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写作3:求职信

 佳宁图书馆605 2011-10-15

淮阴区职教中心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 语             授课教师:钱        日期:  

序号

16

授课班级

授课班级10级机电12;汽修12

课时

1

授课形式

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等教学方法。

章节

写作3:求职信

1. 该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分析

它是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制定后的最后一个设计环节。写出使用说明书,完成设计报告,这项设计就完成了。

2. 该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产品说明书就要让使用者明白怎样使用,用得放心。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使用者才会购买这个产品。这也与技术的经济性有关。因而写好产品说明书十分必要,也是设计者的责任。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产品的消费者,需要购买、使用各种各样的产品。会识读产品说明书,才能正确、安全的选择、使用产品。因而本章的教学内容是有较大价值的,十分必要的。

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主要讲怎样写产品说明书,要讲那些内容,有什么要求,以及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等。这对我们掌握识读产品说明书是十分有益的。

1. 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

学生对说明书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了解说明书写作的基本结构。但是没有真正写过说明书。

2. 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障碍分析

条理性、规范性是学习写作说明书的障碍。

3. 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

在本章中,我们将让学生站在技术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审视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问题,进一步总结和加深对设计的体验,促进技术素养的提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求职信

内容

求职信的格式、要求、常见的问题

 

 

 

知识 与

能力

1)了解求职信的概念、作用和特点;能理解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的主旨;

  2)了解个人简历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3)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4)能根据招聘信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成功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例文,理解、分析、交流讨论,掌握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

重点

求职信的写作。

难点

1. 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2. 认识自己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特长、兴趣、性格和能力。

作业

1. 笔记   2. 操练

教学策略

资源处理

1. 产生式教学策略与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商学习内容与目标。

2.讨论法: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将课堂创设成对话演练的对话场。

3. 感知法:亲身经历,深切感知。

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的

导入

一、导入

方婷是湖南第一师范文秘专业2006级的一名大专生。毕业临近,她很想早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办公室文秘工作。前段时间,她看到了某公司刊登在《长沙晚报》上的一则招聘信息,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向那家公司投递了一份求职书。经过筛选,她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她成功地被该公司录用了。

方婷求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于她制作了一份成功的求职书。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方婷的求职书。

二、目标商定

1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情境即兴口头说明。评价

2.商定目标。

一、激发学生表现欲,快速进入对话场。

二、养成思而学的习惯,体现自主学习.

核心过程推进

三、求职信的格式

求职信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书面材料,是毕业生所有求职材料中至为关键的文字材料。

      

求职信的格式一般分为标题、称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部分。

1、标题 。

    标题要醒目、简洁、庄雅。用较大字体在上方标注“求职信”或“自荐信”。

2、称呼。

   用人单位明确,可直接写上单位名称,用“尊敬的”加以修饰,后以领导职务或统称“领导”落笔。

      单位不明确,则用统称“尊敬的贵单位(公司或学校)领导”领起。

3、正文。

   正文是自荐信的核心,开头语应表示向对方的问候致意。主体部分一般包括简介、自荐目的、条件展示、愿望决心等内容。

       第一段开头语,应该说明你所应聘的具体职位,得到职位信息的途径。

简介包括自荐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校系专业、家庭住址、任职情况等要素。

自我介绍,说明你为什么适合申请该职位,提出你能为未来雇主做些什么。突出你的相关实力,强调你所受过的培训、你的经历、技能和成就。

第二段描述部分,说明求职者对所申请职位性质的理解,对招聘公司的了解,说明你的应聘优势。比如挑选简历中于所应聘职位最相关的部分,促使招聘者想进一步阅读你的简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

条件展示是自荐信的关键内容,主要应写清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从基本条件和特殊条件两个方面解决凭什么求的问题。

基本条件应写清政治表现和学习活动两方面内容。

政治表现要从活动和绩效方面写实,如党校学习、参加活动、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并佐以获奖和资格证书。

学习经历要写清主、辅修专业课程及成绩状况,对于英语、计算机和普通话等级的情况也须一一说明。

对于为人处世、组织管理、社会调查、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等方面的情况也要略加提及,有特殊技能的也要加以强调,如操作实践、文体书画、写作口才等特长,以展示自己的能力,突出个性特征。

第三部分结语,表明自己希望加入公司的诚意,礼貌的提出希望参加面试的请求。要表示加盟对方组织的热切愿望,展望单位的美好前景,期望得到认可和接纳。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和预约面试的可能时间范围。

结尾段落中提出你的进一步行动请求,这里你可以建议如何进一步联络,留下可以随时联系到你的电话或地址。

结语一般在正文之后按书信格式写上祝语或“此致,敬礼”、“恭候佳音”之类语名。

4、附件。

    自荐信附件主要包括个人简历,证书及文章复制件、需要附录说明的材料,也可作为附件一一列出。

5、落款。   

    落款处要写上“自荐人×××”的字样,并标注年月日。随文处要说明回函的联系方式、邮政编码、地址、信箱号、电话号码及呼机号等。署名处如打印复制件则要留下空白,由求职人亲自签名,以示郑重和敬意。

    求职信的要求

一.突出能力

简历应涉及三方面:一是个人的基本状况;二是教育状况,三是社会经验。

二.展示个性。

针对性和个性化让你的求职信从众多的信件中"脱颖而出"

三.讲究礼貌。

写信不能用粗俗语言。常言道:凉茶冷饭犹可咽,粗言俗语难入耳。

1.称呼要得体。    2.问候要真诚。    3.祝颂要热诚。

4.信皮称呼用尊称。

四、巧妙谈钱。

方法一:避而不答。 方法二:巧妙作答。 方法三:补充说明。

  求职信常见的问题

一、急病乱投医,无的放失。 二、字迹潦草,布局不美。

三、逻辑混乱、条理不清。   四、虚弱怯懦,缺乏自信。

五、自吹自擂,炫耀浮夸。  六、滥用辞句,哗众取宠。

七、东拉西扯,长篇大论。

学生交流展示已有经验。

 

 

分项讨论:

 

求职信的内容包括哪些。

 

如何写标题?

 

如何称呼?

 

正文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开头?

 

 

重点部分有哪些内容?

 

 

 

 

 

 

 

 

 

 

 

如何结尾?

 

 

 

 

需要哪些附件?

 

 

 

如何落款?

 

 

 

如何写好求职信?

各抒己见

 

 

 

 

 

 

 

 

 

求职信常见问题有哪些?

 

从正反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求职信在我们就业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问题引思考。

 

 

 

 

 

 

 

 

 

 

体验式学生成长的关键。

 

 

 

讨论便于训练学生合作能力。

 

 

 

 

 

 

 

 

 

实战演习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关键一环。

 

 

减少教师的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开放的

延伸

师生小结,开放延伸。

1. 学习小结:

3. 学生自我学习小结

参考一下发言格式:

1)我学会了……2)我认识到了……  3)我现在体会到……】

3. 作业:

1)   课堂笔记

教师总结:1)评价所有的表现   2)强化保持和迁移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

 

2.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快速总结。

 

3.选择作业或自行安排类似训练。

 

分层训练,体现差异性。

1.教师总结提供参考,降低难度。

2.学后反思,体验成长。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板 书 设 计

求职信

一、求职信的格式

标题、称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部分。

正文。主体部分一般包括简介、自荐目的、条件展示、愿望决心等内容。

   

    求职信的要求

一.突出能力   二.展示个性。三.讲究礼貌。四、巧妙谈钱。

 

  求职信常见的问题

一、急病乱投医,无的放失。 二、字迹潦草,布局不美。

三、逻辑混乱、条理不清。   四、虚弱怯懦,缺乏自信。

五、自吹自擂,炫耀浮夸。  六、滥用辞句,哗众取宠。

七、东拉西扯,长篇大论。

资源开发

网络资源;现场生成

教学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