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皇帝泡温泉的启示

 昵称503199 2011-10-19
   唐朝皇帝泡温泉的启示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每读到此,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沐浴华清池,享受快乐的情景就会像图画一样被想像出来。其实,唐人来华清池洗温泉的历史并非始于唐玄宗,而是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的。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在骊山温泉营建汤泉宫(后称华清宫),工程历时四年。竣工后,李世民率文武百官驾临汤泉宫,并在御用的“星辰汤”里享受了温泉浴。沐浴过后,李世民亲笔书写了一篇短文《温泉铭》。

     仔细读过《温泉铭》后,你会发现,李世民之所以写下《温泉铭》,是他对自己到骊山来泡温泉的行为,除了内心感到不安外,还怕别人说他在搞“腐败”,在“以权谋私”。因此他在文中解释道:“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意思是说,我自即位以来,操心费神,己积劳成疾,又患风湿病多年,所以才用泡温泉的办法来治病。每次在这里沐浴后,病情就会有所缓解。

     按常理,一位君王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个疗养院,时不时地去泡泡温泉,这事还需要理由,还需要解释吗?现如今,不是也有很多领导人,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建了疗养别墅,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操劳,时不时地去放松一下心身,不是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解释之类的语录吗?不要大惊小怪,没有必要嘛!

     可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是为其泡温泉一事做了解释。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是有所敬畏的,这种敬畏来源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为有所敬畏,使得他身居高位而不敢任意放纵自己,也不敢任意为所欲为,即便是在享受泡温泉的时候,也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作为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能心存敬畏,就己经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是,他还能就泡温泉这样一件小事做出解释,见微知著,可知,李世民是一位很自律的统治者。正因为心存敬畏,严于律己,李世民才能做到勤政爱民,在施政中贯彻“民本”思想,从而开创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崩逝后,他专用的御池“星辰汤”不再使用,池中泉水被引向别处汤池,供百官沐浴之用,以表达“皇恩浩荡,雨露均沾”的意思。

     后来,唐太宗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又在华清宫营建了“莲花汤”和“海棠汤”,前者为自己专用,后者为杨贵妃专用。不过,此时的唐玄宗泡温泉己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享受和杨玉环在一起的那种老夫少妻的欢乐,享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那种迟来的爱情。此时的李隆基心中,早己没有曾祖父泡温泉时那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了。“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岂不知,就在唐玄宗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之时,强盛的唐朝开始衰落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安史之乱不仅打碎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在华清宫的爱情美梦,而且大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也由此开始(唐玄宗早期也曾勤政爱民,缔造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可惜晚节不保,天宝年后,逐渐贪图享受,不理朝政,以致奸臣当道,引发了安史之乱)。

     同为大唐皇帝,同是在华清池泡温泉,诚惶诚恐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辉煌的贞观之治,而晚年贪图享受的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亲自毁了自己缔造的开元盛世,还引起了造成大唐衰败的安史之乱。“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治与乱之间,谁能说没有祸福转换的因果关系?盛与衰之间,谁能说没有盛衰更叠的历史教训?

     从唐朝皇帝泡温泉的历史故事中,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统治者受约束的程度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与否,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如果统治者能心存敬畏,在享受超级待遇的时候,还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还会有所顾虑,还懂得自我约束,那此时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过得还不错。反之,当统治者为所欲为,奢华无度却又认为理所当然,根本不在乎“公共舆论”以及“水亦可覆舟”的道理之时,那么,老百姓就一定没有好日子过了。这个时候,离统治者覆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也应该算是历史辨证法吧?!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