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文化:香河肉饼

 小袤 2011-10-29

饮食文化: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因香河位于京东也称京东肉饼,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因突厥游牧民族牛羊肉充足而面食少。在招待客人时特做成薄皮儿的肉馅饼以示热情。后来,这种做饼的方法传到古代少数民族的回鹘及回回地区。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批回族人迁入京东地区。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哈姓一家,开了个饭店,名为哈家店。也把做肉饼的手艺带到了这里,经过上百年的研习操作,创造出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传遍京津是在乾隆年间。此时的哈家店老板,不但把肉饼的形状味道研制到最佳状态,而且把制作的手艺上升到艺术的水平。据说乾隆皇帝带着刘罗锅儿到香河一带微服私访,曾光临过哈家店。临走还赋诗一首: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从此,香河肉饼载誉全国,名扬天下。

如今,在牡丹园小区一带,有夫妇二人开的“香河肉饼”店,做得很好,很地道,而且很卫生。每份10元,外加玉米茬子粥,不收费。吃完后浑身热乎乎的,很舒服。

饮食一定要对胃口,自古有众口难调之说,乾隆帝为香河肉饼题诗就是写照。我之小文“臭豆腐炸窝头”,就有网友不以为然,评论道“靠,这种烂玩意,竟成国粹”。然而,他对人们的胃口,所以在牛街一带成为名餐,人们涮锅子时,也点这道餐、菜皆宜的“臭豆腐炸窝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