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春去春又来》简介

 我思苑 2011-10-28
  前言:昨天在图书馆翻书,邂逅的一本韩国电影书,内心深受触动,和大家分享。准备有机会去看。
 

      
        

        一个老和尚和他的幼年的徒弟,生活在湖心的古庙里,

  一天,他们一起划着木船到岸边的山上,采药,
  回来后,小徒弟到河边玩耍,
  把石头拴在鱼、青蛙和蛇身体的一部分,使他们坚于行走,
  老和尚看到了,
  到了夜晚,当徒弟熟睡的时候,把石头绑在了他的身上,
  第二天,小徒弟发现自己的身上绑着石头,寸步难行,
  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背着师傅绑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在此来到河边,找寻那被自己绑了石头的鱼、青蛙和蛇,
  结果,看到,鱼死了、蛇也死了,他释放了挣扎的青蛙,
  知道自己铸成大错,十分后悔~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和尚长成了少年,走到山上,看到两条纠缠的蛇,
  在佛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蛇好像是代表“性”,这也表现了少年对于性的渴望,
  在路上,他遇到了母女二人,少女来到这里疗养,
  母亲把女儿交给老和尚,离去,
  老和尚说:心情得到平静,身体自然会好。
  小和尚面对少女,第一次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和温柔,
  在一次与少女交欢之后,沉浸于女性的身体的诱惑,不能自拔,
  清晨,老和尚发现二人相拥睡在船里,
  拔开船塞,让水渗进船里,惊醒了熟睡中的二人,
  少女的病好了,离开了古庙,
  老和尚警戒少年:欲望生下执著,执著让人心怀杀气,
  可是,少年无法忘记少女,于是,次日,也离开了古庙,
  临走时,带走了佛像~
  
  老和尚化缘回到湖中古庙,
  在报纸上看到30岁男子杀妻后逃跑的新闻,新闻中的男子正是少年离去的徒弟,
  中年男子,回到古庙,还带回了佛像,
  他告诉师傅,自己杀了妻子,因为不能忍受她的不忠,
  老和尚告诉他:放开手中拥有的,你喜欢的别人也可以喜欢。
  中年男子想要自杀,被老和尚用绳子吊在空中,
  对他说: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就难了,
  还在地上写了“般若心经”,让他刻在地上,消灭心魔,
  最后,警察来了,带走了犯罪的中年男子,
  老和尚送走了徒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在河的中央自焚~
  
  经过牢狱洗礼的中年男子,回到古庙,
  不见了师傅,只看到师傅留下的衣服,在抽屉里翻出了经书,
  于是,开始,整理古庙,苦练经书,
  一日,一蒙面妇女,带来一个男婴,
  夜里,女人独自离去,掉在冰窟窿里,丧生,
  中年男子捞起妇女,发现蒙着的头竟然是佛头,
  次日,在冰雪中,他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石头,抱着佛像,走向远处的山峰,
  日出之前把佛像放在了山峰的顶端。
  还有春
  男婴长大了,中年男子开始步入老年,
  小和尚来到河边玩耍,
  把石头放进鱼、青蛙、蛇的嘴里,
  周围又是绿色遍野,一切仿佛轮回了一样······
  PS:「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代表着正是人生的四个阶段:从一个虐待小动物而被老僧惩罚的小和尚(春),到荷尔蒙旺盛,禁不住诱惑的少年(夏),成长到因嫉妒而犯下谋杀大罪的成年僧侣(秋),最终是走到人生尽头的垂垂老僧(冬),想一圆深居简出的生活,却不能如愿。人生的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再重演下去。

介绍2

  
  1、门。寺庙的入口处有一扇门,门上有两个让人心生畏惧的护法,门外是欲界凡尘,门内是清净佛土。在狭窄的小庙内,也有扇门,两边没有墙,设这扇门似乎没有意义,但老和尚每次都要从这扇门出入,这是戒律之门,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青年和尚晚上欲偷情,想从这扇门出去,但打不开(戒律不允许),他于是从旁边爬过去,守不住戒律肯定要出问题。
  2、从门口到清净佛土有一个湖泊,需要渡船才能过去。守住戒律,以戒为师,只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还需佛法来渡,善知识来接引。
  3、站在佛像上眺望。影片中小和尚两次站在佛像上眺望,一次小的时候,眺望山谷深处的家园,此时小和尚还比较单纯;一次是成年后,春心萌动时,眺望山外的道路,这预示着他渴望体验外面的世界。
  4、相似的草,是药,还是毒?如果我们不知道触电危险,胡乱碰电,我们会被电死;如果不知道玩火危险,肆无忌惮,必将玩火自焚,害人害己;如果我们不知道有些东西有毒,懵懂无知,饮鸩止渴,撒手人寰,还不知所以然;如果我们不知道吸毒会上瘾,会死人,强行体验,苦果只能自己尝;如果我们没有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没有听取古圣先贤的敦敦教诲,没有建立理性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就会处处掉陷阱,时时碰墙壁,人生会很苦。
  古语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智慧老人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5、无明。小和尚把小石头绑在小动物的身上,笑的咯咯响,非常开心,他自己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小生命带来怎样的痛苦。老和尚没有制止他的行为,苦心婆心的当面教诲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绑了一块石头,让他感受生命的痛,当他看到由于自己的过失,致使鱼儿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认为很开心的事,已经给别的生命,造成伤害,带来难以弥补的悔恨。
  我们伤害动物,动物会不会痛?我们伤害他人,生命会不会痛?我们若不明白世间的道理,浑然不觉间,已经给别的生命带来了伤害,正如影片中的小和尚戏虐动物,中年时杀妻一样。
  6、老和尚当时为什么没有制止,当面教诲?小和尚要下山,老和尚为什么没有阻拦?很多道理不是我们亲身体验到,觉到,悟到,别人给不了你,假使给你,你也没有震撼灵魂的感触。
  
  1、春心萌动。成年和尚看到两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荡漾,见了前来养病的女子后,即魂不守舍,情难自持,不能自控。性欲、习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我们若没有理性的节制,自主自控,任凭欲望、本能的驱使,于是强奸、乱伦、纵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与禽兽何异?节制欲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2、两只在臭鞋里面游泳的鱼。影片中成年和尚和女子依偎在岩石上,臭鞋里有两只仿佛很自由、很快乐的鱼。鞋子,臭气所在,空间狭小,两只鱼在这种环境上游泳,寓意不言而喻。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具臭皮囊,有什风流戏”。成年和尚自言自语:“我到底怎么了?”
  3、鸡。鸡是一种非常警觉的动物,在夏天这幕剧中,出现很多次“鸡”的镜头。一次是成年和尚给女子盖毯子,后来想摸她,师傅进来责问,镜头中出现一只鸡,“要警觉啊,万事慎于始啊”;一次是他们二人偷情回来,老和尚在喂鸡,“要警觉啊”;一次是两人困倒在船上,老和尚用一只鸡把船拉过来,希望能唤醒“警觉”,但是没有用,一旦成为欲望的奴隶,贪恋快感,即身不由己;后来成年和尚受不了欲望的折磨,下山去了,走时带了佛像和一只鸡,出门后把鸡放了,他希望借助佛像能够控制住自己,但把“警觉”给丢了,没有了警觉,佛像无益,成年和尚依然会愤怒的杀死妻子,满怀怨恨归来。寺庙没有了佛像,老和尚依然稳坐修行,他心中有佛,小和尚心中没有。
  
  1、转眼间,夏去秋来,老和尚看到徒弟杀妻在逃后即找出徒弟曾经的衣服,缝好,等他回来。他知道,他会回来的。身体病了,自会找医生;心病了,自会找法药。
  2、老和尚:“告诉我,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吧”,“俗世对你而言已经变得痛苦不堪了,是吧”,“难道你先前就不知道俗世间的情形吗?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的东西”。尘世十年,小和尚带回来的只有愤怒的火焰,恐惧不安的心,当夜幕降临,老和尚坦然入睡,徒弟却蒙头藏面,战战兢兢。正应一句老话:“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3、对别人造成伤害,心中就背了一个大石头。触犯了世间法,逃都逃不掉,必须付出代价;触犯了佛法,逃也逃不掉,如是因必生如是果。你伤害一个小动物,偷一根针,骂人,起恶念,世间法里面你可能不需要坐牢,但因果规律却不会放过你。意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影响,当你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的时候,世间法才会找你麻烦,而因果规律是从起心动念就开始记账了,它的网眼更密。
  4、做了恶事,我们可以伪装的非常好,可以欺骗全世界,却无法欺骗自己的本心。
  5、降伏其心。寺庙里面有毛笔,老和尚为什么要抓住猫的尾巴蘸墨写心经呢?猫是一种白天很懒散,夜晚很警敏的动物。禅坐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佛门有“灵猫捕鼠”的比喻。此处抓住猫的尾巴,就是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使其收摄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
  6、豁然顿悟,以心印心。当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沉睡中的徒弟,师傅轻轻地把他唤醒,他看到昨晚刻的心经文字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他霍然一震,我猜测他此刻已经豁然顿悟,证到“真如自性”,自心本清净,只是被幻相、颜色障住罢了。徒弟坐在寺庙的门口,镜头中的景物在动,然后慢慢静止,这是影射徒弟的内心从动至静的变化,然后徒弟规规矩矩的给师傅磕头跪拜。老和尚已经知晓徒弟的变化,走前示现神通,使船不动,然后挥手与徒弟告别,千言万语只在挥手之间,大有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之感。
  
  1、归来。冬天来了,当中年和尚再次推开寺庙的门,内心只有平静和虔诚。他开始修行,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直到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来到这里,他才知道“没消的业障”自己会找上门来。于是他开始用师傅从小教给他的办法,忏悔赎罪。
  2、冬季的最后,镜头对准静坐在山头的菩萨像,她悲悯地看着世人在“以苦为乐,认假为真,饮鸩止渴,苦海火宅里嬉戏玩耍”。
  又一春
  1、纵使有老和尚这样的得道高僧也没办法阻止小和尚戏虐动物,深陷情欲,犯下杀业,众生皆受各自业力因缘牵引,挡都挡不住,但佛法药在这里,苦不堪言了自会来求。
  2、世间的一些规律和道理,不是我们自己觉到,悟到,没有人能给我们,给了也拿不走,纵使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替代他的弟子觉悟成佛。
  3、生命来了,无明也来了,不是很多人能幸运地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样走到觉悟的冬季,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