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棚蔬菜换茬后的管理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10-17

大棚蔬菜换茬后的管理

 

一、品种选择

大棚栽培蔬菜选择品种应掌握的原则是:选用丰产、抗病的早中熟品种;选择中熟品种;选择开展度小、生长势中等,适宜密植的品种;选用抗寒能力强,在低温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着果多而大的品种;选用较耐弱光,在光照弱的条件下也能正常发育的品种;选用耐湿能力强、抗病的品种。如辣椒,可选用早杂2号、苏椒5号等;茄子可选用三月茄或早熟杂茄;黄瓜可选用津研系列或津杂系列品种;四季豆可选用红花青壳。

二、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播种期应根据育苗方式、苗龄及定植期来确定。一般黄瓜的大棚育苗可在1月中旬播种,2月上中旬~3月初定植;辣椒10月中下旬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茄子10月上中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秋番茄6月中上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

由于早春气温低,定植后幼苗不易成活,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保护根系,培育壮苗,以便大苗带土定植。移栽时茄果类可带花、带蕾移栽,这样成活快,利于提早成熟。

三、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大棚内种植蔬菜必须施足基肥,以满足蔬菜生长过程中开花结果的需要,一般667m2施腐熟的土杂肥或厩肥、渣肥5000kg,粪肥2500~3000kg,过磷酸钙40~50kg

栽培密度因蔬菜种类、品种、栽培目的和栽培方式不同而异。如黄瓜,早熟品种密度3500~4000/667m2,行距72~85cm,株距20~26cm;辣椒6000/667m2,行距66cm,株距30~33cm,每穴双株。

四、肥水管理

原则上生长前期需肥较少,可15~20d(天)追肥1次;生长中后期需肥较多,每隔10d(天)左右追1次肥,要注意配合磷钾肥的施用。注意在大棚内追肥,氮肥最好用尿素(前期5~8kg/667m2,中后期10~15kg/667m2,浓度0.2~0.4%)。若采用根外追肥,尿素浓度用0.1~0.2%,磷酸二氢钾0.3~0.4%

水的管理非常重要,容易滋生病害。早期土温较低要控制水分,随着气温升高,植株生长旺盛,应适当浇水,结果盛期应该加强灌水,要1次灌足,以控制灌水次数,以降低空气湿度。大棚内土壤要求“宁干勿湿”,否则极易发生病害。

五、温度管理

根据不同的作物的不同生育期的适宜生长温度进行增温、降温的管理,如增温可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或地膜覆盖,降温可通过肩部通风。

六、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降低棚内较高的温湿度,排除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在使用液体农药、肥料时,必须加强通风管理,以后的1~2d(天)内,在棚内温度不过低的情况下,适当早揭膜,晚盖膜。大棚内湿度不宜过高,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维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七、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茄子、早南瓜、黄瓜用15~20ppm24D沾花柄或用30~35ppm的防落素沾花柄或喷花序可促进结果。黄瓜用150~200ppm的乙烯利在2~3片真叶时喷洒幼苗可促进多分化雌花。如果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好不使用24-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