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成都吃雪豆炖猪蹄

 好好爱我吧 2011-10-16

在成都吃雪豆炖猪蹄



刘杰文竹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


  


  成都的小吃出名,用妇孺皆知形容应该不为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的最爱,还是要数“雪豆炖猪蹄”。雪豆又叫做芸豆、白腰豆;成都人给这个小吃的命名,也不像我这么老土,在成都人的嘴里,这个小吃的名字很富诗意,光听名字就有食欲:“蹄花汤”。

  第一次吃蹄花汤是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公差机会多,天南海北地跑,有一年就去了成都。记得成都的大街小巷、隔三岔五的沿街门面,就有一户人家卖蹄花汤——这当然是事后才发现的。为什么这么说,记得那天办完公事,走到街上,没走多远,就看见了一户卖蹄花汤的,乳白色的浓汤里那么安静地卧着白腻油亮的猪蹄,看猪蹄的成色,就知道已经炖到了火候,嫩嫩的,想必入了口一准就会溶化掉的。炖猪蹄本就是我的最爱。于是毫不犹豫请店家给我来了一碗,等蹄花汤端到我的面前,这才发现猪蹄里还配着大过蚕豆的雪豆。雪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白里透出微黄,一颗颗的都是那么的饱满,真是可爱极了,入口的感觉则更是美不胜收。如果白炖雪豆,一定不会有这个效果;如果白炖猪蹄,也一定没有这个美味。成都人会吃,成都人的聪明从中可见一斑:把两种美食揉为一体,这样就创造出了天下的一道名小吃:蹄花汤。

  在成都的那些日子,无论走到哪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卖蹄花汤的,而且家家都有食客,由此可见成都人对蹄花汤的钟爱程度。这也是我后来的一个新发现,新感悟。

  回到合肥我再也吃不到蹄花汤了。猪蹄倒是好买,雪豆却难觅踪影,即使两样都在灶台上放着,我和妻子又有谁能烹制出那么地道的蹄花汤呢?

  想吃蹄花汤的念想一直在我心里搔着痒痒,从此只要有去成都的公差,我总是一马当先。不久我又来到了蓉城,又走进了第一次吃蹄花汤的那家小店。让我感动的是,时隔一个多月,开店的老人居然还记得我。老大爷把蹄花汤端到我的面前,说,今天你要不要试一下子放作料的蹄花汤?我说这已经很好吃了,还需要加作料吗?老大爷笑眯眯看着我,说,你可以试一下子嘛。然后问我吃不吃辣,要不要香菜和香油?我一一做了回答。不一会儿,老大爷送来一小碟特意为我配制的蘸料,里面居然还撒了一些芝麻,我便依照老大爷的指导蘸着作料吃,果然别有一番风味。一大碗蹄花汤三下五除二就美进了肚子里。可是还不解馋,我请老大爷再给我上一碗。老大爷笑说,要不得,要不得,再上一碗你吃不了,既补不了身体,还要浪费的。然而我实在是想吃得很,就坚持让老大爷再上一碗。老大爷想了想,说,给你来半碗吧,你是远方的客人,我破一次例,上半碗,收半碗的钱。

  旁边的几位食客也附和说,小同志,你就听陈大爷一句,真要是吃不掉,浪费了就不好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陆续又去过几次成都,每次去,无论是三四天,还是十余日,几乎每天的晚饭,我都是在陈大爷的小店里度过的。正是在陈大爷的小店里,我悟出了成都女子的肌肤,何以大都生得那么样的白净水灵、光洁细嫩的个中奥秘——那可都是经常吃蹄花汤吃出来的呀。猪蹄中的胶原蛋白是促进女性激素合成、保养人体皮肤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女性养颜美容有一定的益处;而生长于海拔几千米雪域高原的雪豆,也是营养丰富的佳品。这些饮食知识,都是与陈大爷和食客们闲聊中收获的。

  几次成都之行,不仅让我对蹄花汤有了进一步认识,成都人的热情、实在、友善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杰文竹(原创。刊载于<<四川烹饪>>2011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