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地下害虫--黄地老虎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10-25

学名 Agrotis segetum Schiffermtill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切根虫、截虫。分布除广东、海南、广西未见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

寄主 农作物、果树苗木、蔬菜。近来为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为害特点 幼虫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2—43mm,灰褐至黄褐色。额部具钝锥形突起,中央有一凹陷。前翅黄褐色,全面散布小褐点,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多不明显,肾纹、环纹和剑纹明显,且围有黑褐色细边,其余部分为黄褐色;后翅灰白色,半透明。卵扁圆形,底平,黄白色,具40多条波状弯曲纵脊,其中约有15条达到精孔区,横脊15条以下,组成网状花纹。幼虫体长33—45mm,头部黄褐色,体淡黄褐色,体表颗粒不明显,体多皱纹而淡,臀板上有两块黄褐色大斑,中央断开,小黑点较多,腹部各节背面毛片,后

两个比前两个稍大。蛹体长16—19mm,红褐色。第5—7腹节背面有很密的小刻点9—10排,腹末生粗刺一对。

生活习性 东北、内蒙古年生2代,西北2—3代,华北3—4代。一年中春秋两季为害,但春季为害重于秋季。一般以4—6龄幼虫在2—15cm深的土层中越冬,以7一10cm最多,翌春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一30天。华北5—6月份为害最重,黑龙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具较强趋光性和趋

化性。习性与小地老虎相似,幼虫以3龄以后为害最重。

小地老虎

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异名 Noctua ypsilon。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

为害特点 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mm,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蛹长18—23mm,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臀棘为短刺1对。

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黑龙江2代,

北京3—4代,江苏5代,福州6代。越冬虫态、地点在北方地区至今不明,据推测,春季虫源系迁飞而来;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如小旋花、小蓟、藜、猪毛菜等,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幼虫发育历期:15℃67天,20℃32天,30℃18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对成虫的测报可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在华北地区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设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诱蛾5—10头以上,表示进入发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为高峰期,过后20一25天即为2—3龄幼虫盛期,为防治适期;诱蛾器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预兆将有大发生的可能。对幼虫的测报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m2有幼虫0.5—1头,或定苗后每m2有幼虫0.1—0.3头(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虫1一2头),即应防

治。(2)农业防治。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3)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毒饵诱杀幼虫(参见蝼蛄)。四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2—5kg处理土壤,具体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

大地老虎

学名 Trachea tokionis (Butler)异名Agrotis tokionis Butl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

寄主 蔬菜、玉米、烟草、棉花、果树幼苗。

为害特点 参见小地老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一22mm,翅展45—48mm,头部、胸部褐色,下唇须第2节外侧具黑斑,颈板中部具黑横线1条。腹部、前翅灰褐色,外横线以内前缘区、中室暗褐色,基线双线褐色达亚中褶处,内横线波浪形,双线黑色,剑纹黑边窄小,环纹具黑边圆形褐色,肾纹大具黑边,褐色,外侧具1黑斑近达外横线,中横线褐色,外横线锯齿状双线褐色,亚缘线锯齿形浅褐色,缘线呈一列黑色点,后翅浅黄褐色。卵半球形,卵长1.8mm,高1.5mm,初淡黄后渐变黄褐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mm,黄褐

色,体表皱纹多,颗粒不明显。头部褐色,中央具黑褐色纵纹1对,额(唇基)三角形,底边大于斜边,各腹节2毛片与1毛片大小相似。气门长卵形黑色,臀板除末端2根刚毛附近为黄褐色外,几乎全为深褐色,且全布满龟裂状皱纹。蛹长23—29mm,初浅黄色,后变黄褐色。

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长江流域3月初出土为害,5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气温高于20℃则滞育越夏,9月中旬开始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每雌可产卵1000粒,卵期11—24天,幼虫期300多天。

白边地老虎

学名 Euxoa oberthuri Leech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白边切夜蛾、白边切根虫。分布在青海、黑龙江、内蒙古、贵州、云南、新疆、吉林、河北、四川、河南等省区。

寄主 菠菜、蚕豆、豌豆、菜豆、大豆、番茄、茄子、苦苣、玉米、甜菜、苦买菜、车前、苜蓿、胡麻等。

为害特点 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左右,翅展40mm,头部、胸部褐色,颈板中部具1条黑线。腹部黑褐色。前翅褐色,前缘区浅褐白色,基线黑色断续,内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黑边瘦长,环纹、肾纹灰色具黑边,中央各具褐纹,外横线细锯齿形外弯,黑色,外横线与肾纹间色较暗,环纹、肾纹间及环纹内侧中室黑色,亚缘线不规则锯齿状,浅褐色,前端、中段内侧具齿形黑纹,缘毛黑色;后翅浅褐色,缘毛微白。卵初产时乳白色,2—3天后卵壳上具褐色斑纹,7—8天后变为灰褐色。考熟幼虫体长35—40mm,头宽

2.5—3m2n,头部黄褐色,具明显“八”字纹,颅侧区具很多褐色小块斑纹及1块由小黑点构成的黑斑,唇基约为等边三角形,额区直达颅顶,略呈双峰状,颅中沟短,体黄褐色至灰褐色,表面无颗粒较光滑,亚背线色较深,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黑色。腹足具1 5—22个趾钩,臀足趾钩18—25个,臀板基部、刚毛趾近色较深,小黑点多集中在基部排成双弧形。幼虫共7龄。蛹长18—22mm,黄褐色,3—7腹节前缘有很多小刻点和尾刺1对。

生活习性 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年生1代,以胚胎发育晚期或不脱壳的幼虫在卵内或以滞育的卵在田埂、地边、林带或草丛下越冬。卵期240—270天,翌年4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初孵幼虫耐低温、抗饥饿,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3龄后入土,5月上中旬胡麻出苗后幼虫转入胡麻地为害,直到6月上中旬,幼虫白天潜伏在土表下,黄昏后取食为害,幼虫期约57—62天,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潜入土中10cm处作土室化蛹,蛹期约20—22天,6月底、7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2天,7—8月进入发蛾盛期,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卵多产在土缝或杂草四周,每雌产卵200一330粒,产卵期约20天,卵经7—18天胚胎发育成熟,以此越冬。该虫发生严重程度与前茬和环境有关,前茬为蔬菜、麦类、养麦等杂草多的地块、接近田埂背风向阳或林带地块易受害。

防治方法 (1)秋翻、春翻地耙耱杀卵。(2)适时早播,消灭田间杂草。(3)利用成虫趋化性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二是毒饵诱杀幼虫。三是堆草诱杀幼虫:在定苗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荬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可采用5%抑太保乳油2000—2500倍液、2. 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20%氯·马乳油、90%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900倍液。(5)用5%辛硫磷微粒剂每667m20.75kg或3%甲基硫环磷颗粒剂1.5kg,均可收到较好防效。

警纹地老虎

学名 Agrotis exclamationis (Linnaeu3)属鳞翅目,夜蛾科。异名Euxoa exclamationis。别名警纹夜蛾、警纹地夜蛾。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省。

寄主 油菜、萝卜、马铃薯、大葱、甜菜、苜蓿、胡麻。

为害特点 不同于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多以幼虫在土中钻入薯块、块根、葱茎等内部啃食为害。为害胡麻时,常环绕根茎处啃食韧皮部,地上部不立刻表现症状,胡麻进入现蕾开花阶段,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黄凋萎或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6—18mm,翅展36—38mm,体灰色,头部、胸部灰色微褐,颈板具黑纹1条,颈板灰褐色,雌虫触角线状,雄虫双彬状,分枝短。前翅灰色至灰褐色,有的前翅前缘、前翅外缘略显紫红色;横线多不明显,内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剑纹黑色,肾形纹大,黑边棕褐色,环形斑、棒形斑十分明显,尤其是棒形斑粗且长,黑色,较易辨别。后翅色浅,白色,微带褐色,前缘浅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30—40mm,两端稍尖,头部黄褐色,无网纹,体灰黄色,体表生大小不等颗粒,略具皱纹,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不显著,前胸盾、臀板黄褐色,臀板上具褐色斑点较稀少,胸足

黄褐色,腹足灰黄色,气门黑色椭圆形。蛹长16—18mm,褐色。下颚、中足、触角伸达翅端附近,露出后足端部。气门突出,第5腹节前缘红褐色区具很多大小不一的圆点坑,点坑后方不闭合。腹端具2根臀棘。天敌有饰额短须寄蝇。

生活习性 西北一带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化蛹,越冬代成虫4一6月出现,5月上旬进入盛期,一代幼虫发生在5—7月,龄期参差不齐,6—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第一代成虫7—9月出现,10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老熟后进入土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该虫常和黄地老虎混合发生。一般较小地老虎耐干燥,在干旱少雨地区发生为害重。该虫在青海西宁年生1代,以蛹越冬,成虫6—8月出现。幼虫共6龄,一龄6.8天,二龄4.3天,三龄4.9天,四龄6.8天,五龄9.7天,六龄8.7天,全幼虫期共41天左右。幼虫常出现二种类型,主要是个体大小和体色有差异, I型较多, II型仅占1/5,化蛹及羽化后差异不明显。I型头壳黄褐色,体色灰褐色,平均体长37.61mm;II型头壳、体色均为黑褐色,平均体长35.82mm。

警纹地老虎

学名 Agrotis exclamationis (Linnaeu3)属鳞翅目,夜蛾科。异名Euxoa exclamationis。别名警纹夜蛾、警纹地夜蛾。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省。

寄主 油菜、萝卜、马铃薯、大葱、甜菜、苜蓿、胡麻。

为害特点 不同于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多以幼虫在土中钻入薯块、块根、葱茎等内部啃食为害。为害胡麻时,常环绕根茎处啃食韧皮部,地上部不立刻表现症状,胡麻进入现蕾开花阶段,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黄凋萎或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6—18mm,翅展36—38mm,体灰色,头部、胸部灰色微褐,颈板具黑纹1条,颈板灰褐色,雌虫触角线状,雄虫双彬状,分枝短。前翅灰色至灰褐色,有的前翅前缘、前翅外缘略显紫红色;横线多不明显,内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剑纹黑色,肾形纹大,黑边棕褐色,环形斑、棒形斑十分明显,尤其是棒形斑粗且长,黑色,较易辨别。后翅色浅,白色,微带褐色,前缘浅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30—40mm,两端稍尖,头部黄褐色,无网纹,体灰黄色,体表生大小不等颗粒,略具皱纹,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不显著,前胸盾、臀板黄褐色,臀板上

具褐色斑点较稀少,胸足黄褐色,腹足灰黄色,气门黑色椭圆形。蛹长16—18mm,褐色。下颚、中足、触角伸达翅端附近,露出后足端部。气门突出,第5腹节前缘红褐色区具很多大小不一的圆点坑,点坑后方不闭合。腹端具2根臀棘。天敌有饰额短须寄蝇。

生活习性 西北一带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化蛹,越冬代成虫4一6月出现,5月上旬进入盛期,一代幼虫发生在5—7月,龄期参差不齐,6—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第一代成虫7—9月出现,10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老熟后进入土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该虫常和黄地老虎混合发生。一般较小地老虎耐干燥,在干旱少雨地区发生为害重。该虫在青海西宁年生1代,以蛹越冬,成虫6—8月出现。幼虫共6龄,一龄6.8天,二龄4.3天,三龄4.9天,四龄6.8天,五龄9.7天,六龄8.7天,全幼虫期共41天左右。幼虫常出现二种类型,主要是个体大小和体色有差异, I型较多, II型仅占1/5,化蛹及羽化后差异不明显。I型头壳黄褐色,体色灰褐色,平均体长37.61mm;II型头壳、体色均为黑褐色,平均体长35.82mm。

马铃薯鳃金龟(东亚亚种)

学名 Amphimallon solstitialis Reitter鞘翅目,鳃金龟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河北、山西、陕西,东起渤海湾,西至青海、西藏。

寄主 马铃薯、油菜、豆类等农作物。

为害特点 幼虫食害马铃薯地下部分及各种蔬菜苗根。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17.4mm,宽7.2—9.5mm。体中型,较狭长。头面、腹部腹面深栗褐色;唇基、口器、触角、小盾片、鞘翅、臀板及足淡黄褐色;胸部腹面栗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及盘区呈三道黄褐纵带,盘区深栗褐色。头部密被粗糙具长毛刻点,额中部常陷下成一短纵沟,头顶后头间有横脊可见。前胸背板较长,密布具长毛刻点,盘区侧方由灰白绒毛构成斜带,四缘有边框。鞘翅狭长,密布长毛刻点,端部略疏,缝肋及I—W纵肋清楚,缘榴阔。腹部每腹节被乳白毛带,末腹板光滑。雄虫腹下有明显中纵沟。足较纤弱,中、后足股节后部有粗强刺毛;前

足胫节外缘3齿,内缘距发达。雄性外生殖器阳基侧突略呈管状,末端扁。末龄幼虫体长28—32mm,头宽4.3—4.8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2根,后顶刚毛每侧1根,额中刚毛每侧2—3根。刺毛列由针状刺毛组成,每列12—13根,前半部彼此平行,毛尖相遇,后半部两刺毛列岔开呈八字形;毛列前端不达钩状刚毛群的前缘,约在覆毛区的1/2处。

生活习性 在河北坝上地区1—2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7月份羽化,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卵期约13天,7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9月上旬进入3龄,于11月中下旬下潜至1m左右深土层越冬。翌春4月底5月初上升至表土层活动为害。少数幼虫第二年不化蛹,继续为害,并以3龄虫态进行第二次越冬,至第三年6月中旬开始化蛹,完成发育。

东南大黑鳃金龟

学名 Holotrichia sauteri Moser鞘翅目,鳃金龟科。别名华南大黑鳃金龟。分布广东、贵州、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为害特点 幼虫为害花生、甘薯等大田作物及苗木。

形态特征 本种成虫与本属其他种相区别的特征在于:臀板较狭小,隆凸顶点在上半部或近中部;前胸背板侧缘全为微小具毛缺刻所断;雄外生殖器阳基侧突下突鸟嘴状,中突突片3个皆舌状;体长18.5—19.5mm,宽9.5—10mm。全体赤褐色带黑,头、前胸背板颜色常稍深,相当油亮。

生活习性 在福建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春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大量出土,傍晚活动,交尾,成虫趋光性不强,卵散产于表土层中,每雌平均产卵65.9粒,卵期15—31天,幼虫期106—156天;蛹期

12—35天;成虫寿命:雌虫227.3天,雄虫217.6天。老熟幼虫在土中25cm深处作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当年不出土,即在土室中越冬。

种   蝇

学名 Delia platura (Meigen)属双翅目,花蝇科。别名地蛆。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蔬菜、果树、林木及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雄稍小。雄体色暗黄或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连,触角黑色,胸部背面具黑纵纹3条,前翅基背鬃长度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鬃之半,后足胫节内下方具1列稠密末端弯曲的短毛;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纵纹1条,各腹节间有1黑色横纹。雌灰色至黄色,两复眼间距为头宽1/3;前翅基背鬃同雄虫,后足胫节无雄蝇的特征,中足胫节外上方具刚毛1根;腹背中央纵纹不明显。卵长约1mm,长椭圆形稍弯,乳白色,表面具网纹。幼虫蛆形,体长7—8mm,乳白而稍带浅黄色;尾节具肉质突起7对,1—2

对等高,5-6对等长。蛹长4—5mm,红褐或黄褐色,椭圆形;腹末7对突起可辨。

生活习性 年生2—5代,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南方长江流域冬季可见各虫态。种蝇在25℃以上条件下完成1代19天,春季均温17℃需时42天,秋季均温12-13℃则需51.6天。产卵前期初夏30一40天,晚秋40一60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种蝇喜白天活动,幼虫多在表土下或幼茎内活动。

防治方法 (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2)成虫产卵高峰及地蛆孵化盛期及时防治,通常采用诱测成虫法。诱剂配方:糖1份、醋1份、水2.5份,加少量敌百虫拌匀。诱蝇器用大碗,先放少量锯末,然后倒入诱剂加盖,每天在成蝇活动时开盖,及时检查诱杀数量,并注意添补诱杀剂,当诱器内数量突增或雌雄比近1:1时,即为成虫盛期立即防治。(3)在成虫发生期,地面喷粉,如5%杀虫畏粉等,也可喷洒36%克螨蝇乳油1000一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或10%溴·马乳油2000倍液、20%氯·马乳油2500倍液,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当地蛆已钻入幼苗根部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200倍液、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灌根。(4)药剂处理土壤或处理种子,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一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须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撤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667m2 2—3kg拌细土25—30kg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3 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药剂处理种子: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一40:种子400一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5)毒谷:每667m2 用25%一50%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一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东 方 蝼 蛄

学名 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异名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直翅目,蝼蛄科。别名非洲蝼蛄、小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水狗。国内从1992年改为东方蝼蛄,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同华北蝼蛄

为害特点 为害水稻造成的枯心苗,是稻茎基部被咬,严重的咬断,呈撕碎的麻丝状,心叶变黄枯死,受害稻株易拔起,稻茎上无蛀孔,无虫粪,这种症状在落水晒田时或稻株四周无水时才能见到。东方蝼蛄为害其他作物特点,参见华北蝼蛄。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一35mm,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别于华北蝼蛄。卵初产时长2.8mm,孵化前4mm,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若虫共8—9龄,末龄若虫体长25mm,体形与成虫相近。

生活习性 在北方地区2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1代,

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清明后上升到地表活动,在洞口可顶起一小虚土堆。5月上旬一6月中旬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为害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蝼蛄具趋光性,并对香甜物质,如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具有强烈趋性。成、若虫均喜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20cm表土层含水量20%以上最适宜,小于15%时活动减弱。当气温在12.5一19.8℃,20cm土温为15.2—19.9℃时,对楼蛄最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潜入深层土中。

防治方法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对楼蛄、蛴螬、金针虫防效好。

华北蝼蛄

学名 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直翅目,蝼蛄科。别名单刺蝼蛄、大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分布在北纬32。以北地区。

寄主 4月—11月为害禾谷类、烟草、甘薯、瓜类、蔬菜等多种农作物播下的种子和幼苗。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在温室,由于气温高,蝼蛄活动早,加之幼苗集中,受害更重。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45—66mm,雄虫39—45mm,体黄褐色,头暗褐色,卵形,复眼椭圆形,单眼3个,触角鞭状。前胸背板盾形,其前缘内弯,背中间具1心形暗红色斑。前翅黄褐色平叠在背上,长15mm,覆盖腹部不足1半;后翅长30—35mm,纵卷成筒状。前足发达,中、后足小,后足肠节背侧内缘具距1—2个或无,别于东方蝼蛄。卵长1.6—1.8mm,椭圆形,黄白色至黄褐色。若虫共12龄,5龄若虫体色、体形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3年左右完成1代。北京、山西、河南、安徽以8龄以上若虫或成虫越冬,翌春成虫开始活动,

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进入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第二年越冬若虫于4月上、中旬活动为害,经3—4次蜕皮,到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三年春又开始活动,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后,最后再蜕1次皮羽化为成虫,补充营养后又越冬,直到第四年;一7月交配,6—8月产卵继续繁殖、为害。该虫完成1代共1131天,其中卵期11—23天,若虫12龄历期736天,成虫期378天。黄淮海地区20cm土温达8℃的3、4月即开始活动,交配后在土中15—30cm处做土室,雌虫把卵产在土室中,产卵期1个月,产3—9次,每雌平均卵量288—368粒,雌虫守护到若虫3龄后,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2)利用灯光诱杀。(3)当田间每m2有蝼蛄0.3—0.5头时,即为中等发生,高于0.5头为严重发生,应该进行防治。播种时施用毒谷,参考蛴螬防治法。(4)施用毒饵。生长期受害时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把麦麦夫等饵料炒香,每667m2用饵料4—5kg,加入90%敌百虫的30倍水溶液150ml左右,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成毒饵,于傍晚撒于苗圃地面,施毒饵前能先灌水,保持地面湿润,效果尤好。(5)药剂处理土壤或药剂处理种子,参考蛴蛴螬防治法。(6)生长期被害,也可用50%辛硫磷或50%对硫磷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浇灌。此外,也可选用6%密达颗粒剂每667m2用5008拌细土撒施,效果好。

褐纹金针虫

学名 Melanotus caudex Lewis 鞘翅目,叩甲科。其幼虫统称金针虫。主要分布华北河南、东北、西北等省。

寄主 禾谷类作物、薯类、豆类、棉、麻、瓜等。

为害特点 成虫在地上取食嫩叶,幼虫为害幼芽和种子或咬断刚出土幼苗,有的钻蛀:茎或种子,蛀成孔洞,致受害株干枯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mm,宽2.7mm,体细长被灰色短毛,黑褐色,头部黑色向前凸密生刻点,触角暗褐色,2、3节近球形,4节较2、3节长。前胸背板黑色,刻点较头上的小后缘角后突。鞘翅长为胸部2.5倍,黑褐色,具纵列刻点9条,腹部暗红色,足暗褐色。长0.5mm,椭圆形至长卵形,白色至黄白色。末龄幼虫体长25mm,宽1.7mm,体圆筒形:长,棕褐色具光泽。第一胸节、第9腹节红褐色。头梯形扁平,上生纵沟并具小刻点,体具微细到点和细沟,第一胸节长,第二胸节至第8腹节各节的前缘两侧,均具深褐色新月斑纹。尾节扁平且尖,尾节前缘具半月形斑2个,前部具纵纹4条,后半部具皱纹且密生大刻点。幼虫共7龄。

生活习性 陕西3年发生1代,以成、幼虫在20—40cm土层里越冬。翌年5月上旬钉土温17℃,气温16.7℃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成虫活动适温20—27℃,下午活动最盛,把卵;在麦根10cm处,成虫寿命250—300天,5—6月进入产卵盛期,卵期16天。第二年以5—龄幼虫越冬,第三年7龄幼虫在7、8月于20一30cm深处化蛹,蛹期17天左右,成虫羽化,在土中即行越冬。

非洲大蜗牛

学名 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属腹足纲,柄眼目。异名A.couroupa Lesson、A.fulica TIyon别名非洲蜗牛、菜螺、花螺等。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台湾。

寄主 蔬菜、花卉、各种农作物。此外柑桔、番木瓜等树皮也可受害。

为害特点 杂食性,幼螺多为腐食性,成螺主要以绿色植物为主,以舌头上挫形组织磨碎植物的茎、叶或根,是南方重要农业害虫。

形态特征 贝壳大型,长卵圆形或椭圆形,有石灰质稍厚外壳,壳高130mm,宽54mm,是我国最大的一种蜗牛,具6.6—8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螺旋部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为壳高的3/4左右;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底色为黄色至深黄色,具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呈玉白色,其余螺层具断续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蓝白色或浅紫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纹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卵圆形,口缘完整简单,外唇薄且锋利,易碎;内唇贴覆在体螺层上,形成“S”形蓝白色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暗棕黑色,粘液无色。卵圆形,白色。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但该蜗牛可通过休眠在气温低的地方或不利条件下生存下来。寿命5—6年,长的可达9年,主要生活在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夜间爬出活动,取食,白天怕直射光,喜欢栖息在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或腐殖质丰富、疏松的土壤中、枯草堆及洞穴里,树枝落叶或石块下,地面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往往爬到树上,躲在叶子背面进行休眠。气温17—24℃适其生活。雌雄异体。在1次交配后,可在数月内产若干批受精卵,每批卵100—400粒,全年可产1200粒,经30天孵化。遇到不利的生存条件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一直可休眠生存几年。

防治方法 (1)从疫区向北方调运菜苗、花卉、苗木等植物以及包装箱等要仔细检疫,一经发现要进行灭害处理。(2)在菜田为害时,667m2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kg,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于天气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撤在受害植株根部附近的行间,蜗牛接触药剂2—3天后,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适期最好掌握在蜗牛产卵前或有小蜗牛时再防1次。

同型巴蜗牛

学名 Brd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别名 水牛。分布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

寄主 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多种蔬菜。

为害特点 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茎溉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

形态特征 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厚,坚实,呈扁球形。壳高12mm、宽16mm,有5—6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螺旋部低矮,体螺层增长迅速、膨大。壳顶钝,缝合线深。壳面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有稠密而细致的生长线。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处常有一条暗褐色带(有些个体无)。壳口呈马蹄形,口缘锋利,轴缘外折,遮盖部分脐孔。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个体之间形态变异较大。卵圆球形,直径2mm,乳白色有光泽,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


生活习性
 是我国常见的为害农作物的陆生软体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常与灰巴蜗牛混杂发生。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中、田埂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适应性极广。一年繁殖1代,多在4—5月间产卵,大多产在根际疏松湿润的土中、缝隙中、枯叶或石块下。每个成体可产卵30—235粒。成螺大多蛰伏在作物秸秆堆下面或冬作物的土中越冬,幼体也可在冬作物根部土中越冬。

野 蛞 蝓

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别名 鼻涕虫。

寄主 草莓、多种蔬菜及农作物。

为害特点 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草萄果实,影响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

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生活习性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一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破膜提苗等方法,以减少为害。(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创造不适于野蛞蝓发生和生存的条件。(3)必要时喷洒蜗牛敌、灭棱威等。

银川油葫芦

学名 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属宜翅目,蟋蟀科。别名黑蟋蟀。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

寄主 豆类、瓜类、沙枣、果树等,常与北京油葫芦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为害特点 杂食性。取食作物的根、茎、叶、枝、种子、果实及幼苗。近年我国南、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害呈上升势头,应该予以重视。

形态特征 雌体长14.5—25mm,雄为12.5—22.5mm,体褐色至黑褐色。头黑色,口器褐色或黑褐色,触角窝上方具黄色眉状斑1对。前胸背板长2.4—4.7mm,全部黑色,侧叶前下角色浅。足黑褐色至黑色,后足腿节长8—15.2mm,后肠节背面有亚端距5对。雄虫前翅长9.8—15.5mm,褐色至黑褐色,具4条斜脉,发音镜长方形斜向,内生一弧形脉把镜分成两室,端区不发达,小室欠规则,侧区有9—10条纵脉。后翅尾状。雌虫前翅背区具8—9条纵脉,产卵管长14—22.5mm,近体长。卵乳白色,长圆形,长

3.5mm。若虫共6龄,初孵化时乳白色,后渐变黑褐色,3龄后后胸背片后缘变为白色,6龄时深褐色。前胸背板具明显月牙纹。(图左)

生活习性 宁夏、陕西,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孵化为若虫,8月中旬进入发生盛期,成、若虫常栖息在砖石下、草地、菜园、果园或农田。9月下旬开始把卵产在土下1—1.5cm处。有趋光性,有时自相残杀,鸣声与油葫芦相似音调稍高。

双斑大蟋

学名 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属直翅目,蟋蟀科。异名Acheta bimaculata Ge Geer;别名咖啡两点蟋、甘蔗蟋、双斑蟋。分布在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福建、浙江、西藏。

寄主 蔬菜、瓜类、玉米、甘薯、甘蔗、水稻、茶、麻类、凤梨、梨、桃、李、柑桔等。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啃食为害。

形态特征 体长23—27mm,前翅长15—18mm,后足腿节长12—15mm,产卵管长15—17mm。体大型,黑色、光秃。头胸有光泽;触角窝上方,除侧单眼为黄色外,无浅色斑纹;前翅黑色,个别赤褐色,长达腹端,基部具两个横黄斑为该种的重要特征。头小,3个单眼略在一水平线上。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缘均向后凸,呈缓弧形,侧片前下角呈直角。发音镜近椭圆形,长稍大于宽,四角圆,镜内有一弯曲横脉,斜脉4。后翅发达,长过腹端,露出如长尾。(图右)

生活习性 北京年生6代,台湾年生4代。以卵在

土中越冬,8—9月成虫栖息在草丛间、甘蔗田,世代重叠;中南部多;成虫寿命40天左右,雌虫产卵量630粒。若虫共10龄。雄虫善斗,人们常饲养作斗蟋用。

蛴  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甲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为害最重。

寄主 植食性蛴螬大多食性极杂,同一种蛴螬常可为害双子叶和单子叶粮食作物、多种蔬菜、油料、芋、棉、牧草以及花卉和果、林等播下的种子及幼苗。

为害特点 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喜食害果树、林木的叶和花器。是一类分布广,为害重的害虫。

形态特征 蛴螬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有的黄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生活习性 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或2—3年1代,长者5—6年1代。如大黑鳃金龟两年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一年1代,小云斑鳃金龟在青海4年1

代,大栗鳃金龟在四川甘孜地区则需5—6年1代。蛴螬共3龄。1、2龄期较短,第3龄期最长。蛴螬终生栖生土中,其活动主要与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温湿度等有关。在一年中活动最适的土温平均为13—18℃,高于23℃,即逐渐向深土层转移,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因此蛴螬对果园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防治方法 (1)应做好测报工作,调查虫口密度,掌握成虫发生盛期及时防治成虫,可参考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等成虫的防治措施。(2)应抓好脐增的防治,如大面积秋、春耕,并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合理灌溉,即在蛴螬发生严重地块,合理控制灌溉,或及时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3)药剂处理土壤。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667m2 2—3kg拌细土25—30kg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2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4)药剂处理种子。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50%对硫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冶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5)毒谷。每667m2用25%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一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对硫磷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沟金针虫

学名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mann 鞘翅目,叩头虫科。别名 沟叩头虫、沟叩头甲、土蚰蜒、芨芨虫、钢丝虫。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寄主 各种农作物、果树及蔬菜作物等。 

为害特点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20—30mm,细长筒形略扁,体壁坚硬而光滑,具黄色细毛,尤以两侧较密。体黄色,前头和口器暗褐色,头扁平,上唇呈三叉状突起,胸、腹部背面中央呈一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有1个小齿。各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

生活习性 2—3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在河南南部,越冬成虫于2月下旬开始出蛰,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白天潜伏于表土内,夜间

出土交配产卵。雌虫无飞翔能力,每雌产卵32—166粒,平均产卵94粒;雄成虫善飞,有趋光性。卵发育历期33—59天,平均42天。5月上旬幼虫孵化,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体长可至15mm以上,到第三年8月下旬,幼虫老熟,于16—20cm深的土层内作土室化蛹,蛹期12—20天,平均约16天。9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在原蛹室内越冬。在北京,3月中旬10cm深土温平均为6.7℃时,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土温达9.2℃时,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土温为15.1—16.6℃时为害最烈。5月上旬土温为19.1—23.3℃时,幼虫则渐趋13—17cm深土层栖息;6月份10cm土温达28℃以上时,沟金针虫下潜至深土层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温下降到18℃左右时,幼虫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下旬随土温下降幼虫开始下潜,至11月下旬10cm土温平均1.5℃时,沟金针虫潜于27—33cm深的土层越冬。由于沟金针虫雌成虫活动能力弱,一般多在原地交尾产卵,故扩散为害受到限制,因此在虫口高的田内一次防治后,在短期内种群密度不易回升。

防治方法 参见蛴螬。在测报调查时,每m2沟金针虫数量达1.5头时,即应采取防治措施。在播种前或移植前施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 2—6kg,混干细土50kg均匀撤在地表,深耙20cm,也可撒在定植穴或栽植沟内,浅覆土后再定植,防效可达6周。

网目拟地甲

学名 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 鞘翅目,拟步甲科。别名 沙潜。分布 东北华北、西北。

寄主 蔬菜、豆类、小麦、花生等。

为害特点 成虫和幼虫为害蔬菜幼苗,取食嫩茎、嫩根,影响出苗,幼虫还能钻入根茎块根和块茎内食害,造成幼苗枯萎,以致死亡。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7.2—8.6mm,宽3.8—4.6mm;雄成虫体长6.4—8.7mm,宽3.3—4.8mm。成虫羽化初期乳白色,逐渐加深,最后全体呈黑色略带褐色,一般鞘翅上都附有泥土,因此外观成灰色。虫体椭圆形,头部较扁,背面似铲状,复眼黑色在头部下方。触角棍棒状11节,第l、3节较长,其余各节呈球形。前胸发达,前缘呈半月形,其上密生点刻如细沙状。鞘翅近长方形,其前缘向下弯曲将腹部包住,故有翅不能飞翔,鞘翅上有7条隆起的纵线,每条纵线两侧有突起5—8个,形成网格状。前、中、后足各有距2个,足上生有黄色细毛。腹部背板黄褐色,腹

部腹面可见5节,末端第2节甚小。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长约1.2—1.5mm,宽约0.7—0.9mm。初孵幼虫体长2.8—3.6mm,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5—18.3mm,体细长与金针虫相似,深灰黄色,背板色深。足3对,前足发达,为中、后足长度的1.3倍。腹部末节小,纺缍形,背板前部稍突起成一横沟,前部有褐色钩形纹1对,末端中央有隆起的褐色部分,边缘共有刚毛12根,末端中央有4根,两侧各排列4根。蛹长6.8—8.7mm,宽3.1—4mm。裸蛹,乳白色并略带灰白,羽化前深黄褐色。腹部末端有2钩刺。


生活习性
 在东北、华北地区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土缝、洞穴和枯枝落叶下越冬。翌春3月下旬杂草发芽时,成虫大量出土,取食蒲公英、野蓟等杂草的嫩芽,并随即在菜地为害蔬菜幼苗。成虫在3—4月活动期间交配,交配后1—2天产卵,卵产于1—4cm表土中。幼虫孵化后即在表土层取食幼苗嫩茎嫩根,幼虫6—7龄,历期25—40天,具假死习性。6—7月份幼虫老熟后,在5—8cm深处做土室化蛹,蛹期7—11天。成虫羽化后多在作物和杂草根部越夏,秋季向外转移,为害秋苗。沙潜性喜干燥,一般发生在旱地或较粘性土壤中。成虫只能爬行,假死性特强。成虫寿命较长,最长的能跨越4个年度,连续3年都能产卵,且孤雌后代成虫仍能进行孤雌生殖。

防治方法 (1)提早播种或定植,错开沙潜发生期。(2)药剂防治。可采用爱卡士5%颗粒剂拌种或25%爱卡士(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或灌根处理。(3)土壤处理。网目拟地甲为害严重的地区于播种前或移植前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 2—6kg,混细干土50kg,均匀地撤在地表,深耙20cm,也可撤在栽植沟或定植穴内,浅覆土后再定植。米乐尔在土壤中活性期为2—3个月,可有效地兼治金针虫、脐槽、地老虎、跳甲幼虫、地蛆、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

油 葫 芦

学名 Teleogrylus mitratus Burmeister异名Gryllus testaceus Walker直翅目,蟋蟀科。别名黄褐油葫芦、褐蟋蟀等。分布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寄主 水稻、玉米、甘薯、养麦、花生、芝麻、白菜、瓜类、豆类、棉等多种作物。

为害特点 成、若虫食害果树苗木、蔬菜、多种作物的根、茎、叶,幼苗受害可致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雄体长26—27mm,雌性27—28mm;雌、雄前翅长17mm。体大型、黄褐色,本种体色和特征与北京油葫芦相近,其特点为:体大,头顶不比前胸背板前缘隆起,背板前缘与两复眼相连接,“八”字形横纹微弱不明显。发音镜大略成圆形,其前胸体大弧形,中胸腹板末端呈V字形缺刻。卵长筒形,两端稍尖,乳白微黄。若虫共6龄,似成虫,无翅或具翅芽。

生活习性 中国北方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2—3cm处越冬。翌春4—5月间孵化,7—8月成虫盛发。成、

若虫夜晚活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雌虫营土穴产卵,多产于河边、沟旁、田埂、坟地等杂草较多的向阳地段,深约2—4cm。每雌产卵34—114粒。成虫寿命平均64天,长者达200余天,但产卵后1—8天即死。雄虫善鸣以诱雌虫,并善斗,常筑穴与雌虫同居。若虫、成虫平时好居暗处,夜间也扑向灯光。杂食性,但尤喜带油质和香味的作物,如大豆、芝麻。

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先用60—70℃热水将90%敌百虫晶体溶成30倍液(50g药对1.5kg热水),每kg溶好的药液拌入30—50kg炒香的麦麦夫或豆饼或棉籽饼,拌时要充分加水(为饵料重量的1—1.5倍),以用手一攥稍能出水为度,然后撤施于田间。(2)灯光诱杀成虫。(3)堆放杂草诱集,然后捕杀。(4)秋后或早春耕翻,将卵埋入深层使其不能孵化。(5)及时除草减少发生。(6)必要时地面喷施1.5%对硫磷粉或2.5%敌百虫粉等。

北京油葫芦

学名 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8L Matsuura)属直翅目,蟋蟀科。异名 Gryllusmitratus Burmeister.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大豆、绿豆、芝麻、花生、甘薯、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小麦、甘蔗、茶、桑、油菜等多种农作物,数量大时能造成为害,甚至入室咬食衣物和食品。

为害特点 食叶成缺刻或孔洞。有的咬食花英或根。

形态特征 雄体长22—24mm,雌23—25mm,体黑褐色大型,头顶黑色,复眼四周、面部橙黄色,从头背观两复眼内方的橙黄纹“八”字形。前胸背板黑褐色,1对羊角形深褐色斑纹隐约可见,侧片背半部深色,前下角橙黄色;中胸腹板后缘中央具小切口。雄前翅黑褐色具油光,长达尾端,发音镜近长方形,前缘脉近直线略弯,镜内1弧形横脉把镜室1分为2,端网区有数条纵脉与小横脉相间成小室。4条斜脉,前2条短小,亚前缘脉具6条分枝。后翅发达如长尾盖满腹端。后足胫节背方具5—6对长刺,6

个端距,财节3节,基节长于端节和中节,基节末端有长距1对,内距长。雌前翅长达腹端,后翅发达伸出腹端如长尾。产卵管长于后足股节。

活习性 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孵化为若虫,经6次脱皮,于5月下—8月陆续羽化为成虫,9—10月进入交配产卵期,交尾后2—6日产卵,卵散产在杂草丛、田埂或坟地,深2cm,雌虫共产卵34—114粒,成虫和若虫昼间隐蔽,夜间活动,觅食、交尾。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苗期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25—40ml,拌30—40kg炒香的麦麦夫或豆饼或棉籽饼,拌时要适当加水,然后撒施于田间。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60ml,拌细土75kg,撤入田中,杀虫效果90%以上。施药时要从田四周开始,向中间推进效果好。(2)灯光诱杀成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