永远不变的是变化”。笔者在杜郎口,感受最深的也是“变”字,正是因为“变”,才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我县教育怎样实现质的飞跃,笔者认为,必须实行三个改变。(1)要改变课堂方式。著名课改专家郑金洲说,“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杜郎口中学,由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一跃而成为全国课改的一面旗帜,关键是“颠覆”了课堂,真正把课堂还权给了学生。我县在“九五”期间,就进行了全县性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习惯于走“旧路”,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的教师舍不得放下自己讲课的“霸权”,虽然课改开展多年了,依然是“涛声依旧”,依然是用“心血+汗水+健康”来换取举步维艰的教学质量。(2)要改变教学观念。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教学观念的变革。崔其升校长大胆把美国课堂引进到杜郎口,再吸取中国传统课堂精华,中西融合,才形成了今日杜郎口的课堂的特色。(3)要改变管理模式。我们师承过衡水中学、洋思中学和栟茶中学的刚性管理,也引进过如东高级中学的“精致管理”,可以说,在管理上我县的中小学和过去相比,理念是先进了,也能说出一些道道。但我们的管理不精、不细、不严、不实。杜郎口中学没有成套的管理制度,为什么管理得这样好,秘诀是:“强管弱理”。即淡化建章立制,靠精细到位的管理去落实各项工作。笔者认为,名校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秘诀只有三条:那就是敬业奉献、勇于改革、认真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