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于聊天

 普化散人 2011-10-19
我们非公平地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不可能很公平地对待我们。我们希望别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就应该把自己培养成那样的人。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的行为和思想,也一定会在别人的身上有所体现。

  很久以前,孔夫子就说过这样一句为人处世的经典话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首先不要想别人能给自己什么,而应该想到自己到底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我们自己希望怎样生活,首先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我们同样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18.善于聊天问:你会说话吗?

  答:笑话!是个人都会。

  那些善于聊天、善于说话的人,并不一定知识渊博,也不一定需要有太多的号召力,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真诚地对待别人,把每一个听众都当成自己的朋友,同时,还要很好地当一名听众。

  “善辩不如善听”,这句话是提升我们交流能力的最好的座右铭。那些口若悬河的人往往抓不住客户的心理,而且还会让对方感到反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倾听对方谈话,时常注意对方的喜好与需求,发现对方有不太了解的地方时,再仔细地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功败垂成。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可能听不懂,也很可能根本就不感兴趣,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很仔细、很认真地听下去,而不应该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而且,当我们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话题的选择,要找一个让对方最好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而展开话匣子。有些人在和别人聊天之前,自己会在脑子里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令人兴奋刺激的事情。人的确很爱听奇闻轶事,但却更加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话题,比如,小孩要进哪一所学校比较好,哪一种牌子的家电用品比较好用,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等等,这些都是良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兴趣。

  因此,当你的脑子里并没有奇闻轶事的时候,也不必保持缄默。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可以谈话的题材,只要你能时常留心,就不难找到使大家都感兴趣的谈话题材,打开话匣子就是从闲聊开始的。

  此外,人们还有一种误解,以为必须谈一些深奥的、很有学问的题材,才能受人尊敬。有这种误解的人,常常想和别人谈一些很抽象的哲学理论,或是什么相对时空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即使你准备很充分,也很难找到与你有同样兴趣的谈话对象。因此在大多数场合,你将会觉得无话可说。

  在交际场合互通姓名以后,第一句话通常是很不好开口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他的性格、嗜好和品行,又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做了解和考虑,同时也不能冒险提出特殊话题。

  “今天天气……”这句经常被运用,但除了在甲板上或是在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别的场合中说这句话会使人感到近似敷衍,而且很难引起对方的兴趣。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得体。就地取材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来觅取话题。比如,如果相遇的地点是朋友家中或是朋友的喜宴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就可以作为第一个话题。

  无论人的内心怎样复杂难测,也都会在行为、语言、表情上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怒发冲冠”、“手舞足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可以通过说谎话假话,以口头上的言辞来否定事实,但人的行为表现却很难像舌头那样容易随心所欲,表情和动作所说的才是实话。

  当我们有了这些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到一些办法和技巧,对对方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对方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交流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了。

  19.理性对待不公平问:回忆一下你经历过的,衡量一下你得到的和你失去的,想想是否公平?

  答:这个世界很公平,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所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给你。

  有一天,寺庙里铺在地面上的一块大石头抬起头来对正上方的佛像说:“我们原本来自于山上的同一块石头,可现在我躺在这里,灰头垢面,受万人践踏,而你却坐在那里,高高在上,受万人膜拜,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呢?”佛像说:“是的,我们来自深山的同一块石头,但我经过了几个石匠数年的打磨,才站在了这里,而你只接受了简单的加工,所以就只能铺在地上给人垫脚啊。”

  同样是石头,能不能被雕成佛像,差别真的很大。生活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谁又比谁差呢?可命运女神注定要把我们分成坐车的、赶车的、造车的和修车的。在同一个院子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以后注定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有的会成为一个在小气候里呼风唤雨的人,有的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精英,而有的人则可能一辈子做一个普通打工者。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但是,我们要理性对待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认识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道理。

  当我们做到以下这些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心态了:

  ☆每个人都不一样,有句俗话叫“人比人,气死人”,我们更不能用别人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较。
敢于不如人
  ☆当我们每次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下表达方式,用“我有一些不幸”,这样可以让你改变对世界的一些看法。

  ☆感情不是买卖,好多时候不是对等的。我们不能用一种对等的心态去看待感情,而应该真诚地对待你的朋友。

  ☆有时间的时候,把生活中那些自己认为不公平的事情都写下来。认真想一想,是否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不公平变成公平呢?是否有勇气去挑战这种心理呢?

  ☆不公平的现象总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绝对公平的起跑线和绝对公平的机会,就宣布退出人生的角逐和比赛。我们可以抗议,可以争取,但更要在逆境中增进自己的实力,在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使这个世界看起来公平一点。一味愚蠢地强求公平,是心胸狭窄者的弊病之一。

  同样是石头,一个被人践踏,一个被人膜拜,看起来好像真的很不公平。可是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人家要选它而不是选你做佛像,肯定是因为它更有资质(石头的质地纹理)。而且人家成为佛像,也是要忍受着一锤一锤的敲击,一刀一刀的切割,就如同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如果你自信也有这种资质,那么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被石匠发现,即使成不了佛,成为一个石磨,成为一个石杵,又有何不可呢?因此,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或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他不会计较在每件事上是否都公平,只愿意让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

  20.敢于不如人问:你确实很优秀,但你会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吗?

  答:会承认,这是事实嘛。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人。

  我们没有家庭主妇的勤劳能干,我们没有某些同事那么会处理和领导的关系,我们没有年轻人的灵活,我们没有长辈那样的吃苦精神,我们还没有老者的睿智和坦然……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面对的,而不应该是回避。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一种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的心态,保持这种谦虚的心态,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去应对现实。

  敢于不如人也是自谦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工作时不应该自卑,也不能自恋,但应该自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可以忽视我们存在的那些缺点。我们只有真正看清了这两点,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别人,从而超越他们。世事总是变化无常,我们根本就没办法去预测未来,只有具备了这种自谦的心态,坦然地去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才有更好的弹性,说不定哪一天,机遇就降临在我们面前呢?敢于不如人,保持低调,把心态修炼得很平静,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我们都可以很自然地去应对。

  敢于不如人还是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生归纳起来就是两种态度,一种是“输不起”,另一种就是“潇洒输”。我们也只有承认和别人的差距,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才有以后胜于别人的可能。也就是说,认识自己的短处,合理地扬长避短才是出路,人生才会完美。

  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是不显山露水的,他们对待这个喧哗的世界泰然处之,对待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淡然笑之。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谁能料到有如此高手卧藏于少林寺内,却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如人”,没有一种自信的心态,又有谁能如此。

  每个人都会具有别人所没有的潜能,但这些潜能是有局限性的,它只存在于某些方面,所以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可以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在某一些方面不如别人就很正常了。你不是大力士,不可能搬动所有石头;即使你是大力士,你的力气总会耗尽,那这时就会轮到别人来搬石头;你不如利用好你的力气,就搬那几块你想要的石头。有时,多几块石头并不是需要,而是炫耀,那么,何苦这样呢,这样比下去,你只会疲惫不堪。

  因此,有时候必须承认不如人,事事与人比,总有一事不如人。有一个好心态,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愧对良心,这样已经足够。

  颠覆惯性思维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周围的世界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眼光仍然局限于过往,我们仍旧容易抱残守缺。让思维的惯性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必将陷入僵化和腐朽。只有颠覆思维的惯性,才能成就多彩的人生。

  1.承认人生的不完美问:如果同一晚上你有两件事要做(应女朋友的邀请陪她去听歌,到图书馆听一个学术

  讲座),你会选择哪一件?

  答:哪件事情重要就选择哪一件,不必强求完美,接受不完美才有勇气面对现实。

  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人把电话打进电视台晚间节目热线,向嘉宾请教人生的真谛。

  嘉宾是一个很年轻的作家,所以面对嘉宾,青年人的口吻充满了羡慕之情,他说:“你这么年轻就出了这么多书,应该是很幸福很成功了吧!可是我比你大,却什么都没有!我感到很苦恼,很悲哀,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承认人生的不完美
  嘉宾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知道你现在的生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但我想说的是成功并不等于幸福,而且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很年轻,我出了书,这些都是事实。可是你们只看到了我光辉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我残缺的一面。至少你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从小就是孤儿。从这一点上讲,你们要比我幸福得多。人生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把握,只要你尽力了,你就是幸福的。”

  是的,就像嘉宾所说的那样,完美只是相对的事物。对考分耿耿于怀的人悔恨着;说错话的人为内疚而封闭着;为女友的缺点而遗憾的人惆怅着……

  想像中的完美,策划时的顺利,而你需要的往往是面对现实的勇气。

  面面俱到所要做的事情,那是完美。但同一晚上选择你认为重要的事,这就需要你放弃,于是完美相对而生,收获随之而来。

  人无完人,残缺也是一种美。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失落感、无助感、挫败感,甚至一时丧失生活的信心。面对不完美的社会,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当你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请换一种角度看待它,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烦恼也不过如此。

  2.肩负起生活的责任问:当你挑着重担时,还会不断往担子里加巨石吗?

  答:坚决不会。

  生活的担子越重,越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当你成年后,生活对于你,可以说是一系列的责任与承担这些责任的过程。自我、工作、家庭等等,作为一个社会人,你能逃脱这些吗?就算可以逃脱,你有勇气放弃这一切吗?因为这就是精彩的人生,你为他们付出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生活就是一个包袱,你只有不断地往里面放东西,它才会越来越充实。

  一位女子,觉得自己生活单调,日日如一,毫无意义,很是烦恼,于是求教于大师。大师让她背着包袱爬山捡石头,每走一步就捡起一块石头放在包袱里。开始的时候,她精力充沛,一路上她捡起了许多自己认为美丽的石子扔进了背上的背包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她旅程的三分之一就这样非常愉快地过去了。

  可是,包袱里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但她很执着,决心一如既往地走完全程!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旅程异常艰难,她已经无暇顾及那些美丽的石头了。为了不让沉重的包袱变得更重,她只将一些非常轻的石头放进包袱里。然而,无论她怎么做,包袱还是在加重。

  终点已经不远了。她挪着脚步,此时她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包袱里的又是什么。她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是喜欢的、是需要的还是轻巧的,她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脚下、在眼前、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捡起它,以作为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她双手向后托了托包袱,奋力向终点赶去。终于,她走到了终点,见到了大师。

  大师微笑着对她说:“刚才你走过的过程就好比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天真烂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人打点一切,时刻要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对他们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那些不被人重视的事物。

  人生的道路,总不可能一直那么平坦,不免有跌宕起伏;也不可能永远是甜美的,酸甜苦辣五味交融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必须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你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分重量增加的同时,你也会得到惊喜、安慰,抑或是悲伤、痛苦。可人生,不就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吗?正因为生活的变幻莫测,才使我们的生活意义非凡。

  3.行走,是一种回报问:如果你有自己的车,你还会走路上班吗?

  答:当然不会了。

  一次外出,车到中途抛锚了,乘客们只好纷纷下来步行。他们有的怨声载道,有的骂声迭迭,惟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心平气和,气度优游,好一番明媚的心情!别的乘客低着头匆匆地赶往目的地,哪怕是青年人也毫无生气。而老人倒是相反,信步而行,态度悠闲,意趣盎然,偶尔抬头看看蓝天白云,竟有一番仙风道骨。

  老人”迥异“的行为感染了匆匆的人群。为什么我们行色匆匆,老人却气定神闲?我们习惯了拖着长长尾气的汽车,预先设置好轨道的火车,抑或是飞机,抑或是轮船,最差也是那充满杂技风情的自行车,但我们却忘记了行走。我们不知道怎样结束现在的迷惘,找到来时的路。

  因为我们维持着习惯,就像戴着沉重的枷锁,时间长了,竟不觉得它是重的,反而还很惬意。

  其实,生命的节奏就像河流的奔涌,有急有缓,既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舒缓从容,又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的激烈紧迫。一张一弛,生活之道也。哪能一味地急迫,一味地悠忽?一味地急迫,生命就显得狭窄了;一味地悠忽,生命就显得虚无。只有急缓相当,张弛有度,才得人生三昧。
行走,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低头匆匆而行的时候,我们不但在心底种下了怨懑的种子,还忽略了沿途风光秀美的景色。春花的蓬勃灿烂,夏雨的专注猛烈,秋月的寂寥淡远,冬的晶莹无瑕,小溪的吟唱,蟋蟀的弹奏,鸟儿的放歌……一切都与我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那么,我们生活的目的还有什么?

  行走,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竟会发现周围的景色原来这么美。这就是我们天天经过,天天略过的路途吗?几年如一日,怎么竟未发现过?

  我们的心里涌起莫大的悲哀,于是开始细细地欣赏,美美地体味起来。

  行走着,观察着,领悟着。

  行走着,装一颗探求的心灵,携一份悠闲淡泊的神思,看一看人间的百态,品一品世间的甜苦,闻一闻鸟鸣虫嘶,嗅一嗅芳草鲜花,不做高深的评论,只须用心去感触,去领悟。行走的意义,全在于不停地感知和丰盈。

  在行走中顿悟,包含了一个求真求我的大世界。

  流浪的意义,不在脚下,而在前方。

  流浪大抵是诗意的行走,心灵牵引着,向着没有方向的前方。也许我们放弃了舟马,但收获了滋润的心灵;疲惫了身体,却点燃了追寻的激情。我们背负着五彩的梦想,出发在不知终点的行程。

  也许,我们不需要绿茶红茶的亲近,只需在大漠深处绝望边缘来一口甘泉。我们是满足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快意,向映着夕阳的晚空中,大吼一声,让天上的飞鹰也感受到我的快乐。

  我们怀念流逝的岁月,难以忘却往日的情怀;我们追忆似水的年华,汲取曾经让我们沉醉不已的往事--行走时快意的心情,行走时的诗情画意,行走时的心路历程。竟然发现,虽然行走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谓奢望,但昔日行走的感觉足以让我们快慰平生。

  我们依然微笑,依然陶然,依然留恋。行走,是一种回报。

  4.投桃必然有李问:你不过是一名小小待者,会摇身一变成为赫赫有名的饭店经理吗?

  答:不会,这是白日做梦。

  一天深夜,一对老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服务员回答说:“对不起,旅馆已经客满了。”看着这对夫妻疲惫的神情,服务员又说:“等等,让我来想想办法吧。”]

  服务员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忍心让这对夫妻深夜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夫妻岂不是要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服务员将这对夫妻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夫妻俩见是一间整洁、干净的屋子,就高兴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服务员面带微笑地说:“不用了,因为你们昨晚住的房间是我自己的宿舍--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这位服务员一晚没睡,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说:“孩子,你是我们见到过的最好的酒店经营人。你会得到回报的。”服务员笑了笑,说是应该的。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很快便把这件事情忘了。

  突然有一天,服务员接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矗立在他的眼前。

  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把他旗下的一座大酒店全权交给他经营管理,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回报需要付出,付出不会没有回报。回报不仅仅是升职和加薪,也许它并不以你预想的方式出现,也许你不能立刻得到。但是一定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坚持住,回头一看,或许就会发现,你所得到的,原来是如此丰富。

  很多人士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也许当初没有刻意去做,但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回报。他们最初也可能只是个小职员,默默无闻,他们的努力和价值没有被老板发现。可是他们平时都会多用心,多付出一点,也许就在你为一位客户开门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打开一扇窗。天道酬勤,播下种子,总有一天会发,会收获。

  佛教讲究因果循环,其实这也是一种辩证法。事物皆有因缘,你投桃出去,必然有李回来。那么就要记得时刻运用自己的智慧,播下“种子”,等待收获甜美的果实。

  5.换个角度看人生问:当你准备出门的时候,忽然下起雨了,耽误了你的行程,打乱了你的计划,你还能

  开心起来吗?

  答:当然是不高兴了,天不作美呀。

  有位老婆婆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生意人,大女儿在染坊工作。这位母亲天天发愁、哀叹,为什么呢?天晴了,她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了,她又担心大女儿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就这样,她晴天也愁阴天也愁,不多久就白了头。一天,一位远方亲友来看她,惊讶于她的衰老,问其缘由,哑然失笑。那亲友说:“阴天你小女儿的伞好卖,该高兴才是;晴天你大女儿染坊的生意好,也该高兴才是。这样你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天天是好日子,你干吗不捡高兴专拾忧愁呢?”老婆婆茅塞顿开:“言之有理!”从此,她笑口常开,幸福地过着每一天。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句话很经典,它引导着我们学会解脱。而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面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思路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因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同。
成功其实很简单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某一个傍晚,有一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船夫救起。船夫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自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船夫听了,想了一会儿,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的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了。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话音刚落,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相信一句话:要解决一切困难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每一个矛盾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中介点,都可以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这个中介点在不停地变幻,它总是在与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玩游戏。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去看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那个中介点越来越远,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就像之前的那个老婆婆一样愁白了头,甚至像那个少妇一样有了轻生的打算。

  活着是需要睿智的。如果你不够睿智,那至少可以豁达。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看问题,就会看出事物美好的一面;以悲观、狭隘、苛刻的心态去看问题,你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两个被关在牢房里的人,透过铁栏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看到的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垃圾和烂泥,这就是区别。换个角度看人生,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要悲观气馁,要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换个角度看人生,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废,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

  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活着需要睿智,需要洒脱,如果这些你做不到,至少还可以勇敢。生活也许到处都是障碍,同时也到处都是通途,只需大胆地向前走。

  6.成功其实很简单问: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将一个鸡蛋竖起来?

  答:把一端敲碎,它就可以稳稳当当地立着了。

  日本科学家古在田直早就发现培养皿边沿生了一堆奇特的霉菌,在其周围的葡萄球菌不能生长,而且离它较远的葡萄球菌也被它溶解。但在当时,他认为这是被污染的霉菌迅速繁衍,消耗了培养皿的养分所致,因此,未加仔细检验,就放弃了研究。后来,另一个科学家也发现了这种奇特的霉菌,但他想:是不是有一种能溶解和杀死葡萄菌的新物质在起作用,这种新物质与这堆奇特的霉菌是否有关?“实验证明,确有这种新物质,它就是青霉素。后来,大量制造的青霉素药物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生命。这位科学家因此荣获了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英国的弗莱明。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政府中就有人在庆功宴上大放厥词,声称:当时如果让他出海,他也能够发现美洲大陆。哥伦布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随手从桌上抓起一个鸡蛋,让那人把它竖起来。看着鸡蛋,此人手足无措,嘟嘟哝哝地说:“蛋是椭圆的,怎么能竖得起来呢?”哥伦布微微一笑,自信地说:“把它竖起来,其实和发现美洲大陆一样简单。”说完,哥伦布把鸡蛋一端敲碎,稳稳当当地把它竖在了桌面上。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有个男孩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故障的脚踏车,男孩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然而,在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男孩就被车主挖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去了。成功与失败,其实就这么简单,仅仅就差这么一小步。然而这一小步却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他们不想尝试,害怕尝试--既然以前没有人做到,我又怎么能做到呢?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劝你及时打消,否则,你会永远被成功拒之门外。

  7.外行也可以领导内行问: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

  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在很多人的心中,总会有这么一种心理疙瘩:让外行来领导内行是不行的,这样是瞎指挥,容易出乱子。

  实际上,这种观点过于绝对了,他们混淆了管理学和专业学问这两个概念。无论是什么行业,在管理方面都是大同小异的。管理或者叫领导,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他们做的不是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上的事情,更多是一些方法上的指引和战略上的规划。比如,他知道怎么用人,知道怎么授权比自己去做会更好。

  既然是“领导”,那肯定是统筹大局的了,他不一定需要专业的技术,因为这属于下属的工作范围。有时,一个内行人如果不懂管理科学,闹得乱子可能比外行还要大。我们可以想想,现在有几个出版社的社长是学出版出身?有几个大饭店的老总是厨师?
不要犯同一个错误
  我们中国人老喜欢用“武大郎开店--专挑矮子”这句谚语来嘲笑外行管理内行,其实这种观点不见得正确。因为武大郎本身的个子就很矮,他对他的身高已经绝望,或者说是他知道了矮的痛苦,所以在挑选店员的时候反而可以从平常心出发,挑选一些身材好、仪表堂堂的人。如果是西门庆来开店,那么由于他自己条件好,相貌好,心高气傲看不起人,可能反而会故意挑选一些不如他的人。

  如果我们能冷静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内行并非就知晓一切,因为内行领导者可能会过于专注一些实际的项目操作而忽视了对全局的运筹帷幄;外行并非一无所长,外行经理人的专长是管理和领导能力,他们会把一些具体的细节安排给最适合的人去做,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因为外行,故而容易作风民主;因为不懂,故而能够兼听则明。不懂时常并非缺点,精通有时反成局限。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来说,技术背景是重要的,但并非必不可少,领导能力才是最重要、最稀缺的。

  谁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呢?当年戎马生涯的将军,脱下军装可以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可以把卫星送上天,可以管好体育、外交、经济和大学。聂荣臻领导科研,贺龙领导体育,陈毅领导外交,不都做得很好吗?直到今天,一些优秀企业的领导人中也不乏“外行”,比如海尔的张瑞敏,比如华为的任正非,比如杉杉的郑永刚。

  总之一句话,内行未必就能把内行管理好,外行也不一定就不能领导内行。所谓领导,是一种统筹大局的战略,是实践、科学、艺术和手法的总和。这需要一个人具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8.不要犯同一个错误问:你手上明明拿着你的钱包,你还会去找你的钱包吗?

  答:怎么会呢!

  一只高大的袋鼠从围栏里突然跑出来了,于是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开会讨论,认为是围栏的高度过低导致袋鼠的逃离。所以他们决定将围栏的高度由原来的8米加高到16米。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袋鼠还是跑出来了,于是他们又将高度加高到24米。令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第三天袋鼠还是跑出来了,于是工作人员下定决心将围栏的高度加高到100米。然而这次更糟糕的是,袋鼠不仅跑了出来,而且还跑丢了几只。

  一天,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认为,那些人还会再继续增高我们的围栏吗?”

  “很难说,”一只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这就是动物园工作人员的可笑之处,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一个错误。他们不是考虑方法是否妥当,而是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结果一错再错,最终酿成大错。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当你的工作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时,不要老盯着一个点不放,回头看看,也许答案就在你身后。通常我们经常忽略一些小的却是很关键的问题。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很多人形成了某种对事物的看法或是某种思维方式之后就很难去改变它。说得好听一些可以称为坚持,说得不好听恐怕就是固执。而对于千变万化的生活来说,这种“坚持”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余世维在一次讲座上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犯第一次错误是因为你不知道,犯第二次错误是因为你不小心,犯第三次错误就是你故意的了。我们不能容忍下面的员工犯同样的错误。”

  9.有阻力才有动力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

  答:大象?狮子?金刚?起重机?千斤顶?

  错,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的力量是不可想像的。

  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有一次要把人的头盖骨打开做个实验,可是它坚固得让人难以想像,用了许多办法都没能将其完整地分开。后来,有个做豆芽生意的人建议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到那个头盖骨里,然后把温度、湿度都调节好,让种子发芽。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些不起眼的种子竟然完整地将人的头盖骨分成了两块。

  为什么种子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从物理学上讲,这是力量的相互作用。比如,人能往前走,那是因为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正是地面给了脚底阻力,脚才有前行的动力。种子之所以能把人类头盖骨打开,正是因为有阻力。树的成长即是如此,不管是被其他大树的叶子、枝干或者被石头砖块压着,树苗总能曲曲折折往上长,透到外面来,甚至把上面的东西掀翻了。

  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大象、老虎、狮子等那些庞然大物,从没把这些微小的植物种子放在眼里。可是相对于它的体积,它的力量却是世界无敌的。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它们不能选择自己生长的环境,但无论生长于何种环境,无论上面压了多少石头,它们也不会悲观、叹气,它都会挤出来,谁也阻挡不了它。它能屈能伸,富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因为生命是带着斗志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就是“种子精神”。作为一个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坚强的斗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