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诗歌主题

 liubaoliang 2011-10-28

理解诗歌主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2、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练习、讲授、归纳

【教学步骤】

一、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1结构解读法:从结构上说,诗歌的尾联或者尾句、词曲的结尾句子,就是作者要点明主题的句子,即“卒章显志”。

2意象解读法:诗歌组合的意象,是主题的载体。意象1+意象2+……+意象n=主题

3题材解读法:明确题材类别——类比分析

 

常见的诗歌题材

题材

内容、思路

主题

典型

送别抒怀

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送别的场面(动作、语言),友人将到的地方,别后相思、勉励

别时景——相思情

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例外:豁达与超脱

柳永《雨霖铃》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羁旅思乡

眼前所见闻之景,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引起对故乡、亲人、往事、国都皇帝的思念,对安定、团聚等幸福生活的向往;或者反其道。

客居景——思乡情

对故乡、亲人、往事、国都皇帝的思念,对安定、团聚等幸福生活的向往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王建《十五夜望月》

杜甫《月夜》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

思妇闺情

闺中思妇的情怀愁绪。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及其失宠生怨,主题抒写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一般有眼前所见景物/事件展开(感情触发点),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借景生情

现实景——深爱情

或是对出门在外的行商为官的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或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或是对戍边和征战的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

王昌龄《闺怨》
李白《子夜吴歌》

元稹《行宫》

温庭筠《望江南》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醉花阴》

 

山水田园

山水等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自然山水、农村的自然景物,农民、牧人、渔父的劳动。对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富有情趣的生活、劳动动作的描绘,创造出田园牧歌似的场景。山水画风情画——向往情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的生活的向往,表现从容淡定、闲逸恬适的精神状态

孟浩然《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

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绩《野望》

杜甫《绝句》

 

怀古咏史

登临凭吊之事,所见所想。眼前景——昔日事——讽喻情。

多用对比

表达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杜牧《赤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乌衣巷》《石头城》

 

咏物言志

描写某种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抒发情感。

塑形象——寓感情

喜爱之情,运用象征,托物言志,表达或喜或悲或憎或爱或褒扬或贬斥,表达自己的情怀

苏轼《水龙吟》

陆游《卜算子 咏梅》

黄巢《咏菊》

于谦《石灰吟》

虞世南《蝉》

边塞征战

边塞的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战争场面、艰苦环境

描环境——抒真情

思想感情与朝代盛衰有紧密关系:盛唐、宋初激情奔放,中唐以后则颇多感慨

从军戍边、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不畏艰辛、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御敌建功立业的愿望,亲人与将士的相互思念,讽刺或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杜甫的《前出塞》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城》

抑郁失意

自身的经历、理想追求、前贤的事迹

才华不得施展、抱负不能实现爱国情怀得不到重用

苏轼《赤壁怀古》《定风波》李白《行路难》《月下独酌》杜甫《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民生疾苦

天气变化、农事活动、徭役、赋税、贫穷生活等场景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石壕吏》

白居易《卖炭翁》

 

4综合解读法:题目+首颔颈尾联句+注释=诗歌的主题

二、练习

06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诗词的结构)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下阙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生活的思想感情。

06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0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三、【答题指导】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2)解题思路:

理解诗歌——找到主题句:理解表层意思,进而理解深层含义——搜索文本,查漏补缺:题目、其他联句、注释——形成答案

(3)组织表达语言:

概括诗歌主旨: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分析过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 通过什么手法 + 抒发什么情感

四、【巩固练习】

06重庆卷】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06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 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答: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08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