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自由行之三克里姆林宫(上)

 hsgzlgg 2019-04-08

        今天是俄罗斯第三天。莫斯科的第二天。上午到克里姆林宫。早上起来自己做早餐,西红柿面条。


       在马雅科夫斯基地铁到剧院站下车。突然发现:三个地铁站并排在一起,国家历史博物馆就在旁边!昨天,找不到地铁口,冤枉花了1500卢布乘的士回旅店。


       直奔克里姆林宫售票处。7号窗口是网络换票,网络换票时间9:30分,现场售票时间也是9:30分。现在是八点,排队的人不多。


      临近九点半,排队的人多了起来。但是,网络换票的人不是很多。伊凡大帝钟楼登楼提前45分钟卖票,此时,只卖10点的票,与武器库时间冲突,只好放弃。事后才知道:武器库20分钟就够了。我们换完票,我们通过安检后从库塔菲娅塔进去,通过三圣桥,由三圣塔下的大门就可以进入克宫了。

库塔菲娅塔和三圣桥。



       经过约60米的三圣桥的前方就是门前有两个卫兵值岗的三圣塔了。很多游客纷纷和卫兵合影留念,我们也不例外。
        克里姆林宫平面布置图。我们就是从16 、17进来的。1武器库 ,我们预约的是十点。

       我们本想右转直达武器库。但是,这条通道禁止游客通行。必须绕道前行。



       由塔楼进入克里姆林宫,看到的第一个建筑是路南边的一个现代的方形建筑(11).它就是赫鲁晓夫掌权时期建的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杜马大厦,会议大厦),俄罗斯双头鹰国徽高高地挂在大厦的正上方。1961年落成,内有六千个座位的会议厅,原苏共二十二大以后的历届党代会都在这里举行。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因其风格与克里姆林宫周围古老建筑物不相谐调,也备受俄罗斯人的争议。它是俄罗斯举行重要会议、节日庆典和颁奖授勋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欣赏芭蕾舞、聆听音乐会和观看时装表演的场所。


       在大礼堂对面路的北侧,这排黄色建筑是军械馆 (14),现在是侍卫队驻扎的大本营,墙壁外面放置一些古炮。

       墙根下摆着一些古炮。在克里姆林宫内的许多建筑物下都摆着古炮,一共有875门,这些都是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留下的大炮。


       马路向东南方向拐,马路北侧可以看到建于18世纪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官邸和行政大厦建筑群,但却严格规定,不得靠近。总统官邸的建筑群在沙皇时代叫做枢密院,过去是列宁的居所,被叶利钦改作联邦总统官邸后称为枢密宫,现在是当任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15)。其中左面一栋建筑的二楼为拱窗立柱结构,曾是列宁办公室。  政府办公区域不对游客开放,办公区和游览区划有白线,绝不可以跨越。

 

       沿马路继续前行,西侧有一条小路通往教堂广场。巍峨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凝重端庄的报喜大教堂、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1390年左右)先知诞生大教堂和17世纪修建的牧首宫与十二使徒教堂、圣母解袍大教堂、天使成长大教堂、圣母领报大教堂等共同构成了魅力无穷的教堂广场,这里的每一座教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别的用途。优秀的建筑师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东正教精神精心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美誉!体现了俄国历代沙皇教堂建筑精髓,气势雄伟,举世闻名。  

       教堂广场将在下篇博文介绍,《(725)俄罗斯自由行之七克里姆林宫(下)》。 敬请关注。     

      大克里姆林宫位于天使报喜大教堂西侧,克里姆林宫建筑群的西南侧。大克里姆林宫(13)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主要建筑之一。1839~1849年在旧宫原址上建造,由古老的安德烈夫斯基大厅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厅联结而成。大克里姆林宫外观为仿古典俄罗斯式,厅室全部建筑式样多样,配合协调,装潢华丽。宫殿的正中是饰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阁楼,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达13米,并立有旗杆,节假日则升国旗。大克里姆林宫内部呈长方形,楼上有露台环绕的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700 个厅室。从前,第一层除了处理政务的处所以外,全是沙皇私人宫室,白色宽阔的楼梯通往二层各厅,这里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从前还有安德烈耶夫大厅,曾是沙皇接见使臣的地方。苏联解体前,大克里姆林宫是苏联政府、苏共中央和社会团体举行会议的场所。


       大克里姆林宫西侧是兵器库(1)。1844-1851年,大克里姆林宫建筑群里建起了兵器库,专门用于布置皇家博物馆。兵器库位于博罗维茨基山岗的沙皇马车棚旧址上。根据建筑师的规划,二层的穿廊式展厅是大克里姆林宫勋章大厅的延伸。这个两层建筑建在高度可变的基座上。与大克里姆林宫一样,与大克里姆林宫连通的兵器库二层有双排窗。兵器库的外墙装饰具有17世纪的风格。


       武器库西侧是鲍罗维茨塔楼,它是克里姆林宫的出口,也是政府工作人员出入的大门,我们停留的片刻便看到不时的有汽车出入。


       武器库一共有9个展厅,共展示了4000多件珍贵展品。各展厅的展品如下:
第1展厅:12-17世纪初的俄国金银制品
第2展厅:17-20世纪初的俄国金银制品
第3展厅:15-19世纪的欧洲和东方仪仗装备
第4展厅:12-19世纪初的俄国武器
第5展厅:13-19世纪的西欧银器
第6展厅:14-18世纪的贵重织品和面部装饰品,16-20世纪初的俄国皇家服饰
第7展厅:13-18世纪的古代皇权象征物和仪式用品
第8展厅:16-18世纪的仪仗装饰马具
第9展厅:16-18世纪的马车   

其中第1-5展厅在三楼;第6-9展厅在二楼。


       展品实在太丰富、太精彩。本人对这些展品又毫无研究,只能凭感觉选择拍照。回来后发现,有许多精彩的展品忽略了!

第1展厅:12-17世纪初的俄国金银制品
       一号厅展出的是兵器库中年代最久远的藏品。数百年间这些珍贵文物构成了大公和沙皇
国库的主要核心,曾妥善保管在牧首圣器室和克里姆林宫各个教堂中。

德米特里公子和基里尔·别洛泽尔斯基的棺盖



《基督受难》小圣母像

第2展厅:17-20世纪初的俄国金银制品
       第2展厅展出的是17世纪俄国工匠的珍贵制品。展品主要是克里姆
林宫金器馆和银器馆的物品,这些制品在17世纪末迎来了鼎盛时期。




镶满宝石的《福音书》

餐具

镶乌银制品

彩绘搪瓷

这里展出的还有几个艺术发达城市的物品。









       法贝热1885-1916年间共制作了50个这种独一无二的工艺品,其中10个在兵器库展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彩蛋”,是迄今莫斯科军械库博物馆收藏的法贝热公司制作的最大、最奢华的复活节彩蛋。

       上面众多的图片中竟然漏掉了普希金和冈察洛娃的两顶婚礼冠!据传,1831年两人在莫斯科大升天主教堂举行了婚礼
,新人戴的正是这两顶婚礼冠。

第3展厅:15-19世纪的欧洲和东方仪仗装备
      该展厅陈列的是西欧和东方兵器,它们或购自国外,或由外国使节和商人代表带给俄罗
斯君主。这些独一无二的兵器和盔甲展现了东西方民族的特点和它们高超的制造工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兵器收藏属于最著名的欧洲“历史兵器陈列馆”之列,就代表性而言被专家誉为世界之最。









第4展厅:12-19世纪初的俄国武器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兵器馆的俄罗斯兵器收藏独一无二。12-15世纪的珍贵藏品是其他博物
馆所没有的。16-17世纪的兵器展品基本上由国家兵器馆的能工巧匠制造。其特点是出色的战斗性能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第5展厅:13-19世纪的西欧银器
兵器库的最大宗藏品之一,是外国工匠在18-19世纪制作的银器。其中大多数是作为他国
使团的礼品而被带到俄罗斯的。这些收藏具有重大价值,因为它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全球许多国家装饰造型艺术的特点,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西欧银器收藏。


荷兰

波兰


瑞典

丹麦

德国



奥格斯堡

法国

第6展厅:14-18世纪的贵重织品和面部装饰品,16-20世纪初的俄国皇家服饰是俄罗斯都主教及牧首们的宗教法衣、上流社交的盛装、加冕仪式的服装等。





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加冕礼连衣裙

俄罗斯都主教及牧首们的宗教法衣。

       第7展厅:13-18世纪的古代皇权象征物和仪式用品。体现14-17世纪帝王标志及仪式用品的一组历史文化展品,来自大公及沙皇珍宝库。


双龙椅









       第8展厅:16-18世纪的仪仗装饰马具在16-18世纪,马厩财宝用于装点宫廷的盛大仪式,如沙皇出行、检阅及军队阅兵、欢迎及欢送外国使节等。






       第9展厅:16-18世纪的马车兵器库的古代马车陈列是世界上最大的收集品之一,展示几个世纪大师的杰作。不仅可
以看到起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维也纳、柏林、巴黎、伦敦的马车,而且还可以细心观察16-18世纪马车的形状、结构以及装饰的逐步改变。它们都属于俄国统治者。马车曾亮相于最重要的一些国家级仪式,用于沙皇出行、迎接外国使节、加冕礼仪式等。




       兵器库里的最古老马车为英国造的无盖四轮马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辆存留至今的同类马
车。160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不久,国王把这辆马车送给俄罗斯沙皇戈多诺夫。

 


       钻石馆在兵器库旁边,另外购票,500卢布,觉得不值,没进去。

       泰尼斯基花园在克里姆林宫东南角,这里花草纷繁,林木葱翠,将克里姆林宫妆点的分外妖娆,透过树荫可见教堂耸峙,殿宇轩昂,构成了一幅亦古亦今,庄重典雅的和谐画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