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负利率、穷人和富人2011-02-24 08:24:10| 分类: 经济金融 | 标签:负利率 穷人 富人 贷款 银行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通货膨胀、负利率、穷人和富人 梦中人
时光流逝、日月经年,物换星移。昔日的同学有的发财了,每逢同学聚宴,总是哪个张姓同学慷慨解囊,因为他发了!自己有个企业,开宝马车。而另一个刘姓同学,在我所有同学中显得很贫穷,至今还住在20年前购买的平房里,连套住宅楼都没钱购买!也没有汽车坐。可是椐我所知,张同学至今还有300多万贷款在帐,他的小企业实际资产可能还不到200万!而刘同学却没有任何债务! 然而,同学们都叫张同学老板、大款!在社会上和同学们的眼里,他是富人!刘同学是穷人!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债务的人被看作富人,无债务的人则是穷人? 多少年来,这个问题始终缠绕心头。 仔细研究了一下我们的经济现象,终于让我明白了这个问题。 原来在于国家实行的通货膨胀和负利率政策! ![]()
什么是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说白了就是钱不值钱了 。 什么是负利率?即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就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就拿2011年1月份国家公布的CPI指数4.9%来说(如果不经过权重调整,这个数字应该在6%左右),与1月9日银行提高了存款利率后的3%对比,10000块钱存一年后,实际损失190块!这就是负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CPI指数)。 如果银行利率不能高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这意味着存款者财富缩水。 例如: 由于物价上涨,一个1000块钱的东西一年后值1065块钱,但是1000块存在银行一年后才1038块,你用这1038块钱再不能买到一年前只需要1000块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了,存钱不赚反赔了25块。有人根据依据33年来的CPI的涨幅,推算出人民币33年来贬值逾6倍,也就是算,如果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时,拥有100万元,单纯放到现在,只值当年15万元。 还有人算了这样一笔帐: 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黄金”通过美元进行折算:---1976年前的毛泽东时代,一个参加工作达到四年的普通二级工工资38.87元,值现在多少人民币?我们可以按“等值保值功能的黄金”,之后在按“美金”汇率进行折算。 有人可能要说,那么我们不存钱就行了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储蓄是勤俭持家的美德,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另外,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逼迫我们必须要存钱,因为住房需要钱、子女教育需要钱、未来的医疗需要钱、未来的养老需要钱。受制于教育、医疗和养老考量,穷人才是存款的主力军,尽管赔钱、我们还是要往银行存钱,积攒起来以备后用!他们不能也不敢消费掉,更不能也不敢转化为投资,尤其是广大农民,因为这些钱是为养老、保命所攒,或是随时应急所需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负利率作为一种财富再分配工具,它会进一步掠夺社会弱势群体原本可怜的一点财富。 而且,往银行存钱的一般都是穷人,因为只有穷人才对未来的生活费用更担心!然而,最喜欢存钱的中国人越存越穷!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经表示,当前应适当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更有专家提出,政府对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以此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环境。还有更著名的经济学家指出,从中国近期来看,维持9%的经济增长率,还把3%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警戒线,会给经济带来很多问题。所以通货膨胀率应该提到4%到4.5%之间,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饱汉子不知穷汉子饥! 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功能。对于收入水平不同的社会阶层,通胀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会变小,而这些固定收入者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工薪阶层、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其中也包括不少低收入者,他们是通胀中的敏感群体,抗风险能力最差,压力感知最深,利益受损最多。相比之下,高收入者中不少人由于收入来源较多、资产分布较广,投资能力较强,相应的抗通胀能力要强得多。通胀的存在改变的低层收入人群的生活现状,而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本来目前收入分配就存在严重不合理问题,贫富差距已经算得上世界纪录,如果象那些所谓经济专家、学者所建议的那样提高通胀警戒线,势必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令通胀成为扩大贫富差距的“助推器”。 负利率下,最喜欢存钱的中国人越存越穷,而喜欢借钱的人却越来越富! ![]() 2010年以来CPI指数走势图
如果长期负利率,那么贷款越多的人,将来就是最富裕的人!这是因为,存款负利率、贷款低利率下,借到钱就是赚,或者说,借到钱就是赢。因此,在负利率时代,因为利率几乎是倒贴的,花自己的钱不如花别人的钱。在负利率时代,只要能借到钱,就是赚。我哪个张同学,虽然他贷款后很会消费,很潇洒的过日子!尽管他的企业设备不足以偿还贷款了,但是他多年前通过 使用权协议以15万元取得的土地,现在价格大涨到了300万!翻了20倍!光是土地就可以偿还贷款了! 我那同学的确还是富人! 穷人问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这你就知道了吧!去看看那些富人,有几个不是靠贷款?有几个不欠贷款?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工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损失更大,房子越来越买不起,相对于工资增长,房价增长得更快;另一方面,由于物价飞涨(不要看CPI,看菜市场),利息收入与实际通胀率相比是负利率, 这等于国家向存款的老百姓征收家庭储蓄税,或者说国家逼着穷人贴补富人、贷款者.。由此可见,负利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价问题或通胀问题,实际上,它更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负利率掠夺穷人,并帮助富人敛财,因此,负利率会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银行无意间扮演着杀贫济富的角色。 2010年,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联系实际来理解这一观点,可谓振聋发聩。普通工薪阶层省吃俭用将钱存在了银行,目的就是通过以小积多应对房价、医疗、教育的巨大开支。结果却是越把钱存入银行,越难应付这些开支。富人们却在通胀的预期下,轻易地通过贷款享受着财产性收入的盛宴。 由此看来,通胀其实真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的财富大转移,是借贷者疯狂的剥夺债权人,那些靠银行借款做生意的,将是这场通胀过程的大赢家,而那些依靠银行储蓄户养老度日的人将是最终输家。
通胀警戒线不要再提高了吧!让穷人能够保持起码的生存能力吧!让负利率时代结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