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太阳病,不离“麻黄、柴胡、桂枝”三大类方,分别对应“伤寒、温病、中风”。
以下列方,仅供参考,旨在“寒温一统”,统一于“药证、体质”,其实也只是对经方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并无新意。 麻黄伤寒方: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温病方:麻杏石甘汤、防风通圣丸、大青龙汤、葛根加石膏汤 麻黄湿温方:葛根加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柴胡伤寒方:葛根汤+小柴胡汤、葛根汤+大柴胡汤 柴胡温病方:柴胡四味、小柴胡汤+(石膏、连翘、栀子)、大柴胡汤+(石膏,黄连、栝蒌仁) 柴胡湿温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苓汤加石膏、大柴朴汤加石膏 桂枝伤寒方: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中风方: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 回夜雨兄,你的补充很完善。谢谢。 我理解的温病是通俗化的伤寒,如风热就是少阳病或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我用的方有纯仲景方;有改进的时方,但这些是我的父亲,他的老师朱莘农大师习惯用的,是代代相传的高效方,特别是他们的湿温病经验。所以温病伤寒是一家, 回ORIEN,大青龙汤用于实证,体质好的。外台茯苓饮有陈皮,跟上热无关。 回晓军,发热不找你看,可以多练习,时运到了,什么都有了。你可以去研究减肥、鼻炎等西医弄不好的病,以后就更全面,说不定我开医院邀请你南下,哈哈。 桂枝温病方(柴胡中风方):柴胡桂枝汤 桂枝湿温方:桂苓甘露饮、黄连汤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东汉太阳病多用“桂枝、麻黄”类方;当代则多用“柴胡、麻黄”类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