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经筋》治则简析

 清茶清清 2011-10-20
 《灵枢·经筋》治则简析

 

 

胥荣东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9 )
 
 
     [摘要] 《灵枢·经筋》中有关治疗原则的文字:“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目前针灸书籍的解释,多有不妥之处。笔者根据多年的经筋病治疗经验,以及《黄帝内经》相关篇章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主题词] 经筋;燔针;劫刺;以痛为输;阿是穴;压痛点
 
    在《灵枢·经筋》中,每一段经筋病的结尾部分,都有一段有关治疗原则的文字,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因为这段文字至关重要,所以逐句分析如后。
 
    1、燔针劫刺
 
   “燔针劫刺”一语的现代语译在针灸界没有太大的歧义,一般针灸书籍基本上均将其解释为火针速刺,这无疑是正确的。比如在《灵枢·官针》中记载到:“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但在具体词义的细微理解上,还是有深究的必要。
    关于“燔”字,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燔,爇也。从火,番声。”
    其语意有三:1、焚烧。《韩非子·和氏》:“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2、烤;炙。《广韵·元韵》:“燔,炙也。”《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毛传:“毛曰炮,加火曰燔。”3、通“膰”。 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公胜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燔焉。”[1]三个含义都与火烤有关,其中以“焚烧”与“燔针”中的“燔”含义最为接近。所以说,“燔针”的意思就是烧针使爇。在我家乡河北承德的方言里,仍将“天热”说成“天爇”。
    关于“劫”字,许慎在《说文》解释说:“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或曰:以力止去曰劫。”和本文相关的语意主要有三:1、威胁;威逼。《左传·庄公八年》:“遇贼于门,劫而束之。”2、强夺;抢夺。《论衡·答佞》:“攻城袭邑,剽劫虏掠。”3、强盗。《世说新语·政事》:“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其中以“强夺;抢夺”与“劫刺”中的“劫”含义最为接近。“劫刺”的意思就是指极快刺入并迅速出针,不要留针。这里的“劫”字和抢劫的“劫”字含义是一样的,所以说“劫刺”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速刺速出”。这与内家拳术中的“遇敌犹如火烧身”的拳理颇有相通之处,要求术者反应要极其迅速敏捷,动作不可犹豫迟疑,拖泥带水。[2]
 
    2、以知为数
 
  关于“以知为数”一语,一般针灸书籍多将“知”字解释为治病获效或病愈的意思,而将“数”解释为针刺次数的限度。如在河北医学院的《灵枢经校释》一书中注释道:“知,治病获效或病愈的意思,数,指针刺次数的限度。”在原文的语译中,将此语解释为:“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
    但是如此解释的话,这句话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任何疾病的治疗中,“针刺的次数”几乎都是“以病愈为度”的,而此语却独见于此处,可见其必有所指,换言之,这是针对经筋病的一种特殊治疗法则。而且将“以知为数”解释为:“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也与《灵枢·经筋》中语意有矛盾之处,比如在原文中有这样的论述:“足少阴之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手少阴之筋……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笔者根据自身的针灸临床经验,并综合《黄帝内经》其它相关篇章,将“以知为数”一词的语义分析如后。
    关于“知”字,许慎在《说文》解释说:“知,词也。从口,从矢。”
    “知”字的基本含义指的是知觉。比如在《荀子·王制》中,对“知”字有着精辟的论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在《吕氏春秋·自知》中则指显露:“文候不说,知于颜色。”。《淮南子·修务》中指的是识别:“孪子之相似者,惟其母能知之。”
    “知”字在《黄帝内经》中除表示知觉外,还用于表示初步取得疗效。
    如在《素问·刺疟》写道:“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在《灵枢·寒热》有云:“鼠瘘……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在《灵枢·腹中论》论述道:“黄帝问曰:有痛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关于“数“字,许慎在《说文》注曰:“数,记也。”其本意指的是指计算。
    此外还可做法制讲,如《管子·任法》:“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另外还可当作规律、法则讲,如《荀子·天论》:“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
    同样, “数“字在《黄帝内经》中,不仅做数量解,也可做道理、法度、规律、标准讲。
    如《素问·玉版论要》:“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类经》注曰:“天地虽大,万物虽多,莫有能出乎数者,数道大矣,故曰至数。”此处的“至数”是重要道理的意思,“数”做道理讲。
   《灵枢·禁服》中:“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素问·汤液醪醴论》:“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灵枢·血络论》:“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筯,即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此处的“数”做法度、原则讲。
   《素问·血气形态》:“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此处的“数”做标准讲。
   《素问·脉要精微论》:“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数,循数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此处的“数”均做规律讲。
    将“以知为数”解释为“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显然是受了“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等的影响。如果仅仅将“知”释为“治病获效或病愈的意思”,虽较勉强,但似乎也说得通,但如果将其解释为“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则是不妥的。因为在上文中,“衰”当作衰减、减轻讲;“已”当作停止讲,也可理解为症状消失或痊愈;如《广雅》释诂:“已,愈也。”“知”并不是指“病愈”,而是介于“衰”和“已”之间的状态,也就是症状明显减轻的意思。
    如果将“知”释为“治病获效或病愈的意思”的话,“数”只能解释为道理、法度、规律、标准、原则。这样,“以知为数”就可解释为:“以症状明显减轻为针刺强度的标准”,也就是说,每次针刺的刺激量(深度和数量)以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为标准,而不宜过强刺激。
   “数”字除有以上几种含义外,还可做顺序讲。如《荀子·劝学》有云:“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说的是学习的顺序是始于读经而终于读礼。此外,在《国语·晋语》也有云:“数之言纪也。”这里的“数”指的也是顺序。
    众所周知,经筋病一般病位多比较广泛,所以在应用“燔针劫刺”之时,所以每次针刺的“痏数”是较多的。常用火针的人都知道,在决定用火针治疗以后,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先从何处开始针刺。一般多是首先选取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及部位针刺,然后再依次治疗它处,并主要将其痛处作为火针施治的腧穴。这种解释比较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相符,这里将“知”字解释为患者对病痛的感知;而将“数“字释为顺序,也就是施针的先后顺序。
    “知”字除了以上字义外,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表示针感。对此,在《灵枢·行针》中有着详尽的论述:“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可以看出,文中的“知”字,指的就是患者的针感。针感也是知觉,当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知觉,与针刺时出现的痛感是完全不同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气先针行”出现了,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在《灵枢·经筋》中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十分关键的文字:“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弛纵不收,无用燔针。”由此可以看出,“燔针劫刺”并不适合治疗所有的“经筋之病”,从人体寒热的角度来讲,“焠刺”只是适合“刺寒急也”。众所周知,一般偏于“寒急”的患者与“多阴而少阳”者基本上属于阳虚阴盛体质,一般对针刺的反应会稍迟钝些,故其针感多是“数刺乃知也”。
    “以知为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以患者出现针感为针刺强度的标准,一旦针感出现了,就应该停止针刺治疗,而不应过强刺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于“热则筋弛纵不收”的“经筋之病”也“焠刺”的话,则会出现“针入而气逆”等的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出现“数刺病益剧”的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以知为数”中的“知”字和“数”字有几种含义,因此,“以知为数”可以作出几种不同的解释。比较而言,将“知”字解释为针感,将“数“字解释为道理、法度、规律、标准;简而言之,也就是将“以知为数”释为“以知为度”,更为符合《灵枢·经筋》的本意。
 
    3、以痛为输
 
    关于文中的“以痛为输”一语,一般针灸书籍多将其与“阿是穴”的概念相混同。比如在河北医学院的《灵枢经校释》一书中注释道:“‘以痛为输’,在痛处取穴,即所谓天应穴、阿是穴。”
关于“以痛为输”一语,历代医家有清晰明确的解释。
    如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云:“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以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腧。”
    如张景岳在《类经》中写道:“以痛为腧即其痛处是也”。
    张志聪等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以痛为腧者,随其痛处而即为其所取之俞穴也”。
    阿是穴,是针灸及推拿医师经常选取使用的穴位。受教科书的误导,一般认为,阿是穴即是患病时,机体上出现的压痛点,按揉这些部位,可使局部的气血趋于畅通,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最为常见的解释是,当医者按压到患者的痛处时,患者会大叫一声“啊!”,其实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在我们大学的针灸教科书《腧穴学》中,对“阿是穴”则是这样解释的:就“阿”字而言,《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是“痛”的意思,因其按压痛处,病人会“啊”的一声,故名“阿是”。阿是之称见于唐代《千金方》中:“有阿是之法,言有人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简称《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其名虽异,而其意皆同。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输”。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痛处为穴,直接进行针刺或艾灸,有的往往有比较固定位置的效果显著。[4]
    很显然,该段释义认为阿是穴与“痛处取穴”密切相关,甚至引用了颜师古的注来证明阿是穴就是“压痛点”。实际上,在《汉书·东方朔传》([汉]班固著 [唐]颜师古注)中,正文只有三个地方出现了“阿”字:
    “明陛下正而不,因以止哀也。”
    “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城以南。”[5]
    “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房之殿而天下乱。”
    在这三个“阿”字中,颜公仅对“阿城以南”之“阿”作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墙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此注与“痛”毫无关联。引人注意的另有一处原文“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颜公注曰:“謈,自冤痛之声也,舍人榜痛,乃呼去謈。今人痛甚,则称阿謈, 音步高反。”
    由此可见,《腧穴学》中“阿是”之义显然是从“阿謈”中转生而来,但此处表“痛”义的为“謈”字而非语助词“阿”,故而据此将“阿是”释为呼痛之声是完全错误的。
    据叶明柱、冯禾昌先生考证,最早将“阿”字释为“痛”字者,是日本学者小阪元佑,他在《经穴纂要》中将“令人痛甚,则称阿謈,音步高反”错断为“今人痛甚则称阿,謈音步高反”。又进一步论述道:“师古唐人,盖当时有此声阿是,乃按而痛甚之处,为是之意也。” 小阪是外国人,不懂古汉语是可以理解的,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学者竟然沿袭了这个非常幼稚的错误。
    “阿是穴”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一文中:“凡孔穴在身,皆是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有人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成,据明代《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6]
    那末,“阿是”二字到底应如何理解呢?从《灸例》原文中可知阿是之法为当时吴蜀之地流行的灸法之一,故“阿是之法”命名者亦应为吴蜀之人。《辞海》中?阿”字注曰:?吴方言中作语助,表示询问,相当于北方话的?可?。如:阿是?阿好?。”[7]章太炎在《新方言·释词》中认为:“苏州言阿是,通语言可是。”王力认为:吴语最突出的词序表现在疑问词“阿”的位置之上。“阿”字所表示的语气等于普通话的“吗”字,但是它所在的位置和“吗”字所在的位置正相反,“吗”字用在句尾,而“阿”字用于谓语的前面。
    由此可见,“阿是穴”不同于“随其痛处而即为其所取之俞穴”的“以痛为输?取穴法,阿是穴是机体疾病状况下出现的包括经穴和奇穴在内的特殊反应点,以按之?即得便快?为主要特征,有时亦表现为?痛”处。而“以痛为输?则是以患者所述痛处作为取穴标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取穴方法,不应该混为一谈。?
 
    4、结论
 
    综上所述,《灵枢·经筋》中的治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可以做如下解释:其治疗方法是用火针以极快的速度刺入并旋即出针,针刺的强度以患者出现针感为标准,以患者所述疼痛之处作为针刺的腧穴。
以上为蠡测之见,限于笔者学识,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针灸前辈及同道不吝赐教。
 
    (备注∶文中所有引自《灵枢》的原文均出于: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明·赵府居敬堂刊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引自《素问》的原文则出于: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引自许慎《说文解字》的原文均出于:李格非,徐中舒,赵振铎等.汉语大字典.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5、参考文献
                                    
    1、李格非,徐中舒,赵振铎等.汉语大字典.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1042
    2、胥荣东.《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拳》.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622~633   
    3、[战国]荀况.荀子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56
    4、杨甲三,曹一鸣,关吉多等. 腧穴学.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3
    5、班固.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5~2848
    6、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18~519
    7、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