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由来

 小袤 2011-11-05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由来

 

克里姆林宫Московский Кремль)是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央行政区特维尔区的一个建筑群,同时是俄罗斯总统驻地。其南面俯瞰莫斯科河,东临圣华西里大教堂(该建筑常被外国人误认为是克里姆林宫)与红场,西接亚历山大花园无名烈士墓。四周由宫墙围着四座宫殿、四座大教堂、五座塔楼和十九座,其中斯巴斯克塔楼67.3,是俄罗斯克里姆林式建筑的代表之作。于18511852年安装自鸣钟。

   克里姆林宫是位于红埸西侧的建筑群,是俄罗斯政府机关所在地,常被称为俄国的白宫,也是莫斯科标志性建筑。

   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封建社会时期是俄国沙皇的离宫。191711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后,俄国更名为苏联,其党政首脑机关集中于克里姆林宫。久而久之,克里姆林宫便成为俄罗斯政权的代称。

早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该地就人类定居活动的记载。自11世纪开始,斯拉夫人便在今日红场与墙城俄罗斯语Китай-город所在地松林岗(今名克里姆林山)西南面修筑定居防御建筑。苏联时代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出土了一枚1090年代的东正教主教印章。

直到14世纪前,其址一直是莫斯科的“格勒英语Gord (Slavic settlement)”。莫斯科的奠基者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于1156拓展了这处“格勒”,修筑起泥木结构的防御工事:克里姆林。在俄语中,克里姆林(Кремль)一词原指城市中心的堡垒,它的使用最早出现在1331年,它的辞源至今仍有争议。1237年,克里姆林被蒙古人毁灭,1339年用橡木重建。

1712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后,克里姆林宫的地位逐渐下降。1812拿破仑入侵使克里姆林宫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世纪中期大克里姆林宫的修建才改变了这一情况。

布尔什维克1918年将政府迁回莫斯科,各党政机关随后在此办公。不久,塔楼上的沙皇鹰被五角红星替代(1937年)。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克里姆林宫成为苏维埃政权的象征。沙皇时期议员和法庭楼被改为苏维埃部长会议大厅。大克里姆林宫被改为最高苏维埃会议堂及用于各种重大庆典。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一批建筑的修成(如国会大厦),不少党政机关又从原址迁出。克里姆林宫于19557月向公众开放。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姆林宫成为俄罗斯联邦行政总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